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戰爭電影不好看了?

2020-12-14 騰訊網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制約中國戰爭片的除了導演個人的藝術傾向,很大程度上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基於對中國近代史的看法。

文 | 劉夢龍

八佰終究是上映了,不管我們怎麼看待這段歷史,賺錢的事情,不寒磣。雖然這麼說,片方恐怕也在感慨社會的意識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至於讓老套路撞上了鐵板,平白多花了許多宣發費用。借著八佰,今天,我們不如就來談談我們這個時代越來越不讓人喜歡的戰爭電影。

當代的戰爭電影,給人一種衰退的感覺。一方面新片層出不窮,另一方面膾炙人口的大作卻久已不見。直到今天,美國人仍然是這個領域的領導者,包括中國導演在內的其他國家的電影人往往都是在追隨美國人的腳步。

但在這種追隨中,問題也接踵而來,那就是當美國戰爭片製作者們的個人風格變成普遍風氣後,就給戰爭片這一類型的電影帶來了愈加明顯的問題。這問題不是緣於資金或拍攝技術,而是緣於其立意。

具體的說,就是戰爭電影越來越晦澀,導演把重心放在塑造人物的複雜而非戰爭本身上,不缺相互理解的好人和壞人,卻少了鮮明的正邪對立和報應,有意無意間削弱了戰爭的正義性。這是主旋律的衰退,反應在觀眾的體驗上,就是複雜的敘事讓人厭煩,來自正義戰勝邪惡的代入感和暢快體驗被打斷了

當然,一個更廣泛的問題,二戰的正義性等在被人消解,這個過程是和二戰後國際秩序走向末路相關聯的。國與國的對立加劇,各國站隊在所難免。這就讓不同國家的觀眾越來越難以接受異國的英雄形象,就像中國的觀眾越來越不買美國主旋律的帳。

美國直到今天,還是一個自信心很強的霸權,但這種自信在衰退。這可以從他們的影視作品裡看出來,就算是美式主旋律也透著迷茫。最近十多年來,遲遲不能取勝的在阿富汗等地的治安戰已經讓美國人對自己強大的戰爭機器產生了疑惑,也讓一般人對戰爭產生了厭惡。

這種情形和越戰類似,又和美國在國際國內的困境相呼應。它反映在歐美主旋律的戰爭片上就是歐美觀眾對戰爭題材的熱情在下降,而有追求有水平的導演普遍也對本國戰爭的正義性也產生了困惑,進而把重心放在勝負之外。這是典型的當代現實影響了過去的歷史。

這種情形的另一個根源還是美國人自己,為了全球統治的需要,二戰後對戰敗者進行了模糊化處理,把毒牙和重心放在了原來盟友的一邊。以前,因為美國獨霸的強大物質力量,沒有人會質疑誰是救世主,這叫以力服人。但這種做法推行了幾十年後,美國人自己不會不受到影響。那麼,現在報應就來了。正義性已經被他們自己所毀滅了,在很多人的認識裡,二戰已經和一戰的列強爭霸沒有太大區別了。而在美國衰退的當下,物力既然不再值得炫耀,精神上的危機就凸顯出來了。

當代歐美戰爭題材電影的疲弱和衰退實際上是西方社會精神危機的體現。這也和多元化社會下,社會思潮的混亂,共識的解體有直接關係。這屬於自作自受,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隨著中美對立,抗中大概會成為美國人的另一個共識吧。殘陽夕照下,帝國越是臨近毀滅和物質力量的衰退,越會在意識形態上掙扎。說不定,要是帝國真的不行了,好萊塢反而能咬著牙,含著淚,在抗中神劇和往日榮光的追憶裡打造出一兩部經典出來,那就是國家不幸詩家幸了。

當然,這是歐美的情況,後發國家特別是中印這樣的國家和他們的情形截然不同。比如印度,至少在精神上沒有這種迷茫,它的問題出在技術上,出在自欺欺人上,但也能自娛自樂了。而中國問題就複雜的多,歐美仍然在中國文化領域有很大影響力,但事到如今,肯定會使得跟風的作品水土不服,這不用多說。更重要的是整個中國社會轉型和快速變化帶來的不合時宜與不同世代的意識形態衝突。

我們首先應該肯定,中國在過去百餘年的歷史上不存在戰爭正義性的問題。中國打的都是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因此中國的戰爭電影可以說根正苗紅,問題是出在人身上。

中國觀眾也沒有問題,作為上升期大國和歐美觀眾對戰爭的態度是不同的。中國觀眾仍然相信自己代表正義並渴望正義得到伸張,即使面對強敵也不忌憚去戰鬥。或者說上升期的國家普遍有這種自信,這和中國百多年來的苦難歷程結合在一起,無足為奇,這為戰爭片提供了廣闊的國內市場。說的直接點,中國觀眾就希望看到打敗可恨的外國侵略者,揚我國威,製作要精良,場面要宏大,結果要讓人滿意而劇情要讓人暢快。

但問題在於,影視界給不出太多觀眾想要的作品,明明有巨大的內部市場,卻連自娛自樂都成問題。這種現象與影視界對市場的誤判和部分影視界人士同普通人的思想分歧是有關係的。

制約中國戰爭片的除了導演個人的藝術傾向,很大程度上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基於對中國近代史的看法。沒什麼好避諱的,近代史,特別是戰爭史是不少人用來對抗當代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工具。而這種對抗當代統治的做法背後有西方的影子,也有他們自己的目的,但這些人的話語權已經搖搖欲墜了。他們近代以來一貫的媚外立場和狐假虎威的作派也越來越為中國人民所不齒。

更重要的是像這次的八佰一樣,無論用什麼角度都沒辦法讓人忽視中國近代的屈辱,尤其是對一個上升期國家的國民來說,這是一種揭家醜似的痛苦。無論影視界的一些人是出於什麼樣的意識形態將一段原本因為國民黨的無能無恥而導致的憋屈歷史進行包裝拔高,而另外一些人藉此鼓譟。可以明確的說,那面狗牙旗已經爛透了,腐敗無能,內殘外忍的國民政府始終是和近代屈辱牢牢捆綁在一起的。任何這個時期的英雄敘事,也只是激起人們對更多前朝無能和由此所帶來屈辱的不快記憶。

●抗戰時期蔣介石集團強徵壯丁並將其用鎖鏈捆綁防止逃跑

這是八佰陷入輿論風暴的關鍵所在,當代國人已經不願意接受國民黨統治下的舊中國屎裡淘金的所謂亮點,而它的任何亮點都只是更顯出它的可恥可恨。

●抗戰時期蔣介石集團苛扣軍餉導致基層士兵身體羸弱

我們強調這一點,大眾情緒和社會整體意識是決絕而武斷的,尤其是在中國這樣剛剛經歷了意識形態嚴重對立的國家,不會給作品多少分說的機會。在這個問題上不存在所謂「說幾句公道話」的偽理中客立場,任何涉及舊中國的題材在這方面都應該是態度鮮明的,容不得模稜兩可地玩擦邊球。

所以我們看到了八佰所陷入的困境,抗戰這個題材本身就是一種限制,更不用說它的視角。當然這不代表它就沒有市場,足夠的聲光電刺激在廣闊市場裡是能夠撈到一筆的,只是它要想借著意識形態爆火是不太可能。事實上,中國雖然還深陷於意識形態的撕裂和對立,但網絡為代表的年輕人更敏感,而普通大眾並不太敏感。這使得無論什麼意識形態的戰爭片,只要打的火爆,宣傳做得好,它就存在市場,前提是片子的意識形態爭議能控制住一定範圍內。但這種情形也不會太長久,尤其是隨著中國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激發的國民情緒高潮。

正因為國民心態的變化,市場就不可能不作出呼應。實際上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談過了。那就是抗戰敘事不可避免的會淡出,這是二戰當事國共同的選擇。美國的重心將回到冷戰和反共反華,這將使二戰的同盟與敵人顛倒,而中國人需要的是勝利輝煌,那就是抗美援朝戰爭。

當然,這不意味著中國的戰爭題材就會馬上轉向。人的變化需要時間,不僅僅是作品的製造者,也包括觀眾。中國過去在宣傳領域長期處於自縛手腳的狀態,形成了一種自我壓抑的本能。這種本能對社會的影響還很強大,很多人普遍還存在著友邦驚詫的本能。過去是禁區的對外戰爭,如今才逐漸被打開。這類題材也要隨整個社會對待外部世界平等心態的普及和國民在外部壓力面前的同仇敵愾,逐步發光發熱。它的本質是從過去的記憶裡重塑共和國的新正統,外抗強敵,一雪國恥,這是新中國和舊中國的根本性變化之一。

更重要的是,不久以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傳統抗戰題材勢必面臨著很多全新的問題。比如中日關係可能發生變化,中美關係則必然會發生變化,過去的敵人和盟友也可能面臨顛倒。尤其是中國在亞洲取得優勢地位之後,中日敘事會有一個團結的新基調。

●日劇《紅十字》片段

另一方面,中國作為強國的心態還不夠穩定,更不用說從容。這就像一個剛剛成功的強者往往對自己卑微的過去十分忌諱。這必然使得抗戰敘事在中國社會的潛意識裡將被避諱。相應的,短期內,解放戰爭,也包括敵後抗戰反而能迎來一輪喚醒,這是另一種加強正統性的需要,尤其是面臨著統一戰爭的需要。但這種喚醒隨著統一的完成,勢必也將集中到維護統一,抵禦外敵,甚至是以亞洲人民為代表的聯合抵禦西方侵略的敘事上來。

說到底,八佰也好,戰爭電影也罷,不過是時代的一片落葉。但一葉可以知秋,我們站在一個變革時代之中,中國的復興也會成為西方困境的另一種鮮明對比,就像今年的抗疫一樣,它在塑造我們的精神。我們必然要締造獨立且自信的文化,尤其是在面臨美國越來越極化的打壓,中國需要爭奪全球話語權的新時代。那麼,中國需要的是關於勝利的宏大史詩與光榮記憶,就像我們的立國之戰一樣,而非舊時代的哀歌,更不是失敗者的無能抱怨和變天帳。

擴展閱讀:

臺積電在美國建廠,我們的先進工廠在哪?| 新潮沉思錄

瑞德西韋到底有沒有用?| 新潮沉思錄

確診超100萬後,我終於明白美國最大的優勢在哪了 | 新潮沉思錄

美國的復工計劃有點不靠譜 | 新潮沉思錄

頂替別人上大學的基層豪強們 | 新潮沉思錄

背景簡介:本文2020年8月19日年發表於微信公眾號新潮沉思錄(為什麼現在的戰爭電影不好看了?),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陳昕悅

相關焦點

  • 你喜歡看老電影嗎?為什麼現在好多老電影都不放映了?
    為什麼老電影不放了無非有這麼幾種可能,一是怕衝淡了電視劇,因為電視劇是商品賣給了電視臺並伴隨廣告賺錢,而老電影則是無償的。二是迎合年輕人的口味,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時髦的電視劇老電影對他們來說是老掉牙了。三是宣傳部門不重視偏重於經濟效益,這些人也是中青年人。
  • 《1917》將藝術與技術磨合在一起,造就了今年最好看的戰爭電影
    不管怎麼說,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經過去,那些風雲榜上出現的幾個佳片也在爭議不斷中漸漸平息,各種各樣的獎項都已經名花有主,而《1917》也當仁不讓的成為了今年最好看的一部戰爭電影。今年的電影雖然是產出不斷,佳片頻繁,但是關於戰爭題材的電影僅有《1917》這一部。
  • 2020年初到現在,戰爭電影盤點
    2020年初到現在,戰爭電影盤點疫情期間,電影佳作不多,但戰爭類型是個例外,從2020年年初到現在,戰爭電影有幾部驚喜之作,下面讓我們盤點幾部。第四名:廷巴克圖這是一部特殊的戰爭電影,想要看激烈戰爭場面的朋友,請直接跳過。
  • 為您精選八部好看的阿富汗戰爭電影,體會現代戰爭的殘酷!
    作者:圖說百科(圖說百科原創)為您精選八部好看的阿富汗戰爭電影,體會現代戰爭的殘酷!1《卡賈基》在還原戰爭的基礎上又很好地塑造了戰爭中真實的人性。導演有意識有節奏的逐漸增強每個節點的戲劇衝突,雖然沒有直接表現戰爭,但是通過氛圍營造的懸疑和緊張感十足。
  • 周星馳的電影為什麼「不再好看」?
    星爺的電影不受歡迎了?不想這麼說,但是數據最有發言權。其實準確地說,也未必是周星馳的電影不再好看了,而是他和我們的期望值之間越來越有差距。這差距起源於他的高起點。以前他的電影都是喜劇或者輕微的悲喜劇,《大話西遊》開始有了明顯的悲劇痕跡。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當時票房慘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到後面的《長江七號》、《新喜劇之王》等等。幾乎都是披著喜劇外衣的悲劇,周星馳轉型了,只是轉得有點差強人意。他現在執導的電影變化更大。
  • 為什麼現在的NBA不好看了?
    很難想像,這只是十幾年前的周最佳第十位,現在的NBA,年度五十大精彩進球都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當年的NBA,有麥迪的突破暴扣,科比的底線風車,艾弗森的被傳,小AI伊戈達拉的空接,約什-史密斯的扣籃絕殺,韋德大帽小斯之後半場三分壓哨。
  • 現在的電視劇,為什麼都不好看了
    神鵰俠侶就更危險了,為什麼後來選出來的小龍女,只注重天真的部分,而不注重清冷的部分。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才是小龍女,因為不食人間煙火,才至純至真,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天真無邪可可愛愛。至於劉嘉玲裝嫩,蔣欣裝嫩,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相信一部劇不好看僅僅是一個原因,其實就跟鹿鼎記一樣,說不上哪裡差,反正感覺都很差,誇不出哪裡好,反正好也沒多好。我就不多舉例子了,現在電視劇不好看了,我總結了三點淺顯的原因。
  • 曾經風靡一時的香港電影,為什麼感覺現在的電影大不如以前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越長大越發現很多東西都已經沒有了小時候的味道,比如現在的過年就有越來越多人說沒有了「年味」,吃小時候的零食也沒有了兒時的味道,就連看的影視劇都沒有了之前的感覺。說到影視作品,就不得不讓大家想到80後小時候看的那些港片,現在的很多人都說港片再也沒有以前的那個「港味」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應該是在70到90年代,那個時候的香港經濟高速發展,與此同時在電影業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那時的整個華語圈的人才,包括內地、臺灣都在那個時間湧入到了香港娛樂圈,變相的造成了香港在影視劇和唱片,皆是百花齊放、群星璀璨的現象。
  • 電影推薦:10部好看的阿富汗戰爭電影,近距離的感受戰爭的殘酷!
    ★成為超人的星星達人: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1、《鬣狗之路》《鬣狗之路》是保羅·格羅斯主導,由 保羅·格羅斯 、羅西弗·薩瑟蘭 、 克拉克·約翰森 、 艾倫·霍科 、 克裡斯汀·霍恩主演的一部戰爭電影。美國因9.11事件拉起一個反恐聯盟進行反恐戰爭,一大批美國的的盟國和追隨國也投入了戰爭之中。
  • 好看到爆的戰爭電影,能讓你心潮澎湃的佳作!
    影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期,一個不拿槍卻上戰場勇救受傷士兵的醫療兵的傳奇故事。整部電影對戰爭的刻畫淋漓盡致,但與其說《血戰鋼鋸嶺》把戰爭場面拍攝得血腥殘忍,不如說它只不過還原了戰爭本來的樣子。它讓和平年代的人們認識到戰爭的殘酷,也傳遞出對於戰爭的反思和拷問。
  • 戰爭電影不只是打打殺殺!
    這次上影節,戰爭題材的電影真不少,除了像《獵鹿人》和《現在啟示錄》這樣的經典,有一部俄羅斯電影出乎我的意料。 我一向不覺得俄羅斯的戰爭電影能有多好,即使是俄羅斯電影,真正高質量的微乎其微。 《勒熱夫戰役》出乎了我的意料。
  • 熱血沸騰的戰爭,無法忘懷的電影!
    現在以戰爭為背景的電影時越來越多人喜歡觀看!今日小編特別再為你們推薦幾部不錯戰爭電影,部部都是熱血沸騰,看完也久久平靜不了的。1.《索爾之子》2015年的劇情戰爭電影,匈牙利國家製作,豆瓣評分7.4。其實管理集中營的德軍量是有限的,他們讓犯人自我管理,那些牢頭承擔了管理和告密的職責,索爾的亮點在於自己都將去死,卻要為死去的所謂兒子辦一個符合猶太習俗的葬禮,影片就是反映了這一歷經千難萬險的過程,這是需要耐心去觀看的影片,灰色的基調,抖動的鏡頭,你會如索爾般行進在集中營裡,壓抑悲涼,人如草芥般,毫無尊嚴,這些並不是大自然的原因,而是和被害者一樣的人做出的,這不得不讓人感到同樣是人,為什麼會對同類作出如此殘酷決絕的行為
  • 為什麼電影不好看?應該說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不會再有市場了
    兩個完全陌生的人在路上打招呼,大概率不是問路,而是看你有沒有帶移動電源應應急……現在的人都愛刷短視頻,很多人津津有味看著短視頻,覺得這才是未來,其實這些都是仰仗了長視頻的內容。據說有人一個月剪輯發布了100多萬條短視頻。這麼大的信息量,你有沒有留意過一部長視頻,電影或者電視劇養活了多少個短視頻的帳號呢?
  • 關於二戰納粹的好看電影推薦,人性與戰爭
    一《美麗人生》豆瓣評分9.5本片是由羅伯特貝尼尼自導自演的劇情、愛情、戰爭片,本片獲得奧斯卡多項題名,在全世界每當權威媒體對電影進行排名,《美麗人生》均高居榜單前十!看完本片,感覺男主能活下來真是個奇蹟,主要講男主逃脫納粹黨的殺戮,電影表達出人性與戰爭的關係,波蘭斯基保證了這電影的真。每處都如此。三《辛德勒的名單》豆瓣評分9.5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或聽說過這部電影,之所以再次提起,希望沒看過的人最好找時間看一看。
  • 漫威:鋼鐵俠那麼有錢,為什麼不給戰爭機器打造一套反浩克裝甲?
    漫威:鋼鐵俠那麼有錢,為什麼不給戰爭機器打造一套反浩克裝甲?在電影《鋼鐵俠2》中,鋼鐵俠就把一整套的戰甲送給了羅德上校,雖然看起來是羅德私自穿上搶走的,不過實際上,如果沒有鋼鐵俠的授權,羅德連一塊鐵皮也拿不走,羅德也因此成為了超級英雄,變成了現在的戰爭機器。
  • 豆瓣戰爭電影排行榜好看的有那幾部?
    愛電影ym來啦。在豆瓣總排行榜上,前100的每部影片我基本都看過,其中不少戰爭片都與之重疊。接下來為題主推薦兩部評分相對最高,個人感覺也不錯的戰爭片。電影開頭,主人公辛德拉來到當時正處於德軍統治下的克拉科夫,開設了一間軍需用品廠。憑著出眾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錢,辛德勒和德軍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他的工廠僱用猶太人工作,大發戰爭財。1943年,德國戰局緊張,開始大肆屠殺猶太人,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蕩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裡,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該片劇情緊湊,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一部電影。
  • 好看到炸裂!4部戰爭槍戰電影,太震撼了
    巴爾幹邊界主要演員————精彩解讀————不得不說俄羅斯拍這種戰爭題材的電影還是比較有味道的,戰鬥場面感很強,故事背景是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如果不知道這些背景去看電影,就會越看越糊塗。實際上,在波赫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各種殺戮隨處可見,最惡劣的當然是北約的無差別轟炸,不知道摧毀了多少家庭。其次,塞族與其它各族之間的殘忍都是不相上下的。
  • 滿星電影推薦:四部硬核動作電影,不好看,你揍我!
    一直以來,歐美電影很受大家的喜愛,有懸疑片、劇情片、動作片、恐怖片,包括經典的、以及一些流傳不是很廣的,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四部硬核動作電影,保證你看完熱血沸騰,不好看你揍我!第一部 《真實的謊言》豆瓣評分8.2。
  • 為什麼現在的籃球不好看呢?
    但是觀賞性大大降低,因為都是區域聯防,所以很多比賽節奏註定是快不起來的。那一年的NBA,只有準人盯人,不搞區域聯防,結果球賽看起來很好看,明星雲集,各大明星貢獻了無數的經典。想起美國男籃,折戟奧運會後,NBA也開始搞聯防。後來,基本上就再也沒見過當年的快打快退。可以說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當然從球隊的角度來說,能贏球很好,所以聯防肯定是很有效的。
  • 十部燃到爆的高分戰爭電影推薦!
    戰爭題材的電影,相信男孩子都很喜歡,今天一一給大家推薦的都是好看的熱血戰爭題材巨製,快收藏吧! 《勇者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