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善度逾越節三日慶典,默觀十字架上的耶穌並誦讀《福音》

2020-12-18 安德烈的迷途羔羊

在例行的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邀請信徒善度逾越節三日慶典:仰望苦架上的耶穌並默觀《福音》章節,這兩個舉動是在家庭裡紀念基督聖死的「重大禮儀」。

(梵蒂岡新聞網)在家庭裡善度逾越節三日慶典有兩大禮儀舉動,分別是: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以及誦讀《福音》。教宗方濟各4月8日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為我們指引了如何在當前困境中活出基督信仰高峰時刻。面對疫情,人人心中都有許多疑問,有些疑惑涉及天主,例如:「在我們的痛苦前,天主會怎麼做?天主在哪裡?為什麼祂不趕快替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教宗指出,耶穌的受難史有助於找到答案。

耶穌周圍的人也提出過類似的問題:祂是否真的是要來解救子民的那一位?耶穌並不符合百姓的期待,因為百姓「等待的是一位強而有力的默西亞、佩帶利劍的勝利者。然而,來的那一位卻良善心謙,勸人改過向善及慈悲為懷」。因此,百姓認為祂不可能是默西亞,在祂死亡之際捨棄了祂。

教宗指出:「然而,我們若是誦讀耶穌受難史,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耶穌死亡的那一刻,羅馬帝國的一個百夫長看到祂在十字架上受苦,聽到祂寬恕眾人,親手觸摸了祂無盡的聖愛,於是說:『這人真是天主子!』(谷十五39)」

百夫長的這番話跟其他人說的大不相同。那麼,哪個是天主的真實面容呢?教宗表示,我們「竭盡所能」在天主身上投射自己的樣貌,天主卻截然不同。為了讓人認識自己,天主「前來與我們相遇,並在逾越節完全揭示自己」。教宗強調,天主是在十字架上全然啟示自己,十字架有如祂的講道臺。「在靜默中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認識我們的上主,將對我們有所裨益」。主耶穌「從不指責任何人,卻向眾人,包括釘死祂的人,張開雙臂;祂沒有以自己的光榮來擊潰我們,卻為我們赤身露體;祂對我們的愛不是空口白話,卻為我們默默地獻出生命」。

因此,注視著十字架上的耶穌,能幫助我們擺脫對天主的先入為主觀念。此外,我們還要打開《福音》。教宗說:「這幾天,大家待在家裡隔離防疫,讓我們善用兩個物件:仰望十字苦架,並打開《福音》。這可稱為一個重大的家庭禮儀,因為我們這幾天無法進堂。」我們必須誦讀福音,「因為耶穌不願意被人曲解,不希望人們把真天主與假的神相混淆;真天主是謙卑的愛,假的神則是世俗的神,善於表演」,引人注目。

百夫長雖然是外教人,但他的一句話點出了耶穌的真實身份。那一刻,人們在愛中看見了全能的天主。天主的本質是愛,「現世的權勢總會消逝,愛卻永垂不朽」。「天主的聖愛在逾越節以祂的寬恕治癒了我們的罪過,使得死亡成為生命的過渡階段,把我們的恐懼化為信任、焦慮化為希望。逾越奧跡教導我們,天主能把一切變成善的;與祂在一起,我們能確實相信一切都會好轉。正因如此,在復活主日那天上午,我們聽到那句:『你們不要害怕!』(參閱:瑪廿八5)」

耶穌「親近我們」,從而改變了歷史,以他的聖死與復活戰勝了死亡;同樣地,「我們也能藉由親近祂來改變自己的歷史」。教宗最後邀請眾人接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注視,好能明白「我們並不孤獨,卻是深深被愛,因為上主絕不捨棄我們,絕不忘記我們」。

教宗方濟各接受專訪,談疫情下的生活

在新冠疫情的危機中,教宗方濟各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他對當前的緊急狀態有什麼看法呢?教宗接受英國記者艾夫賴格的採訪,談論他這幾天的生活。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日前接受英國記者艾夫賴格的電話專訪,談論他在新冠疫情下的生活。採訪的內容同時發表在英國天主教《平板》周刊以及美國天主教《公益》周刊上。耶穌會《公教文明》期刊刊登了義大利文版本。

教宗首先談到聖座的輪值和遠程工作,並提及自己的靈修生活。他說:「我更熱切地祈禱,因為我相信必須這麼做,而且我牽掛著人們,為百姓憂心忡忡。想著那些給我傅油的子民,對我有益處,令我擺脫自私。顯然我也有自私的一面:星期二來了個聽告解司鐸,當時我表明了這類型的事。我想到自己當下和往後的職責。在疫情過後,作為羅馬主教、教會的領導者,我將提供怎樣的服務?疫情的後遺症早已開始展現出它的悲慘痛苦,因此我們最好此刻著手探討。通過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來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它會向我匯報。」

教宗繼續談論他的深切擔憂,說:「我在祈禱中至少察覺到一大擔憂,就是如何陪伴天主子民,更加親近他們。這是每天早上七點直播彌撒的意義所在,很多人密切關注並感受到陪伴;我的若干講話,以及3月27日在聖伯多祿廣場的禮儀也是如此。而一項具有臨在意義的工作,是透過教宗賑濟所來陪伴飢餓和患病的人。我此時此刻感受到莫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是個發揮巧思創意的時刻。」

提到各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政策,教宗讚許某些政府的措施堪為榜樣,「把保護人民明確列為首要之務」。同時,教宗也擔心眾人過於注重經濟層面,導致「丟棄文化的政策」。舉例來說,教宗日前看到一張拉斯維加斯的照片:無家可歸者依然流落街頭,他們被要求在停車場裡隔離防疫。教宗說:「旅館空無一人,但是無家可歸者不能住進去。這裡我們看到丟棄的理論付諸實踐。」

為了預防疫情擴散,許多國家禁止群聚活動,教會暫停公眾彌撒和禮儀。於是,「家庭教會」的課題再次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教宗表示,「我們必須竭力發揮創意來應對『待在家裡』的政策。在家裡,我們需要使徒工作的創意,放下無用的事物,同時懷念著以天主子民身份在團體中表達信仰」。換句話說,強制離群索居的現況激發思念和盼望,期待著走出當下的隔離狀態。

教宗逾越節三日慶典禮儀實況直播首次增添手語解說

梵蒂岡新聞網與多納泰洛修女合作,在逾越節三日慶典之際創建一個特別頻道,為聽力和溝通有障礙的人士提供手語同步實況直播。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嗎(下)
    第35句說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就拈鬮分他的衣服。我們看到耶穌被釘的畫像是耶穌光著身子被釘在十字架上,全身只有關鍵部位有點遮擋。其實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古人是沒有穿內褲的,如果衣服脫掉之後,就沒有遮羞布。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嗎(上)
    第27章第六段,耶穌被釘十字架。作者說,他們出來的時候,遇見一個古利奈人,名叫西門,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到了一個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髏地。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酒,給耶穌喝。他嘗了,就不肯喝。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就拈鬮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裡看守他。
  • 耶穌被釘十字架(上)
    「『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地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 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徒2:36;參徒4:10,11)他們要求「釋放巴拉巴」是基於逾越節巡撫釋放一個囚犯的傳統。巴拉巴不是普通的殺人犯,而是在「作亂」中殺人。「作亂」的意思是「叛亂、暴動、叛逆、反叛、反抗國家的權威」(BDAG;參可15:7)。
  • 【靈修分享】道明會的默觀生活
    ,並忠信實踐的人們,縱然他們各有不同的恩賜,然而都是將自己特別獻於上帝,以跟隨那冰清玉潔而一貧如洗、服從而死於十字架上,救贖並聖化了人類的基督。(仝上5號) 默觀生活 每一教友生來即為作默觀的人,藉著聖洗之奉獻作一個結合上帝的人;他在一生的歲月中設法加強這種結合,他希望在天堂所度的完美生活,在今世即開始熱切地全心貫注,即是常常不離上帝,密切地同祂結合,永無休止地,合心全意地,在愛中認識祂。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被判死刑真假探討(上)
    祭司長和長老,挑唆眾人,求釋放巴拉巴,除滅耶穌。巡撫對眾人說,這兩個人,你們要我釋放那一個給你們呢。他們說,巴拉巴。彼拉多說,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他們說,把他釘十字架。巡撫說,為什麼呢,他作了什麼惡事呢。他們便極力的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
  • 逾越節的奧秘,救贖史的頂峰,就隱藏在聖餐的啟示中!
    主的身體為我們裂開,寶血為我們流出,成了立新約的憑據──釘十字架的基督,就是所有新約福分的根基。信徒擘餅、喝杯,是表明主的死;我們如此行,為的是記念祂。主將祂自己給了我們,流出寶血醫治潔淨我們的罪,那我們應該拿什麼給祂呢?請誦讀觀察馬太福音26章26-30節,默想從主設立的聖餐中,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屬靈的奧秘?
  • 救贖的奧跡: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若3:16-17)在一次教友分享會上,我們談到一個話題: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其實,對於每個持有基督信仰的人來說 ,明認十字架上的耶穌是偉大救主是勿庸置疑的,這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所在,也是造物主的救贖奧跡。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嗎(中)
    繼續解讀第27章第六段,繼續講有關十字架的事。上面說的是有些人認為耶穌不是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是釘死在木樁上的歷史原因。接著還有一些新約內容裡面的證據。馬太福音的這句話寫有人幫耶穌背「十字架」去,其實意思應該就是說背一根木柱去,到時行刑的人只需挖個坑,把犯人掛起來再把木柱豎起來即可,就像種樹一樣,簡單快捷。為什麼別人行刑要自己背木柱,作者卻寫耶穌不用自己背,應該是作者想表達耶穌雖然與別人一樣被釘死,但是他是與眾不同的,不同在哪裡呢,也許是想表達他是沒罪的。
  • 約翰福音靈修 | 耶穌受難記
    12 從此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無奈猶太人喊著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愷撒的忠臣。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愷撒了。」 13 彼拉多聽見這話,就帶耶穌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鋪華石處,希伯來話叫厄巴大,就在那裡坐堂。 14 那日是預備逾越節的日子,約有午正。彼拉多對猶太人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 15 他們喊著說:「除掉祂!除掉祂!釘祂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說:「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嗎?」
  • 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為何是榮耀君王?
    他們急忙各將自己的衣服鋪在上層臺階,使耶戶坐在其上。他們吹角,說:「耶戶作王了!」(王下9:11-13)耶戶後來殺了惡王約蘭和他的母親耶洗別,在以色列中滅了巴力。雖然他有拜金牛犢的罪,但神仍對耶戶說:「因你辦好我眼中看為正的事,照我的心意待亞哈家,你的子孫必接續你坐以色列的國位,直到四代。」(王下10:30)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正是逾越節,眾人從各地來耶路撒冷過節。
  • 為什麼耶穌要被釘在十字架?
    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除非他對神有信心。我們首先應該知道的是:人是上帝依照他自己的榮耀和美德而造的(聖經中說:上帝依照他自己的形象和風格)。但是很遺憾,人還是會被吃掉,所以,死亡的詛咒會降臨在人身上,並延續到後代…A人類吃了分別善與惡的果子,並不是說人類知道善。正如人是按照神的德行所造,內心有德行的品性,就不必再分別善惡)。死神不只是肉體的死亡,而是人與神在精神上失去聯繫,以致受詛咒,直到離開人世,而且在將來還會受到審判。接受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懲罰,並承擔後果。
  • 舊約聖經中有哪些關於耶穌基督的預言?
    祂乃是溫柔之王,祂來到耶路撒冷不是要在外面作王統治人,乃是要上十字架受死,為人類完成救贖。這些預言到了新約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都得著了應驗。耶穌基督的死關於耶穌基督受死的預言;舊約聖經清楚預言祂死的時間、方式和功效。
  • 耶穌被釘十字架是為了外星人?
    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出生於伯利恆 (巴勒斯坦中部),三十歲左右開始傳道,三十三歲時在總督本丟彼拉多執政時受難、為了全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並向門徒顯現四十天後升天,坐在全能天父的右邊,他必要在世界窮盡的審判之日在光榮中降來,建立榮耀的天國,給「善」帶來最後的勝利。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大出賣耶穌這個故事漏洞有多少
    其次,在本章之前,馬太福音曾三次寫耶穌預言受難和復活,在本章第一段,又說耶穌預言過兩日就要被交給人、釘死在十字架上。按照神理,就算有人要出賣耶穌,他也早就知道耶穌即將被捕被殺,又何必去出賣呢。第三,馬太福音在下一段26:25寫耶穌在眾門徒面前指明猶大是出賣者,約翰福音13:26-27也很清楚地這麼寫。
  • 耶穌在十字架上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們先讀一節經文:《約翰福音》 19章:30節:「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耶穌在十字架上共說了七句話,這是他在十字架上說的最後一句話,僅兩個字「成了」。其中「功成十架」就是指基督十字架的成功。很多不明白耶穌釘十字架的意義的人會說:耶穌被釘死在十架上,是政治革命的失敗;是宗教改革的失敗;是正義的失敗;是真理的失敗;是善良的失敗--上帝失敗了,撒旦得勝了。從歷史的表面看仿佛是這樣的。但是事實恰恰相反,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則是正義與邪惡爭戰的頂峰,是耶穌成功的標誌,是上帝得勝的旌旗!
  • 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
    阿們,我們打開聖經[哥林多前書1章17節]翻到一起讀: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林前2章2節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 聖言小學的開端|第五十一講:奧秘的逾越節 / 2021.03.01
    當復活節確定之後,一年一次的逾越節也就確定了。因為復活節是禮拜天,那麼逾越節就是禮拜五。由於出埃及記12章是第一個逾越節,有關逾越節的條例都在出埃及記12章裡面。所以當教會在過復活節的時候,就在復活節的前一天,一般的教會都會在會眾面前誦讀出埃及記12章。
  • 耶穌基督福音|和睦
    阿們,我們翻開聖經[弗所書2章14-15節]翻到了一起讀: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是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 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讎,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和睦》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
  • 耶穌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讎,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弗2:16.
    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二十七章五十至五十一節記載:「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幔子?幔子乃是指聖經中所記載的聖幕、會幕、聖殿中的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