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古希臘哲學家們的「永恆」之光

2021-01-09 海邊的拾貝者

01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Plato(柏拉圖)

#西方哲學#

大家好,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蘇菲的世界》當中關於古希臘哲學家對永恆的追求。

提到哲學我們都會想起中國古代的老子:「道可道,非常道」,莊子:「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同樣在古希臘的城邦當中,哲學同樣是賢人們的最高追求,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可見哲學在古希臘城邦生活中對個人的影響之大。

我們可以先談一下對於哲學的認識

什麼才算是哲學?

大家也可以先思考一下,看看下面三則定義有沒有你喜歡的哲學解釋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對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這是很多人都樂意接受的觀點,甚至很多的科學家也認同這個觀點,這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因為它很中立,不涉及對價值的判斷,也就不會被他人反駁,有這樣的觀點,也意味著你有全局的思考方式。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愛智慧就是哲學。有無喜歡這個觀點的?如果有,恭喜你,你和蘇格拉底一樣,都認為哲學是在尋找智慧。蘇格拉底講: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最大的智慧。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便可以清晰地認識審視自己,而認清自己,是成為「人」最重要的開端。哲學就是思考和批判。這是很多哲學家都認可的觀點,包括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

關於哲學的定義本就是一門學問,每一個哲學家對此都有不同的解釋,因為哲學的定義千差萬別,有哲學家認為:日常生活就是哲學。

可見對於哲學的思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哲學的定義本身就成為了一門學科,筆者沒有研究,就不一一列舉了。

02追求一種永恆的東西乃是引人研究哲學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它無疑地是出自熱愛——羅素

無論是哪種哲學,它都一個內在特質:尋找一個「終極」。這個終極可以使人們一切的精神問題得到解決,用宗教的話說,這個終極就是god(不是上帝是神)。

哲學的終極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可所有的哲學家們都在尋找終極,有的認為空是終極,有的認為美德是終極,也有人什麼都沒找到,轉身大呼「上帝已死」。

這種終極我們換個詞,就是永恆。

古希臘自然派哲學家和蘇格拉底,柏拉圖都相信,世界上是存在永恆的事物的。

米利都三傑之首泰勒斯認為是水是萬物的根源。萬物生於水,又復於水。

他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則走到了兩個極端。

曼德(方便起見)認為是空是萬物的根源,很多人覺得一切起源於空似乎並不能說明世上存在永恆,但空就是永存的:萬物所由之而生的東西,萬物毀滅後復歸於它,這是命運規定了的,因為萬物按照時間的秩序,為它們彼此間的不正義而互相償補。

美尼認為是氣是永存的,不同形式的物質是通過氣體聚和散的過程產生的,並認為火是最精純或是稀薄化了的空氣。

到了巴門尼德,他更是直接認為我們感官所認識的一切都是幻覺,世界是永恆存在的。

恩培多克勒認為的四大元素在愛與恨中不斷的分離組合,形成萬事萬物,我們看到的世間萬物的流動,不過是四種元素的變化。

再到後來,蘇格拉底同樣在探尋永恆,追求永恆的智慧,柏拉圖也在尋找永恆,靈魂不朽是他畢生所持的信念。

03從永恆的觀點來看每一件事情——斯賓諾莎

為什麼這麼多哲學家在探索永恆?

因為永恆代表信仰、秩序。有了永恆,就有了衡量的尺度,就有了是非對錯,忠奸善惡,就有可以為和不可為,也就有了道德。

如果世間無永恆,那道義就變成了空話。

人類社會的秩序也不過是過眼雲煙,所有的法律條文不過是一張廢紙,因為道德和法律是可以變化,為什麼人需要服從轉瞬即逝的東西呢?我們可以不講信用,因為萬物皆變。但這樣人會徹徹底底地淪為野獸。

沒有理智,沒有正義,永恆,關乎人類的存亡,所以十分重要。柏拉圖看到了世界上最荒謬的現象:社會上最高貴、最有道德的人被社會的不公秩序殺害。

這似乎和蘇格拉底的追求剛好相悖:他所看重的道德,看重的秩序反過來加害於正直善良的人。

這種悲劇帶給柏拉圖極大的震撼,甚至影響了他後來的哲學生涯,導師的死傳達給柏拉圖的不是痛苦,而是思考。

他開始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天大的荒謬,最後得出結論,我們的世界,是虛假的!並提出了洞穴人假說。

離開洞穴的人看到了世界的精彩,但他沒有沉溺於此,轉身回到洞穴,想讓所有人來欣賞這美好的世界,但卻被洞穴人當做異類殺掉了。

在他看來,和很多的哲學家一樣,萬事萬物的流變現象是虛幻的,只是感官傳達給肉體的一種感覺,真實的世界是理性的世界。

在理性的世界,靈魂是永恆不滅的。靈魂將它在理性世界中看到一切美好記錄,但在現世中卻陷於肉體的欲望而逐漸迷失,可它依舊為現世制定規則,方式就是通過理性思考。

04結語

哲學總是教人以啟示。無論是哲學家活動本身還是活動背後的意義。哲學家們的研究總是基於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他們帶著最美好的期望,踏上漫漫無期的旅途。這無關榮譽,只是為了夢想和信念。

不是每個人都是哲學家,但每個人都是一本哲學,每個哲學都有自己的永恆,也就是信仰,不管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都有自己的god。

你的信念是什麼?可以和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論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出生於古希臘北部的斯塔拉吉城。他是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與柏拉圖、蘇格拉底一起被譽為「希臘三賢」。亞里斯多德師承柏拉圖,但他卻拋棄了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更注重收集資料和實踐。
  • 最早的古希臘哲學家(四):巴門尼德
    從上次開始,我們為大家介紹圍繞「變化是否存在」這一課題展開爭論的古希臘哲學家。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主張萬事萬物永遠處於流動變化中的赫拉克利特。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走進與赫拉克利特觀點完全對立的埃利亞學派。他們主張,變化根本不存在。色諾芬尼的一神論今天我們將主要介紹埃利亞學派最重要的哲學家巴門尼德。
  • 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內容概要
    「世界從何而來」之類的問題。 在很早之前,人們對於心中難解的哲學性問題,比如「生命從何而來」等,都是用神話來解釋的。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出現了一種嶄新的思考方式,最早的希臘哲學家們否定了神話所給出的解釋,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從神話的思考模式發展到以經驗與理性為基礎的思考模式」。早期希臘哲學家的目標是:為大自然的變化尋找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釋。
  • 古希臘哲學家們怎麼看待人生?一大波哲理名句來襲,深刻而內涵
    古希臘文化可以說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而其中的古希臘的哲學對歐洲乃至全世界的發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和意義。由於愛琴海獨特的氣候和古希臘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其城邦式政治體制。而這種開明的政治體制,讓古希臘人們更加崇尚自由,崇尚人性,善於思考,善於辯論,最終導致了文明的大爆發。
  • 泰勒斯:古希臘第一個哲學家
    古希臘在哲學發展之前最重要的意識形態就是神話和宗教。神話希望對世界做出解釋,但所依據的原則是描繪想像的圖景。
  • 哲學家尼採:世界上沒有本質的、永恆的東西
    黑格爾完善了主體性形上學,他使主體性和本體世界的內涵和地位達到了頂峰,因而同時也就結束了主體性形上學。黑格爾以後,他的「絕對精神」垮臺了,他以後的許多現代哲學家們紛紛起來撕裂他的「絕對精神」,摧毀他的形上學以至整個傳統形上學,使西方近代哲學轉向現代哲學。尼採便是以系統分析和批判傳統的主體性形上學為己任,真正實現這一轉向的現代哲學家。
  • 送書第201本|蘇菲的世界:百年來最經典小說之一
    今天的送書,是經典名著《蘇菲的世界》。《蘇菲的世界》作者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本書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蘇菲的世界》出版後,即被歐陸許多學院選為哲學教科書。
  • 是什麼推動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蘇菲的世界》給出了答案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入門書,通過書信、提問、對話的形式展開對哲學的深思,以生動的例子介紹西方哲學史上最具代表的學說。書中有很多哲學問題,例如,世界是何時開始存在的,是一直存在,還是無中生有?宇宙中是否有一直存在的事物?世上是先有馬這個動物,還是先有一個馬的理型?人死後的靈魂會隨之消逝嗎?思想是什麼?它和大腦有什麼關係?
  • 《蘇菲的世界》+《月亮和六便士》
    1、《蘇菲的世界》
  • 蘇菲的世界—每個人都是自己宇宙中心,哲學家的宇宙更加瑰麗絢爛
    作者在不斷地提醒我們,蘇菲所在世界是不真實的。我們為她著急,跟著她一步一步揭露這個世界的真相,撲朔迷離的劇情經過半本書的緩緩鋪墊,高潮終於在中段席德的出場一下拉開了帷幕。現實世界裡的少校文字句句驚人,將之前所有的藏著掖著的東西全部揭發出來。可是故事沒完啊,而且要命的是,老師告訴蘇菲,我們要逃出這個世界!這個有點科幻小說的意思了吧,雖然老實說作者的遣詞造句不怎麼樣,但是情節取勝啊。
  • 為什麼古希臘出了那麼多哲學家
    我們都知道古希臘有一種特產——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他們三人一起創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學思想,說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全世界為什麼單單只有希臘除了那麼多位偉大的哲學家?說到這個問題,首先要看當時的政治環境,希臘是城邦形態存在的,城邦的特點是小國寡民,缺乏君主專制和神權統治的傳統,不會產生東方大國的高度中央集權,同時學術氛圍較之東方各國顯得極其寬鬆,這種獨特的社會環境就為哲學家的產生提供了豐厚的「土壤」。使得民主的思想易於傳播,民主的制度易於形成,思想易於交流和多樣化發展,哲學是一門理性的學科,在寬容的政治氛圍下,易於培育。
  • 希臘三哲中的數學哲學家:柏拉圖
    柏拉圖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學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追隨者——但他不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 赫拉克利特、德謨克利特,希臘其他哲學家
    赫拉克利特的這一名言,說明了客觀事物是永恆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著的這樣一個道理。恩格斯曾評價說:「這個原始的、樸素的但實質上正確的世界觀是古希臘哲學的世界觀,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來的:一切都存在,同時又不存在,因為一切都在流動,都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產生和消失。」赫拉克利特還認為,事物都是相互轉化的。
  • 串聯歷史6 歐洲之光——為什麼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起源
    前面幾講我們了解了人類的起源、人類的遷徙、文明的出現和幾大文明圈,從這一講開始我們進入歐洲的歷史,不可否認,當今世界是以西方為主導的,西方為什麼可以主導世界,是如何一步步發現到今天這個樣子,一切要從古希臘開始講起。
  • 世界歷史上的啟蒙哲學家與歐洲之間的關係分析
    然而,這並沒有阻止該理論在20世紀初的捲土重來,當德國納粹在 歐洲大地上對被他們認為的低劣種族,即猶太人和吉普賽人進行種族滅絕時,印歐種族理 論被用來充作辯護之詞。那麼,如果不陷入歐洲優越性的幻象,應該如何去思考歐洲與世界其他地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呢?
  • 趙林《古希臘文明的光芒》:古希臘神話之光,照見西方文明的源頭
    事實上,古希臘神話不僅僅是西方藝術(建築、雕塑、繪畫等)的寶庫,更是和西方的宗教、文學、戲劇、哲學等文化形態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為什麼古希臘神話的影響會如此之大呢?武漢大學珞珈傑出學者趙林教授在他的新書《古希臘文明的光芒》裡回答了這個問題。古希臘神話的影響之大,原因有二:一是和古希臘神話的優美文化形態有關,二則是它有著極為分明的神話譜系。
  • 世界有真相嗎?這個問題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看看哲學家的思考
    所以,關於我們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一個客觀的、絕對的真理的事情,其實很難說,這是幾千年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學家和科學家們所追求的終極問題,也是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認識論。它研究的是知識從哪裡來的,我們如何獲得可靠的知識或者真理等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
  • 國際著名蘇菲導師與學者對中國蘇菲馬玉柱導師的生日祝福
    ·樂吾福·葉門力·哈桑·海珊、世界蘇菲道統聯盟中國區域主席生日到來之際,世界蘇菲道統聯盟獻上最真摯的祝福。【討白章:40】     向閣下致以崇高的問候和祝福,我們祈求真主賜予您吉慶,並把健康、美好、安寧和吉慶賜予您的祖國,我們和伊拉克的所有蘇菲兄弟們一道,真切地期盼我們能夠相互交流往來,從而在不同社會中傳揚至善之道,並尋求所有蘇菲道統間的相互合作。一切讚頌全歸調養眾世界的主...
  • 神奇的古希臘文明
    閒話少說,回歸正題,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詩歌、建築、科學、文學、戲劇、神話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1神奇的民主政治世界最早的民主政治誕生於古希臘。
  • 科學和哲學之祖,古希臘七賢之一是何人物?
    科學是正確反映世界本質與規律的理論,包括正確的概念、命題、原理與理論體系;其對象是客觀本質與客觀規律,內容是科學本質與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等人工語言。哲學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的認識,方法論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論是世界觀的功能,世界觀決定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