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遵義】罐罐雞、豬兒粑、牛打滾...遵義美食這麼多,都吃過哪些??

2021-02-17 相約遵義



遵義美食這麼多,吃全了嗎?

來遵義,如果沒吃到一半,算是白來了。

米飯油亮清香,臘肉煙香濃鬱,配菜美味爽口。

絲娃娃是一種遵義街頭最常見的小吃,此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猛一看頗似產房裡初生的嬰兒被裹在「襁褓」中。「襁褓」是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有—只手掌那麼大。再捲入蘿蔔絲、折耳根(魚腥草)、海帶絲、炸黃豆、糊辣椒等。又名素春卷。吃時當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這蘸水就是絲娃娃的精髓。遵義市眾多絲娃娃小食攤多沿街而擺,頗具特色,有一二十個品種。菜絲切得極細,紅、白、黃、黑等各種色彩相間,十分漂亮。遵義雞蛋糕是一種美味可口的漢族傳統名小吃,100多年來成為遵義的一大名點,凡到遵義的人都要買上幾包帶回家。      

在遵義眾多小吃中,名字最具有詩意的要算「戀愛豆腐」了。相傳很久以前,因為遵義娛樂不發達,青年男女晚上談情說愛沒地方可去,於是就一起坐在路邊的豆腐攤吃這種用鋸木灰烤出來的豆腐。因此得名「戀愛豆腐」。

劉二媽米皮是遵義的老字號名小吃,它起源於90年代,已遍布遵義各個地方。

豆花面。遵義豆花面迄今已近百年之久,今天的遵義市豆花麵館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紅。眾多的豆花麵館以老城一帶的最負盛名。1958年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視察遵義時,還特地到老城品嘗了豆花面。外地到遵義來的旅客也總要尋找豆花麵館嘗新。


遵義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館櫛比鱗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遵義羊肉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小吃。羊肉熟透而不爛,米粉雪白,湯汁鮮淳紅亮,辣香味濃,油而不膩。用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清香味鮮,滾燙辣香,湯清不濁。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貴州各地均產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


醋羊肉是一味冬令佳餚,以燙皮全羊連內臟一起下鍋烹製,即俗稱「全鍋湯」者為最佳。也可用三、四斤不拘任何部位的小塊羊肉和少許雜碎烹製。

南白黃糕粑為遵義縣南白鎮特產,原料普通,製法獨特,兼具「糕」、「粑」的特點,富有傳統風味。

綏陽空心面纖細如髮,卻中間有孔,貫通上下,入鍋久煮,不爛,綿軟有勁。

湄潭米豆腐色澤紅亮,酸辣可口,清涼解署,榮獲全國首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湄潭豌豆粉在清朝末年已有出售,民國時期遍及全縣。湄潭豌豆粉青黑髮亮、韌性好、豆香味濃,加入調料後,香辣酸鹹適中,色彩誘人,刺激食慾。入口後有辣鹹爽口,酸香回味之感。

金家豆腐丸為居民金士廉在縣城獨家經營的風味小吃,30年代在縣城十字街雞市巷口已有出售,至今已歷四代。金家豆腐丸外形美觀,形如松球,聞之則油香撲鼻,入口外脆內嫩,嫩滑爽口,調料獨特,麻、辣、香、鮮俱全。既可作街頭小吃,也可上宴席增加花色。

蛋裹輝煌是湄潭的一道特殊小吃。將火腿、蔬菜等一起炒香之後,放入糯米飯,炒至均勻,加入鹽、胡椒粉等調味。將打好的雞蛋,加一點點鹽,用筷子弄成蛋餅狀。將炒好的糯米飯撲在蛋皮上,包起來呈金黃色,美味可佳。

湄潭永興板鴨產自百年商業古鎮永興鎮,選用優質的永興土鴨、運用獨特的手法烹飪而成,口感豐富細膩,色彩紅潤。

油茶湯又稱「幹勁湯」,主要原料系茶葉、花生、黃豆、糯米、豬油。其味香甜可口,具有飽腹,提神等功能。同類美食有油茶稀飯、油茶湯圓等。炸辣蟹非常有特色,初看紅色的糯米一塊一塊的,還以為是酒糟,據大廚介紹才知,原來是用糯米粉磨成面,混著遵義的辣椒一起泡在醋罈子裡,醃製2個星期左右才製成的辣椒。用這種辣椒和螃蟹一起炒,炒出來的味道更香,而且清淡之中暗香縈繞,豐腴處盈潤有韌性,相當有嚼勁。


湯色鮮紅,酸香可口,質地爽滑,餡心鮮嫩,為黔東南地區名小吃,獲全國第四屆烹飪大賽銀獎。

赤水的高山臘肉,農家自養豬肉醃製而成,掛在燒柴草的灶臺上,長期煙薰火燎,不知者一看:漆黑的一塊,有時還長有黴斑,如何吃得?待得主人將臘肉加工好,但見一塊塊臘肉晶瑩透亮,不由得食慾大動,一口下去,香而不膩,油而不亮,那種特殊的香味讓你無法忘懷。此等臘肉,以赤水高山之上所出最為有味,赤水本地人,也以吃上一頓真正的高山臘肉為美事。 道真灰豆腐果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不含膽固醇。據西南農學院測定,含有17種胺基酸,其營養成分易於人體吸收,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為筵席中的一味佳餚。到鳳岡不吃綠豆粉,那是種遺憾,綠豆粉是當地民間最受百姓喜愛的小吃之一。在鳳岡縣的農村,每逢春節,村村寨寨、家家戶戶都要做粑粑推綠豆粉,萬戶一片磨漿聲,把新年的氣氛烘託得濃濃的。綠豆粉的吃法多種多樣,不加湯的綠豆粉,取名「乾餾綠豆粉」的吃法是鳳岡縣獨有的,品嘗到乾餾綠豆粉後,便感到這種綠豆粉的筋絲好,軟而綿扎,又香又好吃,味道獨特。

罐罐雞起源於清代末年,因用筆筒形瓦罐盛雞蒸製而得名。罐罐雞的選料、用料、製作工藝很講究,風味別具一格,頗受四方賓客的讚揚。成為遵義地區的漢族特色名菜,也是宴請客人席中常用的座湯菜。

蜂巖麻餅口感極佳,營養豐富,運用較廣。是農村事務場中夜霄的主要副食,是各種祭祀活動的主要供品,是請客送禮的主要禮品。是村民致富的又一道門路。

赤水臘豬腳火鍋是赤水最具盛名的小吃之一。赤水河國家級旅遊區由茅臺酒鄉、瀑布群、桫欏群和竹海等組成。氣候溫溼、每年出產鮮筍、幹筍、臘筍上萬噸。有一種別出心裁的吃法,用燉臘腳與筍子燉來,配上蘸水、蔬菜作為特色招待客人。

蜂巖黃餃色澤金黃,光亮度好。性脆、酥,味甜、香。營養豐富,口感極佳,深受消費者歡迎,這種黃餃既脆、酥,又香、甜,口感極好,老幼皆宜。

三把雞是仁懷傳統名菜,廚師能三把拔去一隻雞的全部大羽毛,故此得名。三把雞不僅拔毛快,烹製也快,只要3分鐘的時間,就可把一隻拍翅撲騰的活雞,變成一盤熱氣騰騰,香鮮可口的辣子雞丁。

 

 

豬兒粑是黔北一帶的傳統名小吃,因它蒸熟出籠後形似潔白滾圓的小豬而得名。以前豬兒粑只是在農村開春後插秧時,主人給在田間插秧的幫工們打中夥(午飯後到晚飯中間的一次加餐)的一種食品。後來經過不斷的改進逐漸形成了今天黔北川南的一種著名小吃。其中赤水市的「陳記豬兒粑」更是以其獨特的口感贏得了廣大食客的一致好評。

正安新州、楊興、安場、碧豐、廟塘等地群眾都有飯後或傍晚飲食油茶的習慣,每日兩三次,每次一大碗。油茶能充飢解渴,提神醒腦,幫助消化,增進食慾,尤其是在勞作大汗之後或疲乏睏倦之時,吃上一碗,會使人疲勞頓消,精神倍增,迅速恢復精力和體力。因此,正安群眾呼之「幹勁湯」。在正安縣城以及安場、新州、廟塘等集鎮,當地群眾、外地商客均可在小吃攤點品嘗到正安油茶的獨特風味。

血粑,是仁懷市特有的民族食品。血粑呈紫紅色,食用時蒸、煮、烤、煎均可,鮮美可口、色、香、味俱佳,放入口中又軟又不沾牙。據說,血粑是明朝萬曆年間蘇州遷入仁懷,苗族人民殺豬祭祖時,有一個姓陶的婦女,誤將玉米面粉掉進豬血中。她將就煮來吃,發覺味道鮮美,便用糧食麵粉和豬血做成血粑祭祖和給在家吃。從此苗家便有了這種獨特的食品。從部分苗族人民仍有用血粑祭祖的風俗來看,應該說此說是比較可信的。張家牛肉燒臘又名生肉脯,具有紫紅透亮,鮮美可口,滷香獨特,餘味悠長,久負盛名的品質特點,並是回民每年「古爾邦」「爾代」「聖祭」三大節日的必備祭品。張家牛肉燒臘加工選料精良,加工工藝考究,製作精細,高溫消毒嚴密,絕不添加任何對消費者身體有害的物質。牛打滾因其做法中最後一道工序是在裝有黃豆面的盤中滾一遍,與牛在田間打滾有形似之處,故取其名。以此說明牛的勤勞和對勞動人民的忠實。坪營鹽菜產於茅臺酒有機原料基地,歷史悠久,採地之精髓、日月之精華,用坪營無汙染源的優質青菜作原料,沿用古老的加工方法,配以現代科學技術,去粗取精,不使用化學試劑,經特殊發酵精製而形成特有的獨特風味,其天然的香味淳厚,清香可口,質地嫩脆,營養豐富,有食之鮮美而不膩之感。麵粉加清水揉成子麵團放案板上餳10分鐘。搓成小細條,用刀切成小丁,每個小丁在專用小木梳平面上用大拇指壓搓一下,即成一面有紋路並捲起的薄面片,放入用酸菜等佐料調好的湯裡面煮,煮好後連湯舀入碗中即酸菜孜耳面。

鴨溪涼粉是遵義地區最具特色的夏季休閒消暑漢族風味小吃,男女老少皆宜,因產自遵義縣鴨溪鎮而得名,是黔北涼粉的代表。它採用優質豌豆為原料,經過水泡、細磨、濾渣、煮製和冷卻之後,切為薄薄的長條狀。看上去色澤嫩黃,質地細膩,吃的時候放上特製的油辣椒,風味獨特。

湄潭豌豆糯米飯是湄潭縣的一道特色小吃,工藝簡單,但與其它小吃相比卻不輸底氣。用豌豆加大骨熬製成湯,浸泡在飽滿的糯米飯裡,美味十足。採用長條狀豬肉泡上獨門醬料,裹上優質白米飯和繽紛內餡成圓筒狀,放入烤箱烤成金黃色之後就可出爐,風味獨具,營養豐富,新鮮感十足。經過十七道工序秘制的肉卷飯糰燒醬汁,能夠全面增添肉卷表皮的味道,絕妙口感更誘人,鮮美體驗,奇香四溢,讓你吃一口便欲罷不能!湄潭羊肉粉是湄潭名小吃,羊肉嫩而不爛,米粉雪白,湯汁鮮淳紅亮,辣香味濃,油而不膩。獲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紅油炸糕是遵義餘慶縣的一道有名小吃,其製作工藝簡單,材料易收集,是餘慶縣人民餐桌上的佳品。

用綠豆和大米製作的綠豆粉,在湄潭縣歷史頗久,清末民初已遍及境內各場鎮。60年代初,永興合作飯店(俗稱婆婆店)的素綠豆粉尤為著名。現在的綠豆粉已成為全縣人民的常用小食,頗受群眾喜愛。在困難時期,農家逢年過節均有做綠豆粉的習俗。

習水土城葉記苕湯圓是赤水河畔傳統名小吃的一絕,具有典型的黔北地方風味恃色,皮溥嫩滑,味道鮮美,食之難捨。在土城眾多苕湯圓小店中,葉記苕湯圓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專門選用本地優質紅苕澱粉、紅苕、鮮肉等為原料,經傳統工藝精製加工而成。注重天然、講究營養,具有百吃不厭的獨特魅力。

 

 

三坡豆腐乾可煎、炸、滷、醃等方法食用,也可作做菜輔料及配菜,這一工藝一直代代相傳,特別是在清朝時期則作為貢品供當時皇帝食用,延續至今而揚名川黔。

桐梓縣兩姐妹松花皮蛋經祖傳秘方泡製放養鴨蛋加工而成,生產的松花皮蛋以營養豐富、價廉物美、風味獨特、回味清香悠長而聞名於省內外。桐梓兩姐妹松花皮蛋歷史悠久,抗戰時期和紅軍長徵時期,外地人來到桐梓都會吃該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剝去殼皮,可見色澤金黃烏亮、蛋白表面呈現栩栩如生的朵朵銀色松花,切開蛋體,橫斷面呈現出5層不同色道的彩環。若輔之以佐料食用,則清香撲鼻,濃鬱可口,令人食慾大增。

「整理編輯/小銳 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正安吃貨丨遵義14個縣市區美食,你吃過多少?
    正安吃貨微信號:zhengan_ch專注正安本地吃、喝、玩、樂、推薦、分享、探店、吃貨福利;我們只做兩件事:吃和玩!遵義美食這麼多,吃全了嗎?來遵義,如果沒吃到一半,算是白來了。吃時當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這蘸水就是絲娃娃的精髓。遵義市眾多絲娃娃小食攤多沿街而擺,頗具特色,有一二十個品種。菜絲切得極細,紅、白、黃、黑等各種色彩相間,十分漂亮。
  • 來,吃碗劉二媽....貴陽吃貨眼中的遵義老城美食~
    就是那個帥鍋中間那戴紅帽兒的那個也是相約君的好基友,好哥們地道的吃貨一枚來一起看看小強的遵義美食之行 幾乎每一個外地遊客到遵義都必到遵義會議會址,但作為一名合格的吃客,一定要知道在距離會址幾百米的地方有一條隱藏著地道美食的巷子——撈沙巷
  • 蘇立群 難忘遵義
    地處高原的遵義,餐飲主食是米飯、米粉是我沒想到的。但遵義的飲食文化又是兼容並蓄的,除了原汁原味的米飯,米粉、米皮等在遵義大行其道,天津的狗不理灌湯包、陝西的臊子麵、湖南的雜醬面、南方的餛飩、北方的餃子、山東的大餅在遵義都能吃得到。在遵義著名的撈沙巷,各色小吃店一家連著一家,西餐與中國的傳統美食應有盡有。
  • 遵義100家地道美食NO10:秘制烤全雞,一城一味!
    NO 10=一城一味=秘制烤全雞 一城一味是一家多元素餐飲店,主打家常菜品,以其自創烤雞獨領風騷,講究傳承傳統飲食文化精髓,創新融合,力爭引領飲食時尚的風向標,誠信務實,和諧共生使他們的宗旨!推薦菜品秘 制 烤 全 雞
  • 我再也不去遵義吃美食了!
    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就再也不想去遵義吃這些美食了!遵義羊肉粉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貴州各地均產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遵義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館櫛比鱗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 遵義羊肉粉的名氣早在清代中葉就名揚遐邇。很多遊客剛開始會以為羊肉湯裡有蝦子,其實蝦子是遵義一個鎮,蝦子鎮位於遵義縣東部,距縣城南白50公裡,素有「經商歇旅,陸路碼頭」之稱,以辣椒產業和小城鎮建設而聞名。產品銷往重慶、成都、廣州、長沙、西 安等城市和緬甸、印度、尼泊爾、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等國。
  • 走近黔北:遵義的街頭小吃,你都吃過多少?
    遵義,位於貴州北部,地處重慶與貴陽之間,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因素,遵義形成了以川味為主而融入黔味特色的黔北飲食文化,街頭巷尾小吃繁多,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垂涎三尺,感受不同的味覺體驗。遵義是一座紅色之城,也是一座美食之城,數都數不過來的美食在這裡紮根,發芽,開花,結果再擴散到神州大地,一問到遵義有什麼好吃的,很多小夥伴都可以如數家珍,不勝枚舉。遵義有很多當地傳統小吃,也有不少外來小吃,但它們都能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 【相約遵義】遵義有個「小峨嵋」,重陽節登高賞菊好去處~
    「相約遵義」訂閱本刊+【天氣預報】明日遵義19-25℃ 陣雨轉陰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金鼎山上有4公裡多的石階步道,遊客可以徒步及乘馬登山。
  • 三么臺、全竹宴、八大碗...吃過這些遵義味道,別的都只能是將就~
    「大美黔菜 ● 尋味遵義」遵義市政協辦公室、市商務局,市旅發委聯合主辦,務川自治縣政協承辦,市烹飪飯店行業協會協辦。的大美 黔菜展示品鑑推廣系列活動「大美黔菜 ● 尋味遵義」2017年9月16—17日在遵義舉行。用美食開啟一段遵義之旅....
  • 相約遵義 古城遵義越千年
    其實在楊軫遷治以前,今遵義城址這片地方已經有穆姓人家在這裡定居,穆家與楊家都是大家族,均為唐代熹宗年間奉朝廷之命入播州平定南詔之亂的外來人,南詔退敗後穆家據今城區一帶,流經城區湘江段舊稱穆家川,處於市中心毛澤東舊居那一片,今仍稱為穆家廟,還有穆家林、穆家山等小地名。1958年在紅花崗造林時,還出土過「穆家界」的古碑。
  • 黔行 · 遵義篇
    遵義市區可供遊玩的地方並不多,菜菜基本上都已經玩過走過。菜菜有個反恐怖大隊的客戶,單位就在鳳凰山腳下,菜菜於是就湯下麵,趁此機會爬了鳳凰山。鳳凰山不高不險,草木蔥蘢,與一般的山林並沒有什麼不同。小徑通幽,慢慢走過,淡淡的思緒由心而生。菜菜不知不覺走了一個多小時,路漸狹窄,人煙寂寥,所見的就只有幾座路邊的古墓了。
  • 我們遵義的丁字口……
    她,讓光陰不被虛度,讓假期不被辜負,讓繁華不被打破,讓記憶堅挺如初……繁華的街景,熙攘的人群;從交通到商業,從商業到美食……每次從這裡路過,看著形形色色、匆匆忙忙的人流,都會發現,有一份掩藏在內心的沉澱,很重、很深……❖美食——逛街不忘,吃吃吃…〃和尚米皮
  • 【相約遵義】美麗大貴州,你永遠不懂的「山KaKa」
    「相約遵義」訂閱本刊+【天氣預報】明日遵義4-12℃多雲美麗大貴州,你永遠不懂的「山KaKa貴州是人們過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節——臺江姊妹節。 貴州的小吃遍滿全省,無論你走到哪一個地方你都可以找到可口的美食,讓你的食慾得到極大的滿足感。
  • 【相約遵義】遵義山坡上的野味兒太多了,全吃過的請自覺轉走!
    涼拌、燉煮、煎炒各種花樣,吃不完的還可以曬乾儲藏起來,在冬日仍能品嘗到濃濃的春意。折耳根很多人愛得瘋狂又讓很多人恨得跺腳的折耳根,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折耳根在從前都野生的,田坎、地裡多得很。現在很多都是人工種植的,味道自然沒有野生的香。
  • 樂遊遵義 │ 一茶一食一民宿,暑期至,在遵義就這樣過!
    徜徉美麗山水,樂遊醉美遵義!遊玩│美食│美景今日小暑,「小在開始,而熱在突然。」小暑,不是夏天的開始,卻是一年中最炎熱時節的開始!暑期至,以往避暑都是去水裡、洞裡、森林裡……現在,和小編來遵義,只需一茶、一食、一民宿!
  • 遵義洋芋江湖風起雲湧, 老派、新派、街派誰主浮沉!!
    ,但咱遵義人還是喜歡叫「洋芋」,在遵義,洋芋是遵義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遵義的大街小巷都隨處可見!尋找遵義本地特色美食,解讀美食背後深藏的故事。     遵義美食洋芋的「流派」    據非正規統計,在遵義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家,關于洋芋的美食店,我有一個夢想,希望能吃遍全遵義的洋芋。
  • 【相約遵義】清明小長假,遵義湄潭品茶賞花,睹花睹人不堵車!
    今天上完班,就要放假啦距春節長假竟然過了快2個月終於,在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去過現場,或者還沒去過現場的你還想看女神麼?上面的僅僅只是初賽,後續還將有第二輪比拼,屆時現場將增添更多展示環節,相信會更加精彩!約起!
  • 遵義周末遊推薦:從土城聖地客棧出發,探索土城的精彩去處
    體驗本地千年古城文化了解幾十年前紅軍的艱苦奮鬥在體驗老街特色美食之餘享受難得的身心放鬆時刻土城探索計劃已安排吃下漫步紅城這組安利↓↓土城有紅、古、綠、白、兵五種文化,十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文化遺址,像一顆顆美麗的珍珠,溫潤著這座古鎮的底色。
  • 【相約遵義】知道餘慶嗎?別忙吹牛,先看看這個再說~
    「相約遵義」訂閱本刊+【天氣預報】明日遵義19-25℃ 陣雨轉陰節日期間自駕遊越來越受到歡迎,但大多都是走馬觀花式的,真正深入去了解一個地方的美食美景卻是不多,比如餘慶,光是飛龍湖的美景就足以讓人陶醉~仙境般的飛龍湖飛龍湖飛龍湖國家溼地公園景區位於貴州腹地餘慶縣境內
  • 收藏 │ 這份遵義美食大全,好看,好逛,還好吃!
    在旅行中除了沿途的美景異域的風土人情最吸引人的就是層出不窮的美食說起遵義
  • 2017'遵義冬至羊肉粉節暨全球美食狂歡節,12月20日盛大開幕!領福利啦~
    這不,就在遵義!首屆遵義冬至羊肉粉節暨全球美食狂歡節火爆來襲!!!現場會有多誘人?千呼萬喚的遵義首屆全球美食狂歡節,歷時三個月,盛邀最具實力節慶團隊,超100+星廚美味,為您而來!快來看看本屆活動到底有多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