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初步結果顯示:右翼黨派領先中左翼「蟬聯」議會第一大黨

2021-01-19 環球網

■李偉建

根據以色列中央選舉委員會18日對99%選票的統計,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在議會選舉中贏得120個議席中的29席,領先中左翼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5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

此前有不少分析認為,如果內塔尼亞胡繼續執政,新政府可能會更加右傾,以巴關係會更加緊張,以色列和歐巴馬政府的關係也將難有改善。相反,如果猶太復國主義聯盟能夠贏得大選並成功組閣,那麼新政府有可能對現有的以巴衝突以及伊朗核問題等政策進行適當調整,同時會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以色列與歐盟及美國的緊張關係。

以上分析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僅此並不足以判斷以色列對外政策的實質。

首先,競選的話語往往不靠譜。以色列的歷史經驗和政治現實告訴我們,不同政治傾向的政黨聯盟雖然在許多內政外交問題上存在意見分歧,但在關乎國家安全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根本不同。以巴勒斯坦問題為例,從表面看,內塔尼亞胡代表的右翼政黨對以巴和談明顯採取的是拖延和拒談的政策,而赫爾佐克領導的左翼政黨則多次表示要儘快恢復以巴和談,但在和談涉及的諸如以巴邊界、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回歸、耶路撒冷地位等核心問題上,各黨派並無本質不同。即使左翼政黨上臺,也不會在這些關鍵問題上作重大政策調整。在伊朗核問題上也同樣如此。

其次,當前各方都未做好重啟和談的準備。即使左翼政黨上臺並且願意即刻恢復以巴和談,也未見得能如某些分析人士所稱的「將為中東和平進程帶來曙光」。除了受國內右翼勢力牽制及自身政策底線局限外,以色列作為整體在中東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對中東形勢乃至巴以和談的影響力也已明顯下降。事實上,阿拉伯世界和巴勒斯坦內部也未做好重啟和談的準備,巴勒斯坦兩大派別矛盾至今未解。而長期以來一直作為兩派調解人的埃及不久前突然將哈馬斯定性為恐怖組織,更是讓巴勒斯坦陷入分裂困境。因此,這種情況下,以巴和平進程能否被有效推動是令人懷疑的。

第三,形勢比人強。長期以來,以色列已習慣於用「以不變應萬變」的姿態和政策來應對各種挑戰,並且獲得相當成功,這種成功主要得益於自身強大的實力及與美國的鐵桿盟友關係。而如今這種情況正在悄然變化,隨著美國戰略重心的轉移,以色列在中東地緣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在美國中東戰略中的重要性都有所下降,這種正在逐步強化的趨勢已經對以色列形成了強大的壓力。因此,內塔尼亞胡若繼續執政,想用強硬的不變政策來應對已然發生巨大變化的地區形勢,這種難度會越來越大。

(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

相關焦點

  • 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利庫德集團領跑以色列議會選舉
    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3日電(記者尚昊 陳文仙)以色列中央選舉委員會3日說,根據對97%選票的統計結果,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在2日舉行的以色列第23屆議會選舉中領先。據以色列中央選舉委員會消息,按各黨派目前得票比例計算,利庫德集團獲得議會120個席位中的36席,國防軍前總參謀長本尼·甘茨領導的中間黨派藍白黨獲得32席。位列其後的是獲得15席的阿拉伯政黨聯盟「聯合名單」黨和獲得10席的宗教政黨沙斯黨。猶太聖經聯盟、前國防部長阿維格多·利伯曼領導的「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和左翼政黨聯盟工黨—橋黨—梅雷茨集團聯盟各獲得7席。
  • 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喬治亞執政黨在議會選舉中大幅領先
    新華社提比里西11月1日電(記者李銘)喬治亞中央選舉委員會11月1日公布的計票結果顯示,執政的「喬治亞夢想——民主喬治亞」黨在10月31日舉行的新一屆議會選舉中大幅領先。  格中央選舉委員會1日在對按比例分配議席部分選舉的98.86%選票統計之後,宣布「喬治亞夢想——民主喬治亞」黨得票率為48.1%,由聯合民族運動黨與團結力量黨組成的反對黨聯盟得票率為27.12%。  此外,歐洲喬治亞黨、愛國者聯盟等7個政黨得票率均超過1%。
  • 西班牙中左翼政黨贏得大選,反歐洲極右翼崛起?
    當地時間4月28日,西班牙舉行四年來的第三次大選。根據前期計票結果,中左翼執政黨工人社會黨贏得最大勝利,但依然沒達到組建政府所需的票數,需聯合其他小黨派組建聯合政府。與此同時,極右翼政黨幾十年來首次進入議會,為西班牙政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28日上午9時,西班牙大選拉開帷幕。
  • 左翼三黨備戰大選問鼎柏林
    期間,除2009至2013年聯盟黨是與自民黨結盟組閣外,聯盟黨已與社民黨先後三次組成大聯合政府執掌政權。雖則在目前的一些民調中,聯盟黨和社民黨的支持率加在一起仍過半數,但從朔爾茨的話來看,社民黨已失去了把大聯合政府這種形式維持下去的興趣, 而是要讓聯盟黨成為在野黨。
  • 以色列議會因預算案無法通過而解散,兩年內四次大選變數重重
    以色列議會因預算案無法通過而解散,兩年內四次大選變數重重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張露瑤 2020-12-23 20:01
  • 玻利維亞大選投票結束,民調顯示前左翼總統黨派候選人領先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0月18日,2020年玻利維亞大選投票結束。雖然正式計票結果尚未公布,但路透社援引玻利維亞「Unitel」電視臺的民調數據稱,與前總統莫拉萊斯來自同一黨派的路易斯·阿爾塞(Luis Arce)贏得了52.4%的選票。
  • 義大利大選結果出爐,民粹主義者們贏了
    當地時間3月5日下午2時,義大利議會選舉結果出爐,中左翼聯盟和五星運動黨雙雙在選票上領先,但由於沒能達到單獨執政的票數,義大利政府將面臨計票結果顯示,主打反建制的五星運動黨獲得32%的選票,是此次選舉中得票率最高的單一政黨;由義大利前進黨和兄弟黨組成的中右翼聯盟則總共獲得了37%的選票;至於義大利當前的執政聯盟——由民主黨和自由人民黨組合——則輸相慘烈
  • 民調顯示法國左翼政黨在大區選舉中大勝右翼
    中國日報網消息:法國大區選舉第二輪投票21日晚結束,初步統計結果顯示,主要反對黨社會黨為首的左翼政黨在法國本土22個大區中的21個取得勝利,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為首的右翼政黨僅在阿爾薩斯領先左翼。民調機構的調查顯示,社會黨為首的左翼政黨支持率為54.3%,人民運動聯盟為首的右翼政黨支持率為36.1%,極右翼國民陣線支持率為8.7%。
  • 英國大選結果出爐!梅姨被喊「下臺」!
    ▲已開票的席位分布情況英國將再次出現「懸浮議會」如果出口民調與最終選舉結果吻合,保守黨的322個議席雖然領先,但並未超過半數(英國議會共有650個席位),英國將再次出現「懸浮議會」。所謂「懸浮議會」,是指在議會制國家中,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在議會取得絕對多數。
  • 愛爾蘭大選或打破政治格局,新芬黨成議會第二大黨
    愛爾蘭民族主義黨新芬黨在2月8日的大選中獲得了最多票數,但沒有獲得最多席位。據路透社2月10日報導,愛爾蘭民族主義黨新芬黨(Sinn Fein)在全國選舉中以24.5%的得票率贏得了最高的選票,領先於共和黨(Fianna Fail)的22.2%以及總理瓦拉德卡領導的執政黨統一黨(Fine Gael)的20.9%。這一結果打破了愛爾蘭的政治格局,讓曾經處在政治邊緣的新芬黨,有可能在下屆政府中獲得一席之地。
  • 西班牙大選結果出爐,組建政府更難了?
    11月10日剛剛結束的選舉結果顯示,工人社會黨(PSOE)的席位不增反減:議席數量由上一次選舉的123個議席減少至120個。前任首相拉霍伊所在人民黨(PP)的議席從此前的66個增至88個。成立不足6年的極右翼政黨呼聲黨(VOX)的議席數量由24個飆升至52個。
  • 義大利大選專題
    本次大選可謂看點十足,一方面,大選中民粹主義呼聲高企,如若民粹主義候選人上臺,將會對對義大利和歐洲的政局穩定、經濟發展構成威脅;另一方面,大選中三股競選勢力可謂勢均力敵,恐怕都難以獲得絕大多數席位,義大利很有可能步德國後塵,再次出現懸浮議會的尷尬局面。義大利大選關鍵時間點
  • 國際觀察:西班牙大選結果讓歐洲鬆了口氣
    新華社馬德裡4月29日電 (國際觀察)西班牙大選結果讓歐洲鬆了口氣  新華社記者馮俊偉  西班牙議會選舉投票
  • 靜觀歐洲|科爾賓「逆襲」難掩歐洲左翼政黨的窘境
    英國大選結束了,梅首相卻沒猜中結果。她搬起石頭原本是砸向工黨領袖科爾賓的,卻沒料到砸到自己的腳。選舉前保守黨擁有議會席位331席,比絕對多數326席多5席,工黨只有230席,形勢絕對利好保守黨。但梅首相還嫌保守黨優勢不明顯,自己也想接受「選舉合法性」的洗禮,因此在保守黨領先20個百分點的民調幻象撩撥下,梅未經黨內充分討論便宣布提前大選,冀圖從工黨手中奪取更多席位。梅在保守黨佔多數席位的情況下進行提前大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手科爾賓。
  • 【奧國聽聞】2017奧地利大選最終結果:紅黨老二,藍黨退居第三
    2017奧地利大選最終結果:紅黨老二,藍黨退居第三上周四,2017年奧地利國民議會大選最後的37.000張郵遞選票清點完畢,至此全部選票統計工作結束本次大選共收到選票5,120.879張,參與率高達80%,相比2013年增長了5.9個百分點。統計結果顯示,綠黨支持率為3.8%,相比2013年下降8.62個百分點,痛失議會全部席位。
  • 厄瓜多公布大選投票初步結果 鹿死誰手未可知
    萊寧·莫雷諾新華網北京2月20日電(記者 郝雲甫)厄瓜多選舉委員會19日晚公布了當天舉行的總統選舉初步計票結果。據已完成的77%的計票結果,厄瓜多執政黨主權祖國聯盟運動候選人、前副總統萊寧·莫雷諾和創造機會運動候選人吉列爾莫·拉索得票數居前兩位,分別贏得38.78%和28.65%的選票。厄瓜多選舉法規定,選舉中獲得有效選票超過半數的候選人將當選總統;候選人如果得票率超過40%,同時領先第二名超過10個百分點,也將被宣布為獲勝者。
  • 德國大選馬上來了 默克爾看似穩操勝券,不過背後有這些危機……
    當然這絕不是因為這場在世界第四經濟強國和歐盟核心大國上演的選舉不太重要,而是因為在近幾個月的民調中默克爾穩定地保持著大幅領先優勢。絕大多數預測都認為,如果沒有恐怖襲擊、難民危機或是歐元區動蕩等突發危機的情況下,默克爾將領導中右翼聯盟黨維持議會第一大黨地位,贏得組閣的權力,蟬聯德國總理的寶座。
  • 英國「雙十二」大選來了!議會再次洗牌,脫歐在此一舉?
    在4分鐘的vlog中,他大秀「特殊」泡茶技能;在另一段視頻中,他惡搞電影《真愛至上》的橋段,拿著一堆卡片出現在選民家門前,為自己拉票。 自7月至今,詹森上任還不足5個月。儘管他在競選中刷足了存在感,但事實上,大選並不直接選首相。
  • 退出民意調查顯示波蘭杜達(Duda)總統大選領先
    較早的出口民意測驗顯示,杜達(Duda)佔50.4%,特扎斯科夫斯基(Trzaskowski)49.6%。 民意測驗的誤差幅度分別為正負1個百分點和負2個百分點。預計要到周一或周二才能公布正式結果。結果將導致波蘭走上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至少直到2023年,即下一次議會選舉舉行之前。
  • 義大利大選的最完整前瞻——華創債券海外市場系列專題一2018-03-03
    (2)義大利政黨制度實行多黨制。目前義大利主要分為極右翼、中右翼和左翼三個陣營。其中,極右翼是主張反歐反移民的民粹主義政黨,中右翼政見較為溫和,左翼支持親歐政策和移民。(3)2017年,義大利通過新選舉法案Rosatellum法案,開始實施新選舉制度,新的選舉制度將不利於不結盟的民粹主義五星運動黨勝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