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顆油茶果飽滿而圓潤,盧術根的油茶林再獲豐收。鎮頭鎮供圖
「老劉,肥料我給你送過來了。」11月30日,盧術根開著車將幾袋肥料送到了村民劉利華家中。盧術根是鎮頭鎮土橋村龍陽黨支部29號微網格長,聯繫著該村18戶群眾。在鄉親們眼裡,他是和油茶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茶農,帶領著村民脫貧致富;他還是細緻入微、體貼入心的微網格長,用真誠熱情的服務讓村民感到暖心、舒心。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潘思榮通訊員呂小雨
擔任微網格長
為村民服務充滿幹勁
雨後,漫山油茶樹青翠欲滴,開出了許多漂亮的白花,微風拂過,飄來一陣陣清香。
11月30日一大早,看到盧術根送來肥料,劉利華趕忙迎上去,真誠地道謝:「太感謝啦,肥料來得真及時!」
依託「一縣一特」政策,鎮頭鎮土橋村打造了油茶豐產林項目改造核心示範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劉利華也加入到油茶林改造中。
就在前幾天盧術根走訪時,發現劉利華正為自家的油茶林少了肥料犯愁。
「我身體不好,要把百來斤的肥料運回來,真的不容易。」得知她的難處後,盧術根忙說:「這好辦,包在我身上。」
第二天一大早,盧術根就開著車到集鎮上幫劉利華買好了肥料,回頭就送到了她家,還仔細叮囑她施肥的注意事項。看著這一袋袋肥料,劉利華心裡踏實多了,「有了微網格長,我感覺又多了一個親人。」
作為一名微網格長,盧術根對工作充滿了幹勁。「鄉親們主動拉著我說話,誰家鬧矛盾了我就去幫忙調解,哪兒的路燈壞了我就聯繫工人安裝……我能解決的就現場解決,解決不了的就及時跟村上反映。」盧術根說,「為群眾辦實事,他們舒心了,我就滿意了。
做致富帶頭人
成立合作社發展林下經濟
一件件暖心事,讓盧術根成了鄉親們的貼心人。憑藉著豐富的油茶種植經驗,他還是鄉親們致富的帶頭人。
2001年,38歲的盧術根回鄉創業。依託上一輩留下來的30多畝油茶林,盧術根購買了兩臺臥式液壓榨油機,開了一個榨油坊。第二年收入就超過3萬元,這讓他幹勁十足。
瀏陽油茶產業被定為長沙市「一縣一特」產業後,鎮頭鎮投入2600萬元,完成豐產林基地建設12727畝。與此同時,鎮頭鎮好韻味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選育出「油茶三華」國家優良品種,油茶畝產量大幅度提高。
盧術根發展油茶產業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雖然年近六旬,但閒不住的他不僅從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那裡學會挖溝跑水、整梯保土等油茶林管理技術,對自家30多畝油茶林進行改造,還成立了合作社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在土橋村承包了400畝改造的油茶林,林下套種西瓜、紅薯等,第一年就迎來大豐收。
致富不忘家鄉情。盧術根說,如今榨油坊裡的收入已足夠一家人過上幸福生活,發展林下經濟是希望帶動更多人吃上油茶產業這碗「生態飯」。
在盧術根的帶動下,一顆顆油茶果在當地成了「香餑餑」,農戶種植熱情高漲。盧術根細算了一筆帳,今年合作社僅發放工資就超過了30萬元,還為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每人每月發放工資4000元。盧術根說,未來的目標是育好油茶樹,結好「致富果」,帶動更多鄉親實現可持續增收。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
【來源:瀏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