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縣:注重油茶管護 累計新造油茶基地14.7萬畝

2020-12-15 紅網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3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唐少清)12月12日,在道縣白芒鋪鎮野祝福村油茶基地,林農們一片忙碌,撫育油茶幼林,據現場指導的林業技術員介紹,近年來,道縣通過政策扶持,加快實現油茶產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零散向規模、由粗放向集約跨越,「湘南油海」初具規模,全縣累計新造油茶基地14.7萬畝,並從五個環節提升管護質量。

為做到科學種植,道縣在初冬11月至次年早春2月、3月上旬,當苗木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長,根系部分生長活躍,最適宜種植時,安排進行種植。精管苗木。起苗前灌水溼潤苗田,防止根系損傷,每捆根部用黃泥漿沾上,基部用稻草包裹,運輸中防日曬風吹,不能及時栽植的苗木,要噴水或假植保溼,提高成活率。

同時,為做到細心栽苗。將苗植於底肥拌勻的土穴中,穴深60~70釐米,逐步回填土壤,填平時澆足定根水,再培土成龜背狀,剪除15釐米以下枝葉,防止失水。及時抗旱。夏季高溫乾旱時及時做好中耕除草、施肥澆水和遮陰蓋兜等保苗措施。對症防病。新造林易滋生病蟲,重點防治地下咬根和枝上咬芽害蟲,並防治炭疽病、軟腐病和煙煤病等病害。

相關焦點

  • 道縣測算油茶麵積達54.7萬畝 打造「湘南油海」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12月14日,道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新一期油茶測產結果,顯示出道縣近年來油茶發展指標穩定增長,管理質量持續向好,產業建設日趨規範。本次測產準確的測定了全縣不同地區、不同立地條件、不同林分種類的油茶產量情況,測產顯示油茶指標穩定增長,經測算統計,2020年油茶林面積54.7萬畝,可採摘面積達46.3萬畝,油茶鮮果總產量13.38萬噸,茶籽總產量3.3萬噸,茶油總產量8361.1噸,總產量較2019年相比增產3%。
  • 道縣:注重示範引領推進冬季造林 已完成新造林整地1萬畝
    紅網時刻永州1月2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李乾華)1月1日,道縣白芒鋪鎮小甲村造林大戶蔣孟春正帶領一群民工,在自己承包的600餘畝山地上挖穴整地,計劃冬造油茶,據在場指導的林業部門技術員介紹,入冬以來,道縣立足早規劃、早部署、早落實,縣鄉兩級領導示範引領,全力推進冬季造林。
  • 40萬畝「本來茶油基地」落戶衡陽油茶林認養開啟
    11月24日,新京報記者從本來生活網獲悉,40萬畝的本來茶油基地落戶湖南衡陽,本來生活與「大三湘」茶油籤訂戰略協議,通過專屬認養油茶林方式,創新產業鏈扶弄助農。「大三湘」茶油公司位於湖南衡陽,通過合作社模式助力當地農戶脫貧增收。
  • 貴州天柱:打造油茶全產業鏈 建成30萬畝「綠色銀行」
    2012年1月,當地黨委、政府向王家權及時施援:以125元一畝的費用補助開墾費2.5萬元;油茶苗2元一株免費送油茶苗2.2萬株;每年送肥料10噸連續送3年;一畝補助50元的撫育費也連續補3年。「政府的扶持減輕了我的壓力,我的油茶基地才得以建起來。」王家權說,政府扶持3年,他自己護理3年。
  • 河南油茶林面積達100萬畝:油茶花越開越旺「生態飯」越吃越香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利用中央財政補貼造林、中央預算計劃內投資長江防護林油茶專項造林、國家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項目等,我省投入資金5460萬元,完成油茶營造林面積9.1萬畝。作為河南油茶主產區,信陽市油茶林以每年5萬多畝的速度持續增長,目前種植面積達到98.29萬畝。
  • 「油茶萬裡行」2020全國油茶聯合萬裡行-福建漳平站
    自開展全國油茶聯合萬裡行以來,油茶共享服務平臺收到了大量業務諮詢及邀請,調研組也儘可能安排走訪特色中小企業(種植戶)及合作社,了解他們的產業需求及特色經營模式,這樣更能全面的了解現階段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的真實情況。
  • 油茶驕子——晏綠金
    他知道,引導家鄉農民致富與創立黃袍山公司同等重要,油茶基地種植成功與否關係到公司的生存與發展。晏綠金的公司始終圍繞「轉農、惠農、富農」的宗旨,把產業發展與強農富農有機結合,創新基地建設模式,大力開展高標準油茶基地建設。2008年2月,公司成立基地建設部,聘請了縣農辦、縣林業局退居二線的領導與專業人士,從良種選育到基地種植的管護,在沙堆鎮租賃200畝水田開始良種選育。
  • 「四力四全蹲點」油茶滿枝頭 幸福在心頭|黎平35萬畝油茶惠及16萬人
    初冬時節,天氣雖然寒冷,黔東南州黎平縣高屯街道絞便村油茶樹種植基地裡,不少農戶卻在忙著給油茶樹剪枝,一派熱火朝天。忙著給油茶樹剪枝的村民黃德權介紹,他家有10多畝油茶林,「每畝油茶林產油量在30公斤左右,每畝產值達3000多元,種植油茶讓我實現了脫貧致富。」  這是黎平油茶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
  • 進賢油茶種植面積13.9萬畝
    近日,記者來到進賢縣下埠集鄉下埠村,只見成片的油茶林鬱鬱蔥蔥,正值掛果期,樹上果實纍纍,一派豐收景象。下埠集鄉全鄉有油茶林2萬多畝,其中下埠村就有5000餘畝。進賢縣有種植油茶的傳統,近年來,該縣多措並舉,逐步把油茶打造成全縣的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經過多年培育,江西省高正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成為該縣的油茶生產龍頭企業,去年該公司茶油產量達850噸,實現產值9000萬元。此外,該縣不定期地聘請科研院所的油茶管理專家,為油茶種植經營戶提供技術支持,推進油茶產業的發展。
  • 酉陽最大的油茶育苗基地在泔溪鎮推進
    2月24日,在泔溪鎮太平村,近30名工人正在油茶育苗基地裡整地,為全縣今秋、冬及明春大面積油茶栽植做育苗準備工作。基地現場管理人介紹,泔溪鎮油茶育苗基地佔地201(約13.4公頃)畝,是全縣佔地面積最大的油茶育苗基地。目前正在進行整地、起溝等工作,未來一周之內,油茶幼苗將正式栽植。基地所屬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包括泔溪、龍潭、萬木、可大等鄉鎮在內地油茶育苗基地共有400餘畝(約26.67公頃),將在秋後,為全縣總量達10萬餘畝(約6666.67公頃)的油茶地提供種苗。
  • 星耀福城丨湖南省勞模秦紅梅:用奮鬥實現自己的油茶人生
    (NO.860)在桂陽縣,油茶樹被人們稱為大山裡的精靈,是一種常綠、長壽樹種,結出的果實為油茶果。一次種植,收穫期長達五十年。湖南省勞模秦紅梅從小與油茶有著不解之緣,為了復活埋在心中的油茶事業種子,2011年,她扛起鋤頭返鄉創業,向大山進軍圓夢8000畝油茶,用奮鬥實現自己的油茶人生。進入油茶結果期,作為桂陽油茶協會會長的秦紅梅,到山裡去給同行們把脈支招,成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林子裡「看茶苞、吸茶蜜」,也是她的童年記憶。
  • 楊承榮:油茶林技推廣改變侗鄉群眾生活
    2002年,在南京林業大學專家的指導下,楊承榮從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引進13個油茶良種共4萬餘株苗木,在黎平縣高屯鎮小裡村、絞便村和肇興鎮肇興村創建了貴州首個面積300畝的油茶良種試驗基地。經過6年探索,2008年畝產油量30多公斤,按當時市價計算,平均畝產值1500元,較傳統油茶產值增加10倍。試驗成功了,如何推廣油茶良種,讓油茶產業成為黎平林農的「綠色提款機」?
  • 油茶花開 河南日報網-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家家門前「紅地毯」  與洪念芳一街之隔的胡作銀,是新建村的種油茶大戶,今年他家的30多畝油茶園,摘回一萬多斤油茶果,保守估計至少能收入兩三萬元。  據信陽市林業和茶產業局統計,信陽油茶產業已惠及全市24850戶貧困戶的近7萬貧困人口,實現人均年增收近2500元,小小油茶樹承載著萬千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大夢想」。
  • 謝煥友:讓油茶變為山區「金疙瘩」
    小康,只是開始;2021年,新開局,新作為,讓我們繼續砥礪前行,一起感受奔跑的故事。大河網記者 祝傳鵬冬日暖陽下,商城縣長竹園鄉長園野生茶油公司育苗基地裡,百餘萬株高產無性系油茶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而這些油茶苗不久後將銷往周邊縣區、鄉鎮,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鑰匙」。
  • 道縣月巖國有林場近5年累計完成新造林4991畝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蔣曉國)12月22日,筆者從道縣月巖國有林場獲悉,近年來,該場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穩步推進營林生產,保證山常綠水常青。近5年累計完成新造林4991畝、撫育4萬畝、提質2400畝、修復防火和巡護林道1431公裡。
  • 關注 | 「林」「遊」結合,長田油茶闖出生態致富新路子
    時下,來到長田鎮廣東省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油茶種植基地,但見這裡都是漫山遍野的油茶樹,大部分都比成人還高,綠油青翠的油茶樹上,一顆顆油茶籽壓彎樹枝,飽滿而光亮,構成了秋收季節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很是壯觀。
  • 江西進賢:整合資源 打造油茶特色產業
    下埠集鄉全鄉有油茶林2萬多畝(高正集團1.2萬餘畝),其中下埠村就有5000餘畝,現在正值掛果期,隨處可見一簇簇、一綹綹青中帶紅的果實,密密的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處處洋溢著即將豐收的喜悅。高正集團下埠基地的負責人陳經理告訴我們:「雖受去年乾旱的影響花期延遲,但今年的掛果整體還不錯,畝產可達300至500斤,長勢好的可達800斤,平均產值1000元/畝」。
  • 給山頭「理個髮」 為山坡「換個裝」 南洲鎮建起3000畝良種油茶林
    盛塘農業在昭陵村建立的良種油茶林基地。 姚文杰 攝株洲日報記者 鍾聯明 通訊員/龔建華11月18日,站在淥口區南洲鎮昭陵村的一個山腰上,何立山檢查著枯草從中綠油油的油茶苗。「成活率在90%以上。在他身後,十幾個山頭都種上了良種油茶苗,總面積達5000畝。出生於益陽的何立山,在株洲工作多年,妻子是昭陵村人。昭陵村位於湘江邊,山上長滿雜木,林相差,效益低。雖有一些油茶樹散布其中,但品種老化,長勢弱,產量不高。何立山看中了這一片坡度小、土層厚的山地,尤其是一座向湘江之中「伸出一條手臂」的小山丘,認為這是大規模開發農旅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上乘之地。
  • 興國:「稅惠」添力 油茶飄香
    「多虧了『稅惠』政策,今年家裡30畝油茶林收入4.2萬餘元,不但免繳稅,還能就近拿到代開發票!」近日,興國縣楓邊鄉西林村貧困戶廖先珍說。  近年來,興國把油茶產業當作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富民工程來抓,積極落實優惠政策,優化涉稅服務,助力油茶產業成為企業、農戶的「脫貧樹」和「致富樹」。
  • 油茶與越南油茶
    >越南油茶。」▲花瓣7-8片,倒卵狀三角形▲▲先端2裂,裂片長7-10毫米▲▲葉基部圓形或鈍▲           中國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較廣的國家,是世界上知名的油茶籽油生產基地,除此之外只有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有少量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