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哈羅在四五線城市獨美,美團和滴滴深入下沉市場

2020-12-18 柏銘

近日筆者出差前往四線城市梅州市,意外的發現美團單車和滴滴青桔都在這個城市布局,這些城市曾被它們忽視而讓哈羅率先佔領,如今這些跡象顯示出美團和滴滴也開始重視這些市場,並已與哈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描述早期共享單車市場曾形成摩拜和ofo兩大巨頭,這兩大巨頭當時主要是在一二線城市佔據優勢,畢竟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價值較高,而三四五線城市被忽視。

那時候國內兩大網際網路巨頭之一的阿里巴巴均未能在摩拜或ofo兩家共享單車巨頭中獲得話語權,而阿里巴巴又不希望在共享單車市場失聲,因此它轉而扶持起了哈羅,而哈羅選擇暫時放棄摩拜和ofo佔據優勢的一二線城市,而選擇在三四五線城市發展,選擇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發展。

隨著哈羅在三四五線城市發展的時候,ofo因與投資人鬧翻陷入資金困境迅速衰敗,本來在ofo擁有一定話語權的滴滴也開始選擇發展自己的共享單車業務--青桔單車,摩拜則被美團收購,共享單車市場迅速發生變化。

描述在ofo衰敗後,哈羅開始進軍一二線城市,而青桔單車也迅速從ofo讓出市場的一二線城市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哈羅、滴滴青桔和美團單車三強的格局,不過哈羅向來聲稱它的訂單數在三巨頭中居於第一名,這自然讓滴滴青桔和美團單車頗為不滿。

哈羅能在共享單車市場取得優勢,自然與它早早在三四五線城市布局有關,在這些城市擁有獨佔優勢,而未能在這些城市佔有市場的滴滴青桔和美團單車則在一二線城市與哈羅分享著市場。

於是三大共享單車企業之間開始就市場份額發生了激烈的競爭,促使美團單車和滴滴青桔進軍三四五線城市,以儘快縮短與哈羅的差距。

滴滴青桔和美團單車都在今年初傳出向單車企業下單數十億,採購大量單車投入市場,如今從梅州這樣的城市可以看出滴滴青桔和美團單車確實已深入四五線城市,與哈羅展開激烈的爭奪。

從梅州這樣的城市可以看出,哈羅、滴滴青桔和美團單車在這些城市不僅推出了共享單車,還推出了共享電動車,在這樣的城市,三大共享單企業均投入了數量可觀的電瓶車,三家共享單車企業的競爭已非常激烈。

如今的共享單車市場競爭雖然相當激烈,但是環境卻比當年ofo和摩拜兩強的時代好了太多,如今的騎車租金已是摩拜和ofo時代的兩倍,由於城市管理的需要再難有新的競爭對手出現,其實三大共享單車企業在共享單車市場已開始獲得回報,這是它們願意投入重金在各個城市均展開競爭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美團滴滴「圍攻」哈囉,共享電單車的下沉新戰事
    「這個不光是因為美團,滴滴也沒有閒著,滴滴跟其他品牌加起來,也是不小的市場份額。」上述哈囉人士表示。4月,美團向富士達、新日等電單車生產企業下單百萬臺共享電單車的消息傳出後,而滴滴青桔單車隨後被曝融資超10億美元,這也是共享單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融資。
  • 巨頭們爭奪萬億生鮮市場 盒馬卻跑不進下沉市場
    盒馬作為阿里新零售的野心,一開始就瞄準一二線城市,定位中高端市場,以生鮮切入,依靠「超市+餐飲」,線上下單、線下自提或配送的模式一度成為新零售的標杆。開業三年後,盒馬鮮生在全國迅速開出150家店,並被各類電商和商超爭相模仿,超級物種、7FRESH等都被認為是「類盒馬」。過快地擴張也導致了一系列問題,門店服務質量下降,品控管理逐漸鬆懈。2018年開始,標籤門、產品過期、食品抽檢不合格等問題頻發。
  • 滴滴重踩油門
    根據廣東某四線城市一位滴滴司機在網絡上曬出的流水圖,司機出車3小時,流水只有6.9元,「去公園撿瓶子都比這個強」。而作為平臺的滴滴,不僅損失大量佣金收入,還不得不自掏腰包用於網約車疫情防控與司機補貼。滴滴對目標進行了拆解:主戰場四輪車承擔其中5000萬單,新戰場二輪車和國際化分別為4000萬單和1000餘萬單。具體到每一個業務線如何實現目標,滴滴採取的策略各不相同。四輪車業務在主戰場四輪車業務方面,滴滴將打開增量的希望押注在下沉市場上。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低線城市尤其是鄉鎮農村,人口密度較低同時消費能力相對較弱,城市中典型商業業態如百貨、大賣場下沉不具有經濟性,造成當地零售業態比較匱乏,主要以集市、小型超市及夫妻店為主。根據永輝超市官網數據,其門店位於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五線的門店佔比分別為12.3%/60.0%/14.9%/9.0%/3.8%,其中一至三線城市合計佔比接近90%。
  • 拼多多美團滴滴重兵投入,社區團購上演巨頭 「生死戰」
    社區團購行業在過去三年曾吸引了大量創業者和資本,經歷野蠻生長、行業洗牌。如今巨頭入局,一線城市的網際網路精英紛紛鑽進二三線城市、縣域市場,攪動起整個行業。 入局:頭部玩家紛紛進場拼多多和美團均在全力扶持社區團購業務。
  • 如今美團單車和哈羅單車誰會勝出
    小黃車ofo與小橙車摩拜曾經是很多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地鐵旁、小區門口、公交站前堆滿了它們的身影,這些小可愛們也的確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時過境遷,小黃車ofo現在已經很難在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在上面的押金都沒退回來。摩拜如今已經改名叫美團單車,現在看到的是多是美團單車和小藍車哈羅出行,而小藍車背後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
  • 滴滴、美團、拼多多都在搶奪的社區買菜生意,深耕供應鏈才是王道
    這類平臺以美團、拼多多為代表。 其中美團優選組織能力強,不求低價更重視對組織培養和業務運營、下沉更廣。多多買菜與現有業務在貨源用戶群兩大重疊環節,助力爆品低價特性。
  • 摩拜「賣身」美團 出行市場迎大變局
    今年2月份,有報導稱,摩拜單車拿到了美團領投的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可能超過10億美元,領投方美團的錢已到帳。但美團與摩拜單車均否認了這個說法。  「美團收購摩拜,對出行市場會有一定影響。畢竟摩拜和ofo這兩年的發展佔據了出行市場一定份額,如此一來美團更有底氣了。」資深網際網路觀察家丁道師認為。
  • 美團、滴滴又對壘!這次瘋狂加碼共享電動車,你看好嗎?
    近日,根據多方消息報導顯示,美團下單了百萬輛共享電動車訂單,合作方包括富士達和新日這兩個知名電動車品牌商。除此之外,美團還花了大手筆買斷了富士達一款車型,讓其成為美團電動單車的獨有車型。這些行動無一不表明,美團將大力加碼共享電動單車領域,掀起新一輪的共享狂潮。
  • 滴滴美團狹路相逢 買菜路上團長快不夠用了
    作為下半年最兇猛的風口,社區團購行業的高速增長有目共睹,而在招聘信息裡頻繁出現的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平臺,共同組成了新一次熱潮的最大推手。儘管入局社區團購的時間不長,但美團、滴滴和拼多多等網際網路玩家都在攻城略地,火熱程度絲毫不遜於當年的O2O大戰,也正如當年外賣平臺對上海、北京的爭奪那樣,如今社區團購C端土壤成熟的長沙、武漢成為了巨頭眼中的戰略要地。
  • TMD2019:字節跳動激進,美團悶聲盈利,滴滴「難」正名
    美團盈利是一大信號,如何盈利更是關鍵問題,從美團財報看,業務層面的毛利在改善,增長在持續,各項成本和費用基本得到了控制,變相為企業省去一大筆開支。曾經大幅度擴張的滴滴則開始了自己正名之路,與海外Uber相比,多了些許沉穩,細細打磨出真章。歷經順風車事件之後,滴滴忙於挽回企業形象,為過去急速擴張道路開始撫平四出創傷,打牢根基。
  • 花小豬進軍一二線城市,滴滴想打敗自己?
    從今年3月分開始,花小豬就在多地開始試運營,其主要的目標是三四線城市和郊縣市場等滲透率較低的地方。事實上,花小豬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足滴滴的現有運力,也主要是針對價格敏感型消費者。有業內人士分析到,「花小豬就是出行市場的拼多多,相比於出行所乘坐的車型品牌,用戶更在意的是花費的費用是否能夠對得起出行本身。」在價格上花小豬採用的是「一口價」模式,與滴滴不同的是該價格並不會受到行駛路線和時間的左右,「實惠」就是加諸在花小豬身上最大的優勢。但如果僅僅想要把「花小豬」和下沉市場劃上等號,這誤會似乎就大了。
  • Q論|滴滴仍沒有IPO時間表,專家:2018年曾是滴滴最佳上市時間
    但這已不是滴滴第一次回應IPO的相關傳言了。與滴滴同為共享經濟代表企業的美團,如今市值已經衝上2000億美元,與其拉開了較大距離,滴滴真的不著急呢? 在騰訊新聞發起的#滴滴出行急於IPO嗎#話題【點擊查看】,多位知識官都發表了他們的看法,多位專家認為,滴滴錯過了2018年最佳的IPO時間。
  • 滴滴旗下單車日訂單突破2000萬單,最緊張的可能是美團王興了!
    尤其是近些年中國在科技、網際網路和民生方面的發展堪稱震驚世界,甚至高鐵、行動支付、共享單車和電商這四樣東西被評為「中國新四大發明」。在共享單車市場,摩拜單車和小黃車ofo都是行業獨角獸的代表,但因為長期的虧損,無法形成穩定盈利的商業模式,最後這兩家公司一家找到了不缺錢的大金主也是勉強活了下來,而另一家由於創始人的掘強和糟糕的管理讓公司萬劫不復,甚至欠了一千多萬用戶的押金遲遲無法償還。
  • 阿里巴巴、滴滴、美團...大公司跑步進場,社區團購為何真香?_推薦...
    阿里巴巴、滴滴、美團......大公司跑步進場,社區團購為何真香?搶奪市場看上去是每個公司公開的野心,相應的是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阿里巴巴派出四路大軍進軍社區團購,傳聞其中一員盒馬獲得了阿里巴巴40億美元扶持。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以「我們會缺錢嗎?」作為回應;滴滴出行CEO程維在11月初的公司內部全員會中表示:「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大公司的進入,也改變了整個社區團購的競爭格局。
  • 共享電單車布局下沉市場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明確表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但是,許多二三四線城市等地區的公共運輸系統還有待完善,居民對3-10公裡的出行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共享電單車可以明顯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當地監管部門對共享單車的接受程度更高,顯然這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
  • 「哈羅順風車」為何不盈利?面對強大的滴滴,未來的路「不好走」
    雖然哈囉出行成立僅三年多,但其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打造出一個便捷、高效、舒適的出行和服務平臺,所以他們只用了數年時間,就座擁三億多的用戶,這與曾經家喻戶曉的滴滴出行相比,也是不遑多讓的。哈囉出行目前的主營業務中就包括哈羅單車、哈囉助力車、哈囉電動車服務、哈囉換電和哈囉順風車等綜合業務,其中哈羅單車和哈囉助力車分別入駐全國360個鄉鎮、260多個城市,順風車業務也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上線。
  • 社區團購:當一場網際網路燒錢大戰從下沉市場開始,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被巨頭看中和傳統的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等送貨上門生鮮電商不同,社區團購是線上預定+次日送達+站點自提模式,這種模式顯然在三四線和更加下沉的市場更容易推廣,這裡的用戶對價格更敏感,並且有自提的時間。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認為,巨頭看上社區團購,前提有二。
  • 美團「大一統」,滴滴「搞分封」
    去年6月,美團宣布將品牌主色調統一為黃色,不僅線上App視覺變更為黃色,線下的單車、充電寶、收款碼、POS機、收款盒、商家門貼等也都整成了「美團黃」。通常在一個關鍵行業、市場,企業處於創建初期或者品類處於導入期和快速發展期的時候,品牌定位的目標市場足夠大,市場競爭力足夠強,企業投資於單一品牌可以獲得最大的回報。
  • 小幫快送完成Pre-A輪融資,下沉市場的即時配送還有多少機會?
    小幫快送主攻三四五線城市的下沉市場,目前已經布局了超過150個城市。今年6月,達達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不久前,Pickupp、大馬鹿等即時配送公司也分別完成了A輪和B輪融資。即時配送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