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皇宮上空的烏鴉

2021-02-23 吉祥滿族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學專委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7年

瀋陽故宮清寧宮前庭院裡的索倫神杆。

清光緒三十四年,奉天候補知縣劉建封曾尋覽至此,為使人人得瞻,在池邊立下這座「天女浴躬池」石碑。

許多人討厭烏鴉,烏鴉自古以來出現在文學作品中都是一個不吉利的象徵,尤其是形容一個人死得很慘的時候,往往會說其暴屍荒野被烏鴉吃得屍骨無存,比如《射鵰英雄傳》裡的楊康。但滿族人卻例外,他們非但不哄打烏鴉,反而對其倍加珍愛。在滿族聚居的地區,許多人家的院子裡都立有一個高高的木桿子,這個杆子就是為了餵烏鴉、喜鵲而立的,在這個木桿子上面有一個鬥,在鬥裡裝有豬肉、豬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來餵烏鴉和喜鵲。

那麼烏鴉為什麼能夠得到滿族人的敬重呢?這要先從瀋陽故宮清寧宮前庭院裡的索倫神杆說起。

清寧宮前庭院裡的神杆

瀋陽故宮清寧宮前庭院裡立著一根三米多高的木桿子,木桿子安在一個漢白玉的石座上,在這個杆子的頂部還套著一隻錫鬥。這個杆子是幹什麼用的呢?杆子上的錫鬥是裝什麼的呢?杆子為什麼會立在這裡呢?

這個杆子就是人們常說的索倫杆,又叫索摩杆,是滿族傳統的祭天「神杆」。按滿族習俗,祭杆時,在錫鬥裡要放上碎米和切碎的豬下水、腸子等,供給烏鴉和喜鵲享用。這種奇異的祭祀,不知始於什麼時候。但為什麼立杆祭天飼鴉鵲,倒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據《滿洲實錄》載:三仙女在布勒瑚裡沐浴,神鵲銜一朱果放在仙女佛庫倫衣上,佛庫倫吃了之後就懷孕生下了愛新覺羅的祖先布庫裡雍順。布庫裡雍順領導愛新覺羅家族許多年後,他們的子孫開始變得暴虐無道,在某一年的六月間,部眾群起暴動,攻破了鄂朵裡城,追殺布庫裡雍順的子孫,全族中只有一個叫範嗏的小男孩逃了出來。當他逃到曠野時,追兵已經趕來,在危難之際,突然一隻喜鵲飛來落在範嗏的頭上,追兵誤認為喜鵲下是一顆枯樹,便收兵回去了。從這以後,愛新覺羅家族就奉喜鵲為祖,從不加害,並留下了立杆子,供碎肉,請喜鵲享用的習俗。《清史稿》說這個故事的主人是滿族的遠祖範嗏;後來,他的孫子孟特穆很有智謀,將殺害他全族的仇人子孫四十多人,斬於虎蘭哈達山下,為家族報了仇。這個孟特穆,也稱為猛哥帖木兒,就是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六世祖,清代皇族奉他為愛新覺羅氏的始祖,尊為「肇祖原皇帝」。

努爾哈赤的祖先們

十三世紀初,元朝取代金朝,統治北部中國。就在蒙古貴族統治時期,孟特穆居住在斡朵裡,即今黑龍江依蘭。這時的元朝政府在當地設立五個萬戶府,即桃溫、胡裡改、斡朵憐、脫斡憐和孛苦江,孟特穆曾任斡朵憐萬戶。在元明交替時期,統治者對東北地區失去了控制,東海女真(明朝時稱「野人女真」)不斷南擾,努爾哈赤先人的部落沒有力量抵抗,被迫向南遷徙到吉林琿春等地。

努爾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兒是個有才幹、有威望而又忠於明廷的女真首領。公元1404年,即明永樂二年九月初三日,他從家中起程前往京城朝拜永樂皇帝。到京後,備受永樂皇帝和朝臣的禮遇,授予他建州衛都指揮使官職,賜給印信、金帶等物品,從此,猛哥帖木兒正式成為明帝的邊臣。公元1426年,即明宣德元年,猛哥帖木爾晉升為都督僉事。公元1432年,即明宣德七年,猛哥帖木兒晉升為右都督。公元1433年,即明宣德八年十月十五日,女真中的反叛人物楊木答兀夥同古州女真,即七姓野人襲擊官軍,猛哥帖木兒率軍保護使臣。楊木答兀敗走,但四天後,楊木答兀與七姓女真重新殺回,猛哥帖木兒和長子阿谷即權豆戰死,只有弟弟凡察倖免於難。

猛哥帖木兒死後,部眾離散,部分人跟隨了他的弟弟凡察。宣德皇帝任命凡察為都督僉事,統領建州左衛部眾。時過不久,猛哥帖木兒的幼子董山被從掠奪的部落中贖回。公元1437年,即明正統二年,董山向明廷提出遷入遼東居住,並承襲父職,任建州左衛指揮使。明正統五年,董山和叔父凡察移居到佟佳江即渾江,今遼寧省新賓縣西蘇子河近地定居。這時,二十歲的董山得到了部眾的支持,公然反抗凡察的領導,造成叔侄關係緊張。遼東總兵官曹義了解到部落的民眾傾向董山,於是,朝廷決定增設建州左衛。公元1442年,即明正統七年,明廷任命凡察為都督同知,獨掌右衛。董山也為都督同知,獨掌左衛。公元1458年,即明天順二年,董山承襲父職,為建州左衛右都督。

公元1469年,即明成化五年七月,明朝皇帝授董山之子脫羅為建州左衛都指揮同知,其為努爾哈赤四世祖。公元1479年,脫羅晉升為建州左衛都督。

努爾哈赤的世系出自脫羅的三弟錫保齊篇古,因此努爾哈赤的祖系不是大首領的嫡系長子的後裔,史書上稱「建州左衛枝部所出」。錫保齊篇古之子為福滿,即清代的興祖。福滿生有六個兒子,其中,覺昌安居住在赫圖阿拉。覺昌安生有五子,其中第四子塔克世就是努爾哈赤的父親。

公元1583年,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在一場戰役中被明軍誤殺,自覺理虧的朝廷下旨,讓努爾哈赤承襲了覺昌安的建州左衛指揮使之職,他由此正式起兵,踏上統一女真部落的徵程。

另一個傳說的版本

另一個傳說的版本是這樣的。

公元1574年,即明神宗萬曆二年,遼東總兵李成梁攻破了女真部落首領王杲的古勒寨,其時努爾哈赤兄弟正寄住在外祖父王杲家中,於是成為俘虜。努爾哈赤非常聰明,立即跪在李成梁的馬前,痛哭流涕,請求賜他一死。李成梁見他乖敏可憐,收到帳下作了隨從和侍衛。據傳,因努爾哈赤長相憨厚、樸實,李成梁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小憨子。

有一天晚上,小憨子在給李成梁洗腳的時候,看到他腳上有三顆黑痣,就說,「你腳上長了三顆黑痣,我給你刮下來吧。」李成梁說:「那可不行,小憨子,你知道我為啥能當上這遼東的總兵嗎?」努爾哈赤說「不知道」;李成梁得意地說,「我就是因為腳心長的這三顆黑痦子,命中注定要坐這遼東的總兵。」努爾哈赤笑著說,「我不信,我腳心上還長著七個紅痦子呢?」李成梁聽說,忙讓小憨子把鞋脫下來一看,果然有七顆紅痦子,而且還非常像天上北鬥七星的排列形狀,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不就是腳踏北鬥的七星混龍嗎?

恰巧前兩天,京城送來皇上密旨,說明朝欽天監夜觀天象,看出遼東女真人中,要出一個造反的七星混龍,讓李成梁秘密擒拿,這不應在了小憨子身上。

總兵把這事告訴了他的小妾喜蘭,並準備明日打造木籠囚車,押解小憨子送往京城,喜蘭是個善良的女人,等到李成梁睡熟後,她爬起來穿上衣裳,來到努爾哈赤住的屋裡,把事情告訴了他。小憨子連夜逃出了總兵府,李成梁立即派兵去追,小憨子跑得筋疲力盡,終於,支持不住昏死了過去。

追兵眼看就到了,就在這個時候,天空中飛來了成群的烏鴉,落在努爾哈赤身上,把他遮蓋在裡面,追兵沒有發現就走了,努爾哈赤因此獲救。這就是著名的「烏鴉救駕」的故事。努爾哈赤在建國稱「汗」之後,為了感謝烏鴉救命之恩,奉烏鴉為「神」,並設專門的鴉糧餵養。

盛京內務府飼養的烏鴉

民國遺書《東北名勝古蹟遺聞》所載:在清代,每年的二月、八月,盛京將軍衙門要派人,在瀋陽八門城牆上,吹海螺螺號,通知八旗旗丁領取錢糧,俗稱「吹城」。而盛京內務府要派人,在瀋陽故宮西院轎馬場,撒放糧谷,當時稱作「鴉糧」。那個時候,數以千計的烏鴉從四處飛來,飽食後翩然飛走。直到清朝的光緒、宣統及至民國時期,才逐漸廢止了撒放「鴉糧」的活動,但此後烏鴉每到季節,仍然來到皇宮找食物。

清朝遺老金梁曾撰《瓜圃述異》,其中記載了瀋陽故宮內曾養有一群烏鴉,成百上千,早晨出宮尋食,晚上返巢鳳凰樓樓頂。這些烏鴉居住在宮內很久,直到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變,這些烏鴉在此後的某一天飛走後,再也沒有回來。

「鵲路」——傳說以外的科學解釋

滿族人自古是狩獵民族,長期在長白山一代的深山密林中生活,在滿族人幾千年的生活演化中,滿族人對烏鴉的認識是一個逐漸被神化的過程。

烏鴉曾經是滿族人的信使,在滿族人早期的狩獵和徵戰中,會把孵雛的烏鴉隨軍帶走,這個時候的烏鴉無論走多遠,都會飛回老巢,滿族人就把信件系在烏鴉上帶回。烏鴉在千裡之外也會準確找回自己的老巢,傳遞信息非常可靠。

此外,在滿族人長期的狩獵生活中,發現一個在長白山中不迷路的秘密,就是根據烏鴉的白色鳥屎來判斷方向和方位,這就是滿族人說的「鵲路」。滿族人發現烏鴉白色的鳥屎留下的痕跡是有規律的,而且烏鴉四季都在長白山中生活,不遷徙,行走和飛行的規律很固定,滿族人就根據這個規律確保自己在長白山中不迷失方向。古代狩獵的人,能出去,能安全地回來是最關鍵的,所以滿族人就非常崇敬給自己指引方向的烏鴉。狩獵中的滿族人,在發現獵物並捕獲獵物以後,會在飽食了獵物以後,將剩餘的內臟和骨頭,放在高高的樹上,使成群的烏鴉飛過來吃食,烏鴉成群地在一個地方盤旋飛行,就會給在很遠處的其他滿族人看到,別人就會聚攏過來一起分享,這個習慣慢慢地成為滿族人狩獵中的規矩,慢慢地滿族人在祭祀的時候就仿照古人的樣子,在院子裡也豎起來杆子,在上面放上豬肉和骨頭,吸引烏鴉,沿襲下來就演變成一種祭祀的習慣。

也許這才是滿族人在漫長的歷史中漸漸地崇尚鴉鵲和祭祀鴉鵲的真正原因。

如果您喜歡本文,喜歡滿洲文化、老北京文化、滿族文化、熱愛清史。

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給您的朋友!

希望廣大閱讀者可以提供更多原創稿件

投稿郵箱:25531762@qq.com

商務合作事宜請聯繫

電話:13911539318(同微信)



微信號:吉祥滿族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加拿大上空被烏鴉籠罩,天空變得黑壓壓一片,瑪雅預言或成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老人講過這樣一句話,烏鴉所到之處一定是厄運的到來,所以我們從小到大很少能看到烏鴉m在一些宮廷劇中,烏鴉一旦落到自己的房門,畢竟是攜帶著厄運同時到來.近幾年來隨著環境變化,地球環境越來越差,想看到烏鴉都難,更不用說它會攜帶厄運同時到來,可是在最近一段時間,加拿大上空卻出現了詭異現象
  • 加拿大上空上萬隻烏鴉盤旋近14小時!專家:熱島效應
    ,同時烏鴉出現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成群結隊,並且烏鴉在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最大的個體可以長島50釐米左右,明顯比一般的鳥類還要大很多。而烏鴉與其他鳥類最具有特點的地方就是它的外貌,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為烏黑色,所以如果是在夜晚看烏鴉的時候,還以為是什麼奇怪的東西——「黑成一坨」,這種鳥整體上來說,在市場上養殖的人較少,很少有人將其作為寵物,同時在農村的習俗之中,如果半夜聽到烏鴉的叫聲,會被認為是不祥之兆。
  • 烏鴉為何偏愛聚集故宮?清朝傳統吸引大量烏鴉,現代科學解釋原因
    在建國之後,故宮被下令重新翻修,當時上空就經常能夠看到大量的烏鴉出現,聯想到烏鴉在古代的寓意,不免會引起人們的聯想。 而且烏鴉非常喜歡吃一些腐爛的肉,因此很多人會覺得只要烏鴉出現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死人出現。
  • 此女出生後,烏鴉遮天蔽日,後來她權傾朝野
    而下面這個女子出生後,漫天的烏鴉,遮天蔽日,叫了3天3夜,不肯散去,後來她權傾朝野,統治中國47年。 而同時,慈禧家的後院卻出現了很多的烏鴉,遮天蔽日,不停的在院子裡尖叫,在慈禧三天三夜的不哭一聲的時候,這些烏鴉倒是叫個不停。
  • 僅次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皇宮建築,瀋陽故宮值得打卡嗎?
    念茲戎功用肇造我區夏慎乃儉德式勿替有歷年瀋陽故宮原名盛京宮闕,地處瀋陽老街內,毗鄰大帥府。作為清王朝最初的政治中心,從這裡開始一直延續到北京的故宮。曾經的盛京繁華,到後來遷都北京,只遺留下這座寂靜的宮殿,史稱「陪都宮殿」。
  • 老盛京丨從古城風韻到都市新顏,是對盛京輝煌的追憶
    故宮的紅牆綠瓦、帥府的青磚白牆、昭陵與福陵的蒼松翠柏都見證了盛京的傳奇故事。瀋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建於清朝初期,距今已有400年歷史。而鳳凰樓是當時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舉行宴會的地方,也是當時瀋陽城內最高的建築,頂層可觀盛京故宮全景,尤以日出之景最為壯觀,「鳳凰曉日」便是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
  • 加拿大出現上萬隻烏鴉,盤旋14小時後散去,是不祥之兆?
    近日在加拿大地區上空出現了成群的烏鴉,遮天蔽日,整個過程持續了將近14個小時的時間,天空都被烏鴉成了黑色。在烏鴉出現之後,當地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他們覺得這是世界末日來臨前的徵兆,每當烏鴉出現的時候會有人去世,如此多的烏鴉難道要出現一次大傷亡事件嗎?在加拿大當地網絡上流傳著各種說法,那麼這些烏鴉到底為何會出現在加拿大的上空呢?
  • 烏鴉在北京海澱萬壽路聚集,有網友調侃,萬壽路烏鴉已成北京一景
    北京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達200多處,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頤和園和圓明園,還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蹟。最近有遊客到北京的萬壽塔去旅遊,遇見了從未見過的景觀,萬壽路這一地方聚集了很多烏鴉,他們調侃:北京海澱區萬壽路的烏鴉火了。附近馬路和汽車上落滿了烏鴉的糞便。有網友爆料這條路是「天屎路」。
  • 瀋陽故宮首次以文創產品為主體辦展 用「盛京禮物」賀新春
    八角重簷、金龍盤柱、相輪寶頂、梵文天花,清代盛京皇宮內舉行重大活動最莊嚴神聖的大政殿,能激發多少種設計靈感?17日,瀋陽故宮舉辦「盛京禮物——瀋陽故宮迎春文化創意展」。此次展覽為2020年「到瀋陽故宮過大年」系列文化活動之一,也是瀋陽故宮首次以文化創意產品為主體舉辦的展覽。
  • 散文:邂逅蕞爾小城的烏鴉
    是烏鴉,肯定是那在人們心中褒貶不一,富有神秘色彩的黑色烏鴉。一直以來,中國的民間對烏鴉有明顯的偏見,名聲很不好,不是什麼好鳥。更不喜歡烏鴉的叫聲,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語「喜雀報喜,烏鴉報喪」說法。多年來哪有烏鴉的棲身之所,我以為它早已消亡了。我在白色的世界裡,匆忙的尋聲而至,踏雪尋烏,就好像只有在另一個世界才能見到它。
  • 盛京,永安橋
    皇太極在後金天聰八年(1634)將瀋陽改名為"天眷盛京",簡稱"盛京",從此瀋陽便有了盛京之名。順治十四年(1657)設奉天府,瀋陽又有了"奉天"之稱,因此大御路也稱為"京奉大御路"。大御路是清帝東巡所走的路,清帝從順治元年(1644)入主中原後,凡經10位皇帝,其中有4個皇帝10次東巡,16次經過大御路上,並從永安橋上通過,往返於京師與盛京。
  • 10萬隻烏鴉韓國蔚山過冬,天空黑壓壓一片,韓媒:「大型恐怖片現場」
    太陽下山之時,韓國蔚山太華江邊傳來「嘎嘎」的叫聲,成百上千的過冬烏鴉一齊出動,整片天空都被黑壓壓的一片覆蓋。韓國《中央日報》16日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上述場景。報導稱,對第一次看到這種畫面的人來說,這無異於「大型恐怖片現場」。
  • 老照片:日本在清朝舊皇宮拍下的「怪獸」是什麼?傳說救過皇太極,被...
    不過清末民初時期,日本有一名記者乘亂跑進了瀋陽故宮,拍到一批照片,倒是保留了不少這座清朝舊皇宮的遺影。這套照片,在日本1925年的一本舊攝影雜誌中被偶然看到,覺得頗有歷史價值。畢竟,那時候我們沒給這座建築留下多少照片,這應該是不可多得的歷史遺蹟。
  • 「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盛京」瀋陽篇
    1625年,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將瀋陽改名為盛京。11年後,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軍入關後,定都北京,而盛京則成為陪都。因此瀋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並遺留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如清瀋陽故宮和清福陵、清昭陵等。 瀋陽國家A級旅遊景區74家。
  • 乾隆款大冰箱:掐絲琺瑯盡顯皇宮豪華風尚
    新華社瀋陽8月24日電題:乾隆款大冰箱:掐絲琺瑯盡顯皇宮豪華風尚新華社記者趙洪南在我國,冰箱的普及還是近幾十年的事情,而300多年前的清代就已經出現了設計精美的冰箱。在瀋陽故宮博物館館藏一件清乾隆款掐絲琺瑯寶相花大冰箱,它不僅能儲藏食物,還是清代皇宮的防暑降溫利器。這件掐絲琺瑯寶相花大冰箱,口大底小呈鬥形,上下口均為正方形,上口加蓋,蓋為兩塊組成,可拆分。冰箱附方形底座。冰箱木胎、錫裡,箱的六面(包括蓋面)均為掐絲琺瑯,露在表面的五面為藍地纏枝寶相花紋,箱底部為淺藍色地滿飾雲朵紋,有一條黃色五爪蟠龍。
  • 「盛京義勇」是抗疫前線的「紅衣衛士」
    大東分局小東派出所「盛京義勇」包強,在抗擊疫情工作中,勇鬥歹徒,英勇負傷,還將1萬元慰問金全額捐獻給了武漢市紅十字會;瀋河分局風雨壇派出所,13名平均年齡達65歲退伍老兵組成的「盛京義勇」隊伍,組成抗擊疫情守望崗,始終衝鋒在前。
  • 烏鴉為什麼不吉利 這種說法源於它的形象和覓食特點
    烏鴉在我們的印象中並不是什麼美麗的鳥,也幾乎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養烏鴉的。相反,大家都不是很喜歡烏鴉,因為在大家的傳統觀念裡,烏鴉是「不乾淨」的,沾上會「晦氣」的一種鳥。俗信以為烏鴉是兇鳥,遇之不祥;如當頭鳴叫,更是災禍發生的預兆。諺雲「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老鴉叫,禍事到」等,均是此類觀念的反映。
  • 雪山上空出現一猛禽,剛從烏鴉嘴裡搶到羚羊,卻被雄金雕搶走
    01雌金雕從烏鴉嘴裡搶到羚羊在嚴寒的冬季,惡劣的暴風雪天氣,讓很多動物都過得十分艱難,金雕大部分食物都是腐肉。只有找到其他動物腐屍,才能填飽肚子,才能活下去。這隻雌金雕雙翅展開,超過2米長,翱翔於高空中,氣勢凜然。
  • 每天餵養烏鴉,已經成為了清朝皇帝的習慣,幾百年來堅韌不拔
    在中國古代,人們普遍認為烏鴉是哀悼的鳥類,它們都晦氣的,更不用說要養它們了。在實際的歷史中,秦漢時期的人們是十分喜歡烏鴉的,他們認為看到烏鴉這是一件幸事,但在漢代,烏鴉卻被極度厭惡。坦率地說,是文化發展導致的結果。祖先留下的習慣,現在人們也仍然討厭它。
  • 武漢天空聚集大量烏鴉這是某種徵兆?不要人云亦云!
    最近疫情弄的人心惶惶,網上又流傳武漢天空出現大量的烏鴉的視頻,因為烏鴉在傳統文化裡一直是不吉祥的象徵,這無疑加重了人們的恐慌心情。為此大俠查閱了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的一些看法,來解釋一下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有些時候戰亂饑荒頻發,人們到處顛沛流離,餓殍遍地,會有一些不好的場景,所以會把烏鴉的出現當成一種兇兆,其實這只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而已。不過在當今和平發展的年代國家對這種災情的處理那是相當的到位,我們也應該慶幸生活在這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