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男兒當自強》簡單地回憶和記錄了作者七十年來的生活、成長、學習和工作的經歷。
通過作者自身的經歷,側面地反映了新中國建立以後農村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和社會的發展變化。作者雖然在童年時代遭遇一些不幸,受了不少苦,但是,艱苦的生活和困難更能磨鍊出自己堅強的意志和勇於拼搏的革命精神。
自退休十年來,作者堅持學習,積極寫作。經常在新浪微博上發布文章、詩詞等,並把自己精心製作的《生物化學多媒體課件》分章分期地在新浪微博上與網友共享。
圖為本班同學合影
從2017年到現在,已經陸續把平時編寫的詩歌、散文、課件和回憶錄等整理出版:《祖國山河處處美》《龍湖岸邊》《生命科學大觀園》及《我的自傳》等。並把這幾本書分別捐贈給中國藥科大學圖書館、深圳市圖書館、深圳大學圖書館、深圳科技圖書館、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深圳市南山區圖書館、深圳市濱海小學圖書館、河南省淮陽中學圖書館、周口師院圖書館、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圖書館等十家圖書館。同時,還把這些書的電子文稿在微信、微博上共享。
根據部分讀者的意見和建議,現把《我的自傳》原版文稿重新修訂,增補一些新的內容,重新出版,並更名為《男兒當自強》。
高新旺
2019.07.17於深圳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學習中度過。不管你是做什麼工作,不管你多大年齡,也不管你是不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實際上,大家都在學習!
作者簡介
高新旺,男,出生於1949年。
1977年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化學製藥專業。河南省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退休教師,生物化學高級講師,河南省職工醫學院生化副教授。
社會團體: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會員業餘愛好:文學創作、攝影藝術、旅遊觀光。
圖為深圳市濱海小學
常言道:
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學不了。人就應該這樣!
內容節選
腳踏水車
一九五八年春夏季曾出現乾旱,公社領導號召人們不要靠天等雨,要抗旱澆水,戰天鬥地奪高產。有人發明了一種腳踏水車,用來抽水澆地。水車比較笨重,需要幾個人站在上面同時用腳蹬,才能轉動。
我的母親就是在五八年蹬水車時把腳崴傷了(她是從小被裹成的小腳),由於當時沒有得到及時地治療,後來就留下了腳疼的後遺症。
圖為全家福
乘火車到廣州
在武漢待了幾天,我們決定坐火車去廣州。火車上的人很多,走道上也擠滿了人,連行李架上都躺了人。火車行走了幾十個小時(確切時間記不清了),順利到達廣州站。紅衛兵接待站設在一個小學裡面。到了接待站,感到很熱,我們趕快脫去棉衣。因為我們上火車時武漢還非常冷,棉襖棉褲都穿著。而廣州的氣溫比武漢高得多,根本用不著穿棉衣。我們看到廣州人還光著腳,穿著涼鞋,年輕女孩還有穿裙子的。吃飯時發現,廣州的小饅頭那麼小,幾乎一口就能吃下去,而且是甜的,麵粉裡放了糖。我們覺得很好吃,每人吃了四五個,還沒吃飽。
那時廣州的雨水特別多,幾乎天天下雨。我們在廣州住了半個月,遊覽了黃花崗、紅花崗烈士陵園、中山紀念館、廣州動物園、越秀公園、珠江大橋、廣交會會址等地方。品嘗了以前沒吃過的水果,如:木瓜、陽桃和香蕉。我們每人還買了一雙塑料涼鞋。
定製出版 專業為你
尊重每一部作品的價值
我敬重的
特級名醫蔡崇山、王桂榮夫婦
原河南省周口衛校附屬醫院副院長特級名醫蔡崇山及其夫人王桂榮是我非常敬重的人,他們也是我們的好鄰居。相處幾十年來,我們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表達我們對蔡老夫婦的敬意,特編寫了一段小詩,題目叫《名醫頌歌》,公布於新浪微博(此文已收錄於本人詩集中),內容如下:
名醫頌歌
贊河南省周口衛校中醫專家蔡崇山
2014.09.30
河南周口蔡崇山,名老中醫在中原。
出身名門中醫家,相傳六世百餘年。
高祖供職大清朝,頂戴花翎做醫官。
原籍湖北黃陂市,後來遷移到河南。
定居周口西大街,沙穎河畔建家園。
曾祖綽號蔡老子,著名中醫廣流傳。
祖父、父親皆中醫,世代相傳到今天。
大學畢業分鄲城,曾在基層做奉獻。
周口地區建衛校,中醫教師很缺欠。
調來衛校搞教學,教書育人美名傳。
學校設立門診部,針灸科室親手建。
感恩黨和國家、感恩母校,
無償捐贈圖書
我的這三本書出版後不久,就分別捐贈給我的母校——中國藥科大學圖書館、河南省淮陽中學圖書館以及深圳市圖書館、深圳大學圖書、深圳市科技圖書館、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南山區圖書館、濱海小學圖書館、周口師範學院圖書館、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圖書館等十家圖書館。
同時還把一部分書贈送給周口新華書店、藍天書店及深圳友誼書城等單位。回到河南老家的時候,還把一部分書贈送給本單位老領導、老同事、老朋友等。
我這樣做的動機很簡單:一是感恩黨和國家及母校對自己多年的培養和教育,另一面就是要使我的詩、書惠及廣大讀者並永遠流傳!
2017年10月26日,我還寫了一段小詩,上傳至新浪微博,內容如下:
七言詩:書贈中國藥科大學圖書館
回憶四十多年前,
讀書南京藥學院。
化學製藥為專業,
在校學習三年半。
畢業離校回家鄉,
衛生學校任教員。
自從那時上講臺,
一幹就是幾十年。
如今退休來深圳,
家人團聚度晚年。
閒來無事寫詩詞,
新浪微博網上傳。
個人傳記與課件,
三本新書同出版。
為感母校教導恩,
書贈藥大圖書館。
1
END
1
如果您有出書的夢想,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出書,如果您感覺孤軍奮戰,需要專業的團隊支持,那麼您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