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區司令許世友下連當兵,戰士稱他許老頭子,他為何卻不怒反喜?

2020-12-26 洞鑑五千年歷史

01引言

1958年,黨中央的號召下,軍營中颳起了一陣「下連當兵」的風潮,這為一些缺少工作經歷的士兵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而南京軍區的司令員許世友也身先士卒,主動響應國家的號召,與士兵們同吃同住,在浙江寧波的海防前線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戰士。

02許世友主動下連當兵,有人對此不理解

1958年9月21日,南京軍區隆重舉行了常委擴大會議,毛主席親自接見了人大代表。毛主席在江蘇省委書記的陪同之下進入會場,他親切地與軍區司令許世友握了手並說道:「現在國家積極號召幹部們下連當兵,南京軍區可以不可以做一個決議?」

許世友聽後堅定地說道:「可以,保證完成任務。」主席聽後很滿意,連連點頭。第二天,許世友等人便組織召開會議,落實國家布置的任務,司令員許世友率先參加。之後,常委們紛紛報名。除了許世友之外,肖望東、饒子健等幾十位將軍也要求下連當兵,獲得了軍委常委的許可。

司令員許世友要當兵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傳遍了南京軍區,成為了大家熱議話題。堂堂的軍區司令當兵,真是一件稀奇事。有的人積極贊成,也有人表示疑惑。蘇聯顧問格尼各科找到許世友,問道:「聽說你要去當兵,堂堂的司令和普通士兵成天混在一起,像什麼話,真是不理解。」

許世友高興地說道:「顧問啊,下連當兵確實是你沒聽說過。我們人民軍隊初建的時候,建軍的一條原則就是官兵平等。無論職務或高或低,大家都是親如一家。黨中央的這項決策,這是在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我早就盼望著這天呢!」

格尼各科擔憂地問道:「你現在都50多了,你身體能撐得住嗎?」許世友得意地拍拍胸脯:「放心吧,我可是在少林寺練過幾年,身體比小夥子還結實。建國之後,我長期身居高位,和士兵們的距離有點疏遠,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和大家聯繫感情。」

10月16日,許世友踏上了當兵徵程,秘書和工作人員又是讓許世友帶茶葉,又是帶衣服,深怕他過得不好。許世友臉色一黑,喊道:「這些我通通不要,我現在就是一個普通的士兵,都給我拿走!」

03我就是一名普通士兵,不要對我特殊對待!

許世友換上了 一身士兵的衣服,對妻子和工作人員說道:「你看,我現在和普通士兵有什麼區別,是不是很像?」田普笑著說道:「挺像的,就是有點老!

10月17日,許世友和一行人來到了浙江寧波白峰,在60軍的179師6連當了一名普通士兵,聽說南京軍區要下連當兵,60軍中紛紛激動地轉告這件事,6連全體將士們早早地便在大門口迎接他的到來。

連長見到許世友之後,向他敬禮報告,許世友連忙說道:「我現在就是一名普通士兵,應該我來報到。我現在不是領導,以後不要對我特殊對待。」說完之後,他敬了個禮並說道:「連長,許世友來軍隊報到,請指示!」

許世友毫無架子,將士們很是感動,原先的距離也慢慢地拉近了。還沒休息一會,許世友對連長張吉水說道:「班長,我現在是一名新兵,你看我現在就從打背包開始,怎樣?」連長點頭說好,便給他做示範。連長也不敢對他太過苛刻,沒想到許世友學得挺認真,見他將背包打得挺有模有樣,便順利通過了考核。

剛到部隊的時候,大家都對許世友這名軍區司令很是敬畏,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搶著給他盛飯。在打掃宿舍的時候,還有人拿著照相機拍攝,這讓他很無奈。許世友直接和班裡的同志們說道:「我現在就是一名普通士兵,雖然我長期養成了管人的習慣,但希望大家能夠監督我,不要特殊對待。」

之後,許世友便開始了普通戰士的生活,和6班的戰友們一同訓練,一同吃飯。早上的時候要出操訓練,慢慢地融入了集體 。剛來部隊的時候,大家都稱許世友為首長。後來改稱許同志。最後,大家乾脆叫他老許。還有膽兒肥的,直接叫他許老頭子。許世友對此並不介意,高興地說道:「要是在老家,大家都叫我許老漢了!」

04許世友表現優秀,被評為五好戰士

大家知道許世友愛吃辣椒愛吃麵,所以有時候會特意給他多分一點,許世友趕忙拒絕。大家見他這麼較真,也就不這麼做了。連隊生活很緊張,每天只有短短的一點時間。

只要閒下來,大家都會圍著許世友,請他講長徵中的見聞。聽說他在少林寺練過武功,大家都熱情地邀請他來一段,許世友也不客氣,抱拳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許世友在此獻醜了!」大家看著許世友利落地打了一套拳,紛紛拍手叫好。

許世友融入集體後,有的士兵還會主動找他談心裡話。有個士兵在老家有了相好,主動拿出照片給他看。許世友捧著照片仔細看了看,說道:「你眼光真是不錯啊,姑娘真漂亮,可不能白白錯過。」這位士兵聽後,也是樂開了花。

經過了一個月的培訓,許世友積極發言,還主動教大家功課,訓練也是格外勤快,鑑於他各方面優異的表現,大家都推選他為五好戰士。許世友激動地說:「這真是我人生最大的榮譽!」

沒多久,許世友便告別了6連,回到了南京軍區。臨走的時候,大家都對他戀戀不捨,還為許世友和一行人舉辦了歡送會。回到南京之後,許世友依然牽掛著6連的戰士們,還經常給大家寫信,邀請張吉水來南京做客。

張吉水來到南京之後,許世友夫妻倆熱心地招待了張吉水,許世友拿出了他最愛的茅臺酒款待。連長張吉水和他匯報了將士們離開之後的面貌,許世友滿意地點頭。他還感慨地說道:「希望大家能夠成為我們的明鏡,以後我們上級機關有缺點,希望你們能夠指出來!」

相關焦點

  • 許世友下連隊當兵,收「徒」眾多,彌留之際念叨:老班長呢?
    1958年,一大批高級解放軍將領帶頭響應「軍隊幹部下連當兵」的號召,紛紛到基層連隊當兵。其中包括楊得志、楊成武、鄧華、陳再道這些擔任大軍區司令的上將。當然,53歲的南京軍區司令許世友上將也不例外。許世友脫下將軍服,穿上士兵裝,摘下大蓋帽,戴上船形帽,佩帶上等兵軍銜,成了某軍六連七班的一名老兵。許世友規定:既然是當兵,就不能再當他是首長。從連長到戰士,一不準叫「司令」,二不準稱「首長」,一律叫他「老許」。
  • 許世友教戰士練板凳功,司務長苦惱:食堂板凳,都缺胳膊少腿
    作者:老街巷口1958年9月22日,南京軍區響應主席號召,召開「下連當兵」會議。會上,上將許世友第一個要求下連當兵,與戰士同甘共苦。10月17日清晨,許將軍穿著一身士兵服,乘吉普車來到浙江寧波海防前線某部6連當兵。剛到連隊營房門口,他就發現,全連官兵都整齊列隊在大門口,除了掌聲,還敲起了鑼鼓「伴奏」。許世友背著包進了門,就看見連長跑步向他走來報告。許世友一見,連連擺手說:「你們弄錯了!從現在開始,我只是個兵,是你們連的新兵,應該由我向連長你報告!」
  • 建國後許世友,當20多年地方軍區司令,還當了20多年的京官
    革命戰爭年代的許世友,那是戰功赫赫,從鄂豫皖,到川陝一帶,再到華北,最後是山東,許世友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他從最基層的士兵幹起,一刀一槍殺出了功名,當兵三年升任團長。1933年,進入四川一帶的紅四方面軍接連打敗川中軍閥,取得了大發展,在木門擴軍,四個師擴編成四個軍,戰功赫赫的許世友當上了紅九軍副軍長兼紅二十五師師長。老戰友陳再道說,恭喜你和尚,連升三級。
  • 許世友指揮渡海作戰:戰士畏懼海戰患心病,許司令親自解戰士心結
    據《許世友外傳》中記載:「長山島是渤海的門戶,漁業資源極其豐富有『渤海明珠』之稱。中央下的是死命令,要求許世友不惜一切代價奪回長山島。」對於這次海戰,戰士們心裡還是有很大壓力的,在討論作戰計劃時,擔任主攻長山島的一個副團長,就向許世友說,陸軍下海九死一生啊。
  • 葉帥問許世友,是否還能指揮得動南京軍區,許:司令是我的警衛員
    許世友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國開國上將之一,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事家。1905年2月28日,許世友出生於湖北省麻城縣許家窪,自小被送進少林寺學武功的他練就了一身高強武藝,後來投身國家偉大的革命事業。
  • 當了28年軍區司令,還當了20多年的京官,是哪位上將?
    革命戰爭年代的許世友,那是戰功赫赫,從鄂豫皖,到川陝一帶,再到華北,最後是山東,許世友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他從最基層的士兵幹起,一刀一槍殺出了功名,當兵三年升任團長。1933年,進入四川一帶的紅四方面軍接連打敗川中軍閥,取得了大發展,在木門擴軍,四個師擴編成四個軍,戰功赫赫的許世友當上了紅九軍副軍長兼紅二十五師師長。老戰友陳再道說,恭喜你和尚,連升三級。
  • 許世友將軍的女兒當上了空軍,女兒卻稱是這是次意外,他很是驚訝
    當時的許世友將軍不僅是一位功勳卓著的猛將,而且身兼南京軍區司令等要職,組織上一時不敢相信,對許華山的情報進行了多次調查。其間,許華山也對機構說:「最好是別讓我爸爸知道,我本來是陪學來的。」經研究,許華山與許世友將軍的關係很快就水落石出,組織上不敢輕易下定決心,只能讓許華山回家自己做決定。
  • 許世友80誕辰,回憶1962年夏天,卻成自己臨終前最後的憾事
    1985年3月,許將軍在上海參加完中顧委華東組的第三次集會,會議結束後,他來到「南京路上好八連」。這是許世友在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時,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因主席寫得《八連頌》而名聲大震,飲譽四海。許將軍第一次來這裡還是在1962年夏天,他最關心的是戰士是否吃飽。但他看到的卻是鍋裡少的可憐的南瓜稀飯,甚至可以透過稀飯照的見人影。
  • 許世友:唯一拒籤火葬協議書堅持土葬的開國上將,鄧小平批下四字
    許世友被拿著碗口粗槓的敵人三次打下牆,仍然奮勇前衝,直到被擊中腦袋,從牆上摔下昏死。戰鬥以勝利告終,戰士們收屍時發現了他們的許連長,以為他犧牲,痛哭失聲,誰知許世友從昏迷中醒來,驀地睜眼:「哭什麼?我只是美美地睡了一覺!」
  • 他是許世友麾下一員「猛虎」,死後許世友悲痛萬分,家鄉立其雕像!
    此時一個日軍士兵正同一名八路軍戰士搏鬥,任常倫上去抱住日軍士兵就往地上摔去,乘機奪下了敵人的三八大蓋槍,回手一刺便結束了日軍士兵的性命。 接著,他又衝向旁邊的日軍士兵,拼了幾個回合後,覺得用刺刀不順手,就倒過來用槍託猛砸敵人的腦袋,表現得非常勇敢。戰鬥結束時,營長對任常倫說:「小夥子,剛入伍吧?仗打得不錯,非常勇猛,這支大蓋槍就歸你啦。」
  • 許世友葬禮之神秘,作為唯一獲準棺葬的將軍,為何全程嚴格保密?
    前言許世友將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被人們譽為「酒神虎將」。也是開國將帥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將領之一。在後來長期的革命鬥爭中,他屢建戰功,為中國的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許世友孝母許世友出生於1905年,8歲的時候就離開家,戎馬一生卻未能陪伴在父母身邊。許將軍的孝母是出了名的,曾五跪慈母。在16歲的時候,因誤傷到一位地主家的兒子受到追捕。一年之後回到家中,他一陣心酸,撲通一聲跪在母親面前:「娘,我不在的這些日子,讓您受苦了,兒對不起您啊!」
  • 悍將許世友,在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為何在朝鮮戰場上默默無聞
    許世友早年參加紅軍,跟隨紅軍南徵北戰,參與了川陝蘇區的歷次反「圍剿」和「反六路圍攻」戰鬥。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每次衝鋒他總是背扛大刀,懷抱機槍,衝在部隊的最前方。漸漸地,他也受到了我軍上級的青睞,軍職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樣飛速上升。
  • 大軍區司令員化名下連隊當兵,兩次訓練,差點暴露自己身份
    1958年9月20日,總政治部根據偉人的指示作出了《關於軍隊各級幹部每年下連當兵一個月的規定》。規定下發後,全軍上下迅速掀起了幹部下連當兵的熱潮,各級軍官積極響應,許多高級將領更是表現突出。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的楊得志上將是第一個響應號召下連當兵的大軍區司令。
  • 許世友自稱酒場無對手,總理一番話讓他滿臉通紅,跪下就要磕頭
    在具體描述到當時的場景時,周啟才稱當時是臨時要召開一個緊急會議,需要他去通知各組人員。當他著急忙慌的趕往許將軍的房間時,眼前的場景讓他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酒神」。「許將軍會客室的飯桌上放著好幾瓶茅臺酒瓶,三四個瓷碗,一個不大不小的搪瓷盆,在桌子的另一端放著滿滿一大盆熱氣騰騰的大塊野味肉。」
  • 許世友在少林寺習武8年,那他功夫究竟如何?徐向前曾這樣評價他
    不少戰士都想學習許世友的刀法,許世友也很樂意地傳授大刀技巧,但能學會他刀法的戰士卻不多。這裡需要說一下,許世友能有高深的刀法,是源於他在少林寺,練就的一身「體術功夫。」而並非許世友將軍專門學過刀法。據《許世友傳》中記載:「許世友在少林寺期間,學過輕功,練過站樁,打過拳,並沒有學過使用武器。」
  • 他是和許世友搭檔的軍政委,到八路軍中指揮兩個營,終成開國上將
    王建安到來後,紅四軍的軍長是王宏坤,開國上將,後來換成了許世友,當然也是開國上將。王建安和許世友成為一對黃金搭檔,他們共同帶領紅四軍,走上長徵之路。在《許世友回憶錄》中,專門記載了王建安的故事。比如,爬雪山的時候,儘管王建安自己的身體很虛弱,他還是不斷地給部隊鼓勁。
  • 部下竟敢摔司令員電話,司令員不計前嫌,建議提升他且連升兩級
    提起華東野戰軍,就不能不提兩位著名的人物,粟司令和許世友,紅軍時間,許世友是粟司令的上級,到了解放戰爭時期,他們的關係顛倒過來了,但是為了戰鬥經常爭論不休,甚至許世友還摔過粟司令的電話,粟司令不計前嫌建議提升他還連升兩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岡村寧次自鳴得意,許世友怒不可遏,運用地道地雷,粉碎日軍掃蕩
    岡村寧次自鳴得意,許世友怒不可遏,運用地道地雷,粉碎日軍掃蕩1942年是抗戰最艱難的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對中國戰場展開了殘酷的掃蕩。11月,日軍華北司令官岡村寧次專門坐飛機到煙臺,準備親自指揮一次大掃蕩。
  • ...是許世友另一個墓地是八寶山最大!許世友靈車為何半夜進入大別山?
    經過討論,中央認為許世友將軍確有特殊原因,而且對國家和人民貢獻巨大,便認同了他的選擇。 許世友,原名許仕友,字漢禹。他是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後授予的57位上將之一,也就是通稱的「開國上將」。
  • 許世友:驍勇敢言一猛將 忠孝兩全傳天下
    導讀: 許世友一生先服張國燾,後服毛澤東,其他人一般都不被他放在眼中。在紅四方面軍時,許世友就以敢打硬仗、愛喝酒聞名軍中。許世友任南京軍區司令員後,不改「酒神」本色,常強人所難,讓一些將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