兩伊戰爭到底是打個什麼?究竟是誰打的誰?最後又是誰打贏了?

2021-01-10 周扒皮叭歷史

中東地區有兩個很神奇的國家,分別是伊拉克和伊朗,雖然這兩個國家都是「伊」字開頭,又都是緊鄰在一起,但是在伊拉克境內的絕大部分人民都是說著阿拉伯語的阿拉伯民族,而隔壁的伊朗則是說著波斯語的波斯民族,所以雙方在語言和民族文化上面就大不一樣。

伊拉克和伊朗地圖及其伊斯蘭教派佔比

而且在伊拉克有將近一半的人是伊斯蘭教什葉派信徒,而伊朗的穆斯林基本上都是伊斯蘭遜尼派信徒。這兩個派別對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問題上面一直存在著爭議。

所以,自公元632年穆罕默德死後,這兩個國家之間向來都是衝突不斷,也衍生了很多新仇舊恨。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雙方又爆發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成為了80年代新聞聯播上的主角,也讓人們成功地記住了這兩個國家的名字。

說起兩伊戰爭,想必大家都有聽說過,但是因為戰爭時間太長,戲劇化事件又太多,最後搞得大家都不知道兩伊戰爭到底是誰先打的誰?又是為什麼開打的?最終到底又是誰打贏了呢?

咱們今天就一起聊聊兩伊戰爭的始末,看看這場戰爭又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美蘇爭霸下的兩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這兩個強權因為冷戰的關係,開始在各國之間拉幫結派。中東地區盛產石油,更成為了美蘇爭霸的角力場,也深深影響了位於西亞的伊拉克和伊朗的發展。

前伊朗總理穆罕默德·摩薩臺

咱們先來說說伊朗。伊朗這個國家就剛好位於當時蘇聯的土庫曼邊上,和蘇聯接壤。並且在1951年,伊朗伊斯蘭議會選舉摩薩臺當選為首相,這就讓美國人很不高興了。

因為摩薩臺上臺後大搞石油公司國有化,反對歐美國家在伊朗壟斷石油的做法。這就讓美國很害怕伊朗會倒向蘇聯,那麼蘇聯就可以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海岸駐兵,以此來控制中東地區和印度洋。

所以,美國就打算在伊朗扶持一個親美的政權,來封鎖住蘇聯及其盟友向南邊擴張,於是就開始利用中央情報局來幹預伊朗的事務。

終於在1953年的時候,美國中央情報局成功發動政變,將摩薩臺逮捕,並將原伊朗末代國王穆罕默德·巴列維扶植上臺。除此之外美國還提供了一系列的武器,包括飛機、坦克、大炮給巴列維政府,甚至還提供核子技術給伊朗。

巴列維與他的第二任皇后

那既然要親美,這個新政府當然要從原本保守的伊斯蘭政府改變成為資本主義民主路線,於是巴列維政府就決定搞個白色革命,將多個國營企業給私有化,並且開放女性可以有投票權,而且還容許非穆斯林擔任官職,更好的地方就是在於女性再也不用出門包頭巾了。

各位要明白一件事,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把一個伊斯蘭國家從保守變成開放,應該算是一件好事吧,所以感覺巴列維似乎是個很好的領導人對吧?

但事實上卻剛好相反,因為巴列維做錯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他用獨裁的方式來搞民主,再加上巴列維政府又很光明正大的搞貪汙,所以引發了伊朗廣大的人民群眾不滿。

第二件事情就是他太小看宗教的力量了。你說把國營企業私有化這個做法,很多人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要讓女性可以有投票權,還準許非穆斯林擔任高官,這些違反《古蘭經》和伊斯蘭律法的行為,就惹惱了許多虔誠的穆斯林。

巴列維時代的伊朗女性

於是有一個叫做霍梅尼的人就跳出來了,霍梅尼是一個伊斯蘭教的狂熱分子,他堅決的認為伊朗要改革變成一個以神權為主的國家才對,所以多次向巴列維政府提出抗議。

那他的心聲有沒有被政府聽到呢?答案是有的,所以後來他就被逮捕了。

不過呢,因為天底下有太多的穆斯林挺霍梅尼了,整天在那邊搞暴動,所以巴列維政府為了不引起更大的民怨,只關了他兩個月後,就改用軟禁的方式關押了他八個月後就將他放了出來。

結果霍梅尼不怕死,一被放出來之後又繼續亂說話,所以在1964年11月的時候霍梅尼又被捕了。這次巴列維實在受不了了,乾脆直接把他流放到了土耳其。

霍梅尼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到處去遊說各國政府,在中東各國轉了一圈之後,還跑到啟蒙運動的發源地法國去鼓吹人權,打著伊朗人民要獨立、伊朗人民要自由的口號,希望各國政府能幫他從巴列維手中奪下政權。

阿亞圖拉·霍梅尼

另外一方面呢,我們來看一下伊拉克這邊的狀況,伊拉克在二戰之前就一直是個君主制的國家,不過到了1958年的時候,伊拉克發生了一場民主革命,企圖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

當時有一個才19歲的年輕人名字叫做薩達姆·海珊,他奮不顧身的要保護國王,但是最終卻以失敗告終了,最終伊拉克還是變成了共和國。

薩達姆這個人呢,是個很有野心的政客,他不喜歡輸的感覺。於是在隔一年,也就是在1959年又策劃要暗殺當時的總理卡塞姆,結果他又失敗了,於是薩達姆就逃亡到了埃及。

雖然薩達姆的計劃失敗了,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受到了美國中情局的關注。

剛剛有講過了,美國特別喜歡幹預他國的事務,而薩達姆又是伊拉克復興黨的黨員,伊拉克復興黨和蘇聯很不對頭,所以美國希望把薩達姆扶植起來回到伊拉克。

薩達姆·海珊

到了1963年的時候,伊拉克復興黨成功發動政變,於是薩達姆這個通緝犯終於能順理成章地回到伊拉克。不過後來這個復興黨又被原來的政府給推翻掉了,這次薩達姆被逮捕了,而且在他坐牢的這段時間裡,還被復興黨推舉為副黨魁。

到了1968年的時候,復興黨又再度成功發動政變,薩達姆的舅舅貝克爾成為了新的總統,而薩達姆則當上了伊拉克的安全部長兼宣傳部長。但是薩拉姆這個人的野心非常的大,自己又為革命去蹲過監獄,所以他怎麼會甘心當配角呢?

於是他精心策劃了11年,在1979年6月的時候,他以女兒生日要辦派對為由,邀請了貝克爾總統以及所有內閣成員到他家裡。結果沒想到生日快樂歌都還沒唱完,薩達姆和其他埋伏的黨員直接把槍掏出來,利用武力威脅來發動政變。於是薩達姆就升級了,成為了新任的伊拉克總統兼總理。

薩達姆·海珊

正當薩達姆忙著政變的時候,隔壁的伊朗也沒有閒下來。

因為當時伊朗剛好爆發了伊斯蘭革命,同年的12月,保守派政變成功,於是巴列維就被民眾強迫休假,從此再也沒有回到伊朗過。

兩個禮拜後,霍梅尼光榮歸國,據說當時現場擠滿了數百萬的民眾,霍梅尼受到了英雄式的款待。

所以當時很有趣,伊拉克和伊朗這兩個有新仇舊恨的國家,竟然在同一年誕生了兩個全新的政權。

兩伊戰爭的爆發

霍梅尼一上臺就立刻宣布他要將伊朗變成政教合一的民主國家,設立了一個職位叫做——最高領導人,並且由他親自擔任最高領導人。

革命後的伊朗

至於這個最高領導人到底有多高呢?我這樣說好了,首先這個職位是完全沒有任期限制的,再來就是全伊朗的軍隊、宗教以及中央政治都是由這個最高領導人所負責,就連已經被立法院通過的法案,最高領導人都擁有一票否決權。而且霍梅尼還告訴底下的人民,這個新政府就是真主安拉的象徵。

曾經在法國高喊伊朗人民要自由、伊朗人民要民主的霍梅尼,突然就變了。那麼他為什麼要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呢?

因為如果一個國家領袖做的不好,他會被底下的人民罵,但是如果我告訴你,罵我就等同於罵觀世音菩薩一樣,那麼很多人就會不太敢罵了。更何況伊朗在歷史上曾經就是一個有著長達千年之久的政教合一的國家。

伊朗女性

伊朗在霍梅尼的領導下頒布了很多比以前更加嚴厲的法案,包括強制女性出門要戴頭巾、限制新聞及言論自由,還有女性的結婚年齡下調到13歲。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很妙的規定,比如說非穆斯林不能擔任重要的官職、禁止未婚男女單獨外出、還有全國的廣播電臺只能播放軍歌或者伊斯蘭教的聖歌。更厲害的就是伊朗境內的基督教學校,還不能讓基督教的牧師來管理,而是改為由穆斯林來擔任校長和教師。

這個時候連新上任的薩達姆都看不下去了,於是在1980年9月22日派兵去攻打伊朗,藉此讓伊朗人民能夠重獲自由。

不穿黑紗的現代伊朗女性

各位是不是覺得薩達姆有這麼好嗎?當然是不可能的,其實伊拉克攻打伊朗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當然是石油的利益,這個不用我多說。

第二個原因就是國界的問題。如果你有看過伊拉克和伊朗的地圖,你會發現伊拉克只有右下角那一小塊有連接到波斯灣,差一點伊拉克就要變成內陸國家了。

那個唯一連接到波斯灣的那條河就是阿拉伯河,而雙方的國界是根據1975年的《阿爾及爾條約》所制定的,條約裡將阿拉伯河對切一半,伊朗和伊拉克雙方都有使用權,聽起來相當公平。

但伊拉克很不爽伊朗的領土比自己大了快四倍,而且上有裏海,下有波斯灣和阿曼灣,現在連個小小的阿拉伯河你都要和我搶。這口氣薩達姆當然沒法吞,所以直接就開戰了。

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

那大家也知道,戰爭這種東西不能只靠武力,還要獲得國際上的支持。

霍梅尼雖然是反美的,照理來說應該會得到蘇聯的支持才對吧?不過由於他同時也是反蘇聯的,所以變成只有伊斯蘭的國家,像是約旦、埃及、還有蘇丹等國來支持他。

而伊拉克就比較吃香一點,除了有美國、法國、科威特等國來相挺之外,就連蘇聯也都公開來參一腳。

所以在兩伊戰爭剛開打的時候,伊拉克是很猛的,靠著一大堆大國提供的武器,短短兩個月就向前推進了八十多公裡。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伊朗馬上又打了回去,所以雙方後來就成了一直維持在國界線附近打仗,形成了一場長期的拉鋸戰。

兩伊戰爭中,視察前線的薩達姆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尷尬的情況,是因為以前的伊朗巴列維政府是親美的,所以美國在之前賣了很多武器給伊朗。而霍梅尼是公開反美的,加上他任內又發生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的人質被挾持事件,美國才宣布跟伊朗斷交。

所以兩伊戰爭開打後,伊朗雖然有大批之前跟美國所購買的武器,但是他無法添購任何零件來維修,這等於是廢了自己的手腳。

不過伊朗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伊朗的兵力是伊拉克的四倍,而且還個個都是不怕死的聖戰士。

什麼叫不怕死,你們知道嗎?舉個例子,如果打仗打到一半,前方有地雷區,請問單兵要如何處理?當然是繞過去嘛,但是伊朗的那些聖戰士是直接派人用徒步的方式走過去,把戰死當做是光榮神聖的,這就有點像二戰時期的日本神風敢死隊一樣。

兩伊戰爭中的伊朗掃雷男童

伊拉克這邊雖然有精良的武器,但是軍隊的素質明顯輸給伊朗,再加上兵力短缺,還有北方的庫德人趁機鬧革命的原因,所以兩邊才會僵持不下。

於是在開戰大概兩年後,也就是1892年6月,伊拉克竟然主動從伊朗撤軍並要求停戰。

這場戰爭明明是你主動發起的,現在說停就停,用膝蓋來想也知道,伊朗當然是不同意的,所以開出了一堆超級不合理的停戰條件,迫使伊拉克沒辦法停戰,於是兩邊又繼續玩拔河遊戲,而且一玩又玩了五年。

大家看到這邊可能會覺得,雖然伊朗的軍人又強又多,但是人再怎麼打也不可能打得過坦克和飛機吧,在武器短缺的情況下,伊朗怎麼可能有辦法撐五年呢?

沒錯,就是因為很多國家都有這種想法,他們非常同情伊朗的狀況,所以私底下偷偷賣武器給伊朗。而且更扯的是偷偷賣武器給伊朗的國家裡面,竟然還有美國和東方大國。這種搞雙邊交易,大賺軍火費這招是不是夠聰明呢!

兩伊戰爭中的一幕

到了1987年7月,聯合國終於看不下去了,所以要求兩國停戰。早就想停戰的薩達姆立馬就說:「OK,我接受聯合國的意見。」

這個舉動讓霍梅尼火大到一個不行,因為聯合國並沒有要求伊拉克政府賠錢給伊朗,所以霍梅尼當然是不答應的,結果又繼續跟伊拉克幹。於是這場鬧劇又拖了一整年,直到1988年7月雙邊才同意停戰。

兩伊戰爭最好笑的地方就在於雙方辛辛苦苦打了八年的仗,總共大約犧牲了八十多萬條人命,經濟損失更是高達5000億美元,但是雙方的領土以及國界線都沒有任何變化。

而且伊拉克還因為向鄰國,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及科威特等國借去了許多錢購買武器,導致了伊拉克政府在打完這場戰爭後差點面臨破產的危機,因此也埋下了日後薩達姆攻打科威特的種子。

戰爭後的伊朗

而伊朗這邊則比較幸運,因為他原本的GDP和石油產量高過伊拉克許多,所以整體來說不算太慘。但是卻以死亡35萬,受傷70萬人的代價來結束了這場戰爭。

兩伊戰爭的啟示

戰爭結束的第二年,在1989年6月霍梅尼因胃癌去世,享年89歲。舉辦喪禮的當天,有兩百多萬瘋狂的信徒搶著要去看他,結果因為太激動的關係導致他的棺木被破壞,霍梅尼的屍體因此掉了出來,最後喪禮被迫終止。

等到第二次辦喪禮的時候,伊朗政府只好把棺木換成了實心的鋼材,然後請了一大堆保安才得以讓這場喪禮順利進行。

而薩達姆,則是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勢力給推翻,並於2006年12月30日處以絞刑,享年69歲。

霍梅尼葬禮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從古至今的戰爭其實都有一套標準作業流程:一先挑釁並試探對方,二激起國內人民對敵國的仇恨,三是用一個很瞎的理由去跟對方開打,戰爭打到最後,結果雙方人民苦哈哈。

我要講的意思是,今天不管國與國之間是為了什麼奇奇怪怪的理由開戰,請各位一定要記住一件事情,一旦發動戰爭,國家的基礎建設一定是最先被破壞的,包括高速公路、鐵路、機場、發電廠、水庫和油庫,更不能保證一般的民房會不會受到波及。

而且在戰後也要花上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夠將這些基礎設施給修復,所以我想請問一下這段時間裡,日子最苦的人是誰?當然是雙方的老百姓。

就算這場戰爭不會波及到國內,但是光一顆飛彈就要打掉幾十萬人民幣到上百萬人民幣,一架戰鬥機的售價更是高達上千萬人民幣。請問一下,這些錢又是由誰來買單呢?

兩伊戰爭後的廢墟

所以,如果每個國家的人民都可以用理性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我們就有能力可以去改變這個事情,而不是打來打去打到最後,雙方都得不償失。

同時,我們從兩伊戰爭中也要明白,對於那些不講任何道理,侵犯自己祖國的敵人,我們更要堅決的捍衛祖國的主權和民族的獨立!

相關焦點

  • 八年的仗打了個寂寞,誰才是兩伊戰爭背後的最大贏家?
    但在中東這片土地上,戰爭的硝煙從未消散,有中東各國之間的戰爭,也有外國勢力介入後引發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最有名的應該是持續了八年的兩伊戰爭,那麼這場戰爭到底誰勝誰負,誰是最大的勝利者?80年代,伊拉克看中了伊朗政權交接時的脆弱埠,趁伊朗與美國斷交,政局動蕩不安,軍心不穩之時,發動戰爭,打出第一槍。兩伊戰爭無勝利者,打了八年之久,久拖不決。戰爭的來龍去脈令人驚嘆,戰爭的過程也充分地向世界展示了兩國作戰能力之弱,國力之弱,結果自然是沒有勝利者,兩國都輸了。
  • 李晨到底被誰打了一巴掌?還哭個不停
    李晨:萬一有人打我怎麼辦?撲通,李晨被絆倒了,同時聽到「啪」響脆的一聲。李晨:哎呀,誰打了我一巴掌!屋內一片寂靜,沒有一個人吱聲。忽然,來電了,屋內一片光明!大家七嘴八舌的猜測著到底是誰打了李晨一巴掌,齊刷刷地把目光對準了沙溢。沙溢一臉無辜:真不是我打的!到底是誰打了李晨一巴掌?
  • 持續20多年的清緬戰爭,最後誰贏了?
    公元1790年,大清帝國「十全老人」乾隆與大緬甸帝國貢榜王朝國王孟雲展開了撕逼大戰,雙方就應該誰向誰低頭,誰做主人,誰做臣子一事鬧得不可開交。此前,因為誰都不服氣誰,所以,兩國大打出手,清朝損兵折將,對面戰爭極其不順,而緬甸也在抵抗過程中遍體鱗傷。雙方你來我往鬥得不亦樂乎,但是最終誰也奈何不了誰。你想啊,乾隆是誰呀!
  • 泰森和詹姆斯打自由搏擊誰會贏?泰森能打贏特種兵嗎?
    泰森和詹姆斯來場自由搏擊誰會贏?首先我們看看他倆打拳擊比賽誰會贏?我覺得泰森會贏,畢竟打拳擊詹姆斯的優勢發揮不出來。不過泰森即使最後贏了也是靠點球贏,想擊倒詹姆斯幾乎不可能,因為詹姆斯實在太高,泰森很難打到他頭部。
  • 泰森和奧尼爾打自由搏擊誰會贏?泰森能打贏相同體重的特種兵?
    泰森和奧尼爾來場自由搏擊誰會贏?首先我們看看他倆打拳擊比賽誰會贏?我覺得泰森會贏,畢竟打拳擊奧尼爾的優勢發揮不出來。不過泰森即使最後贏了也是靠點球贏,想擊倒奧尼爾幾乎不可能,因為奧尼爾實在太高,泰森很難打到他頭部。
  • 越南戰爭,美軍打贏了所有戰役,為什麼卻輸掉了整個戰爭?
    越戰的起因是美蘇爭霸,因為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暗中較量,讓美國集結南越軍隊與蘇聯援助的北越軍隊進行對抗,美蘇兩國用局部戰爭來比拼軍事實力。但在越南戰爭中,美軍明顯是有很大優勢的,他們打贏了所有戰役,但結局為什麼是美軍撤出越南,輸掉了越南戰爭?
  • 梅威瑟與播求跨界打一場,他們到底誰能夠勝出?
    我們知道梅威瑟是拳擊領域佼佼者,播求是自由搏擊佼佼者,最近幾年跨領域比賽特別多,如果他們打一場肯定很扯眼球,但是到現在他們也沒有真正站在擂臺較量,畢竟太複雜,需要雙方團隊協商一致,還有各種規則也很難確定,到底以拳擊規則,還是
  • 4個億拍出的科幻戰爭電影,還沒上映就被下架,看看美國這次打誰
    這部科幻電影耗資5000萬美元,人民幣4億左右,預定上映檔期被取消,版權最後被Netflix收購,無緣電影院,最後在網站線上播放並且獲得了不錯的評價,它就是《幽冥》。美國人打幽靈《幽冥》的核心是美國傳統打怪片,像之前的打外星怪物、外星人、喪屍、變異生物等等,其本質是沒有變得,那麼《幽冥》這部電影,美國人又去打誰了呢?顧名思義,幽冥又可翻譯成幽靈,所以美國人這次打的是幽靈,當然幽冥在電影中還是一種武器。
  • 世界上「最能打」的2個小孩,中日各有一個,二人PK誰更強?
    世界上「最能打」的2個小孩,中日各有一個,二人PK誰更強?小孩子給人的印象就是十分的可愛,但是也少不了調皮搗蛋的,讓人又愛又恨,今天的話題就是世界上最能打的小孩,世界上「最能打」的2個小孩,中日各有一個,二人PK誰更強?我們中國有一個叫林秋楠,日本也有一個叫今井龍星。
  • ...戰爭是誰指揮的?貧窮的中國是如何打贏了有蘇聯和美國支持的印度?
    中印戰爭是誰指揮的?中印戰爭動用了西藏和新疆的邊防力量,指揮官就是兩軍區的司令員。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西藏邊防地區進入了警戒狀態。西藏軍區組成了指揮部,成員包括張國華、鄧少東等,負責東線作戰。至於西線,新疆邊防部隊也組成了一個指揮部,由何家產負責指揮。
  • 亞洲兩國打了八年,戰爭期間,屢次攻擊對方核設施
    當這種武器第一次被應用於戰爭時,整個世界幾乎都驚呆了,在此之前還在叫囂一億玉碎的日本人,也只能選擇投降,否則東京將是下一個廣島長崎,整個日本很可能真的全部「玉碎」。基於核武器的巨大威力,一旦擁有,就可以賦予整個國家巨大的戰爭潛力。在二戰期間雙方勝負未分的情況下,可以說誰先研製出核武器,誰就能取得戰爭勝利。
  • 為什麼說兩伊戰爭是用現代化武器打的低水平戰爭?兩伊空戰史話
    剩下的兩架米格21打得十分頑強,雙方格鬥近3分鐘,高度從5000米打到500米。 首先是缺乏先進的預警系統。 20世紀60年代晚期進行的幾場局部戰爭曾經對空中戰爭的作戰方式產生過重大影響,但是兩伊戰爭沒有做到這一點,或者說它沒有提供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事實證明,如果沒有完整的戰略計劃和精明的指揮員,再先進的武器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
  • 熱血高校:被譽為傳說中的決鬥,源治VS林田惠最後到底誰贏了?
    這一次源治一拳將林田惠打得單膝跪地了,然而電影到了這裡卻結束了,最後這場戰鬥的結局怎樣也成了謎。源治對林田惠最後到底誰贏了,成為了眾多熱高粉絲們最愛討論的話題之一。要想知道這一場戰鬥到底誰贏了,就不能光看電影來猜測,我們還得結合漫畫中的劇情來看。
  • 泰森和阿里打一場的話,到底誰會贏?拳王喬書亞給出答案
    遺憾的是,泰森和阿里實戰未能交手,那麼泰森和阿里到底誰是第一王者?他們打一場的話誰會獲勝?近日,現WBA/IBF/WBO/IBO重量級拳王英國壯漢安東尼-喬書亞給出了答案。讓我們來看看。
  • 浩克與雷神一戰到底誰贏了?
    文章部分參考youtube博主 Film Theory討論兩人誰強誰弱之前
  • 到底誰在8打5?打出火氣的翟曉川,才是遼寧隊需要學習的!
    每場比賽不到最後都很難知道最後的結果,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北京隊和廣東隊的較量爭議不斷且趣味十足。當然在比賽強度升級後的判罰,一度影響著比賽的走勢,每一場都是實打實的肉搏戰,為了每一次球權不顧一切,賽後爭議更是無休止。雖然北京隊被淘汰了,但是球迷的討論從未停止。
  • 海賊王:藤虎實力超越明哥,那他和鷹眼打誰會贏?局勢竟是一邊倒!
    當時明哥得知藤虎要廢除七武海時,與藤虎發生了戰鬥,雖然明哥依舊很囂張,但是能看出藤虎的實力超越了明哥,那麼問題來了,同與明哥作為七武海的鷹眼,他和藤虎打起來的話,誰會贏呢?
  • 王者榮耀:S21邊路霸主之爭,誰可以單挑打贏夏洛特?
    王者榮耀目前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五個年頭,出了103位英雄,新英雄瀾將在1號正式和大家見面了。夏洛特作為最近新出的英雄,上線後表現得十分強勢,大有無人可擋之勢。S21賽季邊路可謂是百花齊放?那麼到底誰才是霸主,誰可以單挑打贏夏洛特?1.老夫子。
  • 《葉問》四部電影中誰最能打?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葉問》中誰最能打。top1:泰森《葉問3》裡面這場三分鐘對決應該是第三部最精彩的一場戲了,泰森可以說全程壓葉問一頭,從一開始交上手泰森的重拳就讓葉問有點扛不住,直接一拳將葉問打的向後飛去以致撞斷了椅子。而葉問的一腳踢到泰森胸口卻不痛不癢。第二回合葉問主動攻下盤玩地面找到對方劣勢扳回點局面但依舊被泰森一拳打飛。
  • 美蘇操縱的下兩伊戰爭:兩敗俱傷是最好的結局
    本來,兩伊戰爭是伊拉克與伊朗的單挑,是中東梟雄薩達姆稱霸海灣,與宗教領袖霍梅尼輸出伊斯蘭革命的碰撞,伊拉克如果贏了,薩達姆就可能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如果伊朗勝了,政教合一的原教旨主義將席捲中東。實際情況是,這場戰爭不僅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也招致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或明或暗的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