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12月3日消息,阿布達比國際金融中心與阿聯中央銀行在兩國首都聯合舉辦「2020中國-阿聯創新投資大會」。本次大會是中東北非最大金融科技和創新盛會「阿布達比金融科技節」(Fintech Abu Dhabi)的中國平行會議。大會在全球疫情和經濟不確定性高企、多邊合作備受挑戰背景下召開,圍繞創新投資和金融服務兩大主題進行深度探討,百餘位中外嘉賓通過15場專題圓桌和35場主旨演講展開深度交流。
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 丁志傑
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丁志傑出席2020中國-阿聯創新投資大會,並就「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機遇與挑戰」議題發表洞見。
演講摘錄如下:
十四五規劃 「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考量因素 十四五規劃提出「穩慎」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十四五規劃建議裡關於人民幣國際化是三句話,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係,這是關於人民幣國際化用了三句話。可以看出人民幣國際化這個問題很重要,具有戰略意義。「穩慎」 兩個字體現了,一定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且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大家經常講: 新興市場國家在金融開放的過程中幾乎無一例外的出現了危機,中國能不能擺脫所謂的魔咒。未來中國的金融改革,特別是開放的過程中,人民幣應該是統領的——未來中國跨境投融資體系裡要由外幣更多轉向以人民幣為核心。構建新型的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可能給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帶來一種新的元素,就是互利合作。
人民幣匯率升值和人民幣國際化 近期人民幣出現較快較大的升值和人民幣國際化關係不太大。
近期人民幣升值首先是因為對全球都有影響的新冠疫情蔓延,中國在防控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中國經濟內部的基本面是決定性的因素。
第二,近期美元走弱。如果和人民幣國際化有關,從更長遠的為人民幣匯率提供穩定乃至成為強勢貨幣提供基礎來看,人民幣國際化使得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身份歧視會得到修正,這是更長遠的情況,它在未來會慢慢顯現。
近期的債券市場外資持有的數量在增加,很多人認為是中美利差,但更長遠地看,過去2015到2018年面臨資本流出的時候中美的利差也是在2以上。現在的利差略有抬升,不足以解釋目前的債券市場的外資流入。中國的基本面因素決定了外資對中國經濟對人民幣的看好,進而推進了人民幣在國際化上的進展和近期出現了升值。
如何「穩慎」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一個方面是在人民幣跨境結算的時候更加便捷便利。如果哪天人民幣在境外像美元這樣便捷結算,說明我們自己的工作做到了。中國的資產更具有國際屬性,中國的金融市場的開放,全球的投資者把中國的資產作為重要的配置。 貨幣國際化最核心的內容是使一國的資產具有國際屬性,這個比貨幣層面或者跨境層面更重要。
人民幣國際化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第一,很多國家的貨幣是國際貨幣,美國和英國都是逆差,日本和德國則長期順差。同樣是使用歐元的歐元區,各成員國也有逆差和順差。這主要取決於一國經濟的因素,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不大。國際收支結構的變化使得中國的對外資產負債本幣化。過去我們知道人民幣沒有國際化以前,我們的對外資產對外負債幾乎都是以外幣形式,未來隨著變化,中國的對外負債越來越多的是人民幣形式,未來還會進一步深化。未來中國的對外資產也越來越多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形式。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大家會發覺本幣形式的對外資產負債本身的安全性越來越高。人民幣國際化代表了中國金融開放,越開放越安全,我們完全有可能有效避免過去大家講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國際外債危機和貨幣危機。
人民幣國際化對資本帳戶開放的影響 未來十到十五年,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都提出要建立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外匯管理領域也要建立高水平的資本項目開放。
高水平的資本項目開放首先是穩定的,不是隨時可變的。
要消除資本項目開放的不確定,還有三方面工作需要做:一是統籌本外幣跨境資本,跨境資本流動的時候本外幣一視同仁。
第二要統籌交易和匯兌環節。過去外匯管理把它作為獨立工作,未來在交易環節有資本市場的開放和開放以後的匯兌,這個領域應該統籌。
第三要統籌流入和流出跨周期的調整。過去大家可以看到一個周期裡2009到2014年面臨過度流入,接著是流出,當局採取了很多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未來可以考慮建立跨周期的營運平臺,流入的時候就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流出。中國未來的外匯環境體制面臨著很大的改革開放的任務,這也是新形勢下建立開放性經濟新體制更高水平開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