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第二十七屆科普宣傳周主題活動之「2019常熟市青少年『心算王』挑戰賽」在昆承小學舉行。我校由楊裕成、錢奕汀、王子涵、曹禾青、韓聖哲組成的代表隊在教練馮麗亞老師的帶領下參加此次比賽,獲得團體二等獎。楊裕成同學奪得「心算王」稱號。
琴湖小學、昆承小學、虞園小學、義莊小學的4個代表隊,在必答、聽算、搶答三個項目上進行競技,我校選手沉著應戰,發揮出色,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獲得了團體二等獎。
每個參賽隊派出一名實力最強的選手參賽,爭奪2019常熟市青少年「心算王」稱號。經過必答、選答、搶答三個環節,我校楊裕成同學挑戰最難組題,以幾乎完美的正確率及超乎想像的心算速度奪得本屆「心算王」的稱號。
5月30號,我校珠心算選手與虞園小學、昆承小學的珠心算選手組團參加蘇州市科協成立60周年青少年珠心算展演活動,選手們精彩的表演贏得了最熱烈的掌聲。
梅花香自苦寒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好成績的獲得離不開平時老師和孩子們的堅持不懈。 教練馮老師從事珠心算教學已有10年,有著豐富的珠心算教學經驗,每天帶領著孩子們進行有計劃的、有針對性的訓練,讓孩子們不斷提高正確率和心算速度,不斷超越自我。
希望孩子們繼續努力,在7月份的常熟市珠心算比賽中再獲佳績!
孩子10歲前要選擇正確的開發方法,一定不要錯過最佳時期,最佳時期裡得不到訓練腦中很多神經末梢就斷連。
要靠外力環境培養,不僅僅靠先天的能力。其實每個孩子剛出生都是一樣的,大腦的成熟期有10年的發展,10歲前99%的大腦發育完成。研究表明:珠心算的學習中腦成像可以加強記憶能力,老師讀題時快速捕捉信息能力,孩子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需要人身體多器官合作,多器官的合作及腦長期受到正確物的刺激,才讓大腦形成更多的神經細胞,提升智力。所以,珠心算對小的孩子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手的頻繁使用促進了大腦皮層的發育。雙手撥珠訓練能促進兒童手指精細運動技能發展和相關神經網絡發育,減少了大腦功能的偏側化傾向,促進了左右腦的信息互通與協同作用,從而有利於開發大腦整體功能。
珠心算課堂中加強雙手撥珠訓練,經常鍛鍊手指的活動,手指的活動刺激腦髓中的手指運動中樞,能使智能提高。
在珠心算的教學過程中,不僅眼、耳、手、口配合協調,而且左右兩個半腦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也在交替運用,對智力的開發十分有利。
珠心算教育進入高級階段後,大腦中形成「腦像圖」——映像記憶,完全可以不用手指撥珠,直接在大腦中展開運算。
聲明:本公眾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