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福報將要耗光的人,有這三種特徵

2020-12-16 紅塵禪緣

《了凡四訓》中提到過: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個人的福報,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自己修來的。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當你的福報很多的時候,諸事順力,大富大貴,當你的運氣不佳時,厄運就會來臨;福報是一點點積累,但是福報的耗盡卻是很快,這三個行為,稍不注意就會把你福報消耗完。

身不正

木桶理論講:木桶短板決定了木桶到底能盛多少水。人生的名利、財富、學歷、樣貌、家世都是人生的木板。但是一個人的底線,則是木桶的桶底。沒有桶底,再大的木桶也無法盛水。做人丟失了人品、丟失了善良、出賣了良心,再多的福氣你都留不住,行為不正是你消耗福報的一個重要原因,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當你的不好的行為做多了,反而把不好的事情習以為常的時候就是你福氣將至的時候,人要有底線,做人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坑蒙拐騙,不傷害人心,不投機取巧,不鋌而走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心不正

佛家有言:人生有三毒,謂之貪痴嗔。貪是三毒之首,人生的勞役災禍,多半因貪念而起。心不正便不知何以為善,何已為惡,善惡不分,心念不正;當你所遇之人,都嗤之以鼻,抱怨連連,凡事只是一昧地責怪他人,不懂得反省自己便是福氣消耗的開始!心不正惡業自然就會進入的意識,幹擾你的的認知,讓你內心的貪嗔痴不斷的生氣,貪是你走向消耗福報的第一個原因,越是貪心,越是得不到,越是會心念不正,一個不正的念頭就會消耗你十分的福報,唯有端正心念,念念以善為指導,以不貪嗔痴為目標,才會讓你的福氣不會消之殆盡!

口不正

佛說:口為福禍之門,管得住嘴不亂說話是福,管不住嘴亂說話是禍,口不正,福不長!說話要好好說,別惡語相攻,要善言以待!你的每一句話都會是你的福氣也都會是你的禍端,常說好話,善言,別說是非,餘生多做事少說話!

相關焦點

  • 佛教:一個人「福報」將要耗光,會出現這3大徵兆,要小心了!
    我們常說,人生在世,缺什麼都不能缺福報,沒有福報,日子會過的很艱難。沒有福報,得到的也會失去。我們每一個人當下所擁有的,其實不是自己掙來的,而是靠自身的福報支撐著。常言道: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我們看有些人日子過得順風順水就羨慕,那是人家自己修的福報;而有些人總是倒黴不順,那是因為自身業障重、福氣薄。福報自修、命由己造,各人有各人命,各人有各人福,因果從不偏頗。雖然人各有命,但是佛教從來不宿命,而是提倡人通過後天的修行改善命運。
  • 善因善果,有這三種特徵的人,福報不招而自來!
    文/飛魚古語有云:「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餘。」一個人的福報,跟自己的言行舉止有關,常懷慈悲心,凡事換位思考,總會受人寬待。所以,人活著,做好以下這三件事,福報自來!一、懂得感恩,才能擁有好運氣。弗·桑德斯說過:「品格能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樹高萬丈不忘根,人若輝煌知感恩,滴水之恩湧泉報, 知恩圖報好乾坤!
  • 佛教:佛說,從這七個特徵可以看出,你是不是一個有福報的人!
    佛教:佛說,從這七個特徵可以看出,你是不是一個有福報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些人生活很幸福,但也有人處處不順。你是不是一個有福的人呢?佛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一個人的福報多少,可以通過行為體現出現。而這七個特徵對福報的影響更是巨大,快看你有嗎?
  • 福報將要耗光時,往往會出現這四個徵兆,有一個也別掉以輕心
    生活中誰都想成為福報很多的人,有些人年輕時事業有成意氣風發,但是到了老年卻窮困潦倒。這時候他們就會很疑惑:明明年輕時這麼順利,為什麼現在卻過得這麼悽慘呢?達摩祖師曾經說過:「有些人的福報是有漏之因,因為自己的言行導致福報有了缺口慢慢漏掉。」其實這就是他們把自己的福報漏完了,福報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很多人也如達摩祖師說的這般不注意自己的內在修行,因為說話、做事不當還有生活方面不檢點等行為得罪別人,把自己好不容易積攢的福報全給消耗完了。
  • 有福報的人身上會發光,這是真的嗎?三種方法讓你擁有福報!
    民間相信,有福報的人身上會發光,這種說法聽起來脫離實際,但是這句話是很有寓意的,命中有福報的人,在別人的眼中閃閃發光,這種說法是否準確呢?如何才能看出這個人擁有福報呢?有福報的人身上會發光的說法是真的嗎?
  • 佛教:命好福深之人什麼樣,這三種人最有福,看看有你嗎?
    近來有位師兄留言說,看到很多命好福深的文章,問什麼才算是命好福深?何謂命好福深呢?在佛教中有句話這樣講「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一個人的命運好不好,不僅跟當下有關,他還跟往昔你所造的種種息息相關。古人言;「一切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但一個人的命運的好壞,萬是離不開福報的。有福報之人,自會命好福深,而無有福報之人,命運也自然不能好到哪裡去。這與佛教中所講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亦是一個道理。積累陰德福報,自會讓我們成為命好福深之人。命好福深之人什麼樣,這三種人最有福,看看有你嗎?
  • 福報好的人,有這四個特徵,有沒有你?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有的人生而富貴,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擁有享用不盡的資源,一生活得快樂得意;有的人生而貧窮,一生命運曲折,始終生活在生活的底層,這就是福報的不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生命的因果定律,真實不虛;福報好的人,是自己今生和過去生善行功德的成就,才會有人生的好命好運,與其羨慕嫉妒別人的生活,不如好好修養自己,多去積德行善,讓自己的人生也變得美好;福報好的人會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一、家境好,不缺錢。
  • 佛教:「命苦福薄」之人,身上通常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許多人總是在尋求所謂的好「風水」,其實最好的「風水」就是人的心念、人的德行。修一份善心、行諸善業,自然百業消、福氣來。「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一切所得皆是因果報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行善莫作惡,自然不會致使福薄命苦。與其抱怨人生不如意,不如行動起來、自我救贖。「命苦福薄」之人,身上通常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 佛教:有這4種特徵的人,最有福報,你有嗎?
    關於福報,《大乘義章》中有言:「依智起福,依福起報。」生活當中,有很多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中就覺得不公平,認為其他人都有福報,唯獨自己,似乎只有厄運。譬如埋怨自己出身不如他人,世間多有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人,自己卻要辛苦打拼。殊不知,真正的福氣,並不是靠埋怨能得到的。
  • 佛說:有福報的人往往都有這兩點特徵,做不到這兩點一切都是空談
    常常有人羨慕別人的福報好,而怨恨自己的為何沒有福報,其實福報並不是上天賜予的,福報包含世間福和出世間的福。它來自於修行的功德力,必須具備優良的前因,種下勤儉、結緣、喜舍、奉獻的種子,自然能收到福報的果實。佛教中講「種善因,得善果」,一個種了善因的人,就會有福報。
  • 佛教:這三種人,千萬不可傷害,因果報應很重!
    經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惡果,我們不去傷害別人,不與人結下惡緣惡債,自然「無緣不聚、無債不來」。「萬事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這三種人,千萬不要傷害,因果報應很重!
  • 佛教:學佛的人,有這三大特徵,恭喜你,你走對了路!
    有些人不明白學佛究竟怎樣才算是走對了路,下面,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你學佛,有這三大特徵,恭喜你,你走對了路!一、學佛以後,感覺自己充滿了智慧。作為學佛的人,誦經念咒是必修之課,不論是哪一宗哪一派,都有相應的佛經來進行指導。然後學佛的人,才會有所依傍。佛陀為了讓人們正確地修行,就講了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 佛教:三種人念此咒,是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有你嗎?
    佛教:這三種人念此咒,是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看看有你嗎 | 文:金剛智慧海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在神謐幽冥的法界裡,楞嚴咒,就是那支又高又響的穿雲箭。聽到召喚的各路神明鬼靈,馬上匯聚過來,看看召喚的人,有什麼指令。
  • 佛教:這十種動物的肉不能吃,有損福報,要切記
    佛教是不提倡眾生吃肉的,但由於有些眾生的業障太重,不吃肉這件事很難做到,所以佛教並沒有完全禁止佛弟子不吃肉,佛教的教法分為兩種,一種為方便法,一種為究竟法。佛陀為了方便度化眾生,說了很多方便法門,在方便法門當中,佛教徒是可以吃肉的,例如:三淨肉或五淨肉。三淨肉一般指信徒沒有看見、聽說或懷疑為了自己而殺死的動物之肉類。
  • 佛教:福報大的人,往往有四大特質,你都有嗎?
    「福報」一詞,來源於佛門術語,全稱為「福利果報」。佛門中講因果,自種善因,自得善果;自種惡因,自得惡果。福報,就是眾生平時行善積德,然後獲得的善報。換言之,福報不是求神拜佛得來的,也不是誰賜予的,它是由我們的一言一行積累而來。
  • 佛教:福報大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特質,看看你佔幾個?
    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受到上天的眷顧,也沒有誰憑空遭遇生活的刁難,一切的背後都有其因果緣法。「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每個人當下的遭遇都是曾經種下的因,同樣,當下種的因也必然造就來日之果。我們羨慕別人福報大,卻不知那是人家自己的德行善業。福報求不來,也搶不來,唯有靠自己修持。
  • 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會有這五大特徵,你身上有嗎?
    常聽老人們說,做人一定要多積德,將來才會有福報,各種好事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又見某些家庭中後輩出了賢人,本是平民百姓,生於普通家庭,後代卻有出息,做了大官,做了很多有益於人民的事情,人們紛紛誇讚這個家庭中的祖先積了陰德。所以子孫後代才有福報。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你有嗎?
    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別人能夠離苦得樂,慈悲待人,亦善待自己,這才是「善」。你有一絲惡的念頭,就不是真善。「陰德」厚重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一、不怕吃虧,樂善好施害怕吃虧的人佔不到什麼便宜,願意吃虧的人,上天不會讓他虧。
  • 佛教:真正大富大貴的人,身上會有一個相同的特徵!
    世上共有兩種人,第一種人:富有的窮人。第二種人:貧窮的富人。你是哪一種人?真正大富大貴的人,不是第一種人,也不是第二種人,而是第三種人。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在前兩種人的行列當中。富有的窮人,這樣的人雖然沒有多少財富,但是福報很多,雖然生活過得比較窘迫,但活得比較踏實自在。這種人我們叫他富有的窮人。貧窮的富人,這樣的人雖然有很多財富,但卻沒有多少福報,這樣的人雖然在物質的享受上,優於第一種人,但精神卻是貧窮的,這樣的人雖然很有錢,但每天都活在煩惱和痛苦當中。那些真正大富大貴之人,身上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那就是福報和財富都不缺少。
  • 放生的意義,能「趨吉避兇」,一福壓百禍
    至於極樂世界那個地方,其實離我們也不遠,就在一念之間,不過很多人暫時不會去想極樂世界,都在追求在這個世間怎樣過更幸福的生活。正所謂:佛事門中有求必應。《藥師經》云:「隨所樂願,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的富饒,求官位的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佛門不打妄語,學佛求世間的福報也是可以得到,但光求不管用,求之有法,方才校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