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24日,i20故鄉民宿創新營上海站民宿培訓活動圓滿完成。來自社會創新、文化創意、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的資深人士將聯合為學員們打造一場為期兩天的室內精彩課程,下面就來看看i20請來的大咖們都秀出了哪些創新的思維與切實可行的文創方法?
回到故鄉,讓故鄉年輕,建設一間「小而美」的民宿, 這樣一份美麗的夢想,已經成為很多熱愛家鄉、熱愛鄉村的文藝青年的共同願望。如何做?如何不是退避自守而與世界有良好的互動?乃至如何抱團取暖?營造一個既非傳統農村、又非簡單城市化的新村鎮?
陳瑤(瑤書記)
--【課程主題】故鄉民宿的創新之道
杉樹計劃發起人
i20青年發展平臺聯合創始人
曾在文化單位工作過十幾年
陳瑤老師來自武夷山,是資深文創從業者和公益人士,曾在媒體單位工作過十幾年。她是中歐愛心聯盟副理事長,「杉樹計劃」創始發起人,以及i20青年發展平臺的聯合創始人。她關注鄉村旅遊、社會創新、社區營造等方面的工作,並致力於搭建幫助青年回鄉創業的青年發展平臺,使返鄉青年在家鄉能有更好的發展。
陳瑤老師說農村是我們大多數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故鄉」需要更美,需要更有活力,需要能讓人留下來。而大資本、大工業、大連鎖運作的商業文明已經展現其弊端,小而美的「善商業」時代必將來臨。民宿正是建設一個既不同於傳統鄉村又非城市化的「新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瑤老師用詩意的語言描繪了一副「民宿主人的畫像」
秉持著自己的歷史和個性、生活與文化、在自信自尊的光亮之中、與顧客進行心靈的交會
陳瑤老師說民宿主人一定是懂得如何挖掘當地獨有、可體驗資源,並分享自身「美好生活狀態「的人。而遍地開花的農家樂是「偽民宿」,因其不明白如何與整個區域的資源互動。
在這樣一個自由人的自由聯合時代,民宿主人需要一個社群相互溫暖、相互鼓勵、相互學習、相互挑戰。要建立一個互相可以抱團取暖的新鄉村社群,一定需要走出二元對立,將鄉村生活與城市建立更多的聯動。
陳瑤老師分享了她對民宿營銷的體會,她說民宿營銷需要「高感性、高體會」的人才,「將營銷變成一件生動的事情」。「最優秀的營銷,無不大量投入時間、精力放在對人的理解上。」這些值得民宿經營者們好好用心挖掘、體會。
張志傑
--【課程主題】從民宿看世界
自在客民宿預訂平臺 創始人&CEO
張志傑老師從自在客創建的緣起「一碗麵的故事」開始給我們介紹了自在客民宿預訂平臺。憑藉在eBay12年的電商經驗,把創業方向精準地設定在民宿預訂平臺,建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民宿預訂的平臺——自在客。
對於在大陸做民宿是否有相關政策支持的問題,張志傑老師指出,很多時候創新和創業的機會存在於政策的灰色地帶,創新產業自下而上促使相關政策生成和規範化。2015年11月19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85號,首次點名「積極發展客棧民宿、短租公寓、長租公寓等細分業態」,將其定性為生活性服務業,將在多維度給予政策支持。
張志傑老師向學員們介紹了世界民宿發展概況。歐洲地區以英國、法國為突出,是世界民宿的發源地。亞洲地區以日本、臺灣為經典,是全球民宿發展的精品代表。美洲地區原來以度假屋為主,現在以青年旅社居多。而澳洲地區則以農舍、農莊、農牧場為主,現在很多則以汽車旅館、BnB的形式呈現。
張志傑老師認為民宿主人一定是一個樂於分享生活的人;選擇民宿的客人是來體驗不同生活的人。正是基於這種「分享經濟」的理念,自在客民宿預訂平臺建立起這兩者之間的連接。
彭成裕
--【課程主題】南投民宿的創新發展
南投縣民宿觀光協會 理事長
臺灣民宿協會 監事
臺灣鄉村旅遊協會 理事
作為臺灣南投縣民宿觀光協會理事長,彭成裕老師向學員們介紹了多姿多彩的臺灣民宿。臺灣民宿從1970年代最初簡單的B&B(Bed & Breakfast)分享家庭多餘空間的民宿發展到今天高品質、多樣化乃至專業化的民宿經歷了三四十年的歷程。
彭成裕老師說:民宿是販賣人情味及主人魅力的溫情產業,甚至是創造幸福與感動的地方。每一個民宿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是一份感動的事業。臺灣民宿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在於多元性,具體表現在建築風格、客房規劃、特色餐飲、生態旅遊、導覽解說、社區結合、小鎮深度旅遊、溫馨和貼心的服務等等方面。
彭成裕老師著重介紹了南投民宿的經營現狀和分區各色。生態、文創、酒、花、茶、竹、溫泉、咖啡、農場、湖畔、部落文化等各種元素被一個個愛玩又會玩的民宿主人演繹地五彩繽紛。
其中,南投縣民宿觀光協會作為一個非盈利的社會團體,將民宿、在地社區/協會、政府部門、學術團體、文創團體等結合在一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在會務聯誼、教育培訓、行銷推廣和活動辦理等方面為民宿主人們實實在在地辦了很多實事。
南投的民宿主人們策劃的各種創意活動如打工換宿、專長換宿、低碳深度遊、有機美食食材遊、音樂盛宴等創意遊程項目也非常值得大陸民宿主人們借鑑學習。
趙曉鈞
--【課程主題】文化心理看鄉建
CCDI悉地國際董事長兼總經理
水立方(國家旅遊館)中方總設計師
中歐文創協會會長
「我們要回到本初來理解鄉建」,趙曉鈞老師的分享一開始就立意很高。他從整個宇宙人類文明的角度來看,人類文明進入拐點,現在的世界極其需要人與人之間愛的連接。人與人之間的認同、連接,是人基本的需要。如果每個人的良知半徑拉長,這個世界就會更好。建設一個個將城市資源和農村資源良性互動的「新村鎮」或說「生態矽谷」,實現人與人之間短線的愛的連接,是這個時代的需要和發展趨勢。
做鄉建和民宿的人本身都有田園居所的夢想和情懷,容易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短連結」。而整體「新村鎮」的建設,趙曉鈞認為絶非某個體的單獨作為或強力的政府行為,而是一個急不來、需要自然生長的系統工程(五行系統),需要以在地居民(土)為中心,在政府(金)、眾多中小文化業者(木)、鄉村推手(火)和資本(水)之間建立一個各司其位、互不越位的聯動運轉系統,也即「鄉村社區營造」。這樣的一個新業態一定要有嶄新的大量文化內容的注入,形成自然生態、產業生態和人文生態。只有這樣,廣大農村的土地才能煥發新生,中華文化才能成為真正指導我們行為的活文化。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很多人不再需要固定的辦公場所,「人類新的大遷徙」已經到來。回到鄉村,建立城市與鄉村之間更多的聯動,同時享受生活和工作,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和現實。趙曉鈞說,「對於鄉建,我們歡迎更多開放面對不確定性的合作者。」
朱小斌
--【課程主題】民宿與社會創新
社會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領教工坊聯合創始人兼CEO
中國社會企業與社會投資論壇(聯盟)秘書長
面對當下創業的熱潮,朱小斌老師說他本人就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最初從金融機構轉到教育機構,再從教育機構轉到企業創業,再從企業創業轉到做社會企業,對於創業他有深刻的體會。他認為這是一個創業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創業成功率更高?他總結了三條核心的內容。一、不斷激活自己的核心動力;二、有不斷否定自己的勇氣;三、建立自己最好的社交結構。
然而傳統思維做商業越來越難,需要一種全新的商業思維。而真正關注人的問題的解決和具有社會意義的商業開始被更多人喜歡。商業的重心也要從組織轉向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作為民宿主人,不斷地用社會創新的思維,關注社會問題的解決並思考如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是今後制勝的核心法寶。而如何建立與人的連接?即創造意義感、安全感和快樂感。
面對空心化、日益凋敝、人才流失嚴重的廣大農村,鄉村民宿的建設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民宿是一條可以可以用社會企業的創新思維思考的實踐之路。
KK--【課程主題】眾籌與民宿
首科眾籌網 COO
KK說他小時候的夢想是「全國人民都給他一塊錢」。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他成立了眾籌網,他的夢想就真得實現了。結合自己的經歷,他給想眾籌建立民宿的民宿主人三個問題去思考:一、全國人民為什麼要給我一塊錢?二、怎樣讓全國人民給我一塊錢?三、我怎麼樣花好這一塊錢?
眾籌是一場革命,是網際網路對傳統商業和金融的顛覆,幫助很多人實現了創業的夢想。如何運用好這個工具/路徑實現夢想?KK分享了很多關於眾籌的乾貨,包括眾籌的分類、國內外(股權)眾籌的現狀、當前政策和發展趨勢、典型成功與失敗的案例等內容。針對當前眾籌的一些誤區,KK認為眾籌不是團購,更不是預售。眾籌的核心是股權眾籌。股權眾籌總體回報率高,但對單個項目來說,股權眾籌風險非常大,最好堅持分散到多個項目;股權眾籌的退出回報周期也很長,需要很大的耐心。
眾籌看起來很美好,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變為「眾愁」。眾多的股東導致決策效率低下,財物不能透明,缺乏第三方監管,缺乏投資者教育等眾多問題。運營好一家民宿,不單是資金的考量,也涉及選址、定位、設計、規模、配套、營銷、服務等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問題。面對眾多眾籌失敗的案例,民宿主人們應該做更為理性全面的思考。
民宿熱席捲中國大地,原先只提供床鋪和早餐的民宿經營方式,如今已變得豐富多彩,生態民宿、假日農莊、鄉村旅店、主題民宿…越來越多的民宿類型給了喜歡親近自然的人們更多選擇。民宿熱必將讓更多人、更多資本以「民宿」之名進入鄉村。如何在這次民宿熱的狂潮中站穩腳跟,i20將與你一起探索!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了解更多活動信息
點擊「閱讀原文」填寫本次上海站學員反饋,幫助我們了解本次課程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