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安處即吾鄉

2021-01-08 騰訊網

曾幾何時,南山是一個觸手可及的景物,住在西安中軸線的人們一定還記得那一個個落日餘暉的時刻。每逢傍晚,臨窗遠眺,向北是延綿不絕的南山,起起伏伏守護著西安人的生活,向南瞭望,可見燈火輝煌的城區與引人注目的「西安」兩個字,那是西安火車站的標誌,也是西安人民尋夢打拼的起點。

作為一個在西安生活20餘載的小夥,這一幕幕都像是明日黃花。記得是2013年的一個春天,書包還未放下,便和身邊的同學趕往籃球場,然而天公不作美,黃沙漫天,自此霧霾就時刻與我相伴。即使如此,依舊擋不住這顆躁動不安的心,寧可噴嚏打得震天響,也不願放棄任何一次出門玩耍的機會,然而南山卻很少見到了。雖然身處20多層的高層,傍晚時分,臨窗遠眺那令人心馳神往的南山成為了一個美好的願望,即便站在窗前,看到的只有附近的鋼筋混凝土與盤旋上升的尾氣。

當新冠肺炎來臨時,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又停了下來,在家裡已經待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竟然不止一次的發現那南山又回來了。古老的城市佇立依舊,高聳的建築依然遮擋住了部分視線,但是那南山竟然再一次出現在眼前,並且用它那雄厚的身軀抵擋肆虐的病毒,守護著一方水土。西安人信仰著南山,也保護著南山。「封城」之後,車水馬龍的街道不見了,整日不停歇的工廠不見了,排向天空中的各種氣體也不見了,南山也就出現了。在家中待著,看到的不僅僅是南山,更是那令全國人民驕傲的中國速度。短短十天在武漢建了兩個臨時醫院,全國4.2萬的醫護人員不顧安危第一時間奔赴湖北進行救援。拐點的到來僅僅讓我們等待了三周,或許這些事是因為發生在我們身邊,因此我們覺得這都是合乎常理的事情,然而與歷史上任何一次疫情相比,這都可謂是一次教科書式的應對。

從年前小區封閉式管理直到西安零增長小區不再限制出行,我才和朋友一起在晚上出來找沒人的地方散步。繁華的集市,喧囂的街道,燈火輝煌的商業區一切都好像剛剛睡醒,充滿著寂靜的同時又透露出生機,就像那高潮前的寂靜、黎明前的黑暗。公交車依然在街上跑著,地鐵依舊在城市下轟鳴,小區門口的守衛依舊站得筆直。城市雖然放緩了前進的腳步,而生活卻沒有停止運轉,就像網友們說的「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而我們也一天天見證了西安這座城市慢慢恢復生機的日子。

南山回來了,「西安」也回來了。去各地遊玩的起點,從外地歸家回來的終點,那個背著書包的自己又回來了。那座古老厚重的城市,那晨鐘暮鼓的生活,那10元左右的三秦套餐,那街邊拿著一把烤肉吃的津津有味的烤肉攤又回來了。西安人開始再一次湧上街頭,去環城公園打太極,去大雁塔看噴泉,去南山之中追尋別樣的風景。

我國外的夥計們聽到我說這些只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不相信,不相信著舉世無雙的中國速度,那個時候我的心裡很是自豪。遙望看著南山,這裡是我夢開始的地方,從懵懂到自我抉擇擁有了些許閱歷,我也知道了在這片土地我所獲得的安全感不僅僅是因為永遠不變的南山和家鄉給予的歸屬,也是因為我的祖國在一個讓我心安的道路上奮進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涓涓雋語七絕二首《夜雨寄懷》:萬緒千愁滴繡樓,心之安處即吾鄉
    苦短人生無限事,心之安處即吾鄉。夜雨寄懷(一)是仄起首句入韻式,用韻平水韻下平十一尤。夜雨寄懷(二)是平起首句入韻式,用韻平水韻下平七陽。詩中黑體字即韻腳。昨夜雷電交加,風雨大作。同樣是風雨交加的夜晚,同樣是夜闌臥聽風吹雨,人家八百年前的陸遊是「尚思為國戍輪臺」,連做夢都是鐵馬冰河;可八百年後的涓涓是聽著雨打窗,響雷鳴,卻勾起了千愁萬緒。
  • 中新時評:東方之珠滌塵 此心安處是吾鄉
    中新社北京7月4日電 題:東方之珠滌塵 此心安處是吾鄉中新社記者 路梅回歸祖國23年,香港終於擁有了「貼身護甲」——回歸紀念日這天,香港國安法與市民共同迎來了朝陽。回顧歷史,從海島漁村到東方之珠,香港在時代的浪潮中創造過不平凡的經濟繁盛,這其中有歷史機遇、地緣優勢,是香港市民秉承自強不息的「獅子山精神」開拓進取的成果,也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和與內地的良性互動。
  • 閱盡千帆皆有吾,吾心安處是從容
    閱盡千帆皆有吾,吾心安處是從容生活中的我們想爬上更高的山,想走出更遠的路,想到達夢想的天堂,都要保持一顆從容的心。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唯有退回內心,平靜修行,在躍進千帆後,方可有悟。
  • 初心安處是吾鄉——記吉林省榆樹市劉家鎮永生村第一書記李新功
    原標題:初心安處是吾鄉 一條筆直的水泥路,通往榆樹市劉家鎮永生村的每家每戶。 沿路走過4年,駐村第一書記李新功走進了村中貧困戶的心。 6月12日一早,記者來到永生村。 村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屋裡,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張漆面斑駁的小床上擺滿了貧困戶資料。
  • 此身飄搖無處尋,此心安處是吾鄉
    心如浮萍,隨波逐流,從來求得就是一份安心,可抵半生顛簸;峻岭上的青松,在風雨裡飄搖,但根緊緊的扎在了峭壁上,俯瞰眾生;千裡隨行,情深意重。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令人豔羨的如玉雕琢的丰神俊朗的男子,就是老天也垂愛,在他被牽連最深的被貶到苦寒之地的時候,贈予他溫柔美麗、不離不棄的佳人。聽過她唱歌的人都說聲色清亮悅耳,甚是好聽,六月天聽了她唱歌的也會讓人覺得涼爽,沁人心脾。
  • 就地過年:吾心安處是故鄉
    而對於出門在外工作或學習的遊子們來說,「過年回家」更是緊緊牽動著他們的心。  中國人「家」的情懷是極其強烈的,故土總是難離。過年回家,對於中國人來說,更是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節,在數九隆冬,億萬中國人跨越大半個中國,只為了年三十吃一頓團圓飯,這是中國人在繁雜的生活中得以堅持的信念。人們背井離鄉,走進別的城市,而每年年末能回到老家過年,應該就是一年中最快樂的事之一了。
  • 「陳情令番外」醉夢68:絕勝風光今何在,此心安處是吾鄉
    最遠的地方是我們的心,願我們都能去到那裡,遍植草木,留住最美的風景。魏無羨握住他的手,放至唇邊摩挲一陣,道:「所以,藍湛,絕勝風光今何在,此心安處是吾鄉。重要的不是身在何方,而是陪在身邊的人是誰。」藍忘機將另一隻手輕輕覆上他的肩頭,靜靜凝視著他,不再言語。
  • 你知道網紅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嗎?一段令蘇軾羨慕的愛情
    文丨曹鏡明題丨你知道網紅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嗎?一段令蘇軾羨慕的愛情《定風波》:究竟是什麼樣的愛情,居然讓蘇軾寫下這首千古名篇!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詩詞已經逐漸退出了大眾的舞臺,成為少數人的愛好。
  • 給心靈自由,蘇軾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本是受唐代詩人的啟發
    縱覽蘇軾的經典宋詞,帶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一句「一首煙雨任平生」,還有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千百年來每個人所經歷的風雨,都是一樣的,若希望在這個世界當中獲得人生的精彩,就只能回望我們的內心,建立強大的內心世界。
  • 【中國的脫貧智慧】周駱斌:無問西東向黔行 吾心安處是吾鄉
    雷山茶園  同樣藉助杭州市上城區幫助發展特色產業的高車村,從縣城出發,翻山越嶺單趟行程需要4個多小時,那裡父老鄉親的冷暖安危牽動著周駱斌的心。高節竹種植基地第一批竹苗種植下地  雷山也是一個生態資源大縣、旅遊資源大縣、苗族文化資源大縣,周駱斌看好雷山發展旅遊產業,支持打造精品民宿工程,截至目前,雷山已建成大塘水上糧倉、群山之心、龍塘山房、
  • 仁心安處是吾鄉——一對外國醫生夫妻的三輪抗疫故事
    新華社杭州5月2日電題:仁心安處是吾鄉——一對外國醫生夫妻的三輪抗疫故事新華社記者魏董華、王俊祿、顧小立「我在中國當志願者的原因很簡單,不管我是哪國人,首先我是一名醫生,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 海外留守記 | 此心安處是吾鄉——致敬海外的華僑華人
    儘管身在異國,可是海外華僑華人對祖(籍)的一片赤誠之心不改。中國人向來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每一次國難當頭,都彰顯了華僑華人群體強大的凝聚力和赤子之心。重慶方收到德國斯圖加特漢語學校捐贈的物資。(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以我身邊最近的一件事說起。
  •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學之源:象山先生陸九淵
    如果說在一個天人合一觀念地久天長深入人心的國度,冒出這樣的話來只是新奇不算革命的話,他下面兩句就是石破天驚的新口號了:「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陸九淵晚年之時這樣解釋我心即宇宙:「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人須閒時大綱思量,宇宙之間如此廣闊,吾立身其中,須大作一個人。」
  • 「悟」即「吾心」
    「悟」即「吾心」,內觀吾心,明心方能見性,也才能真正地自知。杯蓋上的「悟」字,還讓人聯想到一個隱喻:揭開杯蓋,提壺(醍醐)灌頂,即是「開悟」!忙碌的生活,紛紛擾擾,這樣一個特別的水杯放置在手邊,如是提醒你,停一停急促的腳步,斟上一杯清茶,悟悟空,亦悟悟心。
  • 布魯克林:豆瓣7.8,每個異鄉人都能夠感同身受,此心安處是吾鄉
    然而夢想雖然豐滿,但是現實卻始終無比的骨感,艾麗斯的美國之行並不是很順利,在一艘飄搖無助的大船上,她被船上的旅客捉弄,更是被船員們瞧不起,這一路上滿是艱辛。好在善良的艾麗斯遇到了好人,和她同在一個船艙裡的婦人幫助她克服暈船的困難,並將其梳妝打扮一番以免被人看不起。
  • 此心安處是吾鄉
    筆者深深為此觸動,並細究起「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來。「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宋代大詞人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 預告丨今晚9:20《蜀道風流》第十集 此心安處是吾鄉
    天府綠道作為流動空間的載體,正在消除城市和鄉村的界限,給所有人自我創造的空間,並成就了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之都。人們常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句話顯然對成都並不適用。從2008年開始,成都平均每年以200平方公裡的速度擴大,每年新增的城市面積相當於一個羅馬、兩個巴黎,正在規劃和建設的200米以上摩天建築就超過27座。
  • 此「房」安處是吾鄉
    「苦甲之地」換了新顏「看村不是村,土房柴成堆;夏怕屋漏雨,冬懼寒風吹。」這幾句話承載了涇源縣興盛鄉紅星村百姓對搬離危窯危房、住上新宅的期盼。紅星村以前是興盛鄉環境最差的老舊村莊,基礎設施薄弱,很多房窯出現滲漏、窯頂塌陷、房基下沉裂縫等情況。民有所呼,黨有所應。
  • 蘇軾宋詞對人生的感慨真是扎心啊:「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比如《赤壁懷古》當中的「人生如夢」,又比如今天我們聊的這句「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這兩句宋詞之所以在今天很受歡迎,就是因為其太扎心。為什麼扎心呢?因為他說到了我們人世間所遭遇的處境。也都會在某個瞬間,感慨一句「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蘇軾這首詞是寫給他妻子弟弟王緘的,妻子王弗已經去世多年,蘇軾離開故鄉也已經多年。王緘來看蘇軾,蘇軾以這首詞相贈,寫盡了對亡妻的懷念,對故鄉的思念,對仕途的漂泊之感。到底哪裡才是自己的家鄉呢?每個人的心中都是苦澀的。
  • 深網觀察 第316期|此心安處是吾鄉 , 留深過年新氣象
    留深過年新氣象,此心安處是吾鄉。公元1083年,蘇軾在《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裡寫道:「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是吾鄉」,是蘇軾歷盡坎坷之後的人生答案。這是修身處世的一種境界,似於白居易的「身心安處是吾土,豈限長安與洛陽」,「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體現了善處窮通、隨緣而適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