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25日電 (喬涵 徐英 陳靜)一名35歲男子,腰背部和腿部疼痛並伴腳趾麻木數月,就醫診查發現腰骶部椎管內一個「大啞鈴」狀腫瘤佔位導致。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25日披露,該院骨科成功為其實施脊柱微創手術,術後脊柱功能保留及穩定性良好,現已順利出院。
患者小陳,3個月前睡覺時感到腰背部疼痛,有時左腿也痛;1個月前小陳彎腰後突然左腰、腿痛加重,近期左足趾也出現麻木感。輾轉就醫的小陳找到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趙傑主任醫師門診。
腰椎MRI檢查結果顯示,小陳腰骶部椎管內有一個呈啞鈴型異常佔位,佔據了左側椎間孔且破壞到椎體骨質,憑藉豐富臨床經驗,趙傑主任診斷意見為椎管內神經鞘瘤,需儘快手術。
據介紹,以往,這類病症傳統手術方式需要「開大刀」,即先行腰椎椎板切除術以剝離腫瘤,同時行植骨融合及釘棒系統固定以維持術後脊柱穩定。手術創傷大,出血多,費用高,對於患者術後生活功能恢復影響較大,還可能出現手術節段相鄰椎體退變滑脫、釘棒斷裂、內固定融合失敗的情況發生。
在仔細分析患者臨床資料,充分考慮患者對恢復術後較高脊柱活動有很大期待等情況,趙傑主任團隊聯合神經外科等多學科會診後,為小陳精心制定了一套微創+開放的Hybrid手術方案。
術中,趙傑主任帶領手術團隊,在為患者置入椎間孔鏡時採用了腰椎後路微創手術切口同一入路,不給患者增加新的手術切口,不破壞關節突關節等脊柱結構,不廣泛剝離椎旁肌軟組織,不進行椎間融合釘棒固定,充分保證了患者要求的較高術後生活質量,巧妙實現了對正常骨結構的保護和對腫瘤的精準徹底切除。整個手術過程,骨科團隊和神經外科團隊配合流暢,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正常。
術後影像學提示患者關節突關節等骨性結構完整,術後病理回報腫瘤切緣乾淨,腫瘤切除徹底。患者腰腿痛症狀明顯改善,足部麻木感緩解。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