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氨醯氨基轉移酶主要存在肝細胞膜和微粒體上,參與穀胱甘肽的代謝。腎臟、肝臟和胰腺含量豐富,但血清中穀氨醯氨基轉移酶主要來自肝膽系統。穀氨醯氨基轉移酶偏高的原因可以分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多見於熬夜、喝酒、劇烈運動後或服用某些藥物,如抗驚厥藥苯妥英鈉、鎮靜藥苯衛比妥和抗糖尿病藥等。疾病因素包括膽道梗阻性疾病,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膽管炎等;肝臟疾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其他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腫瘤、前列腺腫瘤等,均可導致該酶輕度偏高。穀氨醯氨基轉移酶本身並不會對機體造成危害,造成危害的是引起穀氨醯轉肽酶升高的疾病。這些肝膽系統的疾病不僅可以損傷肝細胞,引起肝功能減退,甚至引起肝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還可以造成門靜脈高壓,從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頑固性腹水、肝腎綜合症、自發性腹膜炎等嚴重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