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效應」這個詞很多朋友會感到陌生,但待會兒舉一些例子大家就會不覺得陌生了,可能還要感嘆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被「錨定」啊。所謂錨定效應,就是指人們在評判或估測一個事物時,會將某些特定值作為參照,這些參照值就是起始值,這個值會對我們做出決策產生影響,並對作出決策產生導向作用。錨定效應實質上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如果還比較難理解,聯想一下先入為主情形,如果一個東西你以為要1000元,但問了價格後發現只有800元,這是你就會覺得很划算,因為你不自覺的被自己設定的1000元錨定了。不同的是,現在更多的是商家為我們設定了這個「錨定值」,我們一定要識破這種「錨定」,理性消費。下面,我來細數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錨定效應例子。
01 虛假的價格優惠
這個套路近些年被很多商家使用,尤其是某些電商平臺。就是將原價往上調一點,然後將折扣力度做大一點,這樣之後實際的價格可能並沒有優惠多少,甚至可能還是原價,但由於客戶被上調後的「原價」錨定了,以為獲得了很大力度的折扣,心裡感覺賺了。
02 通過對比來襯託和突出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話也可以應用在錨定效應中。比如,老闆叫你做個方案出來,為了讓自己最喜歡的那個方案能選中,你可能會再做兩個稍微差一點的方案,這樣就顯得你喜歡的那個方案非常優秀。有些商家在出售某個主打產品時,一般會同時推出同款不同大小的產品。比如,商家主要出售3.5升的電飯煲,售價是399元,這時旁邊放一個售價是599元的4.0升的電飯煲,客戶就會覺得3.5升的電飯煲超值。理髮店高級髮型師價、總監價、首席價,這幾種價格一對比下來,就會覺得高級髮型師價超值。再比如,房產中介在帶看時,往往會先帶客戶看幾套有明顯瑕疵的房子,然後再帶客戶看自己想推薦的房子,這時候客戶的滿意度就會大幅提升。
03 通過限量製造緊缺(缺貨)
比如,當商場對某個產品進行打折,如果沒有購買數量的限制,促銷價格可能一般。但是,如果增加了數量的限制,比如每人限購10份,這時就會顯得這個優惠力度很大,顧客就會想應該儘可能多買。再比如,很多商家慣用的是限時優惠,所限定的時間很短,會給購買者產生一種緊迫感。
04 限制客戶的選擇範圍
比如,去粉麵店吃粉面時,如果老闆問要不要加個雞蛋,可能很多客戶就不會選擇加雞蛋。但是,如果老闆問,是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顧客可能就會選擇加一個雞蛋。我自己就碰到過這樣的老闆,我聽到老闆的問題後愣了一下,然後說加一個雞蛋。再比如,星巴克的門店只提供中杯、大杯、超大杯三種杯型,這樣銷量最好的是大杯的咖啡。
05 降低對方的預期
比如說,想請對方幫忙時,你可以先提一個難度大一點的事情,這是如果對方拒絕,你再提出你真正需要對方幫忙的事情,這時就容易獲得幫助。再比如,一些服務部門會把最後期限定得很長,然後在短時間內幫你解決,這樣就更加容易獲得你的好感。我自己之前到政務中心辦事就遇到類似問題,明明很簡單的事,告訴我說兩周內有結果,結果第三天就有結果了,當時我可高興壞了,瞬間對政務服務中心的好評感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