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填房皇后:終其一生,我沒能住進椒房殿,只因那裡已有主人

2020-12-14 深夜有情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1

我從來都不知道劉弗陵是條龍。

也不知道脫落的乳牙種在地裡,會長出紫藤花。

我從記事時就開始去天祿閣讀書,與劉弗陵不能再熟悉,卻從沒見過他變戲法。

上官未與我說起這些時,眉飛色舞,我卻如聞天書。

那天出了椒房殿,我就跑去問劉弗陵,為何這些秘密他從來都沒對我說過。

他卻莞爾一笑,「未兒只是個孩子,朕只是逗她開心而已,你這般冰雪聰明,怎地還會當真?」

我知道他是誇我,但聽來卻字字扎心。

她只是個孩子,那我呢?我與她明明同歲,難道在他眼中,我生來就是什麼都懂的?

這時宮人送來一盤銀絲卷,劉弗陵拿起一塊先遞給我。

我滿心的委屈就在那一刻一掃而光,不是因為點心香甜,而是因為他親手給我。

誰知劉弗陵下一刻就叫人把那點心都給上官未送去。

我愣在那裡,強忍著淚水對自己說:真好,他把第一塊糕點給了我。

我和上官未,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性情卻大相逕庭。

我細膩溫柔,聰穎早慧,三歲就開始念書;她粗枝大葉,生性頑劣,鬥大的字不識一筐。

但她是我長姐的女兒,我是她的小姨,我們之間一直很親密。

六歲之前,她每次來家裡做客,我都會把劉弗陵送我的好玩的、好吃的讓給她。

可自打六歲那年她入宮做了皇后,一切就都反了過來。

劉弗陵賞她的綾羅綢緞堆成了山,她宮裡的點心果子更是琳琅滿目,許多都是我沒見過的美味。

和我聊天,也總是離不開劉弗陵。每次她都是熱火朝天地說著大哥哥對她這樣好、那樣好,而我只能聽著。

2

那天我回到家,就把滿屋子的琴棋書畫扔了一地,倒在床上嚎啕大哭。

母親怒斥我失態,一點大家閨秀的樣子都沒有。

我頭一次與她頂嘴,大聲質問她:「為何上官未可在宮裡盡情撒野,而我只能被禁錮在天祿閣,讀那些枯燥無味的書卷?

「為何她可以不顧宮規禮儀,可以肆無忌憚地叫劉弗陵大哥哥,而我卻要恭恭敬敬地稱他為皇上?

「為何她可以隨心所欲大吃大喝,而我卻只能淺嘗輒止,就算饞得流口水也只能假裝毫無興趣?」

「糊塗!你堂堂大司馬家的千金小姐,怎能自降身價與她相比?她不學無術只能譁眾取寵,而你知書達理胸羅錦繡,遲早是要擔當大任的。」母親苦口婆心開解我。

我狠狠抹了一把眼淚,「劉弗陵早已冊封上官未,一切已成定局,母親別再為我白費心機。」

「你們這才幾歲,哪能分得出勝負?成大事者必深謀遠慮,你不要被這小小變數挫了銳氣。」母親氣定神閒,成竹在胸。

「我才不與她爭什麼勝負,只想像她那般自由自在地玩耍,不要學什麼琴棋書畫,也不想當什麼大家閨秀。」

「放肆,你本就是大家閨秀,怎能自輕自賤?你不願讀書,明日我就給你請一位舞師,你儘管聽我安排,娘親自會替你打點一切。」

事到如今,我真不知她還能為我打點什麼。

我與劉弗陵,本是青梅竹馬。

我自打懂事時起,就知道我長大以後是要嫁他的。

劉弗陵對我也是百般疼愛,教我識字背詩,有什麼好吃的好玩兒的都留給我。

母親常催我讀書,他卻總放我出去玩兒,說無憂無慮的年紀只有一次,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我那時真是太小,他越心疼我,我越要努力給他看,讓他明白我不是一個只知道玩耍的小孩。

「君兒這麼乖巧,長大一定是個懂事的好姑娘。」劉弗陵常輕輕拍著我頭頂這樣誇我。

那時一切都好好的,只等我長大。

3

誰知六歲那年,上官未竟悄然入宮,不聲不響成了劉弗陵的婕妤。

我驚聞消息,跑去質問劉弗陵,他說這只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以後會想辦法送她出宮。

我又去問上官未,她也說根本不願嫁給皇帝,是祖父強行送她入宮,若是有機會,她一定離開這裡。

這些話,我都信了。

結果沒過幾天,劉弗陵一紙詔書將上官未冊封為皇后,斷了我所有念想。

聽說,是我父親的主意。

我把自己關在房中,想哭卻哭不出來。我不知道怎麼會突然發生這樣的事,也不知該去怪誰,上官未、劉弗陵,還是父親?

母親與父親大吵大鬧,說他到底是偏疼外孫女,才不顧我的幸福,將外孫女扶上皇后之位。

「都是老夫的至親骨肉,哪個不疼?君兒未嫁,盡可以另覓佳偶;未兒一入宮門,不做皇后,還有何出路?」

父親的咆哮傳進房中,令我瞬間淚崩。

我讀了那麼多書,怎能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大家都有苦衷,我是上官未的小姨,又是她的好朋友,怎能只顧自己的感受,不顧她的處境?

我把自己蒙在被子裡,無聲地哭了一場,第二天醒來,洗乾淨頭臉,假裝一切如故。

只是一切到底不一樣了。

上官未從來都不是叫人省心的女孩,入宮以後也不知收斂,三天兩頭惹禍,劉弗陵忙於替她善後,再也顧不上我。

今日在椒房殿,上官未拿出那枚小玉鉤的時候,我終於死心了。

上官未說這是她剛入宮時劉弗陵給她變的戲法,但其實這玉鉤是劉弗陵母親留給他的念想。

這些年,我也只是看過一眼,而她只是因為丟了貓,哭幾聲,就得到了這玉鉤。

原來劉弗陵喜歡的並不是懂事的女孩,而是她這樣脫韁的野馬。

4

打那以後,我再也不肯入宮,不看他倆相親相愛,不聽他們的歡聲笑語。

但不知為何,仍是無法開心。

一生叱吒風雲的父親,在我面前總是一臉愧疚,「君兒放心,為父將來一定給你覓一樁金玉良緣。」

我哪有那份福氣!

上官未那才是金玉良緣,有祖父苦心謀劃,外公大力扶持,又被劉弗陵當成掌上明珠,就連她的一顆乳牙,劉弗陵都能為她種出她最愛的紫藤花。

而我的乳牙埋在土裡,只能化作爛泥。

為了忘掉這些,我接受了母親請來的舞師,每日苦練舞技,一年以後,學有小成,一曲跳罷,驚豔眾人。

舞師嘖嘖驚嘆,連說我是世間不可多得的奇女子。我只是苦笑,縱是天仙下凡又能如何?劉弗陵也不會多看我一眼。

說來心酸,我與他已有一年多未見。從前每到生辰,劉弗陵都會給我準備禮物,我和上官未也會互相交換禮物,今年的生辰卻是我一個人孤零零度過。

我想一定是劉弗陵給上官未的幸福太多,讓她忘了這世上還有一個人與她同年同月同日生。

而劉弗陵有了上官未,早就忘了我的生辰。

忘了也好。

我讀了那麼多書,知道不應該打擾別人的幸福。

誰知一生太長,樹欲靜而風不止。

那天母親突然帶來一個驚天消息:上官未的祖父勾結亂臣謀反篡位,鐵證如山,已被劉弗陵誅殺了全家。

「那長姐與上官未呢?」我嚇壞了。

「託你父親的福,她母女二人安然無事。」母親安慰我。

我懸著的心這才落地。

母親說,上官未痛失親人,一定不好過,叫我帶些她愛吃的點心去看看她。

母親終究是識大體之人,我卻小氣,一路上萬般糾結,又盼著遇見劉弗陵,又怕遇見劉弗陵。

走到椒房殿門口我才知道必須先見他,才能見上官未。

我沒有勇氣,只能轉身回家。誰知眼看就要出宮的時候,劉弗陵竟追上來,「君兒,為何剛來就要走?」

我一回頭,眼淚就掉下來。

「我只是來看看上官未,既然不能見,就算了,這是母親給她的點心。我走了。」

我把點心盒子往他手中一放就要逃走,卻被他一把拽住。

「君兒,不是不讓你見她,朕只是怕有人說漏嘴,讓她知道上官家族的事情,受到傷害。這件事,朕與你父親是說好要瞞著她的。」

原來他和我父親把上官未保護得非常好,需要安慰的,是我這個自作多情的小丑才對。

如此,我更不能去見她了,免得說錯了話得罪劉弗陵與父親。我走出幾步,又折返回來,從他手中搶回那盒點心。

宮裡錦衣玉食,我親手做的點心實在粗糙,配不上金枝玉葉的上官未,還是不讓他為難了。

劉弗陵越喊我,我跑得越快,直到出了宮門,將那點心扔進護城河,心裡才好受一些。

所謂自討沒趣,也就是如此了吧?

回到家中,母親一再打聽我與上官未見面的情景,那些點心她吃沒吃。我不願與她多費口舌,只能胡亂應付過去。

過了兩天,母親又來問我是否親眼看著上官未吃了點心。我不敢多說,點點頭算作回答。

「那可就怪了,宮裡為何一點動靜也沒有?這丫頭上次陰差陽錯被那番國使者救了一命,這次難道又僥倖逃了過去?」母親自言自語地嘀咕道。

說者無心,我卻如遭晴天霹靂,「那次上官未中毒,並不是因為誤食番國的奇花異果?」

「那都是可食用的果子,就算相剋又能有多大毒性!」母親見露出馬腳,索性也不再瞞我。

我頓時雙腿發軟,一下子坐在地上。

相關焦點

  • 故事:張嫣皇后:我十七歲,在這椒房殿做了七年皇后
    臨行前,乳娘對我千叮萬囑,讓我進宮以後一定好好保護杜若,別讓她被人欺負。我笑乳娘膽子小,我皇外祖母是當朝太后,我舅舅是皇帝,我進了宮就是皇后,那長樂宮是我自小玩耍的地盤,誰敢在那裡欺負我的好姐妹?2大婚前日,宮裡派人送來了我的嫁衣,鳳冠霞帔,無不鑲滿珠翠,極盡奢華。
  • 從竇太后的椒房殿探究古人為什麼會在建築用花椒?
    漢惠帝時竇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后,後被賜予代王劉恆,劉恆即位後竇姬被立為皇后。景帝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諡號孝文皇后。追溯竇漪房一生,可以用一句話總結:「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
  • 那一諾金屋藏嬌,終是長門偏殿幽閉,相思不得鬱鬱而終
    若當年劉徹未許下這純淨美好的誓言,阿嬌或許也不會情深至此卻落個鬱鬱而終的下場。偏殿的冷風格外涼,它吹過阿嬌的髮絲,吹進她本熾熱的心,身披單衣靠在窗前,靜靜的看著這窗外的一輪圓月。她的淚早已流幹,餘下的只有心痛和無奈,卻唯獨沒有恨,她愛慘了劉徹,她將自己的青春,地位,傲氣都給了那個曾經許她一生一世的男子。
  • 故事:高后呂雉:劉邦越要我死,我便越要活著
    而劉邦為戚懿所建的,是一整座椒房殿,殿內皆以花泥粉飾。殿前設有雙闕,臨闕而望,長安城盡收眼底。規格之高,前所未有,可見劉邦是鐵了心的,要將戚懿送上後宮主位。若不是戚懿覬覦儲君之位,這椒房殿,她住也就住了。
  • 故事:趙飛燕:不受家人重視的我,卻被冊為皇后,入主椒房殿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1娘親說我天資聰穎,而合德生性愚笨,叫我凡事多讓著她點。合德是我妹妹,我自然要讓著她,況且她還是那麼嬌憨可愛。「可她是要嫁進馮家的。」「鳳棲高枝,若能一舉選中,還嫁什麼馮家?若選不中,再嫁馮家不遲,去吧去吧,馮家有馬,叫馮無方送你們去。」我情願一步一步走去,也不去求馮無方。可合德不願走路,跑到馮家大門口去喊馮無方。
  • 尋其所愛,終其一生,滿是遺憾,你是怎樣放下求而不得的痛苦
    01 預見像是一個原本就沒有感情的婚姻到頭來終是遺憾。張瓊華是一個為丈夫守活寡68年的貞潔烈女,要是這樣說她,未免又太辛酸了,誰想要如此悲慘的結局呢,只不過那些人生的遺憾刻在了那裡無法改變罷了。回憶這樣的一生,我想作為女人來說實在是太痛苦,我想,已經預見的結局必然走向失敗,這樣的遺憾就不要再去涉險了。
  • 王朝的女人:從歌姬到皇后在位38年,最後卻在椒房殿自殺
    衛子夫大概是史上最勵志的皇后之一了,她是舞女出身,卻被漢武帝一見鍾情,衛子夫的樣貌歷史上也沒多大的描述,不過能被一眼相中,起碼長得要端莊秀麗,而且溫柔。對漢武帝來說,他在宮裡還有一個生性驕橫的陳阿嬌,估計是受夠了阿嬌的跋扈,因此對看起來柔順的衛子夫一見傾心。
  • 故事:貧女皇后:我許平君一生平平,但我想我總算做了一位好皇后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1我叫許平君,人如其名,姿色平平,才氣平平。若非要找出一絲不同尋常之處,也只有一手好廚藝,尤其擅做葵菜羹。兒時,娘親每年都會在菜園中撒下葵菜種子。我突然爆發,朝著她大喊一聲。父親回來了,問清來龍去脈,將娘親拉進裡屋,壓低聲音說:「君兒與病已兩小無猜……」「那又如何?病已命運多舛,註定一生動蕩。你我可以疼他護他,但絕不能讓君兒一起陪綁。」娘親聲音雖小,卻斬釘截鐵,不容辯駁。我這才知娘親為何不許我嫁他。
  • 故事:皇上寵我無度,我在後宮肆無忌憚,皇后卻說我只是個替身
    他無父母,又是個隨處飄蕩的江湖人;我沒母親,又是個不受寵愛的小姐,我們兩個情投意合,剛好湊成一對。「你一個女兒家,竟肯為我這樣的人……你竟肯?」他握著我的手,連連問著。哪怕做他的填房,哪怕隨他浪跡天涯,哪怕被世人恥笑,我也是定要和他在一起的,誰讓我喜歡他呢!
  • 它住過秦檜、宋高宗、吳皇后、宋孝宗、謝皇后…… 曾叫德壽宮...
    且不說它多「寶貝」,光是看看它的歷代主人,都夠說上一說的了,秦檜、宋高宗、吳皇后、宋孝宗、謝皇后……他們先後都在這裡安了家。這些主人也都曾給它取過名字,所以,我們現在說的德壽宮也可以理解為它的統稱。在德壽宮遺址上,施夢以跟我們講了講,德壽宮和它的歷代主人,留給杭州的故事。
  • 她是賈家一品誥命夫人,曾是大家閨秀,因年紀大只能嫁做填房
    邢夫人由於為人刻薄寡恩,又是填房身份,令人不喜。不光賈家上下對她頗有微詞,讀者也總輕視她。其實,邢夫人能給賈赦做續弦夫人,絕不是普通人家女子。邢家雖然破落,但出身並不簡單。否則邢夫人還真沒資格給賈赦做續弦夫人。續弦又叫填房。
  • 漢後宮密道之謎,皇宮遺址下發現神秘地道,你能猜到什麼用途嗎?
    誰能想到,宏偉的未央宮下竟然有地道漢高祖九年,金碧輝煌的皇宮未央宮,在都城長安落成了。未央宮的北側,是桂宮,是皇帝的嬪妃們住的;而東邊的長樂宮呢,那就歸皇太后了。桂宮是在未央宮的北面,嬪妃們住的地方。當然這裡面不包括皇后,那皇后住哪呢?在未央宮裡有個椒房殿,皇后就住在這兒。那麼,嬪妃寢宮的下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密道呢?這些密道和漢代嬪妃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聯繫呢?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卻讓整個考古界炸開了鍋,這些地道會不會是後宮嬪妃私會情人的密道?這種說法理由還很充分。
  • 人終其一生,意義究竟是什麼
    文/玲瓏早上看到知乎上有一個人數很高的問答,人窮極一生,究竟在追尋什麼?長大之後的我,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很多人,都對未來抱有期待和希望,也可以說成是欲望。小時候渴望長大後能去看更大的世界;少年時期希望時光不老、青春永駐;成年以後想要事業有成、佳人相伴;中年以後追求財富和自由;老年以後想要健康長壽、安度晚年。這些都是人一生的追求,雖然不一定會實現。
  • 印度一皇后,18年生14子,被國王寵愛一生,38歲油盡燈枯倒在產房
    愛情應該是忠貞聖潔的,應該是我見過你之後,別人對我來說也不過如此。人們都說帝王薄情寡義,但其實並不全是,印度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專情帝王,一生只娶了一位皇后,並且對她始終如一,他就是印度莫臥兒王國的第五代帝王——沙賈汗。
  • 各國末代皇后下場大盤點!韓國皇后一生顛沛流離,而越南皇后得以善終
    各國末代皇后下場大盤點!韓國皇后一生顛沛流離,而越南皇后得以善終 韓國末代皇后——日本尹妃 1910年,由於日本軍隊比較牛逼,強佔朝鮮半島為殖民地。而日本皇室很偽善地把韓國皇室收編,韓國末代皇后就這樣被迫降級為李王妃尹妃了!
  • 故事:陰差陽錯救下皇帝,我成為皇后,成婚一年他卻不願與我圓房
    說來,我這皇后當得實在容易,皇上顧留白的後宮佳麗不少,更有一位容顏絕城的寵妃,相府大小姐綰綰。饒是如此,旁人爭破腦袋都想要的後位竟落在我的頭上。探其緣由,只因我救過皇上一命。那事,其實很烏龍。我嚇得一激靈,真是人倒黴,哪裡都是坑。從來沒碰上過他,偏偏在這鳳儀宮。看來他對綰綰是真的極寵。「臣妾拜見皇上。」我隨即行禮。「皇后若是缺錢何不問朕借呢?」他的目光淡淡從我身上掃過,少頃,似笑非笑:「朕記得皇后每月都有五百兩月錢,你入宮已有一年多,應是攢了不少錢吧?」
  • 袁世凱為何和髮妻一生不和,只因髮妻無意點出他的庶出身份
    正因為這種自卑,他的髮妻于氏無意中說了一句玩笑話,竟讓他當了真,勃然大怒,一生不進髮妻于氏的臥室,納了九個姨太太,讓髮妻一生孤寂如守寡。其實這事主要怨袁世凱,因為髮妻于氏有一天穿了一件睡衣上有條鮮豔點的腰帶,袁世凱開玩笑說她穿得象個風塵女子。髮妻于氏本是地主家的小姐,自然是有脾氣的,不甘未弱,反口說:「我是有姥姥家的。」
  • 李治:只因我的皇后太優秀
    李治再愛一個女人,他始終是個皇帝,歷史上肯為了女人而不要江山天下的,恐怕也就是順治能擔當此任了。如果李治真的對江山社稷無所謂,他就不會與武則天攜手一起除掉開國重臣元老,讓武則天與自己一起並肩作戰了。李治與武則天攜手除掉開國重臣元老,想必大家會有異議。想明晰這一點勢必要追溯到李治與武則天相遇相知的根本原因,為何李治不選擇王皇后,不選擇喜愛的蕭淑妃,而選擇了武則天。
  • 悲情高倉健:終其一生,都在為不圓滿的愛情贖罪
    1.一生所愛江利智惠美在電影裡屢次收穫愛情的高倉健,卻在現實生活中遲遲沒有遇到愛情,過了20歲的他,感情世界依舊一片空白,他常常問自己:「我的愛情到底在哪裡呢?」25歲時,他終於遇見一生所愛——19歲的江利智惠美。
  • 清朝一皇后在位僅八小時,只因皇帝太愛她
    其實孝懿仁皇后雖然只當了一天的皇后,但是在她被冊封皇后之前,早已以皇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八年,而這段時間康熙後宮是沒有皇后的,也就是說作為皇貴妃的這八年佟佳皇貴妃實際上是代理皇后。在後宮眾人心中,她早已是這後宮的主人,立不立皇后只是名義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