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要同步進行心理調節!中國專家共識

2020-12-23 瀟湘名醫

慢性疼痛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是影響人群健康的最普遍問題之一,中國慢性疼痛人數約1 億。

國際疼痛學會定義慢性疼痛為「超過正常的組織癒合時間(一般為3個月)的疼痛」,或超過正常組織癒合後仍然存在的疼痛。

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為一種「不死的癌症」。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是臨床最常見的慢性疼痛。

導致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原因有骨關節炎、骨壞死、類風溼性關節炎、慢性腰痛、手術後的疼痛等。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慢性疼痛的整體患病率為24.9%,中國城市(北京為例)為8.91%。

近期發表的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管理專家共識指出,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的發病機制乃至治療包涵了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個層面。

共識指出,慢性疼痛在骨科手術患者中的發病率高,其發病機制乃至治療包涵了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個層面。

治療原則包括: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病理治療和心理調節同步進行;多種方法綜合治療。

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可能的發生機制包括炎性反應、纖維化、外周敏化和中樞敏化。

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的發生與生活習慣、職業因素及慢性疾病史相關。

農民、工人、與電腦操作相關的職業人群易患慢性疼痛。

女性、吸菸者、已婚常預示更高的腰痛患病率,吸菸、飲酒則能增加患纖維肌痛的可能,肥胖患者有更高的慢性膝痛患病率,糖尿病、高血壓病等慢性病則與非神經性慢性疼痛相關。

此外,慢性疼痛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或抑鬱,應對此類患者進行心理及精神狀態評估。

對於疼痛的診斷,應重點了解疼痛部位(局限性或廣泛性)、突發因素、緩解因素等。疼痛圖由患者完成,是目前國際上採用的能確定疼痛部位的最佳方法(圖1)。

共識指出,需要特別關注可促使發展成慢性疼痛的急性疼痛史的特徵:①背痛伴腰部前屈受限;②神經系統檢查異常;③非局限性疼痛;④隱匿性起病;⑤放射至下肢的背痛。

此外,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除需要排除器質性病變外,還需與精神、心理性疾病相鑑別。

基於慢性疼痛是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共識提出了「生物-心理-社會」的治療模式。

持續慢性疼痛常伴隨睡眠紊亂、情緒障礙,甚至行為障礙等,因此心理幹預成為一種必要的治療手段。認知行為療法(CBT)是慢性疼痛的一線心理治療手段。

對乙醯氨基酚的抗炎鎮痛稍弱於非甾體抗炎藥(NSAID),主要用於輕中度疼痛,是國外指南推薦用於治療骨關節炎、腰背痛的一線藥。

類風溼性關節炎所導致的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需加用抗類風溼類藥物。

神經根性疼痛往往會促使患者求助於外科醫師或者疼痛專科醫師進行幹預。常用措施包括硬膜外類固醇注射或其他藥物注射,或手術幹預。

手術治療包括截骨術、關節鏡與椎間盤鏡技術、關節置換術、脊柱翻修術及關節翻修術、經皮椎體成形術及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

關節外科領域,髖、膝關節置換術已經成為治療各類終末期非感染性關節病導致的慢性疼痛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來源:康鵬德,黃澤宇,李庭,等. 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管理專家共識. 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誌, 2020, 13: 8-16.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關注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學會自我管理
    數據顯示,中國慢性疼痛人數約1億,50%晚期糖尿病、75%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存在神經損害性或頑固性疼痛。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就是慢性疼痛當中的一種。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和各種創傷增多等因素,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且易患群體也不斷擴大。慢性肌肉骨骼疼痛(CMP)是指發生在肌肉、骨骼、關節、肌腱或軟組織等部位超過3個月的疼痛。
  • 共識收藏 | 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管理專家共識
    康鵬德 黃澤宇 李 庭 羅 芳鮑紅光 許 鵬 陳繼營 林 進田 華 楊 靜 周勇剛 陳紹輝韓永臺 何 農 金群華 廉永雲林 鵬 呂松岑 馬遠徵 孫天勝吳新寶 邱貴興 裴福興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是臨床最常見的慢性疼痛。
  • 骨關節炎和慢性腰痛總治不好什麼原因?已有較多證據支持中樞敏化...
    5月12日是國際纖維肌痛關愛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揭露隱匿在常見病下的疼痛」。值此之際,首屆「中國纖維肌痛共病管理雲端高峰論壇」於當日在線上隆重召開,匯聚了疼痛科,風溼科,神經內科,骨科等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共同針對纖維肌痛及其診療等方面的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分享。
  • 創傷性脊柱脊髓損傷康復治療專家共識
    因此,TSCI的康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早期準確、合理、規範的康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治癒率、降低致殘率、恢復肢體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為進一步規範TSCI康復治療、促進脊柱脊髓損傷術後康復,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復甦專業委員會創傷骨科與多發傷學組召集國內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結合國內外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和臨床經驗,撰寫了本共識。
  • 【醫療科普】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治療方法
    阿片類止痛藥可有效控制疼痛,糖皮質激素可短期緩解疼痛但不建議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能顯著減輕急性期疼痛、肌肉鬆弛劑適用於急性期和亞急性期患者,抗抑鬱藥可用於慢性疼痛的控制,這些藥物也經常被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且擁有明確效果。但上述藥物的治療作用更多表現在對腰背痛的緩解,對坐骨神經痛的緩解或作用有限,或缺乏高級別證據。
  • 運動心理專家:心理調節是運動「必修課」
    新華社合肥8月16日電(記者周暢)如何對運動員進行心理疏導、受疫情影響如何調節運動員心理、青少年接觸運動對心理健康有哪些幫助?在2020FALA GOLF青少年球員精英賽舉辦期間,記者對上海體育學院運動心理專家溫筱茜進行了專訪。
  • 學文獻get √ 值得推薦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方法
    阿片類止痛藥可有效控制疼痛,糖皮質激素可短期緩解疼痛但不建議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能顯著減輕急性期疼痛、肌肉鬆弛劑適用於急性期和亞急性期患者,抗抑鬱藥可用於慢性疼痛的控制,這些藥物也經常被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且擁有明確效果。
  • 其實男人也「痛經」——賈瑞鵬教授談中青年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
    男人的慢性骨盆疼痛症狀包括下腹部、會陰部、陰莖、肛周、腹股溝區、腰部、恥骨等部位的慢性或反覆發作性疼痛,脹痛不適,可伴有排尿不暢、尿頻、尿急,許多患者可出現早洩、勃起功能障礙、射精疼痛甚至血精等問題。詳細詢問病史,對診斷很有幫助,特別是慢性疼痛發生時的情況,如有無排尿、排便、性功能方面的異常情況等,通過分析病史可以排除一些引起慢性疼痛的明顯病因,如急性尿路感染、腸道疾病等,同時可排除骨科疾病以及盆腔器官惡性腫瘤的存在。可進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狀指數(NIH-CPSI)量表調查,通過對疼痛不適感、排尿以及生活質量等指數進行評分,對診斷和下一步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 慢性盆腔痛多學科聯合門診,一站式幫您解決困擾!
    由於病因複雜(常見的婦科疾病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盆腔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盆腔粘連、盆腔淤血症候群等,另外、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骨骼肌肉系統疾病,也是引發慢性盆腔痛的常見病因),造成患者常常奔波於多個科室,得不到有效診治。
  • 骨骼肌肉疼痛?偏頭痛?5種疼痛與肥胖有關
    許多研究還發現,超重者更容易產生疼痛和身體功能障礙,其中,有5種疾病帶來的疼痛與肥胖有著關聯。咱們現在就來逐個解析。肥胖相關的第1種疼痛,是腰痛。曾經有學者對4大洲的9個地區的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身體質量指數BMI越大的人,腰痛症狀越嚴重,而且更容易造成殘疾。
  • 小腹肌肉疼痛是什麼原因 右側小腹肌肉疼痛是什麼原因
    小腹肌肉疼痛是什麼原因產後一個月產婦的腰還是酸疼就說明產婦在修養期間身體沒有恢復好,也有可能是產婦幹了重體力活所引起的腰酸,這個時候產婦就需要進行恢復才能讓腰部好起來,平時多按摩按摩腰部,不要再進行體力活,也有可能是產婦一直躺著睡姿不正確引起的腰酸疼,平時要有一個正確的睡姿。
  • 3張表掌握骨關節炎常用藥物,專家共識版!
    有引起血糖或血脂升高的報導,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風險者使用時需注意,並建議對血糖或血脂進行監測。宜在進餐時或餐後服用,可減少胃腸道不適。其起效慢,服用2~4周後開始顯效,4-6周表現明顯,連續治療3個月後停藥,療效可持續1個月(後續效應)。 《中國骨關節炎疼痛管理臨床實踐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需長期給藥的骨關節炎慢性疼痛患者可服用雙醋瑞因。歐洲骨質疏鬆症和骨關節炎臨床和經濟學會(ESCEO)推薦雙醋瑞因作為骨關節炎治療的一線藥物。
  • 兒童遺尿症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兒童遺尿症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遺尿症(NE)是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常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本共識參考了國際小兒尿控協會(ICCS)、世界衛生組織、日本、美國、英國等NE相關指南並結合PubMed資料庫以及中國知網和萬方資料庫中最近發表的NE相關研究結果進行編撰,旨在制定和規範我國NE患者診斷和治療方案及診治過程中使用的相關術語,為臨床提供參考。
  • 慢性腰疼靠「靜養」適得其反,正確治療+鍛鍊背肌才是好方法
    陸老先生今年81歲,受慢性腰痛困擾已經6年有餘。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邁出的每一步、每一次提拿重物、每一次起身都能讓骨骼受到一定的應力刺激,跑步、打球等運動中受到的應力刺激更大,但持續臥床「靜養」時,骨骼受到的應力刺激就會大大減小。所以,經常鍛鍊的人,骨骼通常能夠維持較高的骨密度,而長期「靜養」的人骨密度則會慢慢降低。腰疼的人如何運動?正確治療+鍛鍊背肌運動可以增強骨密度、強健體魄,有益身體健康。
  • 「典藏綜述」百年條件恐懼研究,在慢性疼痛中「泛起的漣漪」
    這些模式已經用來研究與疼痛相關的恐懼(如害怕運動、害怕觸摸、害怕內臟刺激,害怕性行為),和相關的慢性疼痛(如肌肉骨骼疼痛、神經性疼痛、內臟疼痛和生殖器疼痛)。研究顯示,患有慢性疼痛會損害安全學習和造成過度的恐懼泛化,在患有焦慮障礙的人中也觀察到學習異常。基於恐懼消退的治療方案已經被用於減少與疼痛相關的恐懼,增加各種慢性疼痛障礙患者的日常功能。
  • 評價肌肉情況,可打太極拳和八段錦!心衰心臟康復共識
    心力衰竭患者如何進行規範進行心臟康復?近日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新版慢性心力衰竭心臟康復中國專家共識。共識指出,慢性心衰的心臟康復包括系統評估、藥物處方、運動處方、營養處方、心理處方和危險因素控制(包括戒菸處方),以及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患者教育。
  • 專家支招丨九類疼痛 可到疼痛科治療
    專家簡介 李彤,蘭州市婦幼保健院疼痛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蘭州醫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疼痛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疼痛分會理事,甘肅省康復醫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8
  • 纖維肌痛症候群難以治癒,慢性全身性疼痛十分困擾,還需對症治療
    從認識疾病的概念開始,為健康之路點燈1、纖維肌痛症候群的概述纖維肌痛症候群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其特徵是存在全身性肌肉骨骼疼痛和其他症狀,如疲勞、睡眠障礙、抑鬱、焦慮等。同時還可伴有其他疾病,如風溼性疾病、骨關節疾病、腸易激綜合症等。纖維肌痛症候群存在有疼痛、廣泛症狀和精神疾病的慢性性質,最終會引起患者機體體質下降、情緒障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 衝擊波治療上肢和下肢肌肉骨骼疾病的療效:敘述性回顧
    Effect of Shockwave Treatment for Management of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y Musculoskeletal Conditions: A Narrative Review 衝擊波治療上肢和下肢肌肉骨骼疾病的療效
  • 胸壁腫瘤切除及胸壁重建手術中國專家共識(2018 版)
    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通信作者:李小飛,Email:lxfchest@fmmu.edu.cn;黃立軍,Email:hljyxq@fmmu.edu.cn關鍵詞:胸壁腫瘤切除;胸壁重建;專家共識引用本文: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 胸壁腫瘤切除及胸壁重建手術中國專家共識(20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