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蘇聯時代,加入北約和歐盟的羅馬尼亞,其「發展」情況怎樣呢?

2020-12-23 騰訊網

一百年前,在法國凡爾賽的大特裡亞農宮籤署的《特裡亞農和約》,界定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羅馬尼亞的國土邊界。這是布加勒斯特政府最近一次作為戰勝國獲得領土的高光時刻。但是百年後的這個國家,卻在1989年東歐劇變後一步一步地走向破產的邊緣。

東歐劇變,圖片來源:yandex

羅馬尼亞專欄作家馬裡烏斯·茲古雷亞努(Marius Zgureanu)在《Romania Military》雜誌上寫道:「沒有比薩拉比亞,沒有基礎設施的投入,沒有戰略夥伴的大量投資,人口下降迅速:在過去四年裡,在國外出生的羅馬尼亞人比國內出生的還要多。我們十多年前就已經加入了北約和歐盟,然而我們卻連申根籤的資格都沒有。」

在茲古雷亞努看來,試圖讓羅馬尼亞人返回家園的努力是徒勞的。這一點在「忘恩負義」的比薩拉比亞人(現在屬於摩爾多瓦)中尤為明顯,他們加入羅馬尼亞國籍只是為了逃往歐盟其他國家,或者繼續說俄語。這位作家對此很憤慨。

他不禁反問,這個國家今天的生活如何?有什麼計劃?每天為了生計奔波?依舊從工業化國家進口成品?這是在面對來自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威脅時必須確保區域安全的前提。

2000年至2020年間羅馬尼亞的GDP增長與債務曲線圖

儘管2000年至2020年間,羅馬尼亞的GDP在逐年增長,但其國家債務也隨之不斷攀升(詳見上圖)。

茲古雷亞努認為,這個國家已無力應對懸在其頭頂的危險。村莊失去了學校、醫院和公共設施。去工業化。包括橋梁、公路和鐵路在內的基礎設施老舊不堪。

「我們砍伐森林,荒漠取代了可播種的農田,現在我們只需要做的事是往水井中投毒。但是,我們必須進口我們已經不能再生產的毒藥.....」茲古雷亞努總結了後蘇聯時代羅馬尼亞的發展狀況。

正如他指出的那樣,巨額的國家債務不允許這個國家將任何大量資金用於本國的經濟復甦。很快,所有財政收入都僅能用於償還當前的債務,不會留下任何投資儲備金。按照他的說法,在過去的30年裡,這個國家是混亂不堪的,然而政客們卻對此充耳不聞。

他說:「我們再也不能責怪共產主義和其沉重的遺產了!如果我們不想錯過最後一班火車,就不要再耽擱時間了。」

東歐劇變後,許多曾經華約陣營中的國家都面臨著與羅馬尼亞相同的境遇。大量人口前往更發達的西歐打工,人口流失嚴重。在大量歐美產品進入本國市場後,本國的工業企業難以為繼,紛紛破產,被迫去工業化的結果是,淪為歐美的商品傾銷地。而債臺高築瀕臨破產的政府,羅馬尼亞絕非孤例。東歐和南歐的許多國家認為,加入歐盟和北約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多少實惠,反而被諸如德國和法國這樣的西歐國家橫加指責。這也是這些年來,歐盟內部不和諧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裡亞農和約肢解了匈牙利共和國

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在其原有領土上誕生了多個小國家,其中就包括羅馬尼亞。1920年6月4日,戰勝國對匈牙利的《特裡亞農和約》在法國凡爾賽的大特裡亞農宮籤署。該和約重新劃定匈牙利邊界,內容包括匈牙利割讓特蘭西瓦尼亞和巴納特東部劃歸羅馬尼亞。

(2020年11月27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

相關焦點

  • 南斯拉夫解體後,成員國紛紛加入歐盟和北約,塞爾維亞為何沒有?
    ,以尋求快速發展。 而歐盟對塞爾維亞加入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其承認科索沃的獨立性,這一點塞爾維亞並沒有妥協,而是堅持科索沃是本國領土的一部分,這使得塞爾維亞加入歐盟的希望變得渺茫。
  • 土耳其至今未能加入歐盟,為何能成為北約成員國?
    這個是西方軍事組織聯盟主要由歐洲國家組成,土耳其如何加入,為何加入呢?地緣因素土耳其之所以能加入北約,主要還是得益於其獨特而優越的地理因素。土耳其雖然處於中東地區,但卻是跨三洲五海兩大洋,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無人能比。冷戰時期,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誰如果控制土耳其,就將控制歐洲和亞洲。
  • 波蘭副總理:慶幸加入北約和歐盟,與俄羅斯做鄰居是不幸
    ,儘可能將波蘭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不管是沙俄、蘇聯還是現在,這種想法從未改變。近日,波蘭副總理兼發展、勞工和技術部長雅羅斯瓦夫·戈文在接受華沙媒體《Gazeta》採訪的時候表示,加入歐盟和北約,讓波蘭享受到了歐洲經濟發展的紅利,並獲得了北約的軍事保護,2019年,波蘭的人均GDP高達15527美元,跟大多數東歐國家一樣已跨入發達國家行列,儘管在2020年遭到了新冠疫情的衝擊,但在歐盟的資金支持下,波蘭政府挽救了數千家瀕於破產的企業;美軍進駐波蘭
  • 以色列為何既不加入歐盟也不加入北約?難道以色列並不認同自己是...
    X 以色列為何既不加入歐盟也不加入北約,一方面是因為它地理位置上不屬於歐洲,另一方面在於其同許多歐盟國家存在分歧。
  • 波蘭總統說支持北馬其頓加入北約和歐盟
    新華社華沙2月4日電(記者陳序 張章)波蘭總統杜達4日說,波蘭支持北馬其頓加入北約和歐盟。杜達當天在華沙會見了到訪的北馬其頓總統彭達羅夫斯基。他在會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北馬其頓正式加入北約的時刻即將到來,我們預計這將在未來幾周內發生。」
  • 20年已過,塞爾維亞仍拒絕加入北約:民眾不會遺忘
    很多人覺得,歐盟和北約是一樣的。 其實,歐盟和北約,雖然都是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組織,而且很多成員國都重疊,但是它們是不一樣的。 歐盟是一個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其主導者是德法等歐洲大國;而北約則是一個軍事同盟組織,美國是其主導者,其他歐洲國家都是"小弟"。
  • 除了普京沒人想恢復蘇聯:烏克蘭拼命想加入北約,不願被再次吞併
    在憑藉剛剛結束的納卡衝突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意味深長地說道,如果蘇聯還存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這兩個加盟共和國就不會爆發衝突。且不說第一次納卡衝突爆發的1988年,那時候蘇聯帝國還沒有解體。普京大帝試圖恢復蘇聯帝國,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甚至因為這路人皆知的野心,在迫使獨立國協國家尋求地區外勢力支持:波羅的海國家已經加入北約,獲得北約共同防禦機制的保護,烏克蘭和格魯尼亞等國也是積極加入北約,甚至將加入北約和歐盟作為了自己的國策,而即便是被視作俄羅斯牢固後院的中亞國家,現在也在泛突厥主義的大旗下,與土耳其關係密切,積極淡化俄羅斯影響,擔心自己再次被「沙皇
  • 北約成員國都有哪些國家
    13、冰島,由於與挪威有著民族、宗教、文化的淵源,更像是挪威跟班,挪威不入歐盟他也不加入。地理位置重要,正好處於跨大西洋中心地位。 14、匈牙利,曾經奧匈帝國的一部分,曾經淪為蘇聯「準殖民地」,獲得獨立後重新投入西方懷抱。
  • 羅馬尼亞人和摩爾多瓦人嘲笑俄羅斯的生活水平
    「如果你精神正常的話,你就不得不承認:1.去歐盟工作,是因為那裡有更好的收入和住房條件,公民自由等等,而俄羅斯的上述指標是最差勁的。2.如果羅馬尼亞不支持摩爾多瓦共和國就與歐盟合作進行談判,也不允許摩爾多瓦人在那裡工作的話,那麼現在您現在要麼在蒂拉斯波爾(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的首都)或者只能去俄羅斯。」
  • 摩爾多瓦親西方總統一番話,俄和北約就吵起來了
    二,摩爾多瓦剛剛選出親西方的新總統摩爾多瓦夾在羅馬尼亞和烏克蘭之間,是個窮國,與羅馬尼亞合併過22年,和羅馬尼亞關係密切,而羅已經是歐盟國家了。摩爾多瓦正逐漸取代亞美尼亞成為地區甚至國際熱點,原因是國內政壇變天了,親西方的政治家馬婭·桑杜擊敗原先的親俄派總統伊戈爾·多東。
  • 羅馬尼亞鄰國-摩爾多瓦共和國:北約與俄羅斯開始新的角逐
    北約秘書長:俄羅斯侵犯摩爾多瓦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北約盟國堅定地支持摩爾多瓦的領土完整和獨立。據基希訥烏電臺報導,馬亞·桑杜12月1日在基希訥烏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摩爾多瓦共和國沒有籤署任何協議,允許前蘇聯第14軍駐紮德涅斯特河地區。
  • 土耳其希望加入歐盟數十年,為何一直被拒之門外?這一原因很重要
    土耳其地理位置自從冷戰開始以來,美國為了能夠遏制蘇聯的海軍力量,遏制蘇聯向地中海地區和中東地區擴張勢力,美國當局極力拉攏了當時的土耳其,讓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土耳其當局也希望能夠實現脫亞入歐,因此不僅加入了北約組織,而且還希望加入歐盟組織。
  • 南斯拉夫被美國和歐洲一分為七,為什麼塞爾維亞還想加入歐盟
    這樣看來,美國和歐洲列強,對於塞爾維亞來說,應該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才對。可是為什麼,傷疤還沒好的塞爾維亞,卻在2009年提交申請,強烈要求加入歐盟呢? 南斯拉夫解體後,獨立出去的原加盟共和國紛紛倒向歐洲陣營,成為歐盟和北約的馬前卒,這時,被徹底肢解為內陸國家的塞爾維亞,深陷歐盟成員國包圍之下,不僅在政治外交上受到重重封鎖,對外貿易也阻力重重。 面對被分裂肢解的既成事實,塞爾維亞人知道,仇恨並不能解決經濟發展問題。為了民族未來,一切還得向前看。
  • 美國制裁土耳其,正好中計,土耳其可趁機退出北約、加入上合
    03土耳其是1952年加入北約的,土耳其為了對付蘇聯的戰略威脅而加入北約,獲得北約的保護傘。美國為了對付蘇聯,利用土耳其特殊的地緣位置,來圍堵和遏制蘇聯,後來是遏制俄羅斯。土耳其是北約在中東伊斯蘭地區唯一的成員 國,也是美國在中東軍事基地部署歷史最長的國家。
  • 烏克蘭總統喊話美國欲加入北約,對俄羅斯發出重要信號
    國際風雲變幻,歷史上曾經親密無間的俄羅斯與烏克蘭自從前蘇聯解體之後就漸行漸遠,特別是在2014年,克裡米亞地區舉行全體公投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之後,兩國的關係可謂勢如水火,劍拔弩張。 烏克蘭由此全面倒向西方,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國家身上,試圖加入北約,尋求庇護。
  • 為什麼說越南和菲律賓永遠不可能加入北約?
    北約就是歐洲和北美洲的國家,為實現防衛合作而成就的一個地方性的防衛協作組織,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進行軍事方面的聯合。當然最早時期北約就是拿來進行防衛蘇聯的,只不過後來越來越變成了一個軍事合作的聯合共同體。在其內部組織成員當中不包含的就是越南和菲律賓。有些人說,加入北約終究是越南和菲律賓的一個夢想,那麼為什麼他們不可能加入北約呢?
  • 蘇聯解體後,東歐和中亞為何走上不同方向?
    此外,一體化進程也遵循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和上合組織的方針。>>>經歷6個月危機後,歐亞經濟聯盟一體化將如何發展? 東歐和中亞獨立國家的形成道路為何如此不同,為何要吸引中亞國家加入歐亞一體化?過去30年,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歷史發展軌跡發生變化,各國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
  • 此國是蘇聯最小加盟國,蘇聯解體後淪為歐洲最窮國,女人更可憐!
    蘇聯對摩爾多瓦的佔領顯然是缺乏合法性的,不過,在蘇聯的扶植下,摩爾多瓦的社會經濟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1940年以前,摩爾多瓦一直是以小農經濟為主,成為蘇聯加盟國後,新成立的摩爾達維亞共和國的農業和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勃列日涅夫執掌摩爾達維亞期間,摩爾達維亞完成了農業集體化,成為蘇聯大家庭的後來居上者。
  • 北約東擴又獲成果,北馬其頓邁出危險一步,再次給普京敲響了警鐘
    在蘇聯解體和華約解散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並沒有放鬆對於俄羅斯的遏制,北約組織的東擴就是其中重要的動作,原來華約組織多個成員,甚至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也有加入了北約和歐盟,這是波羅的海三國,其餘的波蘭和羅馬尼亞等都已經成為了反俄的急先鋒。
  • 北約2020年:同床異夢的聯盟
    最初的冷戰時期的北約是由兩個超級大國之一領導的相對團結的實體,其大多數成員是西歐的工業化民主國家,西德是其最東歐的成員國,聯盟計劃圍繞蘇聯進行。但是即便如此,聯盟還是存在裂痕。例如,義大利幾乎沒有任何作用,因為它沒有與任何華沙條約國接壤,也沒有實踐將其部隊部署到西德來對預期的華沙條約入侵進行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