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榮:油茶林技推廣改變侗鄉群眾生活

2021-02-07 中國綠色時報

本報記者 李娜 本報通訊員 樓暨康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縣是貴州省十大重點林區縣,森林覆蓋率達72.72%,但生活在這裡的37萬侗族群眾卻長期守著綠水青山過窮日子。如何在「生態美」中實現「百姓富」?這是黎平縣委、縣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縣林技推廣站站長楊承榮從事林業科技推廣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楊承榮已在林技推廣基層一線工作了37年。「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進程中,守著綠水青山過窮日子就是『美麗貧困』。林業科技就是解開『美麗貧困』的一把金鑰匙。」這是他在工作中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油茶是黎平縣傳統產業,種植面積在貴州省名列前茅,但由於品種良莠不齊、經營技術水平低,全縣油茶長期平均畝產量不足3公斤。進入21世紀,黎平縣委、縣政府開始大力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任縣林技推廣站站長僅兩年的楊承榮挑起油茶品種改良和技術提升的重任。2002年,在南京林業大學專家的指導下,楊承榮從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引進13個油茶良種共4萬餘株苗木,在黎平縣高屯鎮小裡村、絞便村和肇興鎮肇興村創建了貴州首個面積300畝的油茶良種試驗基地。經過6年探索,2008年畝產油量30多公斤,按當時市價計算,平均畝產值1500元,較傳統油茶產值增加10倍。

試驗成功了,如何推廣油茶良種,讓油茶產業成為黎平林農的「綠色提款機」?楊承榮堅信,發展油茶產業必需良種先行。2008年,楊承榮鼓勵時任小裡村村主任的歐安烈成立黎平縣首家生產經營優質油茶苗木的專業合作社,並請來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高級工程師趙學民為合作社的苗木培育提供技術支撐。如今,該合作社已培育1000餘萬株優良苗木,為300多戶貧困戶提供了育苗技術培訓,並通過苗圃勞務用工,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6000餘元。在歐安烈的示範帶動下,黎平縣相繼成立了3家油茶苗圃。截至2020年春季,全縣累計培育油茶良種苗木1億株,帶動苗圃周邊1200餘人實現脫貧致富。小裡村村民劉世忠在歐安烈帶動下種植了2.5畝油茶良種,2018年靠賣油茶果增收1.5萬餘元。目前,歐安烈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油茶老闆」,小裡村80%的村民都改種了油茶良種。

為將油茶新品種新技術送進千家萬戶,近10年來,楊承榮的足跡踏遍黎平縣26個鄉鎮(街道),舉辦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300餘期,培訓基層幹部、農戶、技術骨幹3萬餘人次,技術輻射帶動農戶5萬餘人,接受群眾諮詢2萬餘人次,發放牽頭編寫的技術資料3萬餘冊。此外,楊承榮還負責幾個貧困村的科技扶貧工作,他經常利用公休假日深入村裡指導產業發展,村民們也非常喜歡聽他講講油茶種植、低改等技術。

通過技術培訓和示範帶動,截至2020年底,黎平縣新建和改造油茶達35.7萬畝,種植油茶良種24餘萬畝,涉及26個鄉鎮街道403個村,實現年綜合產值4.8億元,帶動貧困戶3萬餘戶6.5萬餘人就業,油茶良種種植人均年收入達3000元,黎平油茶產業基本實現良種化。僅2020年春季,黎平縣就新增油茶種植4.5萬畝。

近年來,楊承榮將適宜黎平高山林區發展的錐慄產業作為推廣重點,目前已引種試驗成功並於今年開始掛果。2020年春季,全縣完成1000畝錐慄標準化示範建設,為當地林業產業發展探索了新的發展路徑。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農村| 玉屏侗鄉罐罐油茶
    在侗鄉貴州玉屏,侗家人招待客人的方式就是做一道地地道道的罐罐油茶。  朝陽村是玉屏侗族自治縣侗民族習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風雨橋、吊腳樓、鼓樓、涼亭、刺繡、剪紙,還有那迷人的侗歌,特別是讓人吃過一次就忘不掉的罐罐油茶,吸引著八方賓客。
  • 高露油茶文化節,油茶飄香阿妹更靚
    昨天,高露村開展了第三屆高露油茶文化節今天廣西新聞網也報導了昨天高露油茶文化節的活動內容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龔普康 攝4月14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洋溪鄉高露村舉辦第三屆油茶文化節。當地群眾以茶為媒、以茶會友、以茶促商,通過吹蘆笙、跳多耶、油茶宴及民俗展演等多彩節目,盡展侗家風情,吸引眾多遊客前往觀賞體驗。
  • 河南油茶林面積達100萬畝:油茶花越開越旺「生態飯」越吃越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慧一片片油茶林,成長為融合發展的產業鏈;一捧捧油茶果,支撐起老區群眾的大夢想。茶花爛漫果飄香。11月16日,在光山縣召開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傳來好消息: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我省不斷加大油茶產業發展力度,截至目前,全省油茶林面積已達到100萬畝,年加工生產茶油8500餘噸,年產值約12億元。去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考察調研時指出,利用荒山推廣油茶種植,既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又改善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
  • 傑心:打造油茶品牌全產業鏈 帶領群眾共同走在致富增收路上
    品牌傳播網、中國食品網獨家報導  國家「十四五」期將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力爭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達到9000萬畝,改造低產油茶林2000萬畝,茶油產量達到200萬噸,產值達到4000億元。
  • 謝煥友:讓油茶變為山區「金疙瘩」
    昔日「園丁」育花朵 今日園丁富鄉民「這是我們引進的優良無性系高產油茶品種(長林系列),油茶掛果期由老品種的8到10年縮短為3到5年,畝產由老品種每畝3到5公斤增至20到60公斤。」商城縣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負責人謝煥友告訴大河網記者,這種優質品種為商城縣乃至整個大別山地區發展油茶提供了優良無性系油茶種苗,為推動大別山地區油茶產業化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 【國慶活動】錯峰出行、金稻飄香—廣西侗鄉親子遊
    >但既然是私家體驗版,我們絕不會只滿足於此我們還有更嗨的玩法進山採摘黑米藤和野菜為做餈粑做準備大人孩子共同參與深度體驗侗家的農家生活品嘗合攏宴整個侗寨都在開轟趴大快朵頤把酒言歡入住侗族傳統的特色吊腳樓建築與精髓建造的民宿活動關鍵詞
  • 關注 | 「林」「遊」結合,長田油茶闖出生態致富新路子
    長田鎮充分發揮生態優勢,積極鼓勵龍頭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引導農民利用林業土地資源發展種植油茶等林業經濟,變綠色資源為綠色財源。如今,油茶資源已經成為農戶一片可以「挖金掘銀」的天地。曼佗山莊 黃益斌:今年我們預計育有幾萬條苗,和鎮政府共同推廣,推廣新的種植模式,除了集約土地以外,我們也推崇通過企業的技術以及贈苗模式去帶動農村合作社和農戶在四旁地,利用他們的農閒時間和工作之餘,把油茶種起來,打造油茶專業強鎮。
  • 自學油茶林管理,老盧帶鄉親吃上「生態飯」
    盧術根是鎮頭鎮土橋村龍陽黨支部29號微網格長,聯繫著該村18戶群眾。在鄉親們眼裡,他是和油茶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茶農,帶領著村民脫貧致富;他還是細緻入微、體貼入心的微網格長,用真誠熱情的服務讓村民感到暖心、舒心。
  • 四川傑心生物科技集團啟航助力油茶產業集群發展
    首屆四川油茶產業發展(樂山)峰會探索發展路逕行業專家在峰會上交流國內油茶產業發展模式,探討樂山市農民種植山油茶發展林業與可持續脫貧增收致富發展路徑選擇,共話樂山市油茶種植髮展。犍為、沐川、五通橋和沙灣等區縣種植油茶對農林全產業鏈發展的意義和推廣價值。
  • 市林茶局產業扶貧幫扶村
    本報訊(記者 童 帥)近日,市林茶局主要負責人到定點幫扶村光山縣殷棚鄉五座樓村,調研指導駐村幫扶和林業扶貧工作。 據了解,五座樓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動員群眾,在市林茶局的指導下,利用拋荒地、無林地和部分疏林地進行相對集中連片發展油茶,利用林業技術優勢,幫助該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利用山地多的資源優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產業發展生態化,林業發展林果化,引導群眾做實做好油茶產業。
  • 油茶驕子——晏綠金
    油茶樹就生長在黃袍山上,每當油茶林結滿累累碩果,通城的女人們就紛紛上山採摘,並交由家裡的男人用最原始的工藝壓榨出來,每日炒菜做飯都離不開這芬芳的茶油。晏綠金深切感受到,家鄉通城人均三分田七分地,油茶籽種植歷史悠久,四十萬多畝山地資源一直尋求不到合適開發途徑,現有的十多萬畝油茶籽林沒有得到好的利用。
  • 江西進賢:整合資源 打造油茶特色產業
    下埠集鄉全鄉有油茶林2萬多畝(高正集團1.2萬餘畝),其中下埠村就有5000餘畝,現在正值掛果期,隨處可見一簇簇、一綹綹青中帶紅的果實,密密的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處處洋溢著即將豐收的喜悅。高正集團下埠基地的負責人陳經理告訴我們:「雖受去年乾旱的影響花期延遲,但今年的掛果整體還不錯,畝產可達300至500斤,長勢好的可達800斤,平均產值1000元/畝」。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調研我縣油茶生產機械化情況
    祁東縣融媒體中心11月22日訊(通訊員:周景儀)20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閔淑輝、中聯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高一平率專家組,來我縣調研油茶生產機械化及需求情況。當天上午,專家組先後來到我縣萬畝油茶種植有限公司、富嘉油茶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家仔細察看茶樹的生長情況,了解茶樹的品種和種植規模。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專家們聽取了油茶種植戶的情況匯報,詢問油茶生產機械使用情況。
  • 「四力四全蹲點」油茶滿枝頭 幸福在心頭|黎平35萬畝油茶惠及16萬人
    忙著給油茶樹剪枝的村民黃德權介紹,他家有10多畝油茶林,「每畝油茶林產油量在30公斤左右,每畝產值達3000多元,種植油茶讓我實現了脫貧致富。」  這是黎平油茶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油茶種植基地近年來,黎平縣油茶產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該縣主導產業。目前,該縣油茶種植面積達35.71萬畝,參與油茶種植農戶4.81萬戶16.25萬人,其中貧困戶1.8萬戶7.1萬人,戶均增收0.99萬元。黎平縣已被列入全國百個重點油茶發展縣、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範縣。
  • 常寧:油茶花「繡」滿紅土地「圖」
    深秋,油茶花開。湖南省常寧市蔭田鎮連片2萬餘畝的白馬油茶基地成了白色花海。油茶花給紅土地繡了一幅美絕又壯觀的畫卷。昔日荒涼貧脊的紅土丘陵,如今己成油茶盛產區。紅網時刻 通訊員 徐瑞東 尹維龍 記者 蔣楠 衡陽報導深秋,油茶花開。湖南省常寧市蔭田鎮連片2萬餘畝的白馬油茶基地成了白色花海,給紅土地繡了一幅美絕又壯觀的畫卷。該基地經過近十年的經營,昔日荒涼貧脊的紅土丘陵,如今己成油茶盛產區。
  • 樂山油茶採摘節引領產業助農增收 傑心集團活動很接地氣
    金秋十月,樂山市南山村油茶種植基地,滿山遍野、茶花盛開,蔥翠欲滴的油茶林,枝枝樹梢掛滿熟透的油茶果,油茶果進入收穫的季節。10月8日下午,樂山市第二屆油茶果採摘節在五通橋區南山村舉行。
  • 油茶花開 河南日報網-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據信陽市林業和茶產業局統計,信陽油茶產業已惠及全市24850戶貧困戶的近7萬貧困人口,實現人均年增收近2500元,小小油茶樹承載著萬千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大夢想」。  在新縣林業局苗圃場箭廠河鄉楊衝村鷹嘴巖油茶示範基地內,開滿白花的油茶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油茶果。  據場長張新安介紹,2009年,新縣被確定為全國100個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三年後,依託縣林業局國有林場,他們組建了這家苗圃場,負責為周邊群眾選育培植優質油茶種苗,並提供上門服務和跟蹤技術指導。
  • 油茶與越南油茶
    >越南油茶。」      11月28日拍到了第一朵油茶花綻開,經觀察,這還是油茶。12月5日又抵此時多棵油茶樹已經陸續白花開。今天現場所見應是一路盛花期了:抬頭望,每棵油茶樹都是銀花滿枝頭;低頭看,又是花瓣滿地留,如夢雪境,還應景地掠過幾陣刺骨北風。
  • 小小油茶果 託起致富夢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象州縣馬坪鎮古路村油茶種植戶 覃獻波覃獻波說,這些年,市林業局不僅免費提供茶苗給他們,還全面提供技術指導,提高了油茶產量。目前,古路村油茶種植示範帶動效果良好,種植規模已經達到1000多畝,增加了當地群眾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