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十三五」即將落子收官。
時間丈量著發展的進度,也標示出攀登的高度。「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展開這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時代畫卷,每個節點都讓人印象深刻,每處著墨都令人心潮澎湃:穩定的就業,讓市民擁有立身之本;「一次辦好」改革取得新成效,經辦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引才育才方式創新,人才建設成效凸顯,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回望5年奮進歷程,武侯區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書寫下精彩答卷。
「砥礪奮進」
深耕主責主業傳遞民生溫情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於天。武侯區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 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十三五」的民生大樂譜上,一串串醒目的人社數字猶如悅動的音符,讓旋律更加高亢動聽。
——就業關乎千家萬戶福祉,關乎社會大局穩定,一頭連著老百姓的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五年來,武侯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持續控制在3.0%以內,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329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4106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306人;組織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37822人,培訓總人數位列五城區前列;幫助687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創業,撥付大學生創業補貼688萬元。
——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參保覆蓋範圍逐年增長。其中,武侯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從2016年的45.86萬人,增加為目前的75.85萬人,增幅達65.39%。隨著全民參保計劃的不斷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達95%以上,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
——勞動關係日趨和諧穩定,依法維權基礎更加堅實。深入推進勞動爭議調解仲裁信息化改革,建成「網際網路+調解仲裁」數位化平臺,不斷增強便民利民功能,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能力顯著提升,多方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
——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幹事創業活力競相迸發。推進職稱社會化評審,五年來,全區共評定建築、交通、電子技術等8個專業技術職稱11400餘人,為民營經濟人才隊伍注入了蓬勃生機。
久久為功,一系列榮譽接踵而至:省級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示範區、全省「示範仲裁院」、全省人社窗口單位練兵比武總決賽團體一等獎、「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這張分量滿滿的「成績單」,凝結著武侯人社近五年的智慧結晶、辛勤汗水。
「打包快辦」
提振人社綜合公共服務成效水準
昨日一早,家住武侯區望江街道臨江東路社區的李女士來到位於武侯區政務服務中心的人社服務大廳,想辦理社保卡更換預留電話號碼和補繳養老保險兩項業務。取號後,李女士被安排到綜合受理窗口辦理業務。對照前臺一次性告知書要求攜帶的資料,李女士確認自己資料齊全後將其交給經辦人員。不到5分鐘,李女士就結束了業務辦理。
「我以為至少要花一個多小時,沒想到這麼快就辦完了!」李女士感慨道,「以前老是聽說在政務窗口辦事特別麻煩,人多要等不說,不同的業務還要跑不同的幾個窗口,現在就在一個窗口就能把幾個事全部辦好,真是方便太多了!」
快辦,簡簡單單兩個字,背後是一篇大文章。
從2017年7月開始,武侯試點社保綜合櫃員制,無論辦什麼社保業務,只要進一扇門、取一個號、排一次隊,在任何一個綜合櫃檯能辦完所有業務,相關材料還會郵寄送達,省時又省力。不僅打破了群眾「跑趟多、排隊長、等待久」的怪圈,大廳即辦業務和承諾期內的業務辦結率也達到100%。
即便如此,人社服務關係民生,招工用工、就業創業、社會保險等,一樁樁一件件,都與企業、群眾有密切聯繫。企業、群眾都迫切呼喚進一步的「清事項、減材料、壓時限」。
今年,武侯區響應部省市人社部門號召,全面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激發改革創新活力,促進「綜合櫃員制」換代升級。行動正是從這些與企業、群眾關係最密切的領域改起,關聯事項打包辦,高頻事項提速辦。
快辦行動不是簡單地業務流程刪刪減減,不是單純的物理反應,而是要產生化學反應。為了產生化學反應,武侯從「需求」數據化、處理智能化、服務精準化、經辦便捷化四大維度「破題」,創新開啟「一包統攬、分類組合、自主選擇」的人社業務「打包辦」思路,將61項涵蓋社會保險、就業創業、人事人才、勞動關係的業務統一打「大包」,再將需要相同材料的多個辦理事項分類組合成14個「小包」,由企業群眾自由選擇「小包」內容,相同材料僅需提供一份,一號、一窗、一次即時受理。
「兩輪驅動」
創新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武侯路徑
人社部門作為服務群眾最廣最多的民生部門,每天在人社窗口辦事的群眾成百上千,每天面對各個層次,各個年齡段的辦事群眾,這對人社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眼與此,如何破題?武侯區的「密鑰」是依靠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也是「十三五」時期國家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而促進這一遠大目標落地實施,武侯人社的實現路徑是「理念革新」與「兩輪驅動」。
——「理念革新」。治理能力現代化首先是思維理念上的革故鼎新。變管理為治理,倡導上下結合、平等交流、共建共治共享;變供給導向為需求導向,促進服務手段從人工為主向智能為主轉變。
——「兩輪驅動」。在前期成功創建國家級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先行城市」的基礎上,以「標準化」「信息化」為抓手,為武侯人社治理能力和水平再做提升注入驅動力。
把每一項業務辦理標準固定下來、規範起來,形成武侯人社綜合公共服務的標準化經辦服務體系。再通過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再造,將每項業務的受理條件、受理範圍、所需資料、辦理時限、工作流程等都予以明確,消除「模糊地帶」和「灰暗地帶」。
為全面推進提速辦、簡便辦,武侯區通過整合各類網上經辦系統登錄入口,實現「單點登錄、一次認證、全網通辦」。自2019年6月起,武侯人社先後將15項高頻人社業務納入手機「支付寶-武侯服務」政務服務平臺全程網上通辦,辦理結果通過簡訊或電子憑證推送給辦事人,真正實現企業、群眾「7×24小時」辦事不排隊,「不見面」也能辦事,服務更快捷,企業、群眾反響極好,大大節約了中小企業辦事成本,縮短了企業、群眾辦事時間,尤其在今年疫情防控關鍵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創新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武侯路徑,武侯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以服務需求為導向的核心觀念,以「好標尺」鍛造人社「真功夫」、以「高標準」規範人社「嚴行權」,建設群眾滿意的人社公共服務體系、提升人社部門現代治理能力。
先行先試勇擔當 久久為功蹚新路
從吃飽穿暖,到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十三五」期間,武侯區在穩定就業、社保服務、人才工作、和諧勞動關係等重點領域拿出了更多舉措、花更多氣力,一件件抓落實。
這五年,不斷跳動的數字,持續刷新的排名,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百姓感受到了生活的變遷。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新起點。下一個五年,我們期待武侯區在服務和保障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進程中,繼續謀求改革創新之路,以更加積極昂揚的姿態,譜寫歷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