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兩全、捨生取義,古代閨中「奇女」,外出「拼事業」不輸男子

2020-12-17 羽昕天

王昭君劇照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少英雄,但一些巾幗英雄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固有的觀念,這些奇女子們都是有膽識、有才氣的傳奇女性,她們沒有被束縛於深閨之中,而是憑藉自己的力量戎馬一生,建功立業。這些閨中「奇女」,外出「拼事業」不輸男子。她們的事跡存在於正史中,或是被編作小說、戲劇廣為流傳。其中最為耳熟能詳的便是王昭君、花木蘭、秦良玉的故事。

大義凜然的奉獻精神

1、深明大義的品格

西漢與西域各國和親,向來是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嫁於外邦,而王昭君卻是以普通民女的身份擔任和親的任務,事情便格外受到民間的重視,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一件大事流傳至今。在《漢書》、《西京雜記》等眾多古籍當中,詳細的記載了王昭君出塞和親的故事,歷代文人墨客為王昭君寫的詩詞歌賦,就有五百多首。是怎樣的一位女子能夠格外吸引人們的目光,又是如何令人們對她極盡讚美之詞呢。

王昭君雖家境清貧,卻不缺少大家閨秀的風範,深明大義是她始終擁有的品格。當匈奴提出和親來維繫和平時,王昭君便毅然決然的從此開始了她為國奉獻的一生。自王昭君前往匈奴和親以後,每一個時代對王昭君出塞都議論紛紛。不同身份的人們對王昭君出塞和和親之事也眾說紛紜。因此王昭君的形象在無數人的描繪下變得更為生動。但無一例外的,人們對於她的看法都是敬佩與讚嘆。

在多文人們看來的王昭君確實是一位身不由己,命運掌控在別人手上的弱女子形象。但是她從不因此就放棄了希望,她的心中有使命感即使她無法再回到自己的家鄉,但她帶著這種使命在異國他鄉換回了西漢與匈奴之間的數十年的和平。

2、無私奉獻的民族氣節

王昭君為何會在歷史長河中佔據如此重要的位置?不僅僅是她為了兩國之間的聯姻犧牲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上有「士」的精神。她明知畫師毛延壽是一個貪財之人,可她卻不同於常人,即使畫師將她畫的其貌不揚也拒絕行賄,這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

在匈奴虎視眈眈之際,她挺身而出,深諳民族氣節,她表現出來的是正直、剛強,為了國家利益、為了民族的團結,獨自一人前往荒蠻之地和親。在匈奴之時顧全大局,維護兩國間的友好關係,這正是中國傳統的士人形象。強烈的民族氣節、崇高的品質,都是王昭君被稱為「奇女」的重要因素。她不僅代表了眾多大義凜然離開故土和親的女性們,在她身上更體現出了無私奉獻、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忠孝兩全的精神寄託

1、國與家的雙重選擇

花木蘭因替父從軍而流傳千古,對於她的故事的流傳,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民歌,花木蘭徵戰沙場幾十年,這位驍勇善戰、保家衛國的巾幗英雄受到無數的敬仰與青睞。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是人生選擇的一大難題,簡而言之,「忠」是面對對國家,「孝」是面對父母。

然而當國家利益與家庭利益發生矛盾,比如為國效力必須遠離父母,而為父母盡忠卻未必能忠君愛國,這是那個時代的人普遍面臨的抉擇。而花木蘭的形象可以說是一個盡忠盡孝的完人形象,在功成名就後並不追求名利,而是請求回鄉陪伴父母,做到了忠義與盡孝的兩件人生大事。

花木蘭劇照

2、塑造了嶄新的女性形象

「忠孝不能兩全」的難題竟然在花木蘭的人生經歷中得以解決。唐代韋元甫的《木蘭歌》:「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以「忠孝」來看待花木蘭的行為正是整個社會追求的最理想狀態。滿足了人們在禮制社會中想要達到的美好願景。

花木蘭所建立的功績直接體現了身處那個時代的女子同樣也可以實現社會價值。詩文中描寫花木蘭為從軍所做的準備以及在戰場上的勇猛,打破了一直以來對於女性柔弱的刻板印象,塑造了一個勇敢無畏的女性形象。並且眾多詩詞都以尚武的女子作為女性的榜樣,甚至以此感嘆閨中不得志的焦慮。可見花木蘭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讓更多的女性對於未來有了自己的想法。

引導女性的自我抉擇

過去對於社會性別的約束,意味著女性一直被要求做出合乎性別的行為,否則就會遭到譴責。許多女性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或許會使她們抱憾終身,這使女性長期處在被動的環境中,造成了不良的社會關係和風氣。女子上陣殺敵更是違背了儒家禮教的要求,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先例改變了社會對女性固有的觀念,這是一種新的嘗試,為女性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這能夠給女性一種鼓勵,她們不再是只能待在深閨之中虛度光陰的弱女子。她們也可以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花木蘭的「奇女」形象激勵著女性尋求自由,成為社會文明進步、性別平等的代表。《娘子軍連歌》中有:「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花木蘭的形象不僅激發了源源不斷的創作,更是女性追尋自我的啟蒙。花木蘭的形象給予了女性勇氣與力量,讓女性擁有了獲得自由、對待不公的堅韌意志,可以自由自在的選擇自己的生活,是從精神上改變了人們從前對於女性的定位。

花木蘭的故事令所有人感到驕傲自豪,並且了解了花木蘭故事的人都會被她遠超於眾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這也反映在歷朝歷代詩人們的筆下對花木蘭極盡稱讚的詩篇,讓人們一次又一次的驚嘆於花木蘭的勇敢與毅力。花木蘭的形象改變了封建禮教對於女性的束縛,是真正的奇女子。

秦良玉劇照

巾幗英雄的擔當

1、放棄小我的灑脫

在歷史上除了花木蘭之外,還有一位同樣為了國家盡忠職守的女子。明朝末年的秦良玉是唯一一位被記載到正史列傳中的巾幗英雄。《明史》中記載:「為南川路戰功第一。賊平,良玉不言功。」她是灑脫、大度、謙虛的,赫赫戰功於她而言不過是虛名,並不值一提。秦良玉展現給世人的形象就是大明的守護神。

在明朝軍隊面對敵人的進攻潰不成軍時,是秦良玉力挽狂瀾,將清軍擊退,還將自己的家產充公用來維持軍隊的供給。她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永遠是臨危不懼的樣子。在她的身上充滿了為民族大義捨棄小我的精神。

2、捨生取義的勇猛

明朝的傾頹之勢已不可挽回,但秦良玉仍然是在亂世飄零之際捨生忘死、堅貞不屈的英雄。即使她的丈夫和兄弟都是為國而犧牲,但她從來不會有怨言,這是一位真正忠肝義膽的女子。「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一代女將軍的氣魄,即使是男子又有多少人能比得上呢。秦良玉解救國之危難、奔赴道義的精神與那些寡廉鮮恥,只會誇誇其談的大臣相比,當真是明朝的奇女子。

秦良玉的「奇」在於明末亂世,文人愛財,武人怕死的世道,人人都在想著怎麼尋找下一個謀生的出路。而她依然堅持抗擊清軍,人們以為柔弱的女子只能每日待在家中虛度光陰,可她卻向所有人證明了女子也能成為令敵軍聞風喪膽的女將軍。她留在人們心裡的是英姿颯爽、勇敢無畏的她,這位巾幗將軍用自己的人生書寫著傳奇。

這三位與眾不同的女性,為何能被後世稱作「奇女」呢,她們的奇在於她們超脫於世的精神。王昭君以強大的使命感使漢朝人民擁有了十多年的和平生活;花木蘭用頑強的意志完成了忠孝兩全的難解之題;秦良玉用一生的戎馬保護著明朝的河山。她們所創造出的「奇女」形象是留給所有人的榜樣。

從「奇女」們的身上能夠看到她們在面對危機之時所作出的與她們所處的時代截然不同的解決方式。她們有著堅毅、勇敢、無私、灑脫等等美好的品質,她們的故事不僅帶給人無盡的想像,代表了人們對嚮往中世界的希冀,更是給人極大的鼓舞與力量。這些「奇女」們的形象深入人心,正是因為她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所散發出的光芒,吸引著後世的人們對她們產生了深深的敬仰。

總結

在王昭君、花木蘭、秦良玉的身上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同樣是女子遠離故鄉和親人,都是為了國家安危和民族大義。秦良玉在年幼之時還以花木蘭為榜樣,認為花木蘭可以代父從軍,那麼她也可以帶兵打仗、為國效力。她們能夠被稱為奇女子,不僅是因為她們擁有了不同尋常的傳奇人生。更是因為她們打破了幾千年來世人對女性固有的看法,正直、無私、忠誠、勇敢是她們留下的最寶貴的品質。

相關焦點

  • 心態灑脫,忠孝兩全的3生肖,成功路四通八達,貴人都不離不棄
    忠孝兩全,談何容易,若是一個人真能做到,讓自己一點也不為生活感到後悔,一點都不覺得慚愧,那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畢竟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是沒有缺點的,而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犯過一些錯誤,然而能夠笑看那些過去做錯的事情,並加以避免,這樣就更能夠讓自己變得完美起來,漸漸的就能夠忠孝兩全,而且還可以迎接更燦爛的人生,像以下幾個生肖的人就是這樣,他們特別的灑脫
  • 寶寶學成語 捨生取義
    豫讓回去後,剃去眉毛和鬍子,又吞食熱炭,把聲音弄嘶啞,以便從形象到聲音都不讓人認出來。朋友們對他說:「你如投靠趙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後,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嗎?」豫讓回答說:「作為一個勇士,怎麼可以做這樣不仁不義的事呢!」  這一天,豫讓得知趙襄子外出辦事,他就預先埋伏在橋下,趙襄子來到橋邊,馬匹突然驚叫起來。趙襄子命人到處搜查,在橋下把豫讓抓了出來。
  • 技術流女主穿越古代,事業型女主,奮鬥不止
    最近突然想看女主穿越古代,有一技之長,技術流型小說,來一場古代版的職場生涯。所以特意找了一些小說來看,推薦給大家。上一世婚姻失敗,重活在這個講究三從四德的古代世界,成為小京官梅家一個地位卑微的庶女,還被安排代替長姐遠嫁,女主表示,壓力雖然如山大,各人自有各活法。簡評:這個文算是比較冷門的了,但是看完之後挺驚喜的。
  • 忠孝兩全,名利雙收,安徽馬鞍山這位大哥,真是牛人!
    按老百姓世俗眼光看,他可謂忠孝兩全、名利雙收。這樣的人,算得上是一位英雄人物。2020年12月23日《馬鞍山日報》第2版報導了他的事跡,新聞標題為:「從『當兵的人』到『種菜大哥』」。看標題,你會覺得這樣的人太普通了。不論是「當兵的人」,還是「種菜大哥」,都很普通啊,沒什麼特之處啊。但是,如果把新聞正文提煉一下,你一定會驚嘆不已。
  • 古代女子閨中風情:眉梳千秋彎彎月
    子曰:不化妝的女子,罕見於三條腿的青蛙。早在幾千年前男人們還沒把朝代建立起來時,女人就琢磨如何化妝了。古代女子對於化妝的狂熱,比很多為了化妝不吃早飯的現代女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們以粉飾面,兩頰塗胭抹紅,修眉飾黛,點染朱唇,額上貼花,香噴噴的女人味搖曳而出。
  • 「奇葩說 第一季」漂亮女人拼事業or拼男人?
    拼男人的例子,就是翁帆與楊振寧,翁帆開始的一段婚姻只有短短兩年就結束了,如果當時她對男人死心轉身去拼事業,那她一個普通本科大學女生,可能奮鬥10年後終於達到了月薪8000,但是她轉身嫁給了楊振寧,所有人都會尊稱她一句楊夫人,很多女生覺得她走捷徑,但是只要不是對別人造成傷害,那麼走捷徑就不該被抨擊。
  • 閨中少婦不知愁?3首女子寄夫詩告訴你:王昌齡們錯的很離譜!
    詩中的「閨中少婦」和她的丈夫對這一道路也同樣充滿了幻想。題稱「閨怨」,一開頭卻說「閨中少婦不曾愁」,似乎故意違反題面。其實,作者這樣寫,正是為了表現這位閨中少婦從「未曾愁」到「悔」的心理變化過程。丈夫從軍遠徵,離別經年,照說應該有愁。
  • 忠孝兩全組合上《星光大道》,留言集錦
    數年後,草原靜靜,山仍好夢,卻早已物是人非,所以在有生之年,要做善事,種樹為後人乘涼,不給社會添麻煩!日行一善,默默奉獻,養成家風,代代相傳,大愛無邊!為蔡家人點讚!為忠孝組合點讚!——曙光2.自古忠孝難兩全,古人講忠孝,為人臣者要忠,為人子者要孝,忠孝不易兼得。
  • 3個旺家的星座女,丈夫安心拼事業,過得真幸福
    3個旺家的星座女,丈夫安心拼事業,過得真幸福餘生,找一個什麼樣的女孩一起度過更幸福!答案是賢惠的、善良的、孝順的,最好還是旺夫的!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幾個星座很是旺家庭,把她們娶回家,丈夫可以安心在外面拼事業,不信往下看!一、金牛座金牛座的女人雖然外表看上去有些沉悶,不解風情,但是卻很顧家,她們是很適合結婚的那種。生活中她們會打點好一切瑣事不用丈夫操心,同時對待家人很細心,為家人考慮的很周全,可以說娶了她們回家絕對是一件幸事。
  • 精品古言推薦:《金枝》《農家小福女》《女學霸在古代》精彩
    >簡介周家的四哥賭輸了錢,母親病重,賭場的人還想讓滿寶賣身償債。可以不誇張地說,這部小說的小女主,是我看過所有書中最可愛自然的,她聰明、勤奮、好學,又開朗,最後從醫,還沒完結。亮點:不穿越不重生,家庭和睦。青梅竹馬,沒有其他種田文中"高貴的"第二身份,也沒有隨手就能在路邊撿到的將軍王爺皇子皇帝侯爺什麼的狗血梗……文風溫馨有趣,劇情如行雲流水,不拖沓冗長,也不跳。
  • 古代沒有指甲油,那閨中婦女如何染指甲?背後有何文化寓意?
    雖然她們穿不起高級布料的衣服,而且也沒有過多的金錢去購買首飾,但由於經常接觸大自然,一種以花草為基礎的自然美開始盛行。按照現代人的思想觀念,自然、綠色才是生活本質。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都會購買天然有機食品。甚至對養生特別痴迷的人,一日三餐都以綠色植物為主食。筆者認為從這一點來看,古代女性的自然美才是天然去雕飾。
  • 事業最容易成功的4個星座女,能獨當一面,思想和經濟雙重獨立
    如果說,古代女人的職責就是相夫教子,那麼,新時代女性可早就能夠獨當一面了。當代社會的女性思想和經濟雙重獨立,不依靠男人也能把生活過得風生水起。尤其是在事業方面,很多女性的工作能力一點也不比男性差,那些坐到企業高層的女性也是比比皆是,憑藉自己本事白手起家的女老闆更是不在少數。
  • 推薦三本高分修仙女配文,不輸《女配超市很無辜》,熬夜也要讀
    蘇玖清淡的說道「我要不給你面子,你早就輸了。」 童七嘴角抽了抽心道,所以她選擇耗盡他的靈氣讓他自動認輸麼? 他嘆了一口氣,隨後又拍了拍蘇玖的肩膀,笑道「小師妹,別輸啊,滄瀾宗這次靠你了。」 蘇玖聲線依然清冷,只是那份傲然卻難以掩飾,只見她勾了勾唇角,淡聲說道「我怎麼會輸。」
  • 一位偉大的女子,憑一己之力復國,擁有不輸於男子的氣概
    一位偉大的女子,憑一己之力復國,擁有不輸於男子的氣概在古人的思想當中,女子永遠都沒有太高的地位。也正是如此,在歷史中的許多事件都是男士主導,很少有女子出人頭地。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一些女子值得我們去關注。
  • 古言小甜餅,溫馨搞笑,《卸甲後我待字閨中》《少爺萬福》,甜~
    今天給大家推薦三本古言小甜餅,溫馨搞笑,強推《卸甲後我待字閨中》《少爺萬福》,可愛又溫馨的小故事,大家一起收藏吧。女主又颯又美,男主真香大將軍,男女主歡喜冤家,語言輕鬆詼諧,男女主之間的對手戲很是幽默,兩人的感情也循序漸進。故事添加了重生元素,而女主能看透男主馬甲這一設定也很有新意,男女主也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培養感情。
  • 古代「女扮男裝」,為什麼很少有人能看破,原因很現實
    導語舊時女子,幽居深閨,極慕男子桑弧蓬矢,馳騁四方之志。故而,往往改扮男裝,從六朝到明清,時有所見。那麼古時候是否有「女扮男裝」?確實有,較為經典的便是花木蘭了。除她以外也是有許多 不同尋常女子有時也會為了更好地活動便利而喬裝出門,她們不害怕被發覺嗎?總的來說,還真發現不了。先說花木蘭,花木蘭的小故事眾所周知,她的精彩紛呈水平經常令人忘記其為何沒被認出來那樣的疑問。
  • 說文解字:為何說「男娶女嫁」而不是「女娶男嫁」?原因在這裡!
    「娶」就是從男子從女方家引入的人口增加,以便於繁殖。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結婚,為什麼男方和女方的說法不同呢?請往下看——二、女方為什麼叫「嫁」?1、「嫁」這個字是從「家」字來的。在古代漢語中,「家」作為動詞時,可以表示「娶妻、成家、結婚」的意思,例如屈原的《楚辭·離騷》中就有這樣的用法: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趁著少康還未結婚成家,有虞氏的二姚尚待字閨中。
  • 搞笑古言甜文《卸甲後我待字閨中》女主是懟人小能手,超好看
    關注我不迷路,天天不書荒。今天帶來的是搞笑古言甜文《卸甲後我待字閨中》女主是懟人小能手,超好看。如果大家有想看的類型可以留言評論小編哦。《卸甲後我待字閨中》 作者: 昔邀曉推薦指數:三星半內容標籤:宮廷侯爵 甜文入坑指南女主是懟人小能手,屬皮皮蝦。
  •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當然了有一些俗語,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就好比題目上所說的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那麼,這個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說何為「好女不觀燈」?大家都知道古代的時候,女子都是很保守的,一般在女子未出嫁之前,她們都是要待在自己的閨房裡的,她們都是不能隨便外出的。甚至很多女子在嫁給自己的老公之前,都是沒有見過老公長得什麼樣子的,直到洞房花燭夜,新郎把新娘的蓋頭給掀掉,這個時候兩個人才是第一次見面。
  • 古代男子真的都可以三妻四妾嗎?真實情況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食色性也」,現今社會的很多男性都非常嚮往古代的「三妻四妾」制度,只能說大部分的人都被字面的意思誤導了,其實古代實行的多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韋小寶劇照02那麼古代男子的各個階層娶妻納妾的標準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