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
關於大齡單身女青年的婚戀故事,形成了影視劇的一個專門類型——「剩女催婚劇」。
這類劇型在7年前的《咱們結婚吧》達到熱度峰值之後,就有了日漸衰微的態勢,不過卻也一直沒有斷了香火。
而最近,「剩女」話題在影視劇中似乎大有復燃之態。
前一陣子熱播的《下一站是幸福》,讓大齡單身女青年看到了「姐弟戀」的曙光。
而剛剛播出的《誰說我結不了婚》,又套入了「她時代」的女性強勢話語權背景。
在《誰說我結不了婚》的一開篇,便藉由女主角程璐之口,發出了時代的強音——
「隨著『她時代』的來臨,女人變得越來越具有獨立的思想,她們光鮮亮麗,擁有著令人羨慕的職業和穩定的收入,追求經濟獨立和男女平等。與此同時,她們也不約而同地選擇單身未婚。」
劇集一開篇便鼓舞人心,讓女性角色氣勢凜然地登場。
作為資深編劇的程璐一眼就看出別人劇本中的漏洞,程璐的閨蜜田蕾升任為律師事務所的二級合伙人,亦是好友的丁詩雅也成為美容院的老闆。
她們在職場精緻幹練,在家與狗為伴,在健身房學習搏擊揮灑汗水,讓單身生活也可以過得很精彩。
田蕾更是霸氣宣言,「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裡,我最喜歡的是成功,女人放棄婚姻,是邁向成功的捷徑。」
在這樣一個「她時代」,女性地位和女性話語權顯著提升,對大齡單身女青年稱呼 「剩女」已然成為一種冒犯,「盛女」才是更貼切的稱謂。
可是很快,鼓舞人心就變成了戳肺扎心,「她時代」並沒有庇佑這群蓬勃向上的大齡單身女青年走出「剩女」的困境。
在程璐的編劇工作室,同事們認為劇本中那個34歲的女人要是還不努力地把自己嫁出去,就是她自己有問題,「人物就不可愛了」。
雷厲風行的田蕾也在與男律師尋求合作時被拒絕,「他們是不會和未婚未孕的女律師組隊的,這種觀點是刻在骨子裡的。」
在各種相親場所,大齡單身女青年更是遭遇了赤裸裸的鄙視嫌棄。
婚介所裡,工作人員直接將程璐稱作「滯銷貨」。
「35歲以上女性配對成功的概率只有2%,50歲以上的男性想找的也是35歲以下的。」
甚至針對35歲以上女性的諮詢費要高達29999元,而25歲以下的女性只要個零頭。
「美女、事業有成、過了35歲,這是相親過程中的三個不利條件。」
在8分鐘相親會上,離異男也將自己當成奇貨可居,追問程璐工作是否清閒、有沒有五險一金。
相親角的大媽們看到程璐這樣長相不錯但大齡單身的女生,乾脆將她比做了一套房,「房型不錯,就是在郊區了」。
不僅是外界環境的壓迫緊逼,大齡單身女青年的內心也很難跨越「剩女」的羈絆。
1985年生人的程璐,一聽到別人說她35歲,便趕忙糾正,「還不到35周歲,是34歲。」
一向灑脫的田蕾被說快到更年期,也會表現出一臉的不耐煩。
年齡的問題讓她們如鯁在喉。
而且單身到底是一種遵從內心的自主選擇,還是一種木已成舟的被迫無奈,有時候她們自己也很難分辨清楚。
當社會心理學教授魏書邀請程璐作為大齡未婚案例的研究對象,程璐氣急敗壞地吼道,「我不是結不了婚,我是不想結!」
而當魏書祭出一套「擒男守則」可以幫她追上暗戀的大學男同學,程璐又喜不自禁地如法炮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