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桔美團哈羅單車在京超額投放 業內:違規成本太低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共享單車「超額投放」為何剎不住車?業內:違規成本太低

「超額投放」為何剎不住車?

從235萬輛到86萬輛,本市對共享單車實行總量調控後,共享單車「野蠻生長」態勢初步得到遏制。然而,除了已備案車輛,路面上還有大量企業偷偷投放的共享單車,成為運維跟不上、車輛淤積佔道的根源。罰款、扣車,為什麼都無法停止企業違規超額投放?記者展開了深入採訪調查。

挨罰後企業仍在違規投放

共享單車超額投放究竟有多嚴重?記者進行了街頭調查。用手機打開「北京公共自行車」微信公眾號,點擊進入「共享自行車掃碼核查」,只要對準路邊單車上的開鎖二維碼「掃一掃」,就能識別車輛是否為違規投放。交通部門開設此功能是為了方便日常核查,普通市民掃出違規車輛也可進行舉報。

26日下午,在國家圖書館地鐵站外,不同品牌的單車擺放成數排,記者隨機進行了掃碼核查。36輛共享單車中,就有13輛顯示「未備案」。其中,16輛青桔單車有10輛未備案,16輛美團單車有2輛未備案,4輛哈囉單車有1輛未備案。此外,各品牌均有多輛單車掃碼核查後顯示「已退出未回收」。

「運維跟不上,車輛淤積佔道,根兒就在超額投放。」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企業之所以敢違規投放,主要原因就是違規成本太低,「幾萬塊錢處罰對企業來說不痛不癢,罰完繼續投。」

根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共享單車企業如果未按照要求投放車輛,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約談企業相關負責人;拒不改正的,可以限制車輛投放,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今年5月,市交通委通報了一季度共享單車運營監督考核情況,青桔單車在海澱區、東城區大規模違規投放,經約談後拒不整改,被行政處罰2次,累計處以10萬元行政罰款。哈囉單車因在東城區大規模違規投放,經約談後拒不整改,被行政處罰1次,處5萬元行政罰款。幾個月過去了,違規投放現象並未明顯改觀。

源頭失控管理被動合力難聚

「發現問題先約談,限期整改。如果發現沒改,需要取證,再發處罰通知書,一系列流程走完也要耗費數日。」一位城區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處罰力度有限,日常監管中還存在其他難題。

比如,對於代為清理的共享單車,交通管理部門並無權力進一步處置,只能找個場地存放起來,等企業接受完處罰,承諾不再違規投放後來領取。這期間涉及到運輸、租用場地看管等費用,這筆錢還要由管理部門來支付。更讓人頭疼的是,企業有時並不急於領回車輛。一位前共享單車運營管理人員道破了企業的心思,「政府願意扣就扣,租地兒放車,總有放不下的時候,最終也是要還給企業的。」

源頭上控制不住,大量未備案單車湧入街頭,各區又陷入「亂了清、清完還亂」的循環。「建立了微信工作群,政府說哪裡亂了,企業就派人去清,這樣管理還是太被動。」上述城區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坦言,與路面上數十萬、上百萬的單車相比,各區交通管理部門人手非常有限,他們曾試著調動停車管理員、街邊商戶,甚至環衛工人共同監督停放亂象,但由於工作量繁重,效果並不理想。「共享單車已經成為城市管理中的綜合問題,現階段需要多部門共治。」這位負責人說。

細化規定讓違規者付出代價

根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交通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等有關部門要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非機動車管理工作。

其中,共享單車停放影響行人和車輛正常通行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告知企業及時採取措施規範停放,情節嚴重且不及時採取措施,可以立即實施代履行,將違法停放的自行車搬離現場,並對經營企業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記者從市交管部門了解到,在加強日常管理和查處的同時,各交通支隊正在同各區管理部門共同制定共享單車停放管理細則。

《條例》還指出,可以依託居(村)民自治、網格化管理、門前三包等機制,採取向社會購買服務、鼓勵志願者服務、協調多主體進行會商等方式開展工作。

「要想管好共享單車,政府各部門應該形成合力。」城市交通專家徐康明指出,目前對於共享單車的日常監管工作中,還存在各部門職責不清、執行力不強的問題,只有擰成一股繩,嚴格管理,加大處罰力度,才能真正對違規企業形成震懾。

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該訂立更明確細緻的運營規則,如果企業超額投放且不及時處理查扣車輛,超過約定期限視為自動放棄車輛所有權,可由管理部門隨意處置,收益所得用來支付管理費用。讓企業為違規行為付出相應代價,這不失為一種解決方案。

記者手記

獎勵配額倒逼企業改善服務

對共享單車實行總量控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倒逼企業改善服務水平、加快市場優勝劣汰進程、改善城市及區域因共享單車數量過多而帶來的各種問題。一家共享單車企業提供的數據顯示,已啟動總量控制的城市,車輛潮汐點淤積量普遍減少30%以上。

因此,管理部門應從源頭抓起,健全與運營績效相關聯的容量管理機制,讓管理規範的企業得到更多配額,讓違規投放企業付出相應代價。同時,各部門應形成合力,加大查處力度,而不是撇清干係,形成管理盲區。

(責任編輯:朱赫)

相關焦點

  • ...約談哈羅、青桔、美團等6家共享單車企業 全面清退違規電動自行車
    針對當前共享單車在長沙過量投放、亂停亂放現象,今天下午,長沙市交通運輸局、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長沙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集中約談小溜共享、喵走、哈羅出行、青桔街兔、美團、喜寶達6家共享單車企業,要求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無牌照共享單車,整治不到位的,將限期整改直到下架。
  • 哈羅單車大量投放深圳,美團投放小黃車,又要上演共享單車大戰嗎
    哈羅深圳大量投放單車又要上演共享單車大戰嗎前幾天偶然經過西鄉地鐵站,突然發現路邊放滿藍色的哈羅單車,密密麻麻,很壯觀,這又是要上演共享單車大嗎?早在2018年6月,哈羅單車在深圳悄悄投放,但是沒過多久,藍白色的哈羅單車又悄無聲息消失了。為什麼?
  • 青桔單車被責十月底前運出違規單車 用戶體驗差的企業或率先淘汰
    在此前的約談中,青桔單車承諾在8月底前將車輛報備率提升至90%,而根據北京市監管與服務平臺的顯示,青桔的報備率持續下降,最低報備率僅為21%。青桔單車法定代表人在約談中承認實際投放車輛數已遠超承諾投放量、從而導致報備率低的事實,並承諾即刻整改。
  • 哈羅單車員工一夜剪斷幾十輛青桔單車車鎖 哈羅官方道歉
    8月15日,針對近日媒體報導的哈羅員工剪斷幾十輛青桔單車車鎖一事,哈羅單車發布公告稱,此次事件性質惡劣,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深表歉意。哈羅單車表示,公司已經成立專項調查組處理此事,並重申員工價值觀教育,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教化和培育員工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哈羅義不容辭。
  • 哈羅員工為什麼要剪青桔單車的車鎖?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共享單車市場競爭一直很激烈,從免押金到月卡價格大戰,各大品牌為了搶奪市場不惜虧本經營。但是隨著大量共享單車品牌倒閉之後,共享單車市場也是逐漸恢復平靜,不過最近作為國內共享單車兩大龍頭品牌的摩拜和ofo又開始了各種優惠活動,這次就連有滴滴支持的青桔單車和阿里巴巴投資的哈羅單車都參與到了這次的價格大戰之中。價格大戰畢竟都是高層之間的鬥法,但是沒想到在開封發生了一起發生在共享單車基層員工之間的事情。
  • 青桔單車獲10億美元融資?阿里、美團、滴滴角力,共享單車「三國殺...
    青桔單車目前的估值也是個謎。如果消息屬實,這是青桔單車首輪融資,刷新了共享單車行業單筆融資最高紀錄。在這之前,ofo是該紀錄的保持者,2018年3月完成由阿里巴巴領投的8.66億美元融資。目前共享單車行業從摩拜、ofo雙寡頭時代進入到哈囉、美團單車、青桔單車為代表的「三國殺」時代,不再單純依靠燒錢補貼,行業也經歷一輪漲價潮,正在逐漸回歸理性,追求盈利。
  • 違規超量投放單車且未在規定時限內整改!摩拜、青桔被約談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通訊員 交通宣)3月12日,市交通運輸局就違規超量投放且未按要求在規定時限內整改等情況專項約談了摩拜、青桔兩家企業。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稱,對未按要求整改的企業,將認定為企業失信行為,納入行業企業信用檔案並按照相關規定在「信用廣州」等網站公示,並由市、區相關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及協議規定對違規車輛進行清理。情況突出、拒不改正的,將依照相關規定收回已發放的車輛運營配額,清退相關嚴重違規企業。
  • 青桔單車獲超10億美元融資!新「三國殺」時代開啟
    2018年初,滴滴完成了對當時共享單車領域排行老三的小藍單車的託管,同時推出了自有品牌「青桔單車」和「街兔電單車」。據了解,青桔單車2019年一直在拓展市場增加投放,峰值的時候實現超過1000萬單。今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青桔整體單量有所下降,目前正在快速回升中。
  • 哈羅、青桔、美團三家共享單車企業被約談
    12月18日,交警三大隊聯合南關街辦事處、管城執法局對銀基商圈及其周邊道路存在的非機動車違法亂象進行專項治理,約談了哈羅、青桔、美團共享單車企業區域運維負責人。
  • 美團助力車、青桔電單車、小遛電動車正式入駐泰安!
    春暖花開,近日,不少市民在路上看到新面孔——車身以青色為主色調的「青桔」電單車。前有小遛電動車、美團助力車,泰城街頭今現「青桔」電單車,這些助力車是否符合部門規定的準入「門檻兒」?
  • 不讓哈羅在四五線城市獨美,美團和滴滴深入下沉市場
    近日筆者出差前往四線城市梅州市,意外的發現美團單車和滴滴青桔都在這個城市布局,這些城市曾被它們忽視而讓哈羅率先佔領,如今這些跡象顯示出美團和滴滴也開始重視這些市場,並已與哈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描述在ofo衰敗後,哈羅開始進軍一二線城市,而青桔單車也迅速從ofo讓出市場的一二線城市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哈羅、滴滴青桔和美團單車三強的格局,不過哈羅向來聲稱它的訂單數在三巨頭中居於第一名,這自然讓滴滴青桔和美團單車頗為不滿。
  • 成都公布共享單車年度考核排名 美團單車第一青桔哈囉緊隨其後
    5月29日,成都市交通局聯合市城管委、市公安局公布2019年成都共享單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美團單車以703.67分獲得第一名,青桔單車和哈囉單車分別以684.79分、611.97分排名第二和第三。為進一步加強成都共享單車行業管理,促進共享單車規範健康可持續發展,根據《成都市共享單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試行)》相關規定和要求,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委、市公安局組成聯合考核組,對2019年度在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成都高新南區(以下簡稱「5+1」區)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服務質量信譽進行了綜合評定,美團單車最終獲得了703.67分,獲評AA級共享單車企業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 共享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北上廣深不相信共享電單車,二三線城市也難逃倖免今年3月,據北京市交通委消息,北京因平臺運營商,缺少投放許可、違規運營租賃電單車,根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做出首張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在2018年底,北京市交通委也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電動車"。北京已明確表明不發展共享電單車租賃。
  • 哈囉、青桔和美團圈地共享電單車,這次結局是否依然是一地雞毛?
    哈囉出行宣布與寧德智享並獲上市公司中恆電氣2億元投資;滴滴旗下『青桔單車』完成10億美元融資;另外,美團在二季度向國內電動車製造商下了「百萬輛共享電單車」代工訂單。、青桔、美團幾家共享出行巨頭也紛紛加入。
  • 青桔單車要倒閉?
    「青桔」單車為滴滴自有共享單車品牌,寓意是略顯青澀又飽含希望的果實。「青桔」之名呼應滴滴公司名「小桔科技」。其上市時間為2018年1月25日。 至上市以來,違規投放的事件層出不窮。
  • 共享單車又被吐槽霸佔人行道,合理投放的難題該怎麼破...
    告別了「野蠻生長」和「千色大戰」的共享單車,已逐步走向規範和有序的發展中,並在疫情中狠狠地彰顯了一下存在感。但是,共享單車的「超額投放」問題依然剎不住車。事實上,從共享單車誕生至今,投放量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城市居民和管理者,有業內人士指出,超額投放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是因為違規成本低,未對企業造成強有力的約束。
  • 大限將至,鹹陽被清退的共享電單車將何去何從?
    ,共享電動自行車一月內清理完畢。方案明確要求,對於已進入市場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從12月25日起由運營企業自行清理,一個月內清理完畢,逾期不清理者,予以強制清理。此前,長沙對於40萬輛無牌共享電動車全面清退。
  • 滴滴青桔單車獲超10億美元融資,共享單車戰爭未結束
    共享單車行業誕生於2014年的北大校園,從ofo、摩拜兩強相爭,今天已轉變為哈囉、摩拜(現更名為美團單車)、青桔的三方戰役。背後分別站著阿里巴巴、美團、滴滴三大巨頭。一位美團單車的管理層透露,如果按單量計算,目前場內玩家中,哈囉第一、青桔第二、美團第三。但這一切還將充滿變數。 戰役早已在資本層面打響。
  • 青桔、美團、哈囉參與共享單車5月早晚高峰免費騎
    新京報訊(記者 陳維城)5月20日至31日,北京市交通委聯合美團、青桔、哈囉等共享單車企業,推出早晚尖峰時段免費騎行激勵措施,鼓勵市民綠色出行,市民騎行上述任意品牌單車均可享受每單半小時內免費騎行的優惠。
  • 首批共享電單車系列團體標準發布!滴滴、青桔、哈囉引領行業變天?
    受新國標和疫情的影響,共享電單車在今年初迎來了發展的契機。據不完全統計,共享電單車品牌已經從最初的4個增加到10餘個,其中,以美團、滴滴、哈囉三巨頭佔據著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據報導,今年6月,哈羅電單車平均日單量約為400萬,而滴滴和美團的電單車日單量分別達到300萬和10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