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的工作模式一直很有爭議,前幾天西貝創始人還提出了715工作制的概念。又是引來網友的一篇炮轟。
不管是996,還是715,網友們大致的意思都是這樣的。
(1)這還讓不讓人活啊
(2)這簡直沒一點人身自由了
(3)談個對象都得排班,這能接受
這些明面上的理由看著好像都說的過去,曾經我也以為996的工作制毀了很多人的生活。
直到前幾日與幾個在大廠的朋友聊天,事實原來是這樣!
李強,武漢211大學畢業後。進了某裡,到現在工作了有3年多了。我問他,你覺得996有沒有讓你接受不了啊。
答案是:沒有,只要錢給夠,一切都好說。
並且從他的對話中,明顯的可以看出來,他回答這個問題是有自己很好的規劃做支撐的。
(1)現在積累資金,多付出一點無所謂
用他的話來講,公司很多同事會主動加班。一是為了趕進度,二是為了加班費。以此循環,加班便不是什麼讓人接受不了的問題了
影響你的,不是制度,而是你對制度的理解!
(2)怎麼會影響談對象,用錢說話
他上了3年班,現在月薪大約在36000左右。早已經憑自己的本事在武漢首付買了房,買了車。女友已經穩定談了2年多了,你能給她穩定的東西,感情不是問題。反而他覺得,即使你天天在一起,但是給不了她想要的,也沒用。
事在人為,你能給人安全感的時候,也許別人挑你毛病的習慣也就少了很多。
(3)至於對於自由的概念
每一個人都嚮往自己,每一個階段嚮往的自由也不一樣。年輕本就該是奮鬥的年齡,你把自由擺在第一位的時候,多半是在為自己弱能力找一個自己感覺合適的理由罷了。
雖然說得比較現實,但是事實往往就是這樣。反對996的往往場外人,離場的人比較多。反而是那些身處996的人很少發牢騷。
曾聽過一個朋友這樣說過,工作就是一個需求過度的過程。你有什麼需求就做什麼樣的事情,你有多大的本事就擔多大的責任,別總是怨天尤人,指手畫腳。
確實如此,太多人喜歡當一個決議者,總是習慣給形形色色的人和物下定義,打標籤。
這個制度不好,這個規定的改,這樣的做法壓根不人性化。甚至有些身在職場的人總會說:「這個公司遲早倒閉,給這麼點工資,要幹那麼多事情。」
有能力的人還用說這樣的話嗎?
你沒這個工作需求的話,你會強忍著不離開嗎?
顯然不會,你留在這評價公司的時候,是因為你還沒更好的去處,或者說你的能力還找不到待遇更好的事情。
很少有人會把問題歸咎在自己「能力不足」上面,總會說是別人做得不好,別人存在 這樣那樣的問題,用這樣的方式逐漸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連自己都騙的人。」
有個很現實的比喻。
那些成天說996不好的人,假如現在有一個工作讓你以996的模式去工作。月薪10W,你不願意嗎?我估計願意的人肯定在多數,甚至用不了10W這麼多,只需要比目前待遇高個幾千,也會有很多人願意。
說到這,原來我們埋怨的是待遇問題,而藏在待遇後面的就是我們自己竟然連「作」的資格都沒有。
沒有資格,就讓我們數落一下得不到的東西吧,以此來作為自我安慰!畢竟,吃不到的葡萄永遠是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