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商報訊(記者 張文博)12月26日,冬日的秦巴山區寒流滾滾,新建的岷縣火車站一派熱鬧景象,當地人民群眾早早相約來到車站,翹首喜盼見證火車開通這一個喜慶時刻。10時整,伴隨一聲長鳴,岷廣段首趟列車——岷縣開往成都的K2618次「隴南號」列車從岷縣車站開出。標誌著歷時8年建設的蘭渝鐵路岷廣段正式開通運營,改寫了甘肅省隴南、岷縣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
沿線產業駛入快車道
鐵路建設對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拉動作用。作為基礎設施,鐵路建設能夠帶動投資增長,從而為「穩增長」提供保障;同時,鐵路運輸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以快遞運輸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發展,助力實現「轉方式」「調結構」。
首席記者 唐學仁 記者 李楊
鮮草莓半天可抵川
12月23日,成縣電商中心主任王潤雪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坐上火車,帶著成縣草莓去重慶吃火鍋啦!」的信息,她用打趣的語氣說,蘭渝鐵路岷廣段就要開通了,很多朋友都有坐著首發列車去重慶吃一頓正宗火鍋的打算,走之前,別忘了帶一籃剛剛新鮮上市的成縣草莓哦,想想都美!配以圖片,她的這條微信很快就被評論炸鍋了。「帶著草莓去吃火鍋」一時間也成為成縣人見面相互調侃的熱詞。雖然帶著調侃趣味,但這也是當地農特產能夠在最短時間裡通過快捷交通走出大山的真實寫照。
王潤雪向西部商報記者介紹,隴南電商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交通格局的改變。之前,電商土特產的銷售,由於交通不便,運輸時間長,一些應時性土特產的保鮮性要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高速公路的開通,運輸較以前就會快了很多。網購的顧客對應時土特產的品譽度會隨之提高。
在王潤雪主抓電商經濟之後,她除了把特色農產品的銷售集中外,還把生鮮農產品推上了電商的平臺。比如,成縣拋沙鎮的冬季鮮草莓,早前,鮮草莓的運輸到達客戶手裡最快需要一天多時間。
「蘭渝鐵路線開通後,會大不一樣,比如成都、重慶和蘭州地區的貨,就不用轉運到西安走航空了,直接可以通過蘭渝線火車運送到達,不僅大大縮短時間,也降低了運輸成本。」和王潤雪的感受一樣,隨著交通格局的變化,當地快遞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
在成縣境內,高璐的快遞公司幾乎遍布鄉村,而對外她代理了百事通快遞,由於之前交通的不便,快遞成本一直很高。
「比如一般的農產品,五公斤左右包裝的運輸費就是六元以上,這讓很多農戶吃不消。但是蘭渝鐵路開通後,不僅運輸時間可以縮短,快遞費用自然會下降,到時候五公斤左右包裝的土特產肯定會下降一元以上。」高璐說,蘭渝鐵路線的開通對當地快遞業帶來的實惠是顯而易見的。她打趣說,早上坐火車去重慶吃完火鍋,晚上就能回來。
皇菊運輸成本將降低
對成縣這樣山大溝深的地方來說,利用網絡賣核桃無疑是一種最有潛力的銷售方式。
目前,全縣共開辦網店920家,電商企業22家,創辦電商平臺8個,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倒逼了當地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務工青年看到了家鄉的發展機遇。
2015年,十天高速路通車後,臺自力的皇菊外銷開始供不應求。今年開始,臺自力擴大了皇菊種植面積,由原來的60多畝一下子增加到兩百多畝,成為隴南當地最大的皇菊種植商。即使這樣,臺自力還在發愁,蘭渝鐵路開通後,運輸更加方便,成本降低,皇菊的銷售更加火爆,200多畝一年最多產1噸多皇菊,供貨遠遠不夠。
「蘭渝鐵路線開通後,運輸成本降低了,皇菊價格也會降低,一噸多皇菊,最多銷售半年,明年6月前肯定銷完了。」臺自力不但自己種植皇菊,還帶動村裡60多名貧困戶加入了種植。
在隴南市東盛物流園,副總經理繆書明正監督著工人加緊把外銷的農特產打包。 「物流快了,銷售自然就快,這樣一來,隴南市的經濟就會陷入另一個模式,交通倒逼電商發展,電商倒逼當地產業發展。」繆書明說。
隴南市電商中心主任石建英說, 鐵路建設對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拉動作用。作為基礎設施,鐵路建設能夠帶動投資增長,從而為「穩增長」提供保障;同時,鐵路運輸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以快遞運輸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發展,助力實現「轉方式」「調結構」。
中藥材家門口「坐」火車
老家在平涼的李保財來岷縣已經11年了,當了10年的岷縣當歸城總經理。
「我把岷縣當成了自己的家鄉,我為岷縣能通火車感到由衷的高興。」在他看來,蘭渝線岷段的正式通車,勢必會對岷縣的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帶動作用。目前當歸城的藥材以當歸、黃芪、黨參三大品種為主,主要發往全國十大藥材市場,是目前甘肅省南部最大的以當歸為主的中藥材產地交易中心,也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當歸專業交易市場。李保財告訴記者:「這16萬噸藥材,全部依靠汽車運輸,因為岷縣不通高速,不通火車……但岷縣至廣元、成都的火車正式開通之後,當歸城藥材的貨運將會發生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通車之後,岷縣的倉儲產業必將是一個較大的商機。以前岷縣的藥材經銷商們在隴西、定西租的倉庫比較多,因為要從隴西、定西火車站上貨。隨著岷廣段乃至蘭渝鐵路的全線通車,岷縣的交通貨運肯定會越來越便利。屆時,成都荷花池藥材市場的經銷商們,肯定會來岷縣的地產藥材市場進行交易。這對於岷縣的中藥材經濟發展而言,真的是會起到無法估量的推動作用。」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岷縣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寶藏之地。岷縣有多種特色資源,主要包括:當歸、黃芪、黨參等中藥材資源; 岷縣已探明金屬、非金屬礦30種,礦化點40多個,其中金、銻、鉛鋅、錳、花崗石、大理石、矽石、泥炭等礦藏量最大,開發前景廣闊;天然草場290萬畝,水草豐茂,無汙染,發展畜牧業條件得天獨厚。
岷(縣)—廣(元)段的正式通車,乃至蘭渝鐵路的全線通車,必將讓岷縣的中藥產業發展步入高速快車道;必將會為振興岷縣經濟、加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蘭渝鐵路是隴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毫無疑問,隨著蘭渝鐵路的全線通車,將大大縮短隴南與外界的距離,不僅會有力促進地方交通運輸,還將有效推動隴南經濟社會發展。
蘭渝鐵路公司董事長熊春庚,是蘭渝鐵路建設的見證者。在接受西部商報記者採訪時,他說,對這條鐵路線,他有著獨到的認識和感慨:「蘭渝鐵路隴南市境內路線都在崇山峻岭之間。隨著線路的開通,制約隴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瓶頸』將從根本上得到徹底解決,隴南區位優勢將得到有效發揮,產業優勢將全面激活……由此,高速公路、鐵路、機場等搭建而成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將為隴南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強勁引擎。
「蘭渝鐵路是隴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將對隴南實現後發趕超產生深遠影響,必將從根本上改善廣大人民群眾出行方式和生產生活條件,必將激發隴南人民脫貧致富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必將加快與毗鄰市州的融合步伐,推動隴南更好、更快融入成渝經濟區、長江經濟帶,使隴南真正成為甘陝川交通樞紐聯結地和甘肅向南開放的橋頭堡。」在蘭渝鐵路岷縣至廣元段開通運營動員大會上,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曾激動地說。
隴南境內全新的交通格局將形成
蘭渝穿越甘、陝、川、渝,北接蘭新、包蘭、蘭青、隴海鐵路,南接寶成、襄渝、達成、遂渝、渝懷、滬漢蓉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西北至西南區域間客貨並重的大能力運輸通道,「渝新歐」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黃金交會線路。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後,將成為連接中國西南、西北之間最便捷、最迅速的通道。
蘭渝鐵路岷廣段的開通,對隴南和岷縣交通格局的改變是難以估量的。夢想照進現實,當地人用最熱情的笑臉期待著火車開通,此刻,他們也可以自豪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由此連通的川隴經濟圈,更讓隴南和岷縣在交通的區域優勢中一路前行。
首席記者 唐學仁 記者 李楊 張文博
心情特寫:
「要通車了,心情跟結婚一樣激動」
站在蘭渝鐵路線高大氣派的哈達鋪車站門口,50多歲的楊尕女激動得熱淚盈眶。這一刻,她心裡從「牆上」到「路上」的夢想,今天終於觸手可及了……離開家鄉十年後第一次回到宕昌縣,她的心情複雜又激動。多年的鐵路夢想終於實現了,她作為嘉賓被邀請參加蘭渝鐵路線岷廣段開通儀式。老家的房子早已坍塌,楊尕女無心顧及這些。對她來說,蘭渝鐵路的開通,遠比房子重要百倍。20多年前,楊尕女曾離開老家宕昌縣阿塢鄉各竜村去河西一個農場打工。第一次出門,第一次坐火車的感覺讓她終生難忘。十幾節車廂連接起來的火車,在她心裡就像傳說中的巨龍一樣神秘。「當年我也是為擺脫貧困,乘火車到河西走廊一個農場,由於身體殘疾,無法做農活,只好返回家鄉。」說這話時,她眼裡噙著淚水。那時候,第一次見到山外世界的楊尕女感受到了家鄉的落後和貧窮。那時起,她內心充滿了渴望,內心企盼現代化交通工具能再一次帶她走出貧困。十年前,楊尕女帶著遺憾離開家鄉去打工。感受了城市現代化的她再也不想回到老家,於是將全家都遷移到了新疆。接到蘭渝鐵路岷廣段開通儀式的邀請後,楊尕女當天就買了火車票趕往家鄉。
和楊尕女一樣,宕昌縣哈達鋪鎮的馬成祥在最近的幾天裡,他每天都要去哈達鋪火車站溜達一圈。就要通車了,馬成祥幽默打趣地說,這心情跟當年結婚一樣激動。「鐵路開通了,出門方便,比種地划算得多。」
「能坐火車去重慶吃火鍋了」
蘭渝鐵路,是隴南和岷縣人期盼已久的一條希望之路。12月25日上午,心情激動的隴南人領著孩子和家人紛紛在即將通車的車站前留影。這裡儼然成為一個全新的旅遊景點。10時開始,隴南車站開始發售岷縣-成都、隴南-重慶的車票。短短5個小時,首次通車的1200張車票就已售罄。車站站長馬宏臻的心情激動到難以自抑。「隴南站是蘭渝鐵路線上最大的客運站,雖然開通前預計過客流量會很大,但沒想到,首次通車的票這麼短時間就能售完。」 站在檢票口的車站服務員孫麗珍是武都區人。今年蘭州鐵路局在招考乘務員時,她第一個在隴南站報名。經過層層選拔,她幸運地成了蘭渝鐵路線上的一名服務員。 連著三天,孫麗珍興奮得無法入眠。對她來說,蘭渝鐵路是一條渴望已久的「夢想路」,她能在自家的土地上服務意義非同一般。
「以前坐火車,得先到武都,再到洛陽,才能坐上火車。特別希望能在家門口坐上火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宕昌縣獅子鄉為石村黨支部書記王忠義說。參觀完車站後,楊尕女高興地說:「等火車通了,上蘭州、下重慶,到成都非常方便。終於可以坐著火車唱著歌,直達重慶吃火鍋了,我們要輕輕鬆鬆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
隴南市交通局長馬潤告訴西部商報記者,目前,高速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在隴南已基本形成,隴南區位優勢也將由此得到有效發揮,產業優勢將全面激活。
「這是百年不遇的大事」
12月23日下午1時30分,48歲的浦永真和平時一樣,收拾完碗筷,和家裡人說了一聲「出去轉轉」,便向距離自家院子不足30米的於財娃老哥家走去,他倆有個習慣——午飯後要一起步行十分鐘,到快要建成的岷縣火車站看看,相互講講通車後想去成都還是廣元……就這樣,一看就是多半年。終於,他們看到了結果——12月26日,蘭渝鐵路岷(縣)-廣(元)段正式通車了。
浦永真是定西市岷縣中堡村的村民,自家的院子距離蘭渝鐵路的岷縣火車站直線距離不到一百米。「1994年,我第一次出門去新疆打工,我也是第一次在現實中看到火車,坐了好幾天的綠皮車才到達目的地。」
62歲的於財娃出門第一次去成都打工的時間更早,在1980年。「當時的公路也不太好,我和同鄉坐了6個小時班車去隴西上的火車……真沒想到,我還能在家門口就坐上去往四川的火車!」
對於浦永真、對於於財娃、對於岷縣48萬群眾而言,「這是百年不遇的大事,是實現了我們『中國夢』的大事!」
交通節點:
旱碼頭將再現昔日繁華
「岷縣自古就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東去三秦』之說,享有隴原『旱碼頭』美稱,因此也留下了『夜裡吃骨頭』這一個傳統——晚上12時以後開門營業,早上6時以前關門休息。」12月24日晚上,記者在岷縣縣城一家地道的暖鍋店吃完飯時,一位地地道道的岷縣老鄉常有貴在和記者聊天時說:「因為以前做生意的人都是白天趕路,翻山越嶺地到了岷縣這個地方,基本都是第二天凌晨了,餓了一整天了,還不得吃頓好的?於是,熱乎軟香的牛肉骨頭就會被客商們所打尖住店的夥計端上餐桌,吃飽喝足後第二天繼續趕路。」
「我想,岷縣這個『隴原旱碼頭』,也必將會再現昔日客商雲集的盛況。」常有貴憧憬著……岷縣「隴原旱碼頭」的昔日盛名,記者在岷縣民族民俗博物館的採訪中也得到了印證。在該館,記者看到了一架長4.6米,寬1.45米,高1.56米的「巨型」馬車,這輛馬車距今200餘年,是清代木鐵混合制馬車。該博物館的館長馬逢武也是有幸成為首批搭乘火車前往成都的乘客之一。
「聽老人們口口相傳,最遲從明朝開始,岷縣就有從成都背茶葉的歷史。那時候,三三五五的商人們組成一個個商幫,帶上岷縣本地的特產,如當歸、黃芪、黑羊羔皮背心,前往成都出售,然後買上茶葉、洋白布,拉到廣元,再由平武縣到達甘川交界處的文縣碧口,然後由武都、宕昌回到岷縣。這一趟就需要四個月時間。」已經50歲的馬逢武委員告訴記者:「現在岷縣至廣元、成都的火車要通了,我們岷縣人終於實現了一個夢想——幾個小時的火車車程就可以南下北上。」
現實意義:
交通大環境得到大改善
「蘭渝鐵路線的開通,無疑會給當地人打開一扇幸福的大門。」隴南市交通局長馬潤興奮地說,蘭渝鐵路的開通,群山疊嶂、狹路求生的隴南和岷縣將實現高速公路、鐵路、民航對交通大環境的整體改善。現在,隴南市境內幾乎是一個交通大戰場。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已經通車,渭源到武都高速正在建設,武都到九寨溝高速公路已經納入規劃。蘭渝鐵路即將全線貫通,蘭成、天平鐵路延伸段也將匯聚哈達鋪。成州機場建設已經啟動。曾經因為道路阻隔,困守「富饒的貧困」的隴南、定西岷縣,正在悄悄發生著交通大格局的歷史巨變。翻開甘肅地圖,隴南地處我省東南部,東鄰陝西,南接四川,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青泥嶺、陰平道、祁山道這些鐫刻在「蜀道」上的地理概念,既賦予隴南大地厚重的文化積澱,也更訴說著隴南山區群眾行路難的艱辛歷史。「隴南境內之前無高速、無鐵路、無飛機場,國省道主幹線公路等級低,通行能力差,通達率低,是全國、全省交通條件最落後的地區之一。
伴隨寶蘭客專、蘭張快速鐵路的開通,未來,蘭州將站在高速鐵路交織的「十字路口」,蘭州將真正成為絲綢之路黃金節點,承東接西,四通八達。蘭渝鐵路也將為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機遇、新平臺,並有力促進西部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蘭渝鐵路的開通,不僅填補歷史空白,隴南、哈達鋪還將成鐵路新興樞紐。據蘭渝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蔡碧林預測,未來蘭渝全線開通後,哈達鋪車站日發送客貨列車將達50~70對,真正成為繁忙的鐵路樞紐。隴南火車站是蘭渝鐵路在隴南境內最大的客運車站,隴南站建成使用後將大大方便隴南市周邊人民南下四川、重慶,北上蘭州、新疆。
百年「蘭渝」夢終將圓
蘭渝鐵路沿線地質條件複雜多變,不良地質密布,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特別是甘肅省境內穿越兩大地震帶,且隧道多,高風險隧道集中,建設難度為「世界難題,國內罕見」,施工安全風險極高。但全體蘭渝鐵路建設者們敢拼搏、能堅持,一項項技術難關被攻破,一個個記錄被創造,一段段鐵路隨之由圖紙變為了現實,鑲嵌於祖國西部。2017,百年「蘭渝夢」終將圓!
記者 張文博
項目攻堅:
全線有4大高風險隧道群 甘肅境內地質最為複雜
據蘭渝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蔡碧林介紹,蘭渝鐵路穿越區域性大斷裂10條、大斷層87條,沿線地質條件複雜多變,不良地質密布,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是我國在建地質條件最複雜的山區長大幹線鐵路,也是一條施工難度極大、風險極高的鐵路。全線存在著四大高風險隧道群(第三系富水粉細砂層隧道群、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隧道群、高瓦斯隧道群、巖溶突泥突水隧道群),其中甘肅境內地質最為複雜,尤其是第三系富水粉細砂層地質和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地質極大地影響了隧道的開挖和掘進,其代表隧道為桃樹坪、胡麻嶺、木寨嶺、新城子等隧道,設計、施工在技術上存在巨大的挑戰,建設難度為「世界難題,國內罕見」,施工安全風險極高。
岷廣段(蘭州局管內)共有橋梁63座,總延長33.730km,隧道41座,總延長215.620km,橋隧比佔全線的90.3%,正線路基長度26.840km。西秦嶺隧道是蘭渝鐵路全線最長的一段隧道,全長28.238公裡,是目前國內鐵路在建第二長隧道。木寨嶺隧道位於岷縣境內,被稱為全國鐵路高風險隧道之最的木寨嶺隧道是全線地質條件最差的隧道。白龍江3號大橋位於隴南市境內,全長10903m。該橋橋高22m,孔跨布置為雙線150×32m+(72+120+72)m連續梁+38×32m+13×24m+60×32m+(1×56m)系杆拱+65×32m簡支梁;T形空心橋臺,圓端型橋墩,鑽孔樁基礎。該特大橋下部主體已於2012年12月完工,架梁已於2013年5月完成。
全體建設者眾志成城 貢獻眾多「蘭渝智慧」
蘭渝鐵路建設難度為「世界難題,國內罕見」,施工安全風險極高。為此,國際地質與環境協會主席卡羅斯曾2次慕名深入現場調研,國內外院士、專家38批次前往施工現場號脈會診、指導施工,認定蘭渝鐵路地質屬「世界難題,國內罕見」。接觸過蘭渝鐵路甘肅境內隧道施工的專家感嘆「世界隧道看中國,中國隧道看西北,西北隧道看蘭渝」。
據蘭渝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蘭渝公司)綜合部副部長王軍峰介紹,為攻克建設難題,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建設任務,蘭渝公司堅持會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上級主管單位、設計和施工單位積極開展科技攻關,適時邀請專家研究論證,確保技術方案成熟可行,有效破解各類施工難題。針對全線鋪架通道3座未貫通隧道阻隔,蘭渝公司研究確定了「機械、人工同時分段鋪設,『三隧』施工與鋪架作業同步進行」的工作思路,建設者們採用「汽車背火車」「肩挑背扛」等方式,硬是將鋪架設備搬到了3座隧道之間的線路上,按期兌現了軌道雙線普通的目標。
在蘭渝鐵路全體建設者眾志成城的努力下,中國鐵路建設出一個個新的科技成就和科技豐碑。
最新進展:
夏官營至岷縣段收尾 2017年全線通車
據介紹,根據全線的地質結構狀況,按照中國鐵路總公司的統一部署,蘭渝鐵路實行「逐年分段開通」。其中,蘭州樞紐貨運北環線及蘭州北編組站、重慶樞紐貨運系統及興隆場編組站、南充東至高興單線、重慶北至渭沱段貨線、重慶北至渭沱段客線、渭沱至廣元段、蘭州東至夏官營段已分別於2012年12月、2013年12月、2014年7月、2014年7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2016年6月開通運營;經參建各方共同努力,目前蘭渝全線實物工作量和工程形象進度目前已完成設計總量的99%,剩餘的夏官營至廣元段473公裡線路也將視地質條件分段開通,其中甘肅岷縣至四川廣元段293公裡計劃2016年年底開通,夏官營至岷縣段暨全線預計2017年年內開通。
蘭渝鐵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甘肅省、四川省、重慶市合資建設,運營裡程873公裡,總投資829.16億元,於2008年9月開工建設,計劃建設工期6年,後由於甘肅段地質問題,建設總工期延至9年。設計時速160~250公裡,屬國鐵Ⅰ級雙線電氣化客貨共線快速鐵路。另外修建南充經廣安至華鎣高興鎮單線鐵路95公裡。蘭渝鐵路建成後,蘭州與重慶的鐵路運輸距離將由現在的1466公裡縮短至873公裡,客車運行時間由現在的22小時縮短為6小時。
部分票價:
岷縣至成都硬座86元/人 隴南至重慶硬座72元/人
西部商報訊 (記者 張文博) 12月25日,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蘭渝鐵路岷縣至廣元段開通試運行期間,該段只運行2對旅客列車。岷縣至成都K2618次旅客列車10:00從岷縣開出,於當日19:35抵達成都,全程用時9時35分;成都至岷縣K2616次20:15從成都開出,次日凌晨06:02抵達岷縣,全程用時9時47分。票價:岷縣至成都軟臥233元/人、硬臥152元/人、硬座86元/人此對列車試運行期間隔日對開。
隴南至重慶K2612次旅客列車23:50從隴南開出,次日凌晨7:57抵達重慶,全程用時8小時07分;重慶至隴南K2610次旅客列車15:32從重慶開出,當晚22:54抵達隴南,全程用時7小時22分。票價:隴南至重慶硬臥129元/人、硬座72元/人。
背景連結:
百年曲折探索蘭渝鐵路終鑲嵌於川隴大地
蘭渝鐵路最早出自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規劃線路基本上是「蘭州-廣元-南充-重慶」。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指出此線「經過物產極多、礦產極富之地區」「中國鐵路系統中最重要者」。同時把它列入了國民政府中央鐵路系統重中之重。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部門多次對這條鐵路進行了論證、勘測和設計等前期工作。上世紀50年代,鐵道部就組織在四川廣元至直轄市重慶段進行勘察,但實際上僅勘察了廣元到南部縣段,中途因故停止。1994年3月,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聯合南部、閬中三縣,向四川、甘肅兩省212國道沿線(西北通往西南地區唯一的公路幹線)的30多個縣市發出了《關於促成蘭渝鐵路儘早立項上馬的倡議書》,30多個縣紛紛響應。5月,30餘縣市的書記縣(市)長齊聚蒼溪,蘭渝鐵路協作會宣布成立。1994年10月,一份蓋有68枚地縣兩級黨委、政府印章的《關於申請新建蘭渝鐵路立項的報告》,上報給了甘肅、四川省政府以及國家計委和鐵道部。此舉一時被稱為中國的「奇聞」。1995年2月,《新建鐵路蘭州至重慶線預可行性報告》出臺。
1996年5月,協作會陪同鐵道部經濟規劃院對蘭渝線進行考察,經規院在考察後的報告上指出,從運量上分析,蘭渝鐵路是沿線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在中國鐵路路網布局結構上是合理的;其沿線地質條件可行的。在這個背景下,1995年10月,甘肅四川兩省共同上書,請求國務院將修建蘭渝鐵路納入國家「十五」計劃。1997年7月,甘川渝三省市聯合成立蘭渝鐵路籌備領導小組,由三省市計委共同組織協調小組工作。
本世紀初,蘭渝鐵路終於納入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定位為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性新線,渝新歐國際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此,由地方性的自發動作變成了三省市政府的職能行為,蘭渝鐵路的籌建工作升級了,也進入了一個正常的程序化過程。2008年9月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