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都有誰給你貼了標籤

2020-12-23 筆鋒飄血

童年時代、小學、初中、高中時代,玩伴們、同學們、朋友們會根據你的外形、名字之類的給你起個外號,這大概算是初入社會被貼上的第一個標籤。進了大學,你會有更多的自由交際時間,這時候因為你的性格、行為、生活方式等,會有人給你貼上第二個標籤。進了社會,參加了工作,身邊不再都是同齡人了。這時候,,根據你出生的年代,你會有了90後、00後類此的年代標籤。這些標籤,可能我們不太在意,可能會有些傷了我們的心。其實,無論好壞,這些標籤對於我們的生活總是會有一些影響。最近,我在辦公室放歌的時候。他們會說,你一個接近00後的人也聽這麼老的歌,或許口頭、心底也不甚在意。可是,最終還是會對我的聽歌產生一些影響。最近,我不知不覺中就會避免一些老歌,找一些清新、小眾的歌曲,避免自己被人貼標籤。進入社會,難免被貼標籤。對其,無需太過重視。汲取對提升自我有用的東西,讓那些其他的雜質隨風而去。

文末,推薦一首歌。

齊秦——《往事隨風》

相關焦點

  • 我給你貼了個標籤
    人比較容易做的一件事是給人貼標籤,這也給自己的雙眼蒙上了一層薄紗。第一次見到你我感覺你有些反應遲鈍,於是我給你貼了一個呆萌的標籤。跟他相處我感覺他為人直白爽快,於是我給他貼了一個直爽的標籤。後來我再同他們相處,這個標籤都被貼在了他們身上,我不用抬頭都看得見。這還算是正面的,有些標籤可是有些狠毒的。看他長相粗蠻,我就給他貼了一個不像好人的標籤。看他行為輕浮,我就給他貼了一個小人的標籤。可是我並不了解他們。
  • 別人在背後給你貼的「標籤」,暴露了你的生活「質量」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標籤」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見過的人,讀過的書。」人身處繁雜的社會中,被人貼「標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要知道,每個「標籤」的背後,都隱藏著別人對你的態度。在這種態度中,其實就是你生活「質量」的體現。這個社會有個詞,叫「有色眼鏡」。
  • 情商低的人,總愛給人貼標籤
    例如:80後是垮掉的一代,90後都是非主流,長的漂亮的都整過容,喜歡棒子的都是腦殘,說話嗲嗲的就是綠茶婊,T恤短褲黑框眼鏡就是直男癌。既然被貼標籤那麼討厭,為什麼那麼多人還活成了標籤的樣子?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
  • 對不起,你真的不懂我丨面對被貼標籤,該怎麼辦?
    即使有時候覺得累和煩,但還是覺得父母的話要都聽,老師的交代任務必須要認真完成。標籤下的我們,有時很難做自己,這是為什麼呢?心理學家 Snyder 和 Haugen,抽取了 76 名男大學生和 76 名女大學生之中的一位交談。在交談之前,給每一名男學生看一張照片,並告知這就是與其交談女生的樣子。
  • 你的識人能力,是如何被貼標籤給毀掉的?
    從上面所舉的例子來看,給人貼標籤似乎對人、對己都是一種很不負責的做法。它至少犯了兩個嚴重的邏輯錯誤:① 以偏概全以一個人的局部特徵,有時甚至是毫無相關性的細節,給一個人下了全面、絕對的定論。比如射手座的男人最花心這個標籤,從出生日期這個毫不相關的細節,就給人貼上了一個「花心」的標籤。
  • 給人貼的標籤,叫我們不能為人
    比如有的人喜歡展望未來,並且提前許諾,結果沒有做作到,在有的人眼裡,給這種人就會貼上「說大話」的標籤,也有的人會給他們貼上「騙子」的標籤,因為我們習慣給別人貼標籤的方式不同,我們對一些事情的容忍度也不同,所以每個人身上被貼的標籤都會不一樣。
  • 聰明的人,從不給人亂貼「標籤」
    而且哪怕是了解對方,也不能輕易給別人貼標籤,在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你給某個人貼上某個標籤的時候,其實你對他所有的態度和行為,都在潛移默化之下發生了改變,哪怕這一切不是你故意為之的。所以一個喜歡給別人「貼標籤」的人,是不可能受人歡迎的,因此,聰明的人,從不給人貼標籤。
  • 你最反感被人貼上什麼標籤
    雨太大了撐傘也沒用,我的意思是無所謂了…不應該對一個不屬於你的執著你最反感被人貼上什麼標籤?-3-富婆......真的,這個標籤就讓你感覺周圍的人都在覺得你高人一等.......很難受,我真的很不喜歡提$-4-我反感一切負面的標籤
  • 有些標籤被貼久了,就真的變成了如標籤那樣的人
    被隨意貼上的標籤,很難撕下人一旦被貼上標籤,就很難撕下,甚至還會因為這種標籤而影響到自己平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算是標籤與本人不符,也很難去解釋,任憑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標籤的束縛。當一個人只是有一件小小的偷盜行為,就會被貼上「很壞」的標籤,人們會覺得這個人可以犯下任何罪行,如果有什麼事情發生,第一個被懷疑的就是這個人,哪怕這個人什麼都沒有做。
  • 運氣測試:選一款便利貼,測你同學會給你貼上什麼標籤?
    你的性格非常隨和,對班上哪個同學都不會有那種男女之分,你不會特別對誰放電或者特別做作;所以女生也喜歡你,男生也喜歡你;而且你蠻喜歡打扮的,或者你一定有把自己的身材維持的很好,你的外表很可愛很有靈氣也很接地氣,有時你的表情也會萌萌的
  • 心理測試:人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很極端,測你是否是那樣的人
    婷婷現在四年級,從三年級開始,每次考試時,數學和英語的成績都是90分以上,但語文卻總是在60分以上。她說婷婷是個「偏執狂」,這種說法就像預言者的預言,在整個四年級都被證實。很明顯,餘老師這句話給這個孩子貼上了「偏科」的標籤。在心理學中有一種「標記效應」,又稱「暗示效應」。
  • 為什麼不要輕易給人貼標籤?
    這個解釋比較繞口,有一個更通俗的理解。歧視,就是一個給特定群體貼標籤的行為。而如果你做得剛剛好,可能又會聽到:你穿的太少了,你太性感了等等。這就是圍繞女性的身材和著裝的一大堆所謂「淑女」標籤。而在人類歷史上,女性被貼的標籤其實遠不止這些,嚴重得多。
  • 超級碗2016丨不要拿別人的標籤定義你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為了標明物體名稱、屬性等資料,人們通常要為物品貼上標籤。
  • 為什麼就因為他們是湖北人,就要給他們貼上「標籤」?
    【原創作品,如果你也喜歡,點擊關注,我們一起討論感情的喜怒哀樂。一個喜歡童話世界的小青年,願在文字中找到自己】最近整個湖北都是在艱難中度過,很多城市都還是實行「封城」,避免人員流動,造成大規模的感染。可是卻有一群人,我只想用「不要臉」來形容,他們說著各種湖北怎麼樣怎麼樣,就在前兩天我聽到有個女人說:「全國企業都不要招收湖北人,這樣他們就沒辦法出來害人了」。當時我一個同事就聽不下去了,他是湖北的,因為過年沒有回家,還給武漢慈善總會捐了1500塊錢。
  • 職場系列(三)試著給你的大腦貼上標籤,融入到公司
    進到一個企業,你首先要想到和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大腦被貼上什麼標籤?這意味著,你將感受到一個企業獨特的氛圍,並將通過培訓的摸索逐漸認同這種氛圍,直至最後完全融入到這種氛圍。IBM:給大腦貼上藍色標籤「無論你進IBM時是什麼顏色,經過培訓,最後都會變成藍色。」這是IBM新員工培訓時流行的一句話。人們戲稱IBM新員工培訓是「魔鬼訓練營」,這不是說IBM將員工訓練成「魔鬼」,而是指這個培訓過程充滿艱辛和考驗。
  • 想讓對方變成什麼樣子,就給他貼什麼樣的「標籤」!
    有次小姨到她們家玩,發現了我弟不愛吃蔬菜的問題,了解到我弟最崇拜的是一個動畫人物,於是,拍拍胸脯說到:「我有辦法!」吃飯的時候,小姨問我弟:「寶貝,你最想成為的人是誰啊?」「當然是大力水手Popeye啦!」
  • 拼盡全力撕掉別人給自己貼的標籤,突破自己,戰勝自己!
    拼盡全力撕掉別人給自己貼的標籤,突破自己,戰勝自己!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研究認為人們只要被貼上某種標籤,那麼就會成為標籤內容所標定的人,這種心理現象被稱為標籤效應。標籤,其實就是指人們對一個人的評價和認識,更通俗的說就是對一個人的看法。當人們習慣性的形成看法以後,就等於給這個人貼上了標籤,例如,這個人懶惰,這個人愛酗酒,這個人是個悶葫蘆不愛說話,這個人幹這個肯定不行等等等等……那麼標籤效應又是什麼意思呢?
  • 關於離婚給你貼了什麼標籤
    隨之也變成了跟隨自己一生的一個並不太好的標籤。其實,對於我而言,人生只是一段明知有終點卻不得不前行的路。離婚只是這段路上的一個分叉口。恰巧!我經歷了,並且我走出來了,有的人會覺得前路茫然一片。而我,卻慶幸我看到比別人更多的沿途風景,使我加倍的成長,也使我更加明白。
  • 為什麼開帕拉梅拉總會被貼上富二代的標籤,而開保時捷則不會
    世界總是喜歡給各種各樣的人貼上標籤,富人叫富一代,富一代的孩子叫富二代。之前大家對於富二代這個詞彙貼上的標籤更多的是仇恨,不作為,而如今可能世俗的眼光已經不能用昨天的標尺來衡量了。那麼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富二代呢?
  • 中國男人「最有錢」城市,被貼小氣和怕老婆標籤,當地人以此為榮
    中國的一個城市極其繁華富裕,但貼了很多標籤, 除了外國人被貼上了「排外」的標籤外,該市的男性也被貼上了「怕妻子」和「小氣」的標籤,其實是這樣嗎?有人說這個城市是上海,上海人是中國最富有的城市,這句話不是假的,那是世界第六大城市,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GDP總額居中國城市之首,有中國最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最新的城市薪資排名中,上海市是平均月薪超過10000元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