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年,中國製造業將面臨的五大提升和五大挑戰

2021-01-13 澎湃新聞

【導語】20年前,中國製造業的增加值為3849億美元,大約是美國的20%。2010年,中國製造業佔全球比重19.8%,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在成為世界第一以後,我們不但沒有減速,反而不斷加速。面臨著百年之大變局,過去熟悉的路,還能繼續走下去嗎?

作者 | 林雪萍

本文約2000字,大約閱讀時間為6分鐘

建議先轉發或收藏後閱讀哦

歲末將至,讓我們看看中國製造的發展態勢。可以說,中國過去二十年,經歷了五大提升;而未來十年,則面臨著五大障礙。

第一個大提升是產業規模大幅度提升。20年前,中國製造業的增加值為3849億美元,大約是美國的20%。在2010年中國製造業佔全球比重19.8%,那一年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在成為世界第一以後,我們不但沒有減速,反而不斷加速。

2019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比例接近30%,超過4萬億美元,約等於排在第二到第四的美國、日本和德之和。十年間,我們就建立了絕對的規模優勢,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世界工廠」。而最近五年來,機電產品出口增速一直保持高於總體水平的增長態勢,佔出口總額的比重持續提升,對外貿易的比較優勢正逐漸轉向中高端的技術領域。

在財富五百強企業中,2010年有54家中國企業,而到了2020年則有129家來自中國。而且發展勢頭迅猛,在新晉的29家企業中,中國企業佔了近一半。

第二個大提升是中國製造領先的賽道越來越多。韓國貿易協會公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拿到了1735個品項的出口總額冠軍,而排在後面的德國為685項。再往後就是美國、義大利。日本是印象中的出口大國,排在第五名,只有162項。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署的數據,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氣和電子零部件出口國,其出口額是德國的5倍,佔全球總出口額的30%。而在汽車、鋼鐵、黃金、氫氣、稀土,以及水泥、電視、冰箱、空調、家具、造船、工具機等,都擁有全球最大的產量。

第三個大提升是科技研發的投入。2019年,我國研發投入超2.1萬億元,為全球第二,而製造業企業投入1.4萬億 ,佔據了2/3,由此可見製造業引領著國家的創新。在1978年中國製造業研發投入強度僅為0.17,遠遠低於同期全球發達國家2.25的平均水平;到2017年中國製造業研發投入強度持續增長至1.98,僅低於同期全球發達國家平均水平0.92個點。

與此同時,專利申請數和發明專利數大幅增加。2018年,製造業企業專利申請數為92萬件,與2013年相比,年均增長11%。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最新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繼續保持2019年的好成績。

第四個大提升是產業體系不斷完善。中國產業體系健全,行業構成多元,形成了裝備製造、原材料和消費品多元行業齊頭並進的格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製造業的41個大類行業、207個中類行業和666個小類行業我國均有生產,已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其中,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這也形成了強有力的供應鏈生態圈。中科院數據顯示,中國的機械供應商超過14萬家,相當於日本的5倍。在深圳做電子工業,可以在一個小時買到你想要的任何東西,在蘇州的「半小時電子產品生態圈」等。這些產業體系,都是保護中國製造的護城河,在一段時間內可以防禦東南亞的挖牆腳。

第五大提升就是企業整體實力大增,單項冠軍企業林立。大疆的無人機、福耀的汽車玻璃、海康威視的安防監控、中車集團的高鐵、振華的港口機械等都在全球份額中遙遙領先;2019年,寶武集團也首次榮登全球第一。而在行業小巨人方面,光官方挑選出來的製造業單項冠軍已經達到418家,而實際數字應該比這個要多得多。

然而中國也面臨著百年之大變局。過去熟悉的路,有可能無法繼續走下去,主要有五大挑戰。

第一大挑戰是美國的瘋狂打壓。美國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超過俄羅斯。美國在5月發布的《美國對華戰略方針》報告中,將中國定義為「競爭對手」,強調中美關係的競爭性。半導體是美國優先打壓的產業,而且採用斷供的兇狠手段。最近,中國的半導體之王中芯國際,又傳出要被美國威脅列入黑名單。至今為止,我國大陸本土在這種清單上的企業已經達到300多家。而正在承受巨大的壓力的華為,只是這種打壓的一個縮影。

第二個大挑戰是區域製造的崛起,全球供應鏈正在逆變。日本新上任的首相,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就是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對搬離中國的日本製造企業提供補貼。印度也在挖中國製造的牆角。而越南和墨西哥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的鄰居,正在成為中美之爭的最大受益者。而數位化技術、無人化工廠,也為全球製造向區域製造提供了技術支撐。

第三大挑戰是粗放型走到盡頭,中國製造必須向中高端價值鏈進軍。鋼鐵、煤炭等粗放式產能已經無以為繼。這其中壓力最大的,就是對企業家信念的挑戰。要摒棄過去粗放式賺錢的方式,必須深耕工廠管理。

第四大挑戰是原有的產業體系已經無法支撐中國製造的發展。大學的基礎研究、院所的共性技術、以及企業的商業轉化,這三者之間的任督二脈沒有打通,產學研轉化不利,科技創新缺乏連續性。

第五大挑戰就是關鍵零部件、材料、工業軟體等存在斷供的風險。製造業是我國「卡脖子」的重災區。精密儀器、高端數控系統、工業軟體等都是非常隱蔽的痛點。第一任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去年年底曾說過,中國製造業關鍵核心技術自給率僅為 1/3。可以說,中國製造就像是長頸鹿,到處都是卡脖子的地方。而這些短板技術,會嚴重製約我國工業由大變強。

中國製造實現了五大提升,也碰到了五大障礙。下一步中國製造需要走好自己的節奏。一方面將多年積累的世界工廠的優勢進一步充分發揮,也要防止不必要的外流;另一方面則要加大科技創新,尤其是推動大學的源頭創新,與企業形成互動。這樣,中國製造就可以再次走向下一個輝煌的十年。

編輯:老金

聲明:文章轉載自「知識自動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中制智庫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相關焦點

  • 報告: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高於5.5%,面臨五大驅動力及三大挑戰
    同日,全球最大的專業會計團體之一澳洲會計師公會公布的《2020年中國經濟前景與企業信心調查》(下稱報告)顯示,參與本次調查的財務、會計和商界專業人士仍對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持審慎樂觀的態度,76%的受訪者均預計2020年中國GDP增速將在5.5%或以上。
  • RCEP籤署後,未來十年,中國製造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上個月15號,東協10+5RCEP籤訂了,RCEP順利籤署將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基礎提升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給中國的低端製造業敲響了警鐘!從2001年到2020年,中國入世20年,中國的製造業經過了過去20年的發展。早已經取代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場。
  • 智能傳感器在製造業中的五大關鍵應用
    智能傳感器在製造業中的五大關鍵應用 傳感器專家網 發表於 2020-12-23 10:23:49   製造業內的數位化對行業有多重好處,當中,智能傳感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中國球員與五大聯賽或再隔絕
    2019/20賽季西甲聯賽來到第35輪,北京時間7月9日凌晨4點,西班牙人隊將客場挑戰巴塞隆納。根據當前積分形勢,西班牙人隊若是不能從巴薩身上帶走3分,那麼西班牙人隊將提前三輪降級。西班牙人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900年,當初是由一群西班牙球迷組建,起初球員全部來自於西班牙本土,因而叫西班牙人隊。建隊初衷是為對抗外來足球勢力,即當地名氣更大的巴塞隆納隊,所以兩隊的淵源從一開始就強行設定,已經延續120年。鑑於這些特殊的歷史關係,加泰隆尼亞德比戰歷來就充滿話題度,西班牙當地球迷很關注這組對抗。
  • 五大財團能帶領日本走出失落的20年嗎?
    在日本有六大財團之說,不過作為財團的靈魂,日本五大商社更具有象徵性,發揮的影響也更大,這五大商社分別是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第一勸銀),丸紅(富士財團),因此這裡沿用五大財團的說法。近日,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股神巴菲特斥資64億美元,入股日本五大商社。
  • 碧桂園任性造機器人 跨界面臨著五大挑戰
    碧桂園任性造機器人 跨界面臨著五大挑戰 高工機器人網 發表於 2020-03-06 10:07:32 2020年復工不久,碧桂園因為組織架構大「瘦身」、「年終獎門」
  • 中國五大城市群發展潛力
    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等世界五大城市群均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競爭力,通過發展規劃的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產業的分工協作等逐漸崛起成為各國提升經濟實力、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平臺。
  • 中國五大發電集團的重組與發展
    中國華能、中國國電、中國華電、中國大唐、國家電投、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電建、中國能建,這9家被簡稱為「五大發電、兩網、兩建」的9家央企之間到底有何淵源?原中國神華與原中國國電重組,燃點五大發電重組熱情之際,殊不知五大發電竟系同門。2002年電改:國家電力公司一拆為十二形成當下能源電力市場「九子奪嫡」局面,還需從18年前那場電力改革說起。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將呈現五大新特徵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將呈現五大新特徵 2021-01-08 21:55: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
  • 科爾尼:深刻影響全球未來發展和商業環境的五大趨勢
    文丨賀曉青 宋旭軍 王宇近日,科爾尼諮詢公司發布2020-2025年全球趨勢研究報告,總結出了未來五年將深刻影響全球未來發展和商業環境的五大趨勢。趨勢一:政府陷入重重困境2019至2020年,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各國政府採取了極端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導致財政赤字飆升。
  • 郎平迎來新挑戰,問鼎排球五大賽事,將成世界排壇第一人!
    而對於這項改革和調整,日本排球市場失去了很多機會,但郎平卻迎來了人生新挑戰,如果她帶領中國女排再獲得世界女排總決賽和世錦賽冠軍,將成為世界排壇空前絕後第一人!綜上可見,郎平作為球員期間,拿光了當時三大賽的所有冠軍;而作為主教練期間也拿到了奧運會、世界盃和大冠軍杯三項世界冠軍,如今還差世錦賽冠軍和新增的三大賽世界女排總決賽冠軍!如果郎平主教練在接下來的任期內,再拿到世界女排聯賽冠軍和世錦賽冠軍的話,她將是世界排壇唯一一位做球員拿遍三大賽冠軍,做教練也拿遍世界排球五大賽事冠軍的人!
  • 未來五年全球五大關鍵趨勢
    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震驚全球,反對結構性種族主義的抗議活動在國際上蔓延,世界面臨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這些健康、社會和經濟危機交織在一起,將我們帶入一個風雲變幻的未來五年。近日,科爾尼發布2020-2025年全球趨勢研究報告,總結出了未來五年將深刻影響全球未來發展和商業環境的五大趨勢。
  • 中國五大名窯
    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獨有的國寶瓷器,憑藉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複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雲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鈞瓷的恢復燒制工作開始,鈞瓷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鈞瓷生產工藝與水平都得到了劃時代的提升,不斷的作為國禮現身世界。
  • 年輕人面臨五大心理挑戰,試試這樣找到幸福
    臺灣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所教授遊金潾通過長期研究發現,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三年級是抑鬱症的高發期。大一要從依賴階段走向獨立階段,在探索自己要走向何方的時候,會迷茫、會困惑;大三要面對人生的重新選擇,有可能埋怨專業選的不對,或者擔心以後的讀研和工作,焦慮更多(詳見本報2019年7月29日報導《研究發現: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三年級是抑鬱症的高發期》)。
  • 安盛天平朱亞明:提升五大能力應對車險改革
    安盛天平財險擬任執行長(CEO)朱亞明近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我們將這次車險改革看作是一次機會。」當前,被稱為史上最大力度的車險改革正在加速推進。作為最大的外資財險公司,安盛天平將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安盛天平管理團隊日前首度回應了這一焦點問題。
  • 「五大四小」電力集團的新能源變局
    通過財報可以看出,2019年隆基股份毛利率為28.9%,2020年第一單季度提升至31.87%。不得不說,對一個製造業來說,這是一個過高的毛利率,這也意味著光伏系統成本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光伏從業者預計,2020年光伏組件可能降低至1.3元/W以下,光伏平價上網可能比預期來得更快,更猛烈。
  • 聚焦「五大抓手」,中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這樣走
    (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重振虎威的核心,就是重振製造業虎威!3月31日,在中山確立「工業立市」發展戰略21周年之際,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重振虎威的「主戰場」和「主攻方向」,為這道既關乎穩住中山當前經濟局面、更事關「未來五年定百年」大局的「必考題」「必答題」,給出了有力答案。
  • 楊建國:中國高質量發展元年的五大關注點
    最近一個多月來,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忙得不亦樂乎。先是關注全國「兩會」並從經濟視角為網民解疑釋惑,再是切進博鰲論壇、做客環球網解讀新一輪改革開放的「五大維度」。用他自己的話說「累是累了點,但關注國內和國際的重大事件讓自己有了更大提升。」雖然忙,楊建國還是沒有忘記與人民網記者的約定:談談如何看待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問題。三個標誌性的時間節點「2018年是我國高質量發展元年。」儘管身處兩地,電話那頭的楊建國還是開門見山,落地有聲。
  • 中國旅遊集團:五大系統全部上雲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中國旅遊集團:五大系統全部上雲 12月18日,中國旅遊集團宣布,其與阿里雲合作的集團五大系統上雲項目已經成功上線。這標誌著中國旅遊集團加速數位化轉型步伐。中國旅遊集團是國內最大的旅遊央企之一,網絡遍布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集團旗下匯聚了港中旅、國旅、中旅、中免等眾多知名旅遊品牌。據介紹,此前,中國旅遊集團面臨一系列信息化建設的難題。
  • 五大發展理念豐富中國話語體系
    民生的改善、國力的增強、制度優勢和道路優勢的彰顯、世界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的發揮,是中國在世界上「能擔當」的「壓艙石」,「敢擔當」的「硬脊梁」。作為擁有十三億多人口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量的發展中大國,社會主義中國奉行五大發展理念,將極大豐富世界發展的學理意涵與現實進路,示範推進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