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範增,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多半是項羽的亞父,是地位僅次於父親的父輩。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範增又究竟是怎樣一個人?還是從鴻門宴上的坐次安排來看吧,項羽和季父項伯東向坐、亞父範增南向坐、劉邦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季父坐主位而亞父坐次位,怎麼都說不上範增是項羽父輩的存在。最起碼,項羽可以獨自東向坐,而讓兩個父輩並排南向坐,與劉邦對等。可見,在項羽的心目中,範增只是劉邦手下張良那樣的謀士,不足以跟項伯平起平坐。
亞父範增劇照
再來看看範增的出場。他初次投奔項梁時,年紀已過古稀,比項梁尚且年長一截,遑論才24歲的項羽了。相比於項羽,範增起碼就是大父、叔公,又怎麼會被認作父輩呢?再來看範增找項梁的意圖,那就是竭力推薦放羊人熊心上位楚王。他的那一套說辭,可以打動項梁,卻一定不合項羽的心思。對於這樣一個與自己意見不同的老朽,有什麼理由讓項羽心悅誠服、尊為父輩呢?這或者也為後來種種埋下了伏筆。
書上說,項梁在世時,曾經多次告誡項羽要尊重範增。這個說法可以存疑,且不管明知道上了範增當的項梁,會不會說出那樣的話,就是項羽,因為自己的遭際,恐怕真心不會喜歡範大叔。是的,在斬殺宋義之後,範增很快站在了他的一邊,但是在此之前,範增是作為末將存在的,不屬於項羽陣容,直接聽從熊心指揮。這就有意思了,你說後來一直把範增安排在項羽身邊,是範增真做了項羽的謀士,還是熊心監視項羽的一枚棋子。
你會怎麼看、怎麼想?又怎能不允許項羽那麼看、那麼想。與平常人想比,項羽毫無疑問是一個感性遠勝於理性的人,誰又能夠阻止他激情衝上腦門?在項羽手下那麼多年,不否定範增有過不小的貢獻,但項羽最高光的時候,有過範增多大的事?我們看到了項羽阬秦軍、殺子嬰、挖秦陵、燒阿房,那些時間範增都幹嘛去了?不管怎麼說,範增在項羽手下,都及不上劉邦的張良、陳平。
鴻門宴堪稱範增的轉折點,圖為鴻門宴上範增劇照
楚漢爭霸中範增筆墨最集中的時候,就是大名鼎鼎的鴻門宴。在這次宴會上,劉邦與其說受到了來自項羽的生命威脅,還不如說範增真正給了他壓力。範增的想法在理論上絕對正確,但項羽的做法可能在道義上更加對路。殺一個劉邦固然能夠排除眼前的困擾,卻無法改觀項羽逐漸崩塌的人設,一定還會讓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人心再次渙散。如此發展下去,他項羽甚至有可能做不成西楚霸王。
也就是說,範增的眼光還不及項羽長遠,又怎麼能做項羽放心的謀士呢?被項羽趕走時,範老頭應該進入耄耋之年了。大家都要給項羽來個道德綁架,說項羽不厚道,或者就是表揚劉邦反間計使得「666」。可你怎麼知道這不是項羽故意所為呢?終於找了個冠冕的理由把範增送走,只怕項羽笑得合不攏嘴。範增是他叔給他找的對象,卻不是虞姬那樣的真愛。更妙的是,老頭大約氣不過,回家的半路上就嗚呼哀哉了,可省心不少,或者這才是範增對他項霸王的最大幫助。
後人評論項羽時,每每對他手下只有範增一個拿得出手的謀士而婉惜。那就是先入為主,誰說他項霸王需要謀士?劉邦沒有張良、陳平就像斷了翅膀的飛鳥,項羽不是,項羽喜歡的是絕對的實力,用碾壓對手的霸道一覽眾山小。項羽的理想被事實證明行不通,但他來不及不知道,他是一個活在現實當中的古代英雄,即使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也不會向現實低頭。大不了,就是烏江渡口那一抹森然的寒光,帶走了項羽的人,卻萬古流傳下項羽的魂。
烏江渡口發生了什麼?這是個謎。
杜牧說項羽「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說項羽「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李清照說項羽「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那都是後代文人風大不怕閃了舌頭,說出來的話不是項羽的真實心思,卻一定是範增想要規勸項羽的道理。這就是項羽和範增,或者說是項羽和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們的差別所在。項羽是個實幹家,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沒有那麼多的歪歪繞。很崇敬他那句話:不能因為他和劉邦兩人,而讓天下百姓遭殃。
不知道這是不是項羽的原話,按照我對他的了解,他真有可能說出那種話來。他不是個政治家,更不是個思想家,想到了就去做,即使做不成也不會有遺憾。還記得他看到秦始皇儀仗的第一眼,就說了一句「此人可以取而代之」的話嗎?可把同行的項梁嚇壞了,急忙阻止不許他再「胡說」,因為那是滅族之罪。所以,當範增勸告項梁選用楚王后裔為尊時,項梁同意了,希望自己得一個緩和之策一步一步慢慢來。書上沒說項羽對此的態度,但想來是不屑的,畢竟他那時候還只是20出頭的小夥子。
或許有一點是讓所有人都感覺無奈的,軍權牢牢掌握在項梁手中。在那個天下大亂的年頭,掌握軍權才有話語權,項梁掌握軍權,他就是天,就是真正的王。範增妥協了,放棄熊心投靠了項梁。感覺他如果一上來就堅決支持熊心,會更加符合中國人的感情。但是他沒有,而是經營到了項梁麾下。習慣於拿範增與商山四皓對比,商山四皓出山只是為了輔佐惠帝劉盈坐穩太子位子,範增不同,他要做的是浪裡淘沙找出自己的主子。
以範增當時的年紀,還那麼拼,起碼可以知道他就是個不甘寂寞的主。由此,也可以明白,鴻門宴上他為什麼寧可違背項羽的意志,也堅決要把劉邦抹去。留給他的時間實在不多了,他還想在有限的時間裡賭一把。範增不是一般人,他有著自己的理想,也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著。唯一可惜的是,他的理想與項羽的理想不合拍,歷史選擇了項羽而不是他。
範增究竟是怎樣一個人,隨便你去猜吧。
可惜了,範大叔,只不知道他魂歸鹹陽時,會不會因為自己曾經的小算盤而後悔。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