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其實就在你身邊

2021-02-19 TheBeijingHour英語新聞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馮小剛先生在政協分組討論會上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內涵的繁體字,如把「親不見」的「親」改回為「親」,「愛無心」的「愛」字恢復為「愛」,他建議,選擇類似的五十個字,恢復為繁體,加入小學課本中,讓小學生感受傳統文化。

Chinese director Feng Xiaogang,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stressed on the cultural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uggested schools should teach those that reflect the wisdom of our ancestors.


"The meaning of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lies in planting beautiful seeds in our children," said Feng at a session on Wednesday.

Feng cited two examples.


"Take the characters 親 (qin, here referring to the meaning to be close to someone) and 愛 (ai, love) for example.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 for 親 is 親. On the left is 親, and on the right is 見 (jian,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 for 見 or to see).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 for 愛 is 愛, there is a 心 (xin, heart) in it.

Put more simpl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are telling us that) to be close to someone, you have to meet them, and to love someone, you have to have a heart."

有網友說即便我們把「親」改為「親」把「愛」改回「愛」,「親愛」的該不見的還是不見,該空心的還是空心,不會受到文字「見」「心」的影響。

那麼繁體字和簡體字是歷史由來是什麼呢?

繁體字,指中國漢字簡化後被簡化字(又稱簡體字)所代替的原來筆畫較多的漢字。那些未被簡化的字,則稱為傳承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法律形式確定普通話和規範漢字(包括簡化字和傳承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同時對方言、繁體字和異體字作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允許在一定領域和特定地區內長期存在。

非漢字文化圈的歐美國家將繁體字稱作Traditional Chinese(傳統中文),而簡化字則稱作Simplified Chinese(簡體中文)。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been written in its traditional form for a long time since its birth. In 1935,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the first batch of simplified characters, 324 of them in total, but widespread use of them were delayed until the 1950s'.


繁簡之爭其實由來已久,下面是流行於網絡的兩段話,你們體會一下。

‍漢字簡化後,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廠空空,面無麥,運無車,導無道,兒無首,飛單翼,有雲無雨,開關無門,鄉裡無郎,聖不能聽也不能說,買成刀下有人頭,輪成人下有匕首,進不是越來越佳而往井裡走。可魔仍是魔,鬼還是鬼,偷還是偷,騙還是騙,貪還是貪,毒還是毒,黑還是黑,賭還是賭。

漢字簡化後,護用手,愛有友,灶生火,顯日明,龜有甲,筆有毛,寶有玉,眾有人,網像形,滅無需水,呼籲有口,號非虎嘯,體制為人也是為本,戰為佔有不宜單人,晝乃日出一尺高,蟲不是越來越多是越少越好,而佛仍為佛,神還為神,信還為信,仁還為仁,善還為善,美還為美,福還為福,喜還為喜。

網友觀點大碰撞

支持:繁簡共存或有可能

反對:要用的話還是不太現實

青年考古學生:恢復沒必要,但支持推行「識正書簡」,認識繁體字,書寫簡體字。可以在中學語文課堂上認識常見繁體字,並且在考試當中允許學生使用繁體字。

許闖Trunk:強力支持。幾千年的文字演變,有它本身的意義和力量,真的不應該去簡化它。當然從美感上講,繁體也比簡體美太多了。這個真心希望有一天能恢復。

-Ehrde-:現在全民使用簡體,看不懂繁體又不會影響說話做事看書寫字,既然不會給生活帶來什麼不便,那恢復它有什麼意義呢?作為教育的一環可以接觸,但是硬性推廣根本沒必要。

安然若楓:不同意。將來孩子被罰抄300遍課文的時候得增加多少勞動量…… (小編表示這位親你想的太多了。。。。)

Internet user Unclemong said: "Why do we have to choose between the two? Our teachers can teach them both in the classrooms, and let people decide what they want to use when they write Chinese."

Internet user crycee: "If traditional characters are revived, the ultimate victims will be students and children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here school work load is very heavy. I also think traditional characters are crystallized essence of Chinese history that carry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ose interested in them can learn themselves, but there is no need to revive them as a whole."

有專家說,無論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都是漢字,無論是不混用簡體字的繁體字,還是不混用繁體字的簡體字,都是規範漢字。無論是標牌、出版物,只要是規範使用的繁體字,都該允許。

何必逼著北京老字號「犇羴鱻」改名「奔羶鮮」

(小編表示以前見過這三個字,真是不會讀啊!)

‍何必把董必武老先生題字的「西單商場」招牌拆下?


其實我們身邊很多繁體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很多都是招牌,名字啦,小編找到了一些,帶大家一起比較一下繁體字簡體

字。(不是要做廣告的呦!)


現代漢語詞典

無招牌海鮮

恭賀新春

鴻勝電工,開關插座

鮮雞蛋

黃金葉

最後,小編給大家找來一篇網友寫的繁體字詩,大家可以讀出來嗎?可以試一試哦。


相關焦點

  • 簡體字與繁體字對照表,繁體字大全
    漢字簡化了,繁體字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但是在有些地區和有些老書上,它卻又無處不在。看看你還認識多少繁體字?)歷:對應兩個繁體字:(歷)史,日(曆)鍾:對應兩個繁體字:時(鐘),(鍾)意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表:對應兩個繁體字:手(錶),外(表)醜:對應兩個繁體字:(醜)怪,子(醜)寅卯範:對應兩個繁體字:模(範),(範)仲淹[註:姓氏]豐:對應兩個繁體字:(豐)富,(豐)採刮:
  • 從「憂鬱的臺灣烏龜」看簡體字與繁體字之爭
    對此結論我一直很懷疑,直到看到一份臺灣小朋友抄寫的作業:憂鬱的臺灣烏龜……沒看懂的各位可以找身邊人講解下就知道這笑話的「梗」是什麼了,都看懂了咱就繼續往下說。包括在剛剛過去的兩會上,七年時間,五個提案。恢復繁體字為何如此頻繁發生?從秦始皇簡化篆書,到新中國推行簡體字。漢字簡化到底是遠離了傳統內涵,還是順應時代的潮流。
  • 淺析為什麼日漫漢化組都喜歡用繁體字?其實都是為了最初的報恩
    觀看之餘卻也發現了一個比較「老生常談」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現如今都2020年了,很多漢化組還在用繁體字進行漢化呢? 繁體字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至今已經有高達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但從上個世紀末期我們國家頒布了《簡化字總表》之後,簡體字已經慢慢取代了繁體字。
  • 簡繁體字對照表,你還認識多少繁體字?
    漢字簡化了,繁體字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但是在有些地區和有些老書上,它卻又無處不在。看看你還認識多少繁體字?)歷:對應兩個繁體字:(歷)史,日(曆)鍾:對應兩個繁體字:時(鐘),(鍾)意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表:對應兩個繁體字:手(錶),外(表)醜:對應兩個繁體字:(醜)怪,子(醜)寅卯範:對應兩個繁體字:模(範),(範)仲淹[註:姓氏]豐:對應兩個繁體字:(豐)富,(豐)採
  • 《英雄聯盟手遊》臺服繁體字設置教程 臺服如何把英文設置成繁體字
    導 讀 LOL手遊臺服的字體怎麼設置成繁體字?英雄聯盟手遊如何更改字體?
  • 娛樂你問我答之:關曉彤風評變好了?靳東秀繁體字不怕翻車嗎?
    總體也沒怎麼變,仔細想想,其實關曉彤也沒有什麼非常實質性的黑點,而且她現在也長大了,自然會變成熟,說話做事跟之前也會有很大的不一樣,比較討喜了之後,風評自然會回來,尤其現在大家也還是吃真實這一套的。而且關曉彤業務能力其實不差,後續作品跟上不會出什麼大的問題,她剛剛又進了新組,也是不錯的題材,不容易出錯的那種。
  • 誰在呼籲恢復繁體字?亂灶龜鬱你寫寫看!
    衍至當下,海內承平,溫飽無虞,人心思古,關於繁體字是否該「翻身做主」的聲音,更是甚囂塵上。早在2008年,就有鬱鈞劍、黃宏等21位明星,聯名遞交一份「小學增設繁體字」的提案,理由是保住「中國文化的根」。次年,僑領潘慶林更是直接公布《恢復繁體字》議案,倡議花10年時間,分批廢黜簡體字,恢復繁體字。
  • 書法一定要寫繁體字嗎?繁體字還適應今天的文字教育嗎?
    我認為書法作品的內容,是既可以選擇寫繁體字的,也是可以選擇寫簡體字的,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在作品中所寫的字全部都是繁體字,那麼你就要把所有的字都變為繁體字,不能有一點模稜兩可的地方。如果你要選擇的是簡體字來進行書法創作,那麼就不要摻雜有繁體字的字跡,一定要全部都採用簡體字來進行操作,不能繁簡兩用或者摻雜,這樣的話就會顯得不倫不類,不是很講究。關於繁體和簡體的爭論,實際上一直都是存在的,那麼繁體和簡體,他們在字體的關係上是什麼樣子的呢?
  • 為什麼你喜歡的古文,很多不能輸入和顯示繁體字呢?
    為什麼現在很多繁體字無法輸入和顯示呢?主要有三個原因。漢字的轉變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漢字差點被字母所代替。雖然最終沒有被取締,但是實現了拼音的字母的大同。比如,上這個漢字,它由兩橫一豎組成,但僅僅用這兩橫一豎的二進位代碼是無法表示這個漢字的,因為你還要確定這三個個筆畫的位置,也就是,你不僅僅需要有表示它的組成部分的代碼,還需要表示它在二維平面位置坐標的代碼。這還是簡體中文,雖然麻煩還有辦法解決,倘若是類似那160筆畫的繁體字,嘿嘿。
  • 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漢字到底經歷了什麼?
    隨著時間和歷史的發展,漢字的形態和意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正是簡化漢字,而也曾有人質疑簡化漢字「因簡害義」「有損漢字的藝術美和規律性,不利於文化傳承」等等,關於要不要恢復繁體字其實已在社會上爭論許久。
  • 繁體字大全
    幹:對應三個繁體字: (幹)涉,(乾)燥,(幹)部後:對應兩個繁體字: (後)面,皇(後)系:對應三個繁體字: 唔(系),關(係),聯(繫)歷:對應兩個繁體字: (歷)史,日(曆)鍾:對應兩個繁體字: 時(鐘),(鍾)意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表:對應兩個繁體字:手(錶)
  • 現代社會還有必要學習繁體字嗎
    而繁體字則歷史悠久,可以說中國文字的歷史有多悠久,繁體字的歷史就有悠久。之所以說繁體字歷史悠久,是因為通過繁體字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國文字的起源。世界上多個地區依然使用繁體字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現代社會使用繁體字的人群很少了,使用繁體字的國家地區也很少了。其實不然恰恰相反,現代社會使用繁體字的人群依然很多,現代社會使用繁體字的國家地區也依然很多。平時我們的春聯對聯、書法篆刻、手書題詞使用的是繁體字,文物古籍、歷史古蹟使用的也是繁體字,姓氏異體字、特殊需要等情況下使用的也是繁體字。
  • 不好啦,繁體字、簡體字,又雙叒叕打架了!
    「鬥」對「鬥」說:我是文鬥,你是武鬥,我比你文明。「區」對「區」說:我是新區,你是老區,所以你的人口密集。「頭」對「頭」說:你沒做美容嗎?怎麼長了小豆豆?「飛」對「飛」說:你要兩飛才能升上去,我可是一飛沖天。「壞」對「壞」說:我可以說「不」,你呢?「歷」對「歷」說:有實力,才能成為歷史的主人。
  • LOL手遊臺服怎麼把英文設置成繁體字?英雄聯盟手遊臺服繁體字設置...
    LOL手遊臺服的字體怎麼設置成繁體字?英雄聯盟手遊如何更改字體?臺服上線後不少的玩家衝到了臺服打開遊戲界面是英文有辦法設置成中文嗎?其實是可以的,臺服裡面有自帶的繁體字包,切換字體包就可以看到遊戲界面就是中文的了。
  • 繁體字比簡體字高貴……嗎?
    近年來,支持繁體字「復闢」的聲音不絕於耳。比如詩人流沙河就曾表示,「中國從1956年開始公布了一批簡化字,它們的前身才是繁體字。從前可沒有繁體字這個說法,所使用的都是正體字。正體字的每一個字,都有道理可講,而簡體字毫無道理!」言下之意,「簡體字改革糟蹋了漢字」。真是如此嗎?
  • 漢字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是漢字的進步還是倒退?你怎麼看?
    漢字的演變經過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幾個階段,已經與近代的繁體字所差不多。眾所周知,秦朝統一六國之後,「車同軌、書同文」,給六國遺民制定了官方的書寫規範。那麼歷朝歷代究竟是通過什麼辦法,來將演化後的漢字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呢?這就要倚杖朝廷編寫的「字書」來規範民間用字了,這是官方所制定的規則,比民間為方便書寫所使用的簡化字更具有歷史可考性。
  • 漢字到底是使用繁體字好呢還是簡體字好呢?
    雙 字繁體字 草書的寫法有的人覺得繁體字多漂亮啊!一用簡化字漢字美感沒了,而且不會繁體字你也不知道怎麼寫,也不認識。讀一些古籍很費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很多人就建議中小學恢復繁體字,要我說呢,我現在日常使用的繁體字都認識,也都會寫。漢字的功能不僅僅是審美這點事,他更重要的是一個工具,他為了方便我們信息上的溝通和交流。就如同推廣普通話一樣,南腔北調,誰也聽不懂,這就不利於交流。所以漢字一個重大的現實功能是交流功能。這個功能就決定了他越簡單越方便。
  • 繁體字大全對照表
    幹:對應三個繁體字: (幹)涉,(乾)燥,(幹)部後:對應兩個繁體字: (後)面,皇(後)系:對應三個繁體字: 唔(系),關(係),聯(繫)歷:對應兩個繁體字: (歷)史,日(曆)鍾:對應兩個繁體字: 時(鐘),(鍾)意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表:對應兩個繁體字:手(錶),外(表)
  • 學書法,就應該惡補繁體字!
    簡化字改革是隸變之後規範漢字字形經歷的最大變化,很多常用字的寫法發生了劇變;這樣一來,把簡化字寫得美實際上是一項全新的任務;而在毛筆字已經基本退出實用領域、大多數知識分子已經不再花精力在毛筆書法上的今天,要想把簡化字寫得達到歷代繁體字法帖那樣盡善盡美的程度,所需要的探索過程之漫長可想而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書法上的保守派會覺得簡化字「醜」。
  • 書法創作應該寫繁體字還是寫簡體字?
    在書法圈裡,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的現象非常普遍,有些書法愛好者在臨帖的時候,就連字中的敗筆都臨得惟妙惟肖,以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為美,這確實是一種審美怪癖,其實簡化字也有其簡約的美,有些簡化字寫出來時,書者總覺得不如它的繁體字異體字美,書寫出來的簡化字總覺得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