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工匠?手工打磨核心部件,精度達到0.002毫米

2020-12-16 工具機商務網

384400千米,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0.004毫米,亞洲最大的全向轉動射電望遠鏡「天馬」驅動系統的裝配精度。當「嫦娥四號」朝月球背面飛去時,「天馬」望遠鏡正在為這場「落月」之旅指明著方向。

夏立:我們所有的精度是達到微米級精度的,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常態。

上海65米「天馬」射電望遠鏡在建成時,性能達到「世界第四 亞洲第一」。夏立負責方位俯仰傳動裝置的裝配任務,該裝置是控制天線轉動的核心設備,直接決定了65米天線的指向精度。

夏立:(天馬)終端的要求是0.004(毫米),如果做到0.005毫米,10個月亮也找不著了。

精準指向的核心是個小小的鋼碼盤,就算用最先進的磨床機器加工後,精度也只能達到0.02毫米,而夏立打磨到了0.002毫米。

夏立:第一個就是我們的時間節點的難,全國同時有上千家的廠家在做這個項目,如果是因為我們單位或者我個人的這個問題,做不出來了,那這個項目上千家廠家同時都要耽誤時間,所以這個也是不允許的。

難上加難的是,他所要裝配的是定製產品,只有唯一的意見,不允許出現任何閃失。

夏立:這個產品只有唯一的,它不允許我出現失誤,當時鋼碼盤設計師給我的時候,他臨走的時候跟我交代了一下,他說你千萬別給我弄壞了。鋼碼盤直徑大概有不到一尺(不到約0.33米),厚度大概在是10毫米,它的光潔度特別地高,是鏡面的。他說你千萬不要把刻線那個位置劃傷,一點兒劃傷都不允許有。

鋼碼盤的輸出要求小於0.002毫米,機器研磨反覆試驗也只能做到0.02毫米。夏立主動提出要通過手工打磨的方法試一試。

夏立:他們當時也覺得挺冒險的,領導包括我們的設計師就一直在追問我,說夏師傅你有沒有把握,我說我有把握。

技術與工期的要求使得夏立沒有哪怕一次的失敗機會,為了找到可行且能一次成功的工藝操作施工方案,白天夏立到處查資料,晚上回到家就在書房裡苦苦鑽研。夏立拿出一套完整的工藝方案,交給全體技術負責人去論證。

夏立:打磨的時候它最難的不是我的手感上每一個磨的點,最難的是什麼?是數據的分析。它的打磨麵積很大,直徑不到三百毫米,它的寬度大概是在2.5(釐米)左右的距離。這個面積我得知道哪個地方是高的,哪個地方是低的,這個是最難的。

複雜的數據分析完成後,再去打磨的時候,就全憑夏立的手感和技能了。手稍微重一點會過緊,手的力量不夠又達不到精度要求,而採用傳統手工打磨的工藝方案又出了新的問題。

夏立:開始打磨的時候,是用的刮研的方式,但是颳了一個多小時、兩個多小時發現這個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傳統的手工打磨從技術角度進行得通,但從時間周期來講,卻是行不通的。夏立當即否定了自己親手寫的方案。他在苦思冥想,還有什麼穩妥的方案能夠既保證精度又提高效率呢。就在不經意間,一個意外的發現令他喜出望外。原來,他閒來無事時有一個特殊愛好——玉石雕刻,如今,這個愛好派上了用場。

夏立:玉石雕刻機,它那種小磨頭兒已經達到我每下刀一次的那個去除量,是能夠滿足我的要求的,我們採用電動的就是我們傳統的鉗工裝備,這種打磨方式的話都是手工,通過一些砂紙、油石、刮刀還有研磨劑之類的這種方式,但是不能局限於傳統的方式。

就說要在這種傳統模式上,為了滿足現在生產的這種節奏,要採用一些現代的方式,後來我發現,有這種電動打磨機的工具,後來我就把它買回來以後,去嘗試,這種效果是非常好的。一小點兒一小點兒,就跟挑花兒似的,碰到一下馬上就得一小抬手。這個小手腕一抖一抖的。

工藝方法找到了,夏立還需要一個無人打擾、絕對密閉的空間進行操作。

夏立:後來找到了一個密閉空間,那個屋子是放置專用的測量設備的屋子,那個屋子的地形設計當時是專門都有一個防震的那個設備下面,就全部採取了防震處理。

夏立把其他人都轟了出去,一個人在小屋裡,連續研磨了整整三天。每個人都心懷忐忑,夏立師父能成功嗎?在反覆的研磨嘗試中,夏立憑著多年積累的經驗,尋找到了那一次無法言說的偶遇。

夏立:我一推門就衝我們的設計師說,來來,進去看看吧。後來打上表,設計師一看,他說終於出來了。後來這個產品裝到上海去以後,現在已經運行了有幾年了,一直反饋都比較好,所以這也是我在裡邊的一個貢獻吧。

相關焦點

  • 行業|精度高達0.002毫米的手術機器人,在中國大陸已裝機62臺
    最好的外科醫生可以精確到0.1毫米。醫生過了50多歲之後,精度進一步下降。而本文的主角,達文西機器人,其手法無比精準,可達到0.002毫米以內。不僅精準,而且靈巧,擁有7個自由度,可以輕易到達人手不能到達的區域。非常適合微創手術。
  • 武漢產3D掃描儀精度可達0.002毫米,只有頭髮絲的十分之一大小
    記者苗劍 攝長江網12月12日訊(記者吳曈)11日上午,為期3天的2020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在武漢開幕。作為國內最高規格的工業設計展,本屆博覽會吸引了全球300多家工業設計企業參展,共分為地方展區、設計扶貧展區、防疫抗疫展區、武漢創新展區和國際展區等5大展區。
  • 2019「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名單發布!吉林省1人當選!
    無論是精細的部件,還是重達六十噸的大型模具,對於一汽鑄造有限公司鑄造模具設備廠的李凱軍來說,都是手到擒來。中國一汽紅旗、解放、奔騰等自主品牌的車身上,許多加工難度大、工藝複雜、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關鍵性零部件,都與李凱軍製造的模具有關。一銼、一削、一磨、一拋,一晃近30年;打磨、鑽孔、拋光、調整……經過一道道工序,原本粗糙的工件變得光滑平整,宛如一件雕塑藝術品。
  • 大國工匠丨李凱軍:金屬上打磨自己的「別樣人生」
    繼續來看「五一」系列節目《大國工匠》。李凱軍是一汽集團鉗工班班長,在模具鉗工崗位上一幹就是20多年。他憑藉對工作近乎痴迷的熱愛,不僅在單位家喻戶曉,並且蜚聲行業內外,成為技術工人的傑出代表。模具——「工業之母」。汽車模具的精度,決定著車體的質量。模具上的一點瑕疵,都會導致汽車上零件的批量報廢。
  • 在磚塊大小的空間建9層「立交」,最窄不到0.002毫米,他怎麼做到的?
    我們生產的產品,屬於光信號傳輸系統設備的核心部件,有著聯通世界的功能,相當於人體的心臟,對操作者的技能要求相當高。能從事這麼高端的工作,我感到無比自豪。  我的崗位是熔纖,講究一個「精準」。導師示範了幾遍。第一步,將約0.25毫米細的光纖穿過直徑僅為0.4毫米的套管;第二步,用剝刀在光纖上剝出纖頭,而這根光纖的韌度非常低,無法承受五個手指力度的拿捏。
  • 內部構造細節曝光 揭秘中國「人造太陽」核心部件「圖」
    綜合媒體12月11報導,中國「人造太陽」內部構造中的真空室是最為核心的關鍵部件,這個巨大的環形空間全由金屬焊接而成。據《經濟半小時》節目探訪視頻介紹,真空室更是安裝過程難度最大的一個環節。真空室重達15噸,要從8米高的地方,垂直落到線圈筒體的外徑上去。真空室的內腔和線圈的外壁之間只有幾毫米的間隙。
  • 「年終策劃」四度遼寧——大國工匠的精度
    洪家光獲獎的「航空發動機葉片滾輪精密磨削技術」,讓葉片削磨工具的加工精度達到了0.003毫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二十分之一。這個項目從立項到成功到獲獎,洪家光帶領他的團隊專研了十年。這項技術成果,為企業新增銷售額3.05億元,推動了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進程。
  • 高中寫作素材:《大國工匠》典型素材整理
    極致:焊點寬 0.16毫米 管壁厚0.33毫米「長徵五號」火箭發動機的噴管上,就有數百根幾毫米的空心管線。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鳳林需要通過3萬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們編織在一起,焊縫細到接近頭髮絲,而長度相當於繞一個標準足球場兩周。
  • 專家: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精度世界第一
    2009年國際狙擊大賽,中國選手使用國產7.62毫米口徑狙擊步槍參加比賽,令人意外的是,由於槍枝的精度不夠,中國選手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了。而這次使用的7.62毫米口徑狙擊步槍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85式,在這之前,我軍對85式還挺滿意的,800米內可以準確擊中目標。所以說,一支軍隊必須要走出去,否則總是呆在自己家裡,怎麼能發現差距呢?
  • 北鬥三號衛星星上產品研製者唐仁傑:每天都在和「1毫米」較勁
    8月3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相關發布會上表示,400多家單位、30餘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攻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餘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500餘種器部件國產化研製,實現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核心其部件達到國產化率100%,是中國航天幾代人接力,設計、打磨、創新的結果,星辰大海裡只爭朝夕。
  • 0.5毫米、0.2克……東勝的工匠精神,就該是這樣的
    什麼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0.5毫米工匠精神是0.2克工匠精神是——嚴謹認真、精益求精今天記者就帶您走進東升包裝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去看看他們的工匠精神一進廠區大門,耳邊響起機器轟鳴的印刷聲,陣陣油墨味隨之撲鼻而來,繁忙的工人走來走去,有的在印刷、有的在搬運、有的在整理。
  • 把鐵片銼到頭髮絲1/35的精度,「鬼斧張」詮釋:顏值高的人比你還努力!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德觀察」(ID:daodeguancha-cctv12)「全國青聯」(ID:acyf1949),央視網、新華網、中國青年網
  • 中美俄三國衛星精度對比:俄羅斯10米,美國0.1米,中國精度是多少?
    他說到我國北鬥三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已經達到100%,北鬥系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這個100%非常的耀眼。 中美俄三國衛星精度對比:俄羅斯10米,美國0.1米,中國精度是多少? 美國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鼻祖」,那麼這種優先的優勢,也說明了美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已經非常的成熟了。美國GPS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0.1米,不得不說在這個領域,老美確實佔據著優勢,這也是為什麼全球有不少國家都在使用老美的GPS系統。
  • 誤差不超過0.5毫米,展現中國鐵路新智慧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7日10時30分,京雄城際鐵路最後一組500米長鋼軌從T11運輸車前端緩緩送出,平穩落在無砟道床上。精調後,砟道誤差不超過0.5毫米。(新華網8月18日)中國鐵路起步較晚,百餘年來,從「馬拉火車」到世界第一的中國高鐵線,從「不允許中國自己修鐵路」到採用新型無砟軌道板的京雄城際鐵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精,風華正茂的中國高鐵正用自己獨有的智慧引領著世界高鐵建設風向標。科技加持,京雄城際鐵路展現高鐵建設水準。
  • 太原組織「大國工匠」「三晉工匠」「晉陽工匠」進行技能展示
    解說員舉例,一張普通A4紙的厚度是0.1毫米左右,人的頭髮直徑在0.07毫米左右,也就是說一張A4紙的厚度大約等於1.5倍的頭髮直徑,要想把紙打通而氣球不破,選手在手動操作時鑽頭前進要控制在0—0.1毫米,進得少了鑽頭切不到紙張,進得超過十分之一毫米就會扎破氣球造成項目失敗。同時,紙張並不是固定在一個平面上,而是放在有彈性的氣球上。
  • 大國工匠 探索路上 毫釐之間 他們如何書寫大國篇章?
    10月2日至今,央視新聞推出《大國工匠》系列,記述這個時代的能工巧匠,傳承工匠精神,助力中國夢。今天是本系列的最後一期,讓我們一起走近三位用雙手的靈巧與細緻成就不凡的大國工匠。胸懷夢想,心平手穩,焊接飛天神箭;毫釐之間,把握分寸,重現曠世兵馬俑;肉眼難辨,手工打造,精美弧線託舉中國飛機翱翔藍天。工匠擔當,兼濟天下。
  • 0.015毫米「手撕鋼」面世 實現0.005毫米的超越
    據太鋼精帶工作人員介紹,手撕鋼其實就是一種不鏽鋼箔材,用普通的不鏽鋼軋制而成,但是由於要求軋製得非常薄,厚度僅有0.015毫米,也就是A4紙厚度的四分之一,薄到能夠用手輕鬆撕開,因此才被形象地稱作「手撕鋼」。那麼如此「脆弱」的不鏽鋼有什麼用途呢?
  • LD-002R光固化3D印表機怎麼樣?用戶說了算!
    「列印了兩個佩奇模型,精度各方面都非常好整機外觀非常牢固,列印出來的模型都很完美精度很高細節處理很好,機器高大上鈑金結構也很牢固學校買來做研發,打出模型立體感很好非常實用,效果也很逼真,列印速度快」創想三維電商平臺真實評價比起FDM 3D印表機,LCD光固化3D印表機優勢明顯:列印精度高、列印速度快、操作簡單
  • 「耕育匠藝」傳承耕育文化、工匠藝術和工匠精神
    做自己人生的工匠,就是要專注、就是就是要潛心鑽研、久久為功、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鬆。求精是永恆追求:科學的精度關乎項目的成敗,而人生的精度關乎事業的成敗。只有經歷千錘百鍊、突破自我,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心正是「匠人」之魂:以端正的品行、高雅的品位、高尚的品格,追求精深、精湛、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