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閨中風情:眉梳千秋彎彎月

2021-02-22 觀觀雅集

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美學

子曰:不化妝的女子,罕見於三條腿的青蛙。

早在幾千年前男人們還沒把朝代建立起來時,女人就琢磨如何化妝了。古代女子對於化妝的狂熱,比很多為了化妝不吃早飯的現代女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們以粉飾面,兩頰塗胭抹紅,修眉飾黛,點染朱唇,額上貼花,香噴噴的女人味搖曳而出。

 

《韓非子》中說:「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宋玉《大招》中也記載著:「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長袂拂面,善留客只。」

古代女性的化妝過程和現代女性差不多,只是使用的化妝原料比現代的自然原始,顆粒大一些,色彩沒那麼豐富。但是,古代化妝品也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包裝極其精緻,堪稱奢華,絕非今日塑料/混合工業玻璃的外包裝可比擬,秒殺現代任何大牌。

 

美白用的,相當於現代的BB霜或粉底。

 

古代的粉底主要是米粉和鉛粉。米粉可不是桂林米粉那種,而是把米磨成粉末做成妝粉。

鉛粉也很好理解,就是用白鉛磨成的粉。用的時候,塗個大白臉,雖然有毒,但美人們為了「一白遮百醜」連命也拼上了,甚至不惜天天服用微量的砒霜達到從裡到外的美白效果,好拼!

南海一號」出水瓷器,其中就有粉盒

畫眉用的,相當於現在的眉筆、眉粉。

 

女性自古愛畫眉。古代畫眉流行使用畫眉墨。畫眉墨是人工配製的化妝品,宋人陶谷《清異錄》記載:唐末以來,婦人「不用青黛掃拂,皆以善墨火煨染指,號燻墨變相」。

 

古裝劇中畫眉的眉筆

戰國姑娘喜歡把眉毛畫得黑黑的。

漢代流行遠山眉,即把眉毛畫成長長彎彎的,像遠山一樣秀麗。

盛唐時期的眉毛有很多種,有段時間流行囧眉,美人們把眉毛畫得闊而短,貌似桂葉或蛾翅;後來覺得闊眉可能有點呆板,於是又將眉毛邊沿處的色彩向外均勻地暈散,稱為「暈眉」,如今看來仍然非常高級;又過了一陣,女子們又開始覺得細眉更嫵媚,又流行了一陣。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武則天的闊眉和細眉造型

當於現在的腮紅+口紅。

 

胭脂早在商朝就有了,剛開始作為口紅使的,後來與妝粉調和後也往臉蛋上擦,當做腮紅使。

 

後來,可能是女同胞們覺得往嘴上抹粉太乾燥,就發明了口脂。

我們從電視劇看到,古時女性抹口紅的方式是雙唇抿一下紅紙。其實這是編導胡扯出來的。

古人用的口脂,一般是膏狀,或管狀——跟你現在的口紅差不多。這種口脂的原料主要是蜂蠟,以紫草、硃砂染色,用小竹簡為模具,製作出來的口脂為圓條狀,裝入圓筒之內,便可以使用了。有些女子的口脂還加入了香料,所以她們留下來的唇印,還帶著香味。

 

這種化妝方式又稱花子、面花、貼花,是貼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粉飾,非常嫵媚,可惜現在沒人這麼幹了。

 

遙想一下唐代圓潤富態、肌膚白嫩的少女,穿著紗裙,畫著豔麗的美妝,額頭貼著嫵媚的花鈿,衝你莞爾一笑,這是不是就叫回頭一笑百媚生?

 

不過,要想走完以上化妝步驟,也不知化妝檯上得有多少瓶瓶罐罐。古代人精緻,裝這些化妝品的小瓶小罐也是精緻得讓人驚嘆,給大家隨便看幾個↓

 

宋代越窯青瓷粉盒

江西九江出土銀粉盒,內含粉和粉撲

黃昇墓出土漆粉盒及絲棉粉撲

青釉綠彩粉盒

不過,上面這些還不算最精緻的。馬未都先生的一生收藏中,也收入了許多精緻的粉盒,而這隻「越窯青釉刻花摩羯紋粉盒」顯得尤為特殊。

 

首先,它的個頭很大,直徑約16.4釐米,堪比你家餐桌用來盛菜的中號盤子。

 

其次,它的材質,白瓷。唐代開始,人們終於可以開始享受白瓷帶來的愉悅了。這種樸素的顏色,或許……使用者也不僅限於女性哦~~

 

關於這個粉盒的劇透就到這裡,若是還想了解更多關於「越窯青釉刻花摩羯紋粉盒」的知識和故事,可以點擊下圖,進入「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觀看最新一期的《寶物有故事》。

在這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觀觀雅集

雅物 | 美文 | 生活 | 品味

東方的。生活的。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指甲油,那閨中婦女如何染指甲?背後有何文化寓意?
    這首詩中所說的「玉筍紅」,就是唐代女子的「染指」神器。2.宋代女子偏愛「候蔻」鳳仙花、千層紅,都是古代女子染指甲時必備的原料。事實上古代女子染指甲的過程非常簡單,就是將新鮮的花瓣摘下放在容器中,然後用搗杵碾壓成花泥。最後一個步驟其實非常關鍵,那就是在花泥中放入明礬。這主要是因為明礬,可以有效解析出花瓣中的顏色,這樣不僅有利於指甲染色,而且還可以使染過色的指甲保留時間延長。古代女子將這種花泥,均勻的塗抹在自己的指甲上,然後用紗布包裹一段時間,這樣就可以把指甲染成紅色。
  • 閨中少婦不知愁?3首女子寄夫詩告訴你:王昌齡們錯的很離譜!
    詩中的「閨中少婦」和她的丈夫對這一道路也同樣充滿了幻想。題稱「閨怨」,一開頭卻說「閨中少婦不曾愁」,似乎故意違反題面。其實,作者這樣寫,正是為了表現這位閨中少婦從「未曾愁」到「悔」的心理變化過程。丈夫從軍遠徵,離別經年,照說應該有愁。
  • 古代女子有4樣私人用品,曾因羞澀藏於閨中,現很常見滿大街都是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古代女子的4樣私人用品,曾「羞於見人」,而現在滿大街都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在古代肚兜不像現代的內衣一樣,有專賣店隨便到商場挑選就能買到,在古代內衣乃是私人最私密的物品,別說買不到就連拿出去洗都不行,而且如果被發現,女人會受到重罰
  • 古代美人春妝記
    畫眉石而其實,在古代,女子所畫之眉,意義遠非黛眉二字。女子畫眉,好比男子做詩,輕重緩急,詩腳平仄都是極有講究的。愁春細畫彎彎月。花月鏡邊情。淺妝勻未成。佳期應有在。試倚鞦韆待。滿地落英紅。萬條楊柳風。——晏幾道《菩薩蠻》胭脂用盡的時候,桃花就開了。胭脂帶著桃花的色,帶著桃花的氣。胭脂,是色氣的桃花。
  • 忠孝兩全、捨生取義,古代閨中「奇女」,外出「拼事業」不輸男子
    王昭君劇照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少英雄,但一些巾幗英雄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固有的觀念,這些奇女子們都是有膽識、有才氣的傳奇女性,她們沒有被束縛於深閨之中,而是憑藉自己的力量戎馬一生,建功立業。這些閨中「奇女」,外出「拼事業」不輸男子。
  • 歷史館 | 雲鬢斜簪,萬種風情:古代女子髮簪最全解密!
    近看現代,我們綁頭髮用的都是各式各樣的皮筋,雖然樣式很多,但相較於古代髮飾就顯得相形見絀。古代那些看起來相似的髮飾,實則有著不同的名稱和不同的使用場合。
  • 《錦衣之下》:兄弟情和閨中密友,比不上這對「藍顏知己」
    重刷《錦衣之下》,小勤發現,劇中的友情可以分為三大類,不過,兄弟情和閨中密友,都比不上這對「藍顏知己」! 2、閨中密友:上官曦與翟蘭葉都是獨立的女性,一個是烏安幫堂主,另一個是背靠嚴世蕃這棵大樹的狠厲女子。 不過,翟蘭葉擅於偽裝,她將自己扮成嬌弱的揚州瘦馬,激發了上官曦的同情心,兩人從而成為閨中密友。
  • 古代女子薰香除了衛生,還有這個作用
    古代女子的閨房,為什麼叫做「香閨」?紅袖添香伴讀書,添的是什麼香?「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縷幽香從哪裡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中的香文化,也和女子結下不解之緣。古人用香,以薰香、浴香、配香、塗香、調香入藥入膳等傳統方式,每一種方式都包含了複雜精細的程序和韻味無窮的內涵。品香,成為文人雅士的鐘愛,香文化也被推崇至道的高度,稱之「香道」。
  • 古代女性日常生活:琴棋書畫、待字閨中,均為貴族女子的專享
    古代女性日常生活:琴棋書畫、待字閨中,均為貴族女子的專享現代社會「男女平等」已經被寫入憲法,在長達60多年的積極貫徹下,女性的地位不僅完全實現了平等,而且在社會中也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但是在時間久遠的古代社會,由於封建禮制的強烈束縛,女性只能是男性的「附屬品」。
  • 九朵荷:手繪九位古風女子,你喜歡哪一個?
    這世間白天車水馬龍夜晚燈火通明分不清白天和夜晚只不過夜晚沒人記得你從這裡經過那時女子細腰 婀娜多姿那時女子長髮及腰那時女子柳葉眉那時女子待字閨中那時女子喜笑顏顏那時女子多有才情最愛畫,古代女子的身形,不需要過多筆觸,不需要太多技巧。
  • 古代為何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那古代的女子每天都幹什麼
    在古代,封建主義社會,家人認為女兒長大遲早都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對女子都不太公平,基本上女子都是作為傳宗接代的工具看待,並且古代都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為什麼呢?古代政治流行,演變女子以柔為美,以藝為美的思想觀念這裡的柔,指的溫柔賢惠,古代文人為了施展才華,會寫詩著名,也會拋頭露面去爭取機會,如果女子與其爭鋒芒,違背了柔美一說,所以大多女子是不去讀書,或者只讀《女誡》這類的書籍。
  •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文化習俗?原來染指甲在唐宋兩代就十分流行
    指尖上的風情:「美甲」起源於何時?原來唐宋兩代就已經十分流行「習俗」簡言之就是古代先民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生活習慣。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言:「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由於居住地域、飲食習慣、文化形式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習俗」在形成過程中也會有很大差異。
  • 古代女子刑罰騎木馬
    總所周知在古代女子是很沒有地位的,中國古代是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女人不僅要遵從三從四德女子需而且要遵從男子,所以不得男子允許不得出門非常封建
  • 古代女子騎木驢,痛並呻吟著……
    木驢,是古代專門懲治那些勾結姦夫謀害親夫的女人所用的酷刑。古代女子刑罰騎木馬:小編為您收集整理與「古代女子刑罰騎木馬」相關的文章,及時更新與「古代女子刑罰騎木馬」有關的資訊。下面就來了解下古代女子刑罰騎木馬:
  • 古代女子在家中如何打發時間?
    古代女子在家中如何打發時間?現在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不喜歡出門,都喜歡宅在家裡,變成了「宅男」「宅女」,但是小編今天不想給大家介紹男神女神,小編想給大家扒一下古代女子宅在家裡是如何打發時間呢?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聽小編扒一扒吧!
  • 中華古代女子別稱
    女子:二字為古今通稱,泛指所有女性。」《論語·陽貨》:「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女史:指古代有學問並當過掌管宮廷王后禮儀、典籍、文件工作官員的女子。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記載:「看她是個女流,倒有許多豪傑的光景。」這是對舊時女人的泛稱。
  •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古代女子都是什麼髮型?古風女孩必看!你或許不需要,但是你身邊喜愛古風的朋友一定會需要。當她們穿上美美噠的漢服時,如果不能夠搭配同款的髮型,那就真的很尷尬了,總讓人覺得少些什麼。就好像在看電影的時候少了可樂和爆米花一樣,也是美中不足的。
  • 蘇軾這首回文詞有點「皮」,寫閨中打情罵俏又含憂慮!
    比如下面我們我們要說的就是他寫的一首閨中夫妻之間的詞。紅潤手:雖然沒有去寫女子的樣貌,但用紅潤手也可以讓人感覺到女子的柔美了。也許有人疑問古代沒有冰箱,夏天怎麼會有冰塊呢?古代冰飲平常人家也會儲藏冰塊,畢竟不是什麼特別奢華之物,冬天天氣冷時凍冰清水放入地窖即何。
  • 古代不同年齡的女子,是怎麼稱呼的呢?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看到各種大女主劇情的電視劇在熒幕上出沒,其中古代居多,然後大多有著各種古代的稱呼,讓我很是好奇,都說中國古代是重女輕男的,這是真實的。那麼在古代我國對於女子的稱謂有哪些呢?從年齡段上來說?對此,我在網上進行了一番搜集,看看這古代的稱謂到底有啥特色可言。 接下來我一一列出。
  • 古代女子萬福禮的起源淺探
    古代關於女子的言行規範和習俗較多,就以見面禮節來說,女子的見面禮也經過不同時期的發展演變,最早是肅拜,後來演變成萬福禮,間雜蹲安禮,再到如今的握手禮,其演變過程是怎樣的呢? 在了解女子禮節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古代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