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南網
湖北鄂南網:羅長兵
油茶驕子——晏綠金在幕阜山脈中段鄂贛交界處的通城縣有一座巍峨聳立的大山——黃袍山,是湖北十大名山之一,其著名的山峰有盤古大山、大盤山、仙聖山等被列為湖北省生態自然保護區。這裡山高谷深、洞幽泉冽、霧繞霞飛,如人間仙境,黃袍山白水崖瀑布被譽為「楚天第一瀑」;這裡曾是商周羅國、楚吳古道、一門三尚書,三裡五進士,楚頭吳尾之地自古人傑地靈;這裡曾是革命老蘇區,羅榮桓元帥早期革命紀念館、湘鄂贛省委黨校舊址、通崇修縣政府舊址,孕育了羅榮桓、傅秋濤、鍾期光等一大批革命將帥;這裡更是一座綠色生態的山,在這座景色秀美、物產豐饒、人文深厚的大山上,生長著茂密綿延的「東方神樹」——油茶林,黃袍山油茶傳奇神話故事代代相傳。更為傳奇的是從黃袍山走出的大學生晏綠金續寫黃袍山傳奇,用十年光陰譜寫了一曲「茶油戀歌」,他成立的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秉承「綠色 健康 低碳 可持續」的經營理念,致力於打造油茶產業的大發展。如今,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成為全國油茶產業重點企業、全國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糧油放心企業、全國油茶籽加工十強企業。「本草天香」茶油品牌的締造者——晏綠金多次獲得省市縣優秀企業家、湖北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榮譽稱號,2003年當選為市二屆人大代表,2007年當選為湖北省十一屆人大代表,2010年12月被省人力資源協會、省企業家協會授予「最具社會責任企業家」稱號,2012年5月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榮譽稱號,2014年董事長晏綠金被國家林業局評為「中國林業產業突出貢獻獎」,2016年獲得全國綠化獎章,2020年榮獲全國第八屆「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2020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巍巍黃袍山,悠悠油茶情。
在鄂南通城縣美麗的黃袍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話說當年玉帝與王母娘娘於瑤池設宴會仙。呂洞兵欲窺調料秘訣,便潛入膳房,偷得仙油一瓶,藏於袍內,後降落於此山。仙廚稟告王母,王母道:「此乃仙宮神物,不可偷洩人間。」旋即派遣天兵十萬雲降此山,嚴查追還。洞賓情急,將油瓶擲出,油瓶碎,仙油濺散,洞賓袍染。只見這仙油,黃澄澄,亮晶晶,竟將洞賓仙袍染成橙黃色,與玉帝所穿龍袍酷似。呂洞賓大驚,便洗袍晾於山上。遂得名,黃袍山。抖衣時,仙油四濺,黃袍山漫山遍野長出一片片油林,因王母追查仙油,凡間遂名為「查油」樹。後人因榨其果之油食之如清茶甘醇,便改稱為茶油樹。
從黃袍山走出來的大學生晏綠金,從小一直有一個夢想,要將家鄉黃袍山這漫山遍野的油茶樹,變成為家鄉的脫貧樹、致富樹。1992年,晏綠金從湖北中醫學院本科畢業後,分配到通城縣麥市鎮衛生院工作,紮實的專業基礎、忠厚的處世風格和勤懇的工作作風,讓他很快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好大夫」。1994年,嶽父吳石平創辦的福人藥業正處於產銷兩難之際,應嶽父之邀,毅然拋棄「鐵飯碗」拔刀相助。隻身赴廣東開發華南市場,憑藉專業特長以及過人的膽識和敬業精神,贏得了專家及客戶的認可和支持,迅速打開了銷售局面,為福人產品走向全國市場撥下了第一片城池,使瀕臨倒閉的藥廠產銷得以正常啟動,並逐漸步入發展的快車道。1996年受命擔任市場部經理,2000年以股東的身份受聘擔任總經理,率領公司走上了新一輪創新發展之路,也為自己贏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創業點子及策劃有時候也是機緣巧合,我在踏入油茶產業之前,一直都想為家鄉油茶產業發展做點事,沒想到在我家缺油購油時,觸發了我的創業夢想」。晏綠金說著自己創業故事。
2007年3月的一天,晏綠金在廣州家中與兒子看電視,妻子吳女士突然叫道:「小晏,家中沒有食用油做菜了,你快點去超市買點油回來」。不一會兒,晏綠金帶著兒子走進了一家超市,來到了食用油專區,各式各樣的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調和油、芝麻油等琳琅滿目。走進高檔食用油區,晏綠金眼睛一亮——「油茶籽油」,我的家鄉黃袍山不正是盛產這種油嗎?它竟然與橄欖油一同上了高檔產品貨架。他又驚又喜,仔細一瞧,橄欖油180元/公斤,茶油120元/公斤。在市場上打拼了近二十年的他倍感欣慰和振奮,這不正是自已夢寐以求、棄醫從商的人生目標嗎?他當即買了幾瓶茶籽油,提回了家裡,告訴妻子:「今天我的收穫真是太大了」。妻子還一片茫然:「買幾瓶茶油有什麼收穫?」
晏綠金是在通城的茶油傳說裡浸潤成長起來的,在通城這片養育了他的土地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榨茶油的習慣。油茶樹就生長在黃袍山上,每當油茶林結滿累累碩果,通城的女人們就紛紛上山採摘,並交由家裡的男人用最原始的工藝壓榨出來,每日炒菜做飯都離不開這芬芳的茶油。
晏綠金深切感受到,家鄉通城人均三分田七分地,油茶籽種植歷史悠久,四十萬多畝山地資源一直尋求不到合適開發途徑,現有的十多萬畝油茶籽林沒有得到好的利用。
想著黃袍山上鬱鬱蔥蔥的油茶林,晏綠金心中有了計較——油茶樹是上天賜予通城的禮物,如果能夠將其產業化,打造出一個響噹噹的茶油品牌,不僅能夠為國人的餐桌奉獻出一份健康的好油,更能為通城的父老鄉親謀得福利。
這是一個無眠之夜。晏綠金一會兒打開電腦查閱資料,一會兒拿起電話諮詢專家領導有關油茶的政策及開發的可行性。他在勾畫著公司的運作,立即成立股東會籌措資金,成立公司籌備工作組,成立專班進行工藝設備研發,成立油茶基地種植調研小組,摸索油茶種植的新模式。他更在憧憬著公司與家鄉的未來:一家集油茶科研、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公司屹立在鄂南山城;漫山遍野的油茶樹開著雪白的茶花,掛著金黃色的茶果;家鄉的農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採摘著沉甸甸的果實,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2007年8月8日,一個名為「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註冊商標為「本草天香」、註冊資本為2280萬元的公司掛牌成立。
油茶這種渾身是寶的南方嘉樹別樣「傲嬌」——它不愛肥沃土壤,偏好貧瘠丘陵;它生長周期漫長,至少要6年才開始結果,即便結果,也需要經歷5季15個月方能成熟。不過一旦進入「壯年」,豐果期甚至可達百年;它極其「吝嗇」,足足六斤的茶油籽方能榨出一斤清澈透亮的健康好油……
馬雲有句名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茶油,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後天」很美好的事業,美好之前,是漫長的殘酷與寂寞。
「我們守住了『今天』和『明天』,『後天』的美好畫卷正在展開。」晏綠金不無驕傲地說。他知道,引導家鄉農民致富與創立黃袍山公司同等重要,油茶基地種植成功與否關係到公司的生存與發展。晏綠金的公司始終圍繞「轉農、惠農、富農」的宗旨,把產業發展與強農富農有機結合,創新基地建設模式,大力開展高標準油茶基地建設。2008年2月,公司成立基地建設部,聘請了縣農辦、縣林業局退居二線的領導與專業人士,從良種選育到基地種植的管護,在沙堆鎮租賃200畝水田開始良種選育。同時他還找到縣委主要領導,將自已創辦公司的目的與規劃如實做了詳細的匯報,得到了縣委縣政府極大支持。此後他先後走訪十一個鄉鎮政府,相繼成立了11個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並與之籤訂合作協議,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開展油茶基地大種植。農民可自願以土地入股分紅,也可合作或自行種植。同時,還邀請縣委主要領導與鄉鎮村領導及合作社負責人、有意向種植的大戶,共計180多人分三批次先後到江西、湖南等地考察學習。在分享到江西、湖南種植油茶的成功經驗之後,縣委縣政府相繼召開發展油茶產業專題會議,制訂了十年發展四十萬畝油茶的規劃,一個農民自覺建基地、政府扶持建基地、公司合作社指導建基地的大好局面應運而生。
2009年8月,經過一年多高速度建設,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已完成一期投資3400萬元,建成了年處理10000噸的國內首創油茶籽脫殼冷壓榨車間、年處理30000噸油茶籽鮮果的乾燥車間、年處理30000噸原油的精煉車間。
晏綠金深知,一個不能保持創新思維,依託科技謀求發展的企業,是沒有持續競爭力的。於是,自2007年6月,他先後到湖北林科院、湖北工業大學、湖北中醫大學、南昌大學,尋求對油茶的良種選育、基地種植與精深加工的全方位合作,率先在湖北省利用無紡輕機質育苗獲得巨大成功。2009年,國家林業局種苗站的領導多次視察公司苗圃基地後,稱讚說:「黃袍山的油茶苗選育技術是全國一流的,黃袍山選育出的油茶苗是全國最好的」。至2013年底,公司先後累計投資8000餘萬元,建設高標準油茶基地61200畝,其中股份制基地37000畝。全縣種植油茶基地達到60000餘畝,對接行政村78個,帶動農戶7600多戶。三千畝以上的連片基地達到6個,千畝以上連片的基地達到11個;種植300畝以上的大戶達到15戶,100畝以上的大戶達到32個。2012年、2013年國家林業局先後授予公司為「全國重點油茶企業」、「國家油茶栽培標準化示範區」、「國家林業產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油茶產業示範園」。
「我們始終專注於高端茶油,絕不以次充好,更不會為成本妥協,打著茶油的旗號生產調和油,擾亂消費者的視聽。」晏綠金自信滿滿地說,「我們的原料油茶籽都是來自自身的基地,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比較小。」
2013年金秋十月,茶果滿枝。在這個收穫的季節,晏綠金陪著公司的股東們,漫步在村企共建的通城縣四莊鄉小井村4000畝油茶基地上,漫山遍野的油茶樹開著雪白的茶花,飄著淡淡的花香,串串金黃色的茶果隨著微風在向主人哈腰歡笑。小蜜蜂爭搶著這難得的蜜源,果農們歡聲笑語採摘著沉甸甸的果實,一幅花果並存,人與蝶共舞的豐收場景展現在通城山山水水之中。
看著當年憧憬的畫面呈現在面前時,晏綠金笑了,笑得那樣自信,但他知道要實現自已夢想,才邁出了第一步,要做的太多太多。他堅信這是一個朝陽產業,是一個造福社會,造福人類的大產業。
「要做就要做最好、最健康的茶油」。晏綠金身上有著天然的「匠人」氣息——對於品質近乎苛刻的要求。
茶油的生產工藝主流的有兩種,一種是浸出法,一種是冷壓榨。由於浸出法後期必須高強度精煉,反覆脫氧、脫酸、去除溶劑,以實現理化指標達標,對茶油本身所特含的營養成分會造成很大破壞,而物理冷榨法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為了最大限度提煉出黃袍山生長孕育的天然優質茶籽的精華與營養,晏綠金牽頭研發出了油茶籽脫殼冷榨技術。2008年,與湖北工業大學聯合成功研製出「油茶籽脫殼冷榨工藝技術」,於2008年5月,該技術經由中國油脂學會會長王瑞元、原河南工業大學校長張根旺、中糧集團教授級高工劉世鵬等七位專家的現場鑑定,並確認為國內首創技術,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並於2015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油茶一身寶。緊接著,晏綠金領導他的科研團隊又與湖北中醫大學、南昌大學開展的油茶精深加工利用合作項目,將油茶的開發利用達到極致,利用油茶籽油的優良特性將油茶籽油廣泛用於補助特殊人群的營養與洗護用品上也獲得空前成功,嬰幼兒用油、產婦用油、三高病人用油、心血管病人用油,高檔化妝洗護用品及用油茶餅提取的茶皂素開發的洗滌用品到2013年6月已全面上市,並獲得市場全面認可,銷售看好。
晏綠金深知「品質」是產品、服務、文化等綜合實力的展現。他匠心獨具,十年耕耘,專注專業打造品牌——「本草天香」。為在「品質」上做好文章,黃袍山堅持以「培育優質油茶基地為依託,進行創新性研發和生產,提高油茶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帶動地區乃至全省油茶產業的發展,加快油茶產業化開發進程」為宗旨,圍繞基地種植、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環節持續發力,無論市場多麼喧囂紛雜,本草天香依舊初心不改——從種植到採摘,從壓榨到灌裝,18道工藝環節都有著嚴格的標準,不容一絲鬆懈。
晏綠金深知品牌對企業的重要性,從公司創立之初就一直將品牌戰略納入重中之重。從商標的設計到商標註冊保護,從商標的應用到爭創「三名商標」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自2008年,先後與北京三人眾公司、武漢金凱撒公司等進行合作,對產品商標設計到包裝設計應用、從營銷策劃到市場銷售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司「本草天香」商標於2012年8月榮獲「湖北省著名商標」,2013年已申報國家馳名商標,並有望在2014年獲得通過。公司整體通過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產品先後獲得了「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出口食品衛生註冊認證」,還被武漢農博會授予「金獎農產品」、「知名農產品」、「暢銷農產品」,中央電視臺「全國農產品最佳人氣獎」,國家糧食局「全國放心糧油茶企業」、「全國油茶籽加工十強企業」。
基地眾籌 黃袍山油茶開啟引領茶油共享新時代
蛟龍終非池中物,得雨必將搏長空。
2015年 10月,丹桂飄香,油茶花開。記者迎著朝陽,來到黃袍山綠色產品公司,公司大門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幅楹聯格外醒目:「一業是本能,須知國以衣為本;三餐安天下,毋忘民以食為天。」短短24個字,與公司「綠色 健康 低碳 可持續」的經營理念一脈相承,更道出了公司與人民共創、共享、共贏的宗旨。
「目前我國年產茶油為26.25萬噸,年人均佔有量僅0.2公斤,遠低於發達國家年人均佔有橄欖油20公斤的水平。然而,油茶樹生長條件苛刻,每年的產量極其有限。如果一些商家逐利而來,必將導致劣質茶油進入市場,擾亂消費者的視聽,甚至危害國人健康。」董事長晏綠金坦言,國內茶油市場仍處在一個培育期,急需找到一個引爆點。制約茶油企業發展的因素有許多,包括人才缺失、原材料供給不足、消費人群有限等,公司一直在尋找一種新型經營模式打開市場。
2015年 10月,晏綠金帶領黃袍山油茶隆重登陸 2015 世界眾籌大會,開始積極嘗試「網際網路+生態農業」的模式。在相關政府單位、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各行業領籌人及國內外多家眾籌平臺的見證下,正式對世界發布「黃袍山油茶消費眾籌項目」,並在1629 個參與評選的眾籌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世界眾籌大會眾籌項目 50 強。
「過去我們採用的是農戶+基地+公司的運作模式,但隨著互利網+浪潮的興起,我們也希望在傳統農業中探索出一些新的模式,基地眾籌就是我們擁抱網際網路+的結果。通過這個模式,我們實現了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的轉變,實現了 農戶+基地+公司+用戶 的有機連結,實現了產地直供,實現公司、創客、消費者的共贏。」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晏綠金在2015 世界眾籌大會上如此解讀。
一個油茶共享的新時代,也由此徐徐開啟……
黃袍山公司是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的油茶種植加工企業,現有油茶基地20萬畝,其中自有基地10萬畝,「公司+農戶」合作基地10萬畝。
2016年9月,晏綠金決定公司拿出1萬畝基地進行眾籌,以3899元每畝的優惠價「探探」市場,沒想到效果極好。應市場需求,公司又推出二期眾籌,價格提高至4899元,目前已推廣6000畝。黃袍山也給會員們提供了豐厚的回報——20年490斤茶油,價值高達49000元。同時,黃袍山公司還向會員們贈送了超值旅遊項目,以及長期享受7折購買公司產品的優惠政策。
線上、線下結合,認購持續火爆。線下通過當地的代理商,參與「旅遊—體驗—認籌」活動;線上直接認籌,遠程交費籤約。無論線上線下,每一個會員均享有一次免費參觀旅遊黃袍山的機會。
在公司的眾籌網站上,記者看到,認籌會員來自全國各地,如今,黃袍山公司已經擁有了2萬多名會員。
李先生是南京人,第一次接觸「本草天香」茶油就是從認籌油茶林開始的。
「當時看到了認籌的消息,想著既然是免費的旅遊,不妨去看一看。」沒想到這一看,他不僅認籌了4畝油茶林,還一點一點愛上了「本草天香」這個品牌。
「這個油真的是特別好。」李先生說:「而且黃袍山公司的服務也到位。」本著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的理念,李先生開始在微信、微博上主動向周圍的人宣傳「本草天香」,沒想到很多朋友都紛紛向他打聽怎麼才能買到茶油。
看到大家的態度踴躍,李先生所幸向黃袍山公司拿到了南京區域的銷售權。「現在我賺的錢早就超過我認籌油茶林的錢了。」李先生興奮地說。
「我們的眾籌就是衝著共贏來的。」晏綠金說,通過眾籌,可以讓消費者與公司首先成為利益共同體,然後再升級為命運共同體。
對於如何共贏,晏綠金也看得清楚明白。
對消費者而言,參與眾籌等於提前用低價購買到品質一流的「本草天香」茶油。按照眾籌價格計算,用戶平均只需要花10元錢左右就能夠消費一斤茶油,而現在市場上的茶油普遍的零售價格在40-50元之間,「本草天香」的禮品裝茶油更是高達60-80元一斤。
眾籌的資金很大一部分比例,公司會拿出來用於基地建設和補貼農戶。油茶種植是黃袍山公司精準扶貧的重要項目,對於家境貧困的農戶而言,種植黃袍山公司眾籌會員的油茶林,既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又解決了收入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儘管單看眾籌費用,黃袍山公司似乎做了「虧本」買賣,但在晏綠金看來,帳不能這麼算。
「現在是一個口碑傳播的時代,引流最難。我們如果有5萬個會員,不僅等於擁有了5萬個穩定的用戶,而且還擁有了5萬個宣傳員。這對於我們品牌建設和推廣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晏綠金說,「國家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何突圍,也是「本草天香」一直以來都在思考的問題。
以共創、共享、共贏為出發點,黃袍山茶油基地眾籌項目創新思維,另闢蹊徑,為黃袍山公司及「本草天香」品牌的升級轉型開闢了新路徑。
「而且還不僅僅是消費者、農戶和我們公司三方收益。」晏綠金介紹說,自從黃袍山茶油基地眾籌項目開啟以來,黃袍山的旅遊業也日漸紅火,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到通城,參觀基地的同時也深入了解了黃袍山的風土人情。
「除了共創、共享、共贏之外,眾籌還幫我們精準鎖定了一批高粘度的用戶。其說我們在眾籌,不如說我們在借眾籌構建一個專屬於 本草天香 的社群。」晏綠金表示未來是社群經濟的時代,得社群者得天下。
「茶油產業雖然在中國已經有多年的歷史,但從市場角度來說,依舊算一個新興行業產品,消費者對產品是陌生的,對價格是敏感的。市場教育的成本將會很大。」而一旦進入社群,一切就將變得不同。「當幾萬名會員認為認可本草天香所描繪的生活場景和傳導的生活理念時,他們對於品牌的價值就會高度認可,價格也就不再成為敏感問題。本草天香 將會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通過社群,油茶用戶不僅與企業將不再是買賣關係,而且真正形成命運共同體。」
晏綠金坦言,「做菜的時候,社群成員們會使用本草天香的茶油;洗碗、洗衣服的時候,社群成員們會使用 上古之水 的洗滌用品;洗完澡、洗完臉,社群成員們會使用 上古之水 的護膚品……」「取天地精華,潤天下民生」,晏綠金表示,「本草天香」倡導的是一種「享受自然、健康、幸福的新生活」,眾籌經費的一部分也將被用於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
「借力眾籌,公司正朝著一個良性方向發展。」晏綠金對此信心滿滿地說,茶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預防「三高」等功效,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茶油市場將潛力無限。靠著這股信念,黃袍山公司在「冷市場」中毅然堅守,從一個茶油小公司躋身全國油茶產業重點企業,共創·共享·共贏這種全新模式,更是給企業帶來新的發展動力,引領茶油共享新時代。
情潤三農惠民生,心系油茶共揚帆。
在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有座「航母」格外顯眼——中國首個國家級油茶博物館。這個佔地面積1000平米的博物館採用了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微縮造型。博物館分為主館和副館,主館位於甲板上層,採用3D影像、幻影成像、電子觸摸等聲光電高科技影像技術展現油茶資源、油茶歷史、油茶文化、油茶發展及產業展望。副館位於甲板下層,主要通過油茶農耕文明展示、歷代榨油設備展示,展現「油榨坊」演進歷史,配套現代微型榨坊體驗及油茶產品展示,讓大眾親身感受榨油工藝及體驗農耕樂趣。
在晏綠金的心目中,茶油之於中國,應當像橄欖油之於西班牙,理應成為一種符號,一座標誌。「油茶樹為中國所獨有,已經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本草綱目》、《山海經》等古代典籍中對於油茶的功效都有所記載,而且,與橄欖油相比,油茶的煙點更高,營養成分不易被高溫破壞,更適合中國人的烹飪習慣。但國人對於油茶卻知之甚少。」正是基於對油茶文化的熱愛與責任感,晏綠金認為,應該以博物館的形式將油茶的歷史文化全面記錄下來,供人觀摩。
「其實,油茶不應該被比作東方橄欖油,它就是我們的中國的國油!」晏綠金說。現實中晏綠金不曾將油茶視為自己產業帝國中的一個普通產品,「本草天香」寄託了他對黃袍山以及這片熱土上的人們的拳拳赤子心。油茶具有經濟效益高、收益長的特點,是山區的富民產業。黃袍山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以發展「產業規模」來促進自身經營發展與山區人民脫貧致富,通過延伸油茶產業鏈,保持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帶動了地方油茶產業的大發展。自 2008 年以來,黃袍山累計支援百姓建油茶基地與上繳稅收逾億元,為國家和地方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2009年,國家林業局編著了《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規劃指出,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優化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國民膳食健康水平的需要。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也提出,要普及健康生活,引導合理膳食,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在國家政策的紅利之下,茶油產業即將迎來春天。「我們等待了十年,準備了十年,現在,已經迎來春天。」晏綠金說。「我們有信心,要將通城黃袍山油茶做成中國的遼寧艦」。「遼寧艦」的造型正昭示了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那顆想要成為業界航母的決心。
2013年10月1日,備受矚目的「湖北黃袍山油茶產業示範園」按預定計劃正式對外開放。走進黃袍山油茶產業園,就好比劉佬佬進了大觀園,總投資3.95億元,佔地面積達500畝的示範園分為五大功能區:現代化精深加工區、品系觀光博覽區、良種繁育區、茶油儲備區及油茶博物館。一期工程已完成精深加工區15000平方米車間建設及設備安裝,包括年處理萬噸油茶籽的冷榨生產線4條、4萬噸茶餅的浸出車間、5000噸茶油的精煉車間、時產3000瓶(壺)的罐裝車間、年產2000噸茶皂素的加工車間、5000平方米的成品車間以及全景監控大廳;品系觀光博覽區200畝博覽園建設,並引進了長林、贛無、湘林、鄂油等4大系列46個油茶品種;良種繁育區1000㎡全自動溫控育苗試驗中心、400㎡無妨輕基質加工車間、80畝油茶分級繁育基地的建設;茶油儲備區,目前已經完成首期1萬噸儲備油罐;並建成了「遼寧號」航母微縮造型的中國第一個油茶產業專業博物館。
黃袍山公司晏綠金董事長介紹:中國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位於杭瑞高速通城入口處,是一個集精深加工、高產栽培示範、科研教學培訓、鄂南茶油儲備及生態文化旅遊於一體的現代化園區,開園當天共接待遊客2000餘人次。
2013年11月5日,仲秋十月,茶花飄香。中國油茶產業第四屆發展現場會在通城召開。在通城大道上行駛著一個長長的車隊,由國家林業局趙樹叢局長帶隊,來自全國21個省市的政府官員、林業系統負責人、油茶企業老總、40多家國家及地方主流媒體組成的參觀團體開進了「中國湖北黃袍山油茶產業示範園」內,一個氣勢磅礴、充滿綠色生態的油茶園區,映入參觀者的眼前。攝相機的閃爍聲,人們的驚嘆聲交織一片。1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精深加工區,800平方米油茶苗選育試驗中心、200畝粗壯綠色的茶苗,匯聚全國60多個優良品種的80畝品穗園,採用中國首艘航母微縮建築的中國首個油茶主體博物館給現場參觀者極大的震撼。當晏綠金帶著成功的喜悅向參觀者介紹:「該產業園佔地500畝,總投資5.95億元。現已完成一期投資3.95億元,大家看到的精深加工區可年處理油茶籽40,000噸,5,000噸茶皂素提純及化妝品洗護用品生產全部達產後,年創產值50億元以上,實現利稅11億元,帶動周邊100萬畝高產油茶基地種植及6萬餘戶農民家庭投入油茶相關產業、年戶平增收8000餘元以上」。油茶企業的老總說:「這才是油茶企業的目標,油茶產業發展的未來」。媒體記者說:「這是真正的油茶博物館,這是生態綠色的典範」。趙樹叢局長說:「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開了四屆,這一屆讓我們真正看到了油茶產業的未來!」
2015年8月19日, 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成功申報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晏綠金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認準了的事,一定要做得最好,在他心中,一個企業也可以當作一個國家級旅遊景區來做。
2015年12月7日,「2015品荊楚味·第三屆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湖北行」採訪團,來到位於湖北省鹹寧市通城縣的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晏綠金陪同採訪團,他如數家珍地介紹湖北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是我國第一家國家級油茶產業示範園,並認真地講述了關於黃袍山油茶的「前世今生」。他充滿信心地說:「我們種植油茶不只是為加工企業提供原材料,還可因地制宜流轉土地,成片開發,打造十裡、萬畝油茶帶。吸引遊客,發展林下經濟種養業,休閒觀光旅遊業,把油茶林變成休閒觀光的樂園。」
2016年3月16日, 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晏綠金因堅持不懈地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積極投身國土綠化事業,在國土綠化事業中做出突出成績,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
2020年12月,全國工商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光彩會決定開展第八屆「光彩事業國土綠化獎」評選工作,表彰一批積極參與光彩事業、為林業改革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家,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晏綠金被授予「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榮譽稱號。
晏綠金是一個從山裡走出的企業家,他深知個人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及社會的大力支持,個人成功後感恩社會、回報社會,是一個企業家與人大代表應盡的責任。他以「高起點、高標準」創建「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以「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致力於油茶產業的發展,至2016年底公司實現年銷售收入2.2億元,上交利稅1400萬元,安排農民工就業650多人,為全縣6500多農戶年增長收入達到3500多元。2016年公司與塘湖鎮閣壁村扶貧對接,無償扶持油茶苗30萬株、化肥50噸、除草劑2000公斤、撫育管理費 30萬元,支持錢款80萬餘元,為該村建成了3000畝油茶基地。他幫助本人聯繫的該村特困戶金何文,資助他60000多元建成了百頭豬場,20畝油茶基地,5畝柑桔園,當年收入達到了8700元,並蓋起了小樓房。截止至2017年6月公司累計為全縣125個行政村興建油茶基地投入8250餘萬元,其中無償提供優質油茶苗400多萬株,有機生物肥180噸、除草劑80噸、發放安苗費1505萬元、撫育管理費2280餘萬元,為推動通城油茶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十多年來,他先後資助20多萬元為10名大學生完成學業;資助6萬多元為14戶重病家庭治病,資助12萬元解決貧困特困職工生活困難;為四川汶川、青海玉樹地震,公司捐款3.5萬元個人捐款3萬元;2011年與2016年在「回報社會,感恩行動」中,先後捐款6萬元參與三老幹部、軍烈屬、五保戶慰問行動。
在晏綠金的藍圖裡,黃袍山油茶產業示範園建成後,可年創產值50億元,實現利稅11億元,帶動周邊100萬畝高產油茶基地種植及6萬餘戶農民家庭投入油茶相關產業、年戶平增收8000餘元以上。並通過產品的深度研發、品牌的拓展、油茶體驗式生態旅遊開發,加快我國油茶產業化開發進程,提升油茶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同時,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還積極投入產品研發,目前,已經形成了「本草天香」牌兩大類11個品種的高端油茶籽油系列產品和「上古之水」牌20大類天然活性洗護用品等兩大品牌。
黃袍山油茶的未來,晏綠金規劃著:油茶產業以及其系列的深加工產品將與福人藥業齊頭並進,互相融合——健康的茶油本草天香是防病最前端的衝鋒鎗;上古之水的日化系列,「承包」了日常生活與保健護理;而福人藥業則在後端以醫學產品為國民健康保駕護航。這些產品將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生生不息地自我循環,成為油茶產業航母揚帆遠航的恆久動力。
在晏綠金的人生中,走出小我,做大做強湖北油茶產業,更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
2019年11月15日,湖北省扶貧協會油茶產業委員會正式成立,晏綠金被推選為湖北省扶貧協會油茶產業委員會主任,他在湖北省扶貧協會油茶產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大會上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組建油茶產業委員會的目標就是在抱團做大做強油茶產業的過程中,真正讓農民朋友明顯增收。富民是根本,賺農民的錢不是本事,讓農民賺到錢才是真本事,把富民放在首位,是我們委員會出發點、落腳點。」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湖北油茶種植歷史悠久,土壤肥沃,油茶產業在湖北經濟作物中佔有重要位置。是我省林業產業化支柱產業,全省油茶種植面積達500多萬畝,在全國種植面積排第五位。而且全省林地面積較大,發展空間大。但是,油茶產業發展仍存在基地規模不大、產出效益不高、精深加工不夠、品牌建設滯後等問題。這與湖北地理優勢形成一定的反差。因此加快湖北特色產業的發展,油茶產業具有十分廣闊的空間,數千億的增長極。
風物長宜放眼量。在油茶產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一路走來的晏綠金,對如何做大做強湖北油茶產業信心滿懷。
——構建湖北特色油茶產業的產業體系。突出茶油優勢產品,打造一批區域優勢明顯、地方特色鮮明和核心競爭力較強的現代油茶產業基地。做大做強「本草天香」、「四季春」等精品名牌,培育「千億元」油茶產業。全面提升湖北油茶產業種植技術水平、質量檔次和產業效益。
——構建湖北特色油茶產業制度體系。認真落實茶油產品生產記錄製度,嚴格執行禁限用農藥安全間隔期等規定。切實執行產品收購、儲藏、加工、運輸等環節監管制度。
——構建湖北特色油茶產業標準質量控制體系。重點實施油茶產業栽培、加工技術規程和產品標準,形成覆蓋生產、加工、倉儲、物流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協助生產企業開展生產、質量安全保證、危害識別控制體系認證,建立完善的企業標準體系,不能讓保健高端的茶油變成消費者不信任的有害身心的垃圾食用油。
——構建特色農產品科技支撐體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專家委員會圍繞油茶產業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開展協同創新,篩選出一批品質優、產量高、效益好良種、,培育大苗壯苗上山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提升幼苗長勢。林農能接受的高質量油茶苗,讓廣大林農真正從中獲得實惠。
——構建湖北特色油茶產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湖北油茶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油茶產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各環節與農村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積極為廣大林農提供農業技術、惠農政策、市場信息、農業氣象、農村金融、農民職業培訓等服務。
大雁群在遷徙時,飛行中一隻大雁的羽翼能藉助前一隻大雁的羽翼所產生的動力,使飛行省力,這就是「雁陣效應」,它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靠著團結協作精神,才使得候鳥凌空翱翔,完成長途遷徙。我們相信湖北油茶產業發展有了領頭雁,惟有頑強拼搏、團結協作才能讓湖北油茶產業走得更遠、更好,才會讓湖北油茶產業這艘航母揚帆遠航,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