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當一場網際網路燒錢大戰從下沉市場開始,會發生什麼

2020-12-14 品玩

社區團購是一場特殊的「戰爭」。

縱觀網際網路發展史,從來沒有一場」戰爭」,像社區團購一樣,是已成為巨頭的公司們從下沉市場最先打響的;同時,巨頭們都把社區團購放到了戰略級地位。

社區團購烈火烹油: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稱會親自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京東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社區團購頭部玩家興盛優選;滴滴的橙心優選來勢洶洶;美團優選事業部由核心創始團隊成員之一陳亮帶隊;阿里巴巴怎能袖手旁觀,先是在2019年1月投資了十薈團A輪融資,今年9月又組建盒馬優選事業部,大潤發、零售通也一起上陣;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內部信裡,一半篇幅在講多多買菜,黃崢還親自飛往南昌等多地一線調查。

創業公司如興盛優選、十薈團等融資不斷;聰明的投資機構也早早握住了籌碼。

它的特殊性決定了,社區團購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場單點突破的戰役,而是流量,資本、人才裹挾下高密度、高強度的戰爭。

為什麼被巨頭看中

和傳統的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等送貨上門生鮮電商不同,社區團購是線上預定+次日送達+站點自提模式,這種模式顯然在三四線和更加下沉的市場更容易推廣,這裡的用戶對價格更敏感,並且有自提的時間。

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認為,巨頭看上社區團購,前提有二。首先,巨頭「有人有錢有閒」,本就擁有品牌、資金、人才和品牌效應;其次,巨頭本身對創新商業模式持謹慎嘗試態度,而社區團購是一個值得投入的新商業模式——零售電商行業一直以來有個標準:一旦有公司能在一個新商業模式下做到百億,那就表明這個商業模式有規模化的機會。社區團購已有幾家公司做到一百多億,符合巨頭進入的標準。

莊帥認為,社區團購之所以能夠撐起大規模的經濟,在於困擾生鮮電商多年的三大難題:高獲客成本、高履約服務成本和低客單價,都有了解答。

從下沉市場開始發力的社區團購,在其四大核心要素——社區/實體店/團長、銷售工具(微信群、小程序)、供應鏈和倉儲配送上,都找到了優化上述三大難題的可能。

團長獲客的模式降低了獲客成本和獲客風險——下沉市場擁有比一線城市鄰裡關係穩定的多的社區,這裡可以找到最合適的團長。團長去小區裡面貼二維碼或者地推,這樣成本可以轉嫁在可控的團長身上,如果團長不賣出貨,那麼平臺方就不用支付佣金,也沒有付出什麼獲客成本。

至於降低供應鏈的服務成本,「次日」和「自提」就是關鍵。生鮮品類的倉儲、配送環節非常多,損耗非常大,目前國內零售行業,果蔬平均損耗率高達25%,水產和豬肉的損耗率分別是15%和12%。社區團購不需要像每日優鮮、美團買菜那樣單批次地配送給每位用戶,只需要集中送到團長手上就好了,相當於每個團長都成了平臺的中轉倉,團長承擔或者用戶自提解決小批次的配送,減少了消耗環節。而對平臺來說,20個消費者的訂單集中到團長的手上,可以看作客單價上升。成本降低,客單價提高,利潤空間就出來了。

具體到每家巨頭,訴求是不一樣的。目前拼多多把「多多買菜」定義為農產品業務,目的是激活老用戶更高頻地買菜,因此繞過了「團長」這一環,直接自提,把社區團購做成了拼團的線下版。

對滴滴而言,社區團購是打造自己的「Uber eats」;對美團而言,是為了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原本美團是把第二增長曲線押在「美團買菜」業務上,但它的戰略地位很快被美團優選代替。美團買菜的即時配送模式成本較高,只能服務城市用戶;而社區團購「美團優選」能打下沉市場,他們做飯多、點外賣少,對美團來說更能帶來「增量」。

從更遠的前景來看,社團團購輻射到廣袤的三四線城市乃至農村,巨頭們拿下了社區團購的入口之後,就可以「挾渠道以令諸侯」,用高頻的買菜打低頻的全品類零售,服裝、化妝品、大家電等都可以裝進去,整個同城零售的想像力都可由此展開。

但這一次,流量和補貼不再萬能

社區團購本質上是一門零售生意,而不是「網際網路生意」。網際網路生意和零售生意的區別在於,傳統的線下零售隨著規模經濟的增長,利潤率和費用率也同步增長,線下實體店為了增長規模,就必須不斷開店;而在數字經濟下,前期費用率大於毛利率,因此電商平臺前期虧損嚴重,當過了某個時間節點後,費用率會快速下降,利潤率快速上升,兩者差額迅速擴大。亞馬遜、阿里巴巴和京東都驗證了這種模式。

巨頭們在面對社區團購時,雖然不約而同選擇從下沉市場入手,但卻仍舊採用了過往在競爭一線城市市場時習慣了的「網際網路生意」的打法:流量傾倒,補貼挾裹,雙管齊下,將用戶圈進自家的藩籬。

這套打法落地,社區團購正在經歷團長和價格的內卷。

開拓一個團長的價格水漲船高。據 36 氪報導,剛進武漢時,美團BD談成一個團長的提成是120元,現在漲到了165元;盒馬在武漢的BD一個團長的費用則是150元,橙心優選則為130元。而在7月,十薈團BD一個團長只需要80元上下。

價格戰跟進。社區團購平臺「9毛9」的蔬菜比比皆是,以 12 月 12 日為例,橙心優選共 6 場秒殺, 4 個鮮雞蛋標價 0.99 元;美團優選的重慶站則是 3 個時段秒殺, 0.99 元的蔬菜同樣霸佔首頁。有社區團購的從業者稱,上午上線的菜,下午對手就會把價格殺下來。

零和博弈之下,補貼並沒有帶來業務和利潤的增長。36 氪報導,十薈團9月新開了1萬多團長,但十薈團10月在武漢單日的單量仍然維持在了70萬。十薈團此前在武漢的毛利已經穩定在19%左右,10月幾個巨頭進入後,立馬掉了4、5個點。

「巨頭如果還是用過往瘋狂補貼的方式,那就是怨聲載道、哀鴻遍野了。」一位不願具名的社區團購企業管理層告訴品玩。他認為,社區團購可以打掉很多不必要的成本,讓老百姓買到真正高品低價的東西,對供應鏈也是一個很大的改造。

巨頭來之前,社區團購的創業公司影響力有限,依靠團長帶貨,一個地方賣菜商販不會流量驟減。巨頭進入社區團購後,以前沒有線上習慣的用戶因為促銷、地推等轉投社區團購,攤販流量驟減。一旦巨頭停止補貼,社區團購的用戶們重回線下時,小攤販不一定仍能存活。

但對於下沉市場來說,買菜這件事不只是一門生意,還關乎社會最細微處的舊有秩序。那些被動了蛋糕的商家已經發起了反擊,一些市場監管機構也開始提高警惕。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要求經銷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除了華海順達之外,包括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在內的其他供貨商相繼發布類似停止供貨的通知。

南京市市場監管局也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其中包括「平臺經營者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擾亂市場秩序。」

莊帥認為,未來社區團購的格局將是:電商巨頭各自扶持幾家社區團購的對壘;區域實體連鎖巨頭養出來的「地頭蛇」;物業巨頭扶持或戰略投資、擁有在管社區獨佔資源的老大。

在激烈的燒錢大戰中,巨頭們很容易把創業公司吞掉,但下沉市場的特殊性,導致他們最終可能很難複製以往的贏家通吃結局。

相關焦點

  • 燒錢大戰與搶人大賽: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燒錢大戰正在多個城市打響。低價吸引用戶,大規模招募團長的同時,商品品控、服務質量、供應鏈能力都成為最後一個贏家的籌碼。一個團長身兼多個平臺長沙團長們說起興盛優選,語氣中會帶有一些驕傲,這個從長沙本土長出來的社區團購創業公司已經是網際網路巨頭們重點調研的對象,成為新一輪資本大戰的暴風眼。
  • 警惕社區團購「燒錢大戰」戕害市場競爭秩序
    12月12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其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最終會損害客戶利益。一段時間以來,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先後砸重金加入社區團購,巨頭們不僅在高薪挖人,還在搶店。
  • 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此前疫情期間,各地封城人們足不出戶,社區團購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燃眉之急,如今疫情得到控制,突然對社區團購進行抨擊,著實不應該。對問題要二分的去觀察,先不管巨頭們的下場,社區團購的發展對下沉市場真的毫無價值嗎?就這一點開始展開討論。 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 社區團購瘋狂擴張燒錢背後,又折射出什麼樣的市場經濟?
    在共享經濟、網約車、團購這些熱點之後,社區團購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現在巨頭企業們要爭的是"最後一公裡",爭的其實也是流量。因為在這之前網際網路流量該挖的已經挖得差不多了。而在社區團購瘋狂擴張燒錢的背後,又折射出什麼樣的市場經濟呢?我們很多人經歷過快的VS滴滴大戰,那段時間雙方補貼大戰陷入瘋狂狀態,背靠著阿里和騰訊兩大財主,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燒掉數十億元,堪稱慘烈。最終結果是兩家合併,到了現在,不論是網約車司機還是消費者,得到的只不過是打車方便而已。
  • 補貼大戰,燒不出社區團購的未來
    顯而易見,在經歷幾年的模式探索和疫情催化後,社區團購成為今年最熱的「風口」,而「價格戰」,則是風口上最亮眼的「風景」。新一輪的燒錢大戰,毫無疑問將大大加速行業洗牌。雖然現在談論補貼大戰之後,社區團購是否一地雞毛,可能為時尚早。不過,順著巨頭們的足跡,看看社區團購的錢到底都在往哪燒?補貼大戰之後到底能留下啥?
  • 網際網路巨頭瘋狂燒錢入局社區團購
    目前社區團購的風頭正盛,各個網際網路巨頭美團、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幾乎你所能想到的都在入局社區團購。 「美團優選能幫助我們滲透到市場,尤其是四五六線、低級別的城市。接下來,毋庸置疑,這將是我們業務的核心點」 盒馬鮮生CEO侯毅稱,「這是一個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社區團購僅處於萌芽階段,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定不是未來最終模式。」 拼多多對社區團購的重視,亦不遑多讓。拼多多上線了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採用「預定+自提」模式。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網際網路巨頭到底要什麼?
    這個此前幾乎要被資本拋棄的賽道,為何重新爆發引得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巨頭們到底想要什麼?燒錢補貼,挾資本以亂零售網際網路巨頭殺入社區團購,還是熟悉的模式——揮舞資本大棒,貼身肉搏,燒錢補貼。聯商特約評論員、資深零售人孫裕隆認為,網際網路巨頭攜資本以亂零售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因為零售業不是拼一時之勢一時之力的行業,用燒錢這種最粗鄙的手段堆積出來的零售根本就經不起顧客的檢驗,顧客會在補貼面前撿漏不會傻到變成韭菜。社區團購這種通過燒錢能夠建立的客戶粘性不可能穩定,燒錢培養的消費習慣也無法持續。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長期看,社區團購模式有望發展成為下沉市場的零售基礎設施,重構傳統商品經銷鏈路。2016年「你我您」在長沙成立,以社區為入口,立足家庭消費場景,標誌著社區團購誕生。隨著你我您盈利與興盛優選崛起,模式可行得到驗證,2018 年社區團購在下沉市場高速發展,吸引資本相繼入局:鄰鄰壹、松鼠拼拼、十薈團等一批社區團購公司分別獲得紅杉中國、IDG、真格等一線創投機構投資,百團大戰盛況再現。
  • 社區團購燒錢亂戰 資本打架殃及「菜販」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從2019年1月至今,國內社區團購類領域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上百億元。在數百億資本加持之下,各家巨頭紛紛燒錢補貼,「團長+社群」成為主要的發展模式。這場網際網路巨頭、獨角獸、零售企業之間的激戰,誰勝誰負尚不可知,但對傳統經銷商、菜市場的擠壓或不可避免。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但橫亙在網際網路公司「賣菜」道路之上的,還有熟諳低線市場遊戲規則的社區團購土著們。圍繞團長、資金、供應鏈……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與本地土著們的開城大賽戰況正酣。「圈地運動」社區團購的開城大賽早已緊鑼密鼓地開場。網際網路公司中,看起來與社區團購關係最遠的滴滴率先入局。
  • 巨頭燒錢社區團購,人民日報批判獲贊!
    那究竟是什麼讓各大巨頭爭相「燒錢」,做賠本買賣呢?社區團購!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盯上了這塊大蛋糕,紛紛「撒錢」搶佔市場份額,初期對於用戶來說,一分錢的好物確實有利可圖。因此一經推出,市場的反向也是水漲船高,其戰略地位不容小覷。更有媒體將社區團購比喻為一場「從未有過戰爭」,讓各大巨頭紛紛下沉到市場。
  • 網際網路巨頭下沉社區 千團大戰能否讓低價便利服務更近一步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夏天是淡季,生意不好做,尤其是生鮮商品不易保鮮,瓜果蔬菜都成熟了,消費者在路邊攤或市場等會隨手購買。即使賣1000元的貨品,佣金也拿不到100元,一般社區團購9月以後會迎來旺季。」社區團購「團長」阿霞說。「自己沒有太多去推廣,有些商品比自己進貨價還便宜。」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就在不久前,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也曾火遍全網。一時間,質疑社區團購的聲音越來越大。社區團購是當下競爭態勢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今年以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親自下場,布局相關業務。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對線下消費場景的創新
    編輯導語:受疫情的影響,傳統社區門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然而隨著線上生意成為了一大風口,各個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駐社區團購市場。從滴滴到美團,再到拼多多,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的背後,是網際網路對線下消費場景的創新
  • 回首網際網路十年,我們能從八次燒錢大戰中學到什麼
    來源:獵雲網回首網際網路十年,我們能從八次燒錢大戰中學到什麼當我們從現在回顧歷史時,不難發現,每次大戰的贏家身上都有可貴的閃光點。作者丨呂鑫燚 盛佳瑩 韓文靜2020年末,巨頭紛紛下場做社區團購,阿里投資十薈團、騰訊投資興盛優選和食享會、美團自建美團優選和美團買菜、拼多多自建多多買菜和快團團、滴滴自建橙心優選...一時間硝煙四起,關於社區團購的戰爭正在拉開帷幕。
  • 網際網路巨頭先後入局 社區團購大戰「一觸即發」
    日前,有消息稱一直在社區團購方面遲遲未見動作的京東,也計劃通過重金收購的方式入局,讓社區團購在這個冬天火上澆了一把油,而隨著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先後「落位」,社區團購的「百團大戰」似乎也正「一觸即發」。社區團購劉強東要帶隊親自下場?久未露面的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日前因為社區團購又站上新聞頭條。
  • 補貼大戰下,社區團購沒有羊毛、只有雞毛
    當疫情將社區團購「翻新」成為風口後,一時間各方勢力爭相追逐。根據《2020社區團購白皮書》,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90億元,預測到2021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飆升至1210億元。  在市場已存在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等等玩家情況下,今年下半年,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再次加碼社區團購。
  • 回首網際網路10年,我們能從八次燒錢大戰中學到什麼
    ,阿里投資十薈團、騰訊投資興盛優選和食享會、美團自建美團優選和美團買菜、拼多多自建多多買菜和快團團、滴滴自建橙心優選…一時間硝煙四起,關於社區團購的戰爭正在拉開帷幕。低價補貼、陣地戰,新誕生的社區團購再次開始燒錢模式。在網際網路行業中,新物種誕生的背後免不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燒錢大戰。回首過去十年,一代又一代網際網路新物種誕生,在線旅遊、外賣、O2O、網約車、共享經濟等新時代的產物踏著時代的浪潮前進。
  • 社區團購潮|網際網路巨頭「買菜生意」:快速打開下沉市場
    不過,風向在近日發生轉變,針對社區團購涉嫌「低價傾銷」、以及是否會帶來菜販子失業的討論聲起。12月11日,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稱: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 避燒錢鋒芒:社區團購「原住民」投身持久戰
    但「原住民」們也沒閒著,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等社區團購企業紛紛開啟融資,進行資金補強。在戰略上,社區團購「原住民」則打起了差異化競爭。食享會總經理黃志華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食享會不會與巨頭進行價格戰,因為雙方的定位還是有區別的,生鮮零售市場規模太大,需要大家一起來做差異化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