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東岸文創產業的四個慄子與四種模式|文創觀察8

2020-12-26 左腦先生

社區總體營造在軟體上提升了各縣市文化中心的規劃與執行能力,在硬體上帶動傳統建築物的保存和利用,強化了鄉鎮的表演設施。

文/陳曉彥(新聞學教授)

TW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四種:

一為對傳統產業,如製造業、農業、工藝等產業的轉型,使之成為文化創意產業類別的創意生活產業和工藝產業。

第二種模式為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創意加值,使之成為現代的文化創意產業。

第三種模式是通過節慶等活動帶動地方文化創意產業乃至整個地方經濟的發展。

第四種模式是文創園區和創意街區的模式,主要以廢舊工業遺址、廠房等閒置空間或者歷史街區為場域建立,以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消費的聚集。

第一種模式本研究選擇TW埔裡鎮的廣興紙寮為例。廣興紙寮最初是一個傳統的手工造紙廠,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除了保留部分造紙業務,工廠開放觀光、體驗,並開發新型產品如可以吃的紙等,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創意生活產業。TW的中小型傳統企業,包括曾經輝煌的酒廠、糖廠、礦場等,通過體驗營銷和與在地物產結合等方式活化原有生產方式或生產場所,成就了TW獨具特色的創意生活產業,也提供了傳統中小企業轉型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考案例。

第二種模式選擇霹靂布袋戲。不少傳統的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受眾群慢慢老化,產業價值也逐漸消減。如何使傳統文化再生,吸引年輕的受眾並創造產業活力,是各國和地區在傳統文化保護中面臨的難題。以霹靂布袋戲為代表的TW傳統文化產業的文化創意轉型,為這道難題的求解提供了一定的啟發。

第三種模式以大甲媽祖國際文化節和客家桐花祭為例說明,指出特色的節慶活動對地方文化創意產業和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

第四種模式以臺北的松山文創園區為例,研究發現園區可以起到一定的文化生產、參與和消費的集聚作用,並能夠活化原廢棄的工業遺址,起到文化資產保護和再利用的目的。不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中也可能面臨文化、創意與商業的矛盾,以及土地使用中各方利益的衝突。

陳曉彥博士: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媒體法律、制度與倫理;創意產業;新聞理論

相關焦點

  • 福建日報:頂著媽祖光環,文創產業起跑!
    「我們雖然成立只有一年多時間,但已經生產出8款產品,還有20多種剛剛完成了創意設計。」↑抱枕、布袋、背包等實用性媽祖文創產品越來越多。行走在湄洲島蓮池沙灘的環島路上,剛剛建成的一棟大樓格外引人注目,樓頂「兩岸文創」四個大字更加吸引眼球。
  • 同根同源,臺灣文創產業繁榮觀察與啟示
    步入21世紀的知識化、信息化時代以來,臺灣文化創意產業逐新走出一條創意新、產業鏈完善、發展動力強勁的新型產業模式,短短8年時間,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產值由2002年的4352.6億元新臺幣增長到2010年的6615.9億元新臺幣,佔臺灣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9%。2013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產值突破萬億元新臺幣,並創造4.3萬個就業崗位。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從事文創產業這麼多年,當您有新想法的時候,如何確定它的可行性?
  • 與你一起實現夢想 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在廈成功舉辦
    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在廈門舉行。論壇主題分享會由廈門市大學生文化創意協會創會會長夏敏主持,海峽兩岸文創代表們也從自己的角度給予了剖析、講解,分享自己的文創親身經歷,對海峽兩岸高校文創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與現場兩岸大學生們就高校間文創互動進行親密無間地深度交流。
  • 與你一起實現夢想——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在廈成功舉辦...
    論壇現場氛圍熱烈,現場兩岸大學生們以高昂的熱情交流探討海峽兩岸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和當今海峽兩岸對於文創的見解。論壇主題分享會由廈門市大學生文化創意協會創會會長夏敏主持,海峽兩岸文創代表們:亞太青年學院聯盟理事長段湘麟、福建省大學生文化創意協會創會會長郭肖華、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首席副會長魏裕國、藝術廈門創始人兼總裁滕麗、廈門藝術曉島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東也從自己的角度給予了剖析、講解,分享自己的文創親身經歷,對海峽兩岸高校文創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與現場兩岸大學生們就高校間文創互動進行親密無間地深度交流
  • 上海首家文創基金會成立 助力文創產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作為一座國際化城市,上海一直是國內文創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4月22日,上海永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會(簡稱: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正式宣告成立,這是在上海市民政局登記註冊的上海第一家文化創意類基金會。
  • 騰訊愛奇藝助力 天府長島文創中心引領數字文創產業發展
    然而,這種情況或許正將被打破,近段時間以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數字文創領域頭部企業均在不斷加碼成都數字文創賽道,這一趨勢,從瞪羚谷數字文創產業基地的核心產業載體——天府長島即可窺見。
  • 影視動漫創意農業 餘杭文創形成四個新興產業集群
    餘杭文創館也是其中之一,參展主題是「餘杭——文創產業發展天然良港」。  在這裡,有外形陽光可愛,通過下載配套的MP3文件,能代替媽媽給0-6周歲的寶寶講故事、教兒歌的小布叮,這是浙江小布叮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最新創意產品早教機器人。  有運用創意元素、賦予傳統瓷器新靈感的華都藝術有限公司的瓷板畫。
  • 鐵路文創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暨鐵路文創精品成果展在京舉辦
    12月8日,「燃情文創·擁抱小康」——2020《人民鐵道》鐵路文創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暨鐵路文創精品成果展在京舉辦。此外,人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夥伴籤約儀式舉辦亦同場舉辦,正式與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與北京熙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0《人民鐵道》文創設計大賽及論壇等活動產生的作品將由人鐵文創公司對進行孵化、開發與銷售,公司入駐國鐵商城後計劃兩年內向18個鐵路局集團推廣、鋪設、運營,助力開發鐵路文創產品上線。
  • 探訪唯美客文創聚落:從「一平方米孵化」文創項目到「無邊界」服務...
    唯美客文創聚落內,遊客正在挑選文創商品。 閆旭 攝中新網福州12月6日電 (閆旭)一平方米的空間能做什麼?在位於福州三坊七巷黃巷的唯美客文創聚落,足夠孵化一個臺灣青年文創項目。唯美客文創聚落董事長特助張釗瑞來自臺中。他說,這一平方米可以讓臺灣青年先「試試水溫」。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鋪內,有近20個這樣的「一平方米」,展示著瓦楞紙拼成的各種動物公仔,結合農民漆畫元素的帆布包、手機殼,臺灣少數民族手作飾品等,充滿著兩岸文創設計師的奇思妙想。
  • 第二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舉辦
    第二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舉辦 2020年12月15日 10:20   來源:福建日報
  • 人民文創來訪西影電影圈子 合力打造文創產業風向標
    8月4日下午,人民文創來訪西影電影圈子,雙方就影視IP開發、文創電商、內容品牌等方面深入洽談,為後續人民文創與西影視頻優選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礎。人民文創作為人民日報系的文創品牌以及傳媒界的首個文創品牌,西影視頻優選作為西影集團西影視頻旗下的優選電商平臺,雙方將結合《大話西遊》《紅高粱》《雙旗鎮刀客》等多個經典影視劇內容深入探討,以人才、知識、技術、創意和資本為內核,以影視文化IP為媒介,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共同打通線上線下雙渠道,為優秀文化創意搭建聚合傳播平臺,促進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持續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 第二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舉行
    福州新聞網12月1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12日,第二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在市圖書館舉行。該論壇以「創意產業與文化遺產傳承——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創新發展之路」為主題,邀請海峽兩岸非遺專家、文創業者及文化傳承人等,共同探討兩岸如何加快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之路,尋求非物質文化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發展的創新路徑。
  • 文創大賽昌平區回+雙創分賽場開賽,助力打造回天地區文創產業發展...
    北京市文促中心副主任王鵬出席並為分賽場授牌;昌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於慶祝出席並致辭;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副主任劉紅蕾,昌平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負責人胡一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雙創辦主任王賀偉,北京昌品城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多,以及來自各投資機構、文創銀行、文創園區及孵化器、文創企業代表及創業者等,參加了此次活動。大賽還邀請到行業專家、知名文創投資人以及創業導師,組成評委團。
  • 文創產業發展 文創產品提升 將西昌「打包帶走」
    西昌馬拉松吉祥物「西小妹」豐富文化活動品牌 帶動文創產業發展近年來,為推動本地文創產業的發展,西昌市啟動了花朝節、市花市樹評選、邛海國際詩歌周、冬季陽光音樂季、中國西昌大涼山戲劇節等文化活動;建昌博物館、建昌古城、大涼山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溼地「蘭園」等文創基地。
  • 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
    近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市朝陽區舉辦。論壇上透露,國家文創實驗區已聚集文化企業3.48萬家,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在文創實驗區的輻射帶動下,朝陽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6.8萬家,居北京市首位。
  • 視線聚焦 | SHU MBA文創產業方向又被賦予新內涵
    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在老校長錢偉長「拆掉四堵牆」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上大MBA一直以來注重加強與產業、與校內各部門及學院在人才培養上的協同聯動,推進產學研合作,服務學科建設。始終依託學校綜合性學科優勢,走進世界、走進產業,深化產教融合,致力打造最融合、最上海、最創新的MBA項目。
  • 我館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籤署「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眾包平臺
    為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成員間的合作,加快兩岸高校文化文化創意產業對接,落實國家文物局
  • 【中國文創產業對話】當好中國文創產業走向「一帶一路」國家的「經紀人」——對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文化產業處副處長張瑞華
    今年新疆館布置了七個主題,分別是:數字新疆、活力新疆、新疆禮物、多彩新疆、歌舞新疆、文創延伸區、美玉新疆,全面展示新疆多元特色文化。新疆館參展企業有哪些特色?「一帶一路」戰略對新疆文化產業的發展影響如何?未來新疆文創產業又將走向何方?讓我們對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文化產業處副處長張瑞華。
  • 北方文化新谷(蘇州)影視文創產業基地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發布了《重走玄奘路》第二季、《又見南洋》、《姚明:第二賽場》三個重點影視選題,並進行版權走出去、平臺運營戰略、海外平臺合作等十多個重點項目的現場籤約。蘇州基地是由遼寧出版集團所屬北方出版傳媒(上海)有限公司與華裔天下聯手打造的影視文創產業加速器。基地位於蘇州吳中高新區,一期規模約4500平方米,孵化優質文創企業2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