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與越南油茶

2021-02-12 鳳凰山植物遊記

2020年12月19日 冷

      鳳凰山腳下的油茶花,每年12月都會寒風中如期盛開,潔白如玉掛滿樹,甚為壯觀。但花期短,就11月末至翌年1月初,謝幕時落花如雪,疑是滿地霜。作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許多人會採摘油茶果的種子來提取籽油,所以每年待果成熟時,路上總留下一地果殼。

      而我,只會欣賞油茶花的美並如數家珍地記錄。

      初春時,曾與王長虹老師同行山中,路過某棵油茶樹下,王老師興奮地告訴我們:「大家看,這叫茶泡,是茶樹上初生果實或葉子的變異物,因真菌寄生變異膨脹,果肉厚中間空,不是果實卻可以吃,我小時候經常吃,味道甜略帶澀,鬆脆爽口。」說完等大家都拍好照片後,就摘下來現場示範嘗了一口:「嗯,味道還行。」不過說實話,這茶泡賣相好一般,吃也要點小勇氣。我也試了一小口,果然爽脆味微澀。

      「對了,神遊,我懷疑鳳凰山下的油茶越南油茶,因葉子有點不太像我老家湖南的,花開時你再注意觀察下油茶花的雌蕊,如果柱頭三裂以上的就是越南油茶。」

      愉快地領受了王老師交我的小任務,回家就認真地查閱《中國植物志》上有關兩者之間的區別,並整理如下:

      通過文字資料整理再對照之前拍過的油茶花照片,確實花形大小不一,這應該就是兩者區別比較直觀的判斷吧,然而《植物智》也補充說了「長期栽培,變化較多,花大小不一。」所以關鍵還是要等花開時認真細辨柱頭的裂數。終於,12月又依時而至,是時候要完成任務了。

      11月28日拍到了第一朵油茶花綻開,經觀察,這還是油茶。12月5日又抵此時多棵油茶樹已經陸續白花開。今天現場所見應是一路盛花期了:抬頭望,每棵油茶樹都是銀花滿枝頭;低頭看,又是花瓣滿地留,如夢雪境,還應景地掠過幾陣刺骨北風。鎖定一棵花形略大的油茶樹,細觀其花的雌蕊能清楚看到柱頭4深裂,量其花瓣尺寸又符合了資料描述,越南油茶花無疑。

      由此,可以基本確定,鳳凰山下既有油茶也有越南油茶,直觀上後者葉橢圓、齒略鈍、花形大、瓣深裂、果稍大。若近觀其花柱,越南油茶柱頭先端4或5裂甚至分離,有別於3裂的油茶,便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山茶科山茶灌木或中喬木,屬名Camellia是為了紀念捷克旅行家George Joseph Camell(1667年-1706年)而命名;種加詞oleifera就是「產油的」意思。「從長江流域到華南各地廣泛栽培,是主要木本油料作物,蒴果3室或5室,花絲亦出現連生的現象。」《植物智》如此描述。

▲雄蕊花絲近離生,或具短花絲筒▲

▲花柱頂端3裂▲

▲花頂生,苞片及萼片約10▲

▲花瓣倒卵形,先端四缺或2裂▲

▲葉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

▲葉先端鈍尖,基部楔形,具細齒▲

      越南油茶 Camellia drupifera(原 C. vietnamensis),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種加詞drupifera為「具核果」的意思(原vietnamensis意思就很清晰了,說明它的模式標本採自越南)。《植物智》上說「產廣西柳州及陸川一帶,現廣西推廣栽培為油料植物。」看來,這發現,可以申請加上「珠海」這產地地名了。

▲雄蕊多數,排成6輪▲

▲花柱3-5,離生或先端3-5裂▲

▲花瓣7-8片,倒卵狀三角形▲

▲先端2裂,裂片長7-10毫米▲

▲苞片及萼片10-20片,卵圓形▲

▲葉革質,橢圓形先端尖銳▲

▲葉基部圓形或鈍▲

     

      中國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較廣的國家,是世界上知名的油茶籽油生產基地,除此之外只有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有少量的分布。油茶的中心產地則分布在我國的西南及湘贛南部、廣東,其栽培歷史有兩千年以上,是我國特有的油料樹種,中國是油茶的原產地。

      油茶籽油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的食用植物油,其生產和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公元前三世紀的《山海經》緒書記載:「員木,南方油食也」。這裡所說的「員木」即油茶,可見我國民間當時就開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歷史上,油茶籽油曾經是「皇封御膳」用油,據史料記載,用小米麵為原料,配以杏仁、花生米、海帶絲、豆腐丁和調味品、油茶籽油,是宮廷的御膳食譜,足可顯示享用油茶籽油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於我而言,看重的只是能辨識出油茶越南油茶

      應是前人所種,混居在山腳,但無論是油茶還是越南油茶,不說其榨油之功效,論花之顏值,已是冬天鳳凰山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鳳凰山因你而美麗,每年冬季,似是故人來。

油茶蒙恩聖誕開

清心同行饋萬代

植物名詞

1、油茶、油棕、油橄欖、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核桃、油桐、烏桕並稱為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2、茶泡,茶樹上一種變異茶花的果子的變異形成物。茶泡不是一種果實,而是一種由於真菌寄生,刺激了葉肉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形成一種泡泡。果實外部光滑發亮,中空,果內側為纖維狀,有花柱連接果實根部和頂部。

3、茶耳是一種由細麗外擔菌(Exobasldium gracile)引發的植物病狀,具體表現為葉片腫大畸形,多發生於幼葉。

溫馨提示

1、圖片均為原創,全拍自鳳凰山,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2、植物簡介參照《植物智》、《深圳植物志》,油茶籽油資料源自網絡;

3、歡迎喜歡野生植物或珠海鳳凰山的朋友留言加我微信。

2020-12-20家中

鳳凰山植物遊記NO-2020-47

SY047

※※※※※ PRAT 2 ※※※※※

以下是今天所拍的部分植物

一圖一植物留作附後補充記錄

愛鳳凰山植物

一花一草一世界

是日11公裡路8.5小時

▲廣防風 Anisomeles indica▲

唇形科 廣防風屬 直立草本粗壯分枝

▲毛相思子 Abrus pulchellus subsp.▲

蝶形花亞科 相思子屬 疏被長柔毛藤本

▲葫蘆茶  Tadehagi triquetrum▲

蝶形花亞科 葫蘆茶屬 灌木或亞灌木

▲細齒葉柃 Eurya nitida▲

山茶科 柃木屬 灌木或小喬木 雌花

▲黑嘴蒲桃 Syzygium bullockii▲

桃金孃科 蒲桃屬 灌木至小喬木 較常見

▲茸莢紅豆 Ormosia pachycarpa▲

蝶形花亞科 紅豆屬 常綠喬木高達15米

▲閩粵千裡光 Senecio stauntonii▲

菊科 千裡光屬 根狀莖草本 葉抱莖

▲紅紫珠 Callicarpa rubella▲

馬鞭草科 紫珠屬 灌木高約2米

▲長柱瑞香 Daphne championii▲

瑞香科 瑞香屬 密被白色絲狀粗毛 

▲豬籠草 Nepenthes mirabilis▲

豬籠草科 豬龍草屬 直立或攀援草本 雌花

▲豬籠草 Nepenthes mirabilis▲

豬籠草科 豬龍草屬 直立或攀援草本 雄花

▲變葉樹參 Dendropanax proteus▲

五加科 樹參屬 直立灌木葉多變形

▲毛冬青 Ilex pubescens▲

冬青科 冬青屬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寄生藤 Dendrotrophe frutescens ▲

檀香科 寄生藤屬 木質藤本 雄花

▲杜鵑 Rhododendron simsii▲

杜鵑花科 杜鵑屬 落葉灌木

▲白花苦燈籠 Tarenna mollissima▲

茜草科 烏口樹屬 與假桂烏口樹區別是有毛

▲粗葉木 Lasianthus chinensis▲

茜草科 粗葉木屬 灌木 枝與小枝均粗壯

→→→ END ←←←

▲日月不變  山漸缺▲

相關焦點

  • 微科普 | 油茶的生長習性
    油茶廣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南的18個省(自治區),越南普通油茶最適生區為華南、華東的湖南、江西等省的低山丘陵地區。油茶樹根系發達,是喜酸性的喜光樹種,幼苗時稍耐蔭,根系直立發達,在pH值4.5~6的酸性紅壤上生長良好,壽命長達100年以上。油茶屬兩性蟲媒花.花期10~12月,果實次年l0月成熟,經濟收益期達40~50年,在立地條件好的百年大樹也有掛果纍纍的。油茶為蟲媒花,雌雄同花,自花不育,但同種之間親和力極差。油茶很難通過風媒傳粉。
  • 油茶驕子——晏綠金
    情潤三農惠民生,心系油茶共揚帆。在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有座「航母」格外顯眼——中國首個國家級油茶博物館。這個佔地面積1000平米的博物館採用了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微縮造型。博物館分為主館和副館,主館位於甲板上層,採用3D影像、幻影成像、電子觸摸等聲光電高科技影像技術展現油茶資源、油茶歷史、油茶文化、油茶發展及產業展望。
  • 紫莖,油茶的開發利用
    油茶籽油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用植物油。它的物理、化學特性與橄欖油極為相似,其脂肪酸成分是以油酸和亞油酸為主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不含芥酸、山嵛酸等難以消化吸收的組分。由於油茶籽油不含亞麻酸,不易氧化變質,穩定性高,因此具有耐儲存和耐高溫的良好性能。
  • 高露油茶文化節,油茶飄香阿妹更靚
    昨天,高露村開展了第三屆高露油茶文化節今天廣西新聞網也報導了昨天高露油茶文化節的活動內容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龔普康 攝4月14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洋溪鄉高露村舉辦第三屆油茶文化節。當地群眾以茶為媒、以茶會友、以茶促商,通過吹蘆笙、跳多耶、油茶宴及民俗展演等多彩節目,盡展侗家風情,吸引眾多遊客前往觀賞體驗。
  • 清湘老道:油茶飄香
    油茶飄香文/清湘老道打油茶,是我國西南山區人民特別是桂北山區人們喜愛的獨具特色的一種飲食習慣。這正應了當地人喝油茶的順口溜:一杯苦二杯甲、三杯四杯正好呷。喝油茶不止是喝茶,還有其它內容。喝過第一碗後,第二碗時女主人提來一鍋蒸熟的紅薯和山薯。這紅薯、山薯軟糯還帶些許甜,就著油茶來吃。這時茶香味、姜香味、豆香味、油炸香味和著辣味、鹹味加上松、脆、糯,各味合為一體,讓我味蕾頓時大開,食慾大張。這還不算,主人又用鐵夾從灶旁四周火燙的柴灰裡翻出不少的煨紅薯。
  • 灌陽油茶,就是這個味兒!
    做法不同,油茶的風味也千差萬別。其中,桂林的灌陽油茶以鮮香爽辣聞名,被乾隆爺譽為「爽神湯」。油茶的配料十分豐富,其中紅色酸辣椒是灌陽油茶的特色佐料。灌陽油茶是灌陽最有名的風味小吃之一。從灌陽縣內出土的青銅油茶鍋器具「首」考證,灌陽瑤族油茶技藝已有上千年歷史。
  • 「油茶萬裡行」2020全國油茶聯合萬裡行-福建漳平站
    自開展全國油茶聯合萬裡行以來,油茶共享服務平臺收到了大量業務諮詢及邀請,調研組也儘可能安排走訪特色中小企業(種植戶)及合作社,了解他們的產業需求及特色經營模式,這樣更能全面的了解現階段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的真實情況。
  • 山西美食系列--9、油茶
    但要是在冬日,我認為油茶無疑是更好的選擇。油茶又稱為稱「暖肚湯」。《飲膳正要》中描述:「羊油又作油茶,以油煎滾,用麵粉炒黃攪之,佐以椒鹽蔥桂之類,以凝冷成團。每摘少許,煎湯飲之,冬日最宜,體溫而適口。」     山西地處北方黃土高原,冬日清晨日出較晚寒風凜冽,頭腦、羊雜割、稍梅、羊湯等含有羊肉製品的早餐在進食之後可以在清晨迅速使身體變暖,讓人一上午都不覺寒冷。
  • 謝煥友:讓油茶變為山區「金疙瘩」
    昔日「園丁」育花朵 今日園丁富鄉民「這是我們引進的優良無性系高產油茶品種(長林系列),油茶掛果期由老品種的8到10年縮短為3到5年,畝產由老品種每畝3到5公斤增至20到60公斤。」商城縣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負責人謝煥友告訴大河網記者,這種優質品種為商城縣乃至整個大別山地區發展油茶提供了優良無性系油茶種苗,為推動大別山地區油茶產業化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 油茶還有一個英文名稱,好多人不知道!油茶新析搞掂老外--加了蔥花的咖啡
    在桂湖邊一家餐廳,剛入座,服務員給我們推薦恭城油茶,朋友用中文問服務員:油茶英文怎麼說,服務員搖搖頭。油茶怎麼翻?想起火炎寫的文章--加上蔥花的咖啡,隨口說道: coffee with green onion 。老外聽了馬上問: is there has coffee with onion?
  • 油茶栽培技術
    一、造林地的選擇根據油茶的適生性,以選擇地下水位在1m以下、土層厚度不少於80cm、pH值在5.0—6.5之間、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紅壤、黃壤、紅黃壤為宜;海拔100—800米,山地坡度在25°以下的陽坡地。
  • 黎明鄉抱團發展油茶產業
    黎明鄉抱團發展油茶產業 www.gxbszx.gov.cn  2020-12-09 09:21  閱讀:3069次  作者:黃君鈞  編輯:班潔  來源:右江日報
  • 興國:「稅惠」添力 油茶飄香
    「多虧了『稅惠』政策,今年家裡30畝油茶林收入4.2萬餘元,不但免繳稅,還能就近拿到代開發票!」近日,興國縣楓邊鄉西林村貧困戶廖先珍說。  近年來,興國把油茶產業當作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富民工程來抓,積極落實優惠政策,優化涉稅服務,助力油茶產業成為企業、農戶的「脫貧樹」和「致富樹」。
  • 道縣:注重油茶管護 累計新造油茶基地14.7萬畝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3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唐少清)12月12日,在道縣白芒鋪鎮野祝福村油茶基地,林農們一片忙碌,撫育油茶幼林,據現場指導的林業技術員介紹,近年來,道縣通過政策扶持,加快實現油茶產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零散向規模、由粗放向集約跨越
  • 請喝一杯荽油茶
    大桂林的油茶種類舉不勝舉,使嗎灌陽油茶、平樂油茶、龍勝油茶、恭城油茶……信手拈來,除了特色鮮明,好喝好飲之外,其名聲早已是香飄八桂,如雷貫耳了,廊子都可以與時下的桂林米粉一爭高下 灌陽油茶,只是一個總的叫法而已。若按地域、配料和操作的不同,又分為油茶、荽油茶、香菇茶、糖(姜)茶、開口茶、焦米茶等。可能是出於生活習俗的不同,灌陽人把灌陽分成上灌陽和下灌陽,這荽油茶就屬於下灌陽的一種特色小吃和保健飲品。 下灌陽是指縣城所在地城關鎮以東以北地區,如新圩、文市、水車等鄉鎮。
  • 上杭湖洋:千畝油茶助脫貧
    東南網龍巖11月17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導 近日,筆者在龍巖市上杭縣湖洋鎮元豐村「發庭種養殖家庭農場」看到,群山之中的千畝油茶基地,坡上坡下儘是鬱鬱蔥蔥的油茶樹,一顆顆圓潤飽滿的油茶果掛滿枝頭,貧困戶們正忙著採摘,鎮村幹部也來到現場了解今年的收成。
  • 河南油茶林面積達100萬畝:油茶花越開越旺「生態飯」越吃越香
    11月16日,在光山縣召開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傳來好消息: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我省不斷加大油茶產業發展力度,截至目前,全省油茶林面積已達到100萬畝,年加工生產茶油8500餘噸,年產值約12億元。去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考察調研時指出,利用荒山推廣油茶種植,既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又改善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
  • 酉陽最大的油茶育苗基地在泔溪鎮推進
    2月24日,在泔溪鎮太平村,近30名工人正在油茶育苗基地裡整地,為全縣今秋、冬及明春大面積油茶栽植做育苗準備工作。基地現場管理人介紹,泔溪鎮油茶育苗基地佔地201(約13.4公頃)畝,是全縣佔地面積最大的油茶育苗基地。目前正在進行整地、起溝等工作,未來一周之內,油茶幼苗將正式栽植。基地所屬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包括泔溪、龍潭、萬木、可大等鄉鎮在內地油茶育苗基地共有400餘畝(約26.67公頃),將在秋後,為全縣總量達10萬餘畝(約6666.67公頃)的油茶地提供種苗。
  • 「四力四全蹲點」油茶滿枝頭 幸福在心頭|黎平35萬畝油茶惠及16萬人
    忙著給油茶樹剪枝的村民黃德權介紹,他家有10多畝油茶林,「每畝油茶林產油量在30公斤左右,每畝產值達3000多元,種植油茶讓我實現了脫貧致富。」  這是黎平油茶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油茶種植基地近年來,黎平縣油茶產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該縣主導產業。目前,該縣油茶種植面積達35.71萬畝,參與油茶種植農戶4.81萬戶16.25萬人,其中貧困戶1.8萬戶7.1萬人,戶均增收0.99萬元。黎平縣已被列入全國百個重點油茶發展縣、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範縣。
  • 江西進賢:整合資源 打造油茶特色產業
    油茶產業是進賢縣傳統特色產業之一,近年來,進賢縣多措並舉,整合資源,打造油茶特色產業,逐步使油茶成為進賢的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該縣十分重視油茶產業發展,縣政府出臺了《進賢縣油茶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同時整合各項涉農資金保障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