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武漢不可能是新冠最早傳播的地方

2020-12-14 民生觀察廳

柳葉刀:武漢不可能是新冠最早傳播的地方

自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各界最關心的就是新冠病毒的溯源問題,當然很多國家也想要把「髒水」潑到中國武漢頭上,想讓中國給出賠償。但新冠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在世衛組織和各國科學家的共同配合下,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論文,表示新冠可能最早出現在印度次大陸,但印度學者對這個結論進行了否認。

據了解,這篇名為「新冠病毒早期在人類中秘密傳播以進化」的論文中,作者分別是來自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以及美國一家生物學院的學者。學者們表示,用系統發育分析法對追蹤新冠病毒的起源根本不起作用,所以他們計劃了一種新型的追源方法,那就是計算每個新冠病毒株的突變數。

學者表示,一個病毒突變的次數越多越說明這個病毒出現的越晚,相反一個病毒突變的次數越少,也就越接近原始病毒。從這個方向可以發現,中國武漢最早採集的病毒樣本突變次數並不是最少的。論文中指出,澳大利亞、孟加拉、希臘、美國、俄羅斯、義大利、印度和捷克這些國家中發現的新冠病毒突變數明顯少於中國武漢。所以論文明確表示,武漢不可能是新冠病毒最早傳播的地方。

論文還認為,在這些擁有接近原始的病毒國家中,印度和孟加拉國的病毒菌株擁有的多變性是最多的,根據這些研究數據可以發現,印度次大陸可能是新冠最早傳播的地方。學者表示,通過研究推算可以發現,新冠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的7月份,而印度在2019年5月的時候出現長期的乾旱,動物和人都喝同樣的水,這很可能增加新冠傳人的機會。

論文報導出來之後,很多國家對「新冠源頭不是武漢」感到「失望」,英國媒體甚至表示,這篇論文就是中國在試圖掩蓋新冠的真相。印度學者也表示該研究結論有問題,但他並沒有給出相關的解釋和證據。

免責聲明: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信息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柳葉刀》預印本論文:新冠可能最早在印度次大陸傳播
    對其進行研究後發現,最早在武漢發現的毒株序列NC_045512並非變異最少的毒株,不是所有毒株的祖先序列,有41個毒株的全局變異更少。研究小組認為,這一結果表明武漢不是新冠病毒最早發生人際間傳播的地點。 研究團隊指出,基於新冠病毒較低的突變性,他們在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希臘、美國、俄羅斯、義大利、印度和捷克這8個國家發現了變異最少的毒株。
  • 柳葉刀:癌症與氣候變化
    可悲的是,氣候變化的影響不成比例地影響到已經處於弱勢的低收入社區和對氣候變化原因責任最小的國家。全球癌症負擔情況全球趨勢表明,癌症很可能成為21世紀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的主要死亡原因和增加預期壽命的主要障礙。根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分析,2017年有2450萬癌症新病例和960萬死亡病例。
  • 《柳葉刀》:新冠人傳人可能最早出現在印度次大陸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於文】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預印本平臺ssrn.com近日發表一篇論文,指出印度次大陸可能是新冠病毒最早發生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地點。《南華早報》稱,Shen的團隊說,追蹤冠狀病毒株起源的傳統方法——一種稱為系統發育分析的方法——不起作用。他們使用了一種新方法,只計算每個病毒株中的突變數。具有更多突變的菌株已經存在了更長時間,而具有更少突變的菌株更接近於新冠病毒的原始祖先。研究小組發現,某些菌株的突變少於在武漢首次採集的菌株。它得出結論:武漢不可能是新冠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第一個地方。
  • 中國官媒:新冠病毒有可能從澳洲傳入武漢
    文章中表示,「不排除」新冠病毒是通過進口商品傳入武漢的可能性而武漢市曾進口了澳洲牛排、智力櫻桃和厄瓜多海鮮《每日郵報》則於第二天(12月7日)發表題為《中國聲稱新冠可能起源於澳洲,通過冷凍牛排傳入武漢
  • 秋冬季新冠疫情會捲土重來嗎?吳尊友:不會再現武漢的嚴重情景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今天(8月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說,疫情隨時都可能發生,規模大小取決於能否及時發現,防控措施是否實施到位,我國的新冠疫情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嚴重情景。吳尊友指出,實際上新冠疫情不分冬夏,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
  • 世衛組織稱零號病人不一定來自武漢,新冠動物溯源可能會耗費多年
    8月10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就新冠病毒動物溯源問題表示,雖然新冠聚集病例首先出現在武漢,流行病學調查應從武漢展開,但根據過去25年的經驗,零號病人並不一定來自最初的聚集病例,其發病時間常常明顯早於聚集病例出現的時間,並可能出現在其他地方。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國武漢的早期傳播動態
    結論根據這一信息,有證據表明,自2019年12月中旬以來,密切接觸者之間已發生人際傳播。如果其他地區的傳播動態也相似,我們將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來減少傳播,從而控制疫情。應在高危人群中採取預防或減少傳播的措施。(由中國科學技術部等資助。)【研究方式】數據來源最早的病例是通過「不明原因肺炎」監測機制發現。
  • 山西美食系列之一:山西刀削麵
    這家麵館的開業,讓美國的人在享受著美食的同時,也讓他們記住了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叫山西的地方。他們很好奇,為什麼會在山西這個地方能夠做出如此美妙的麵食?那裡的人們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想到麵食居然可以這麼做? 一.
  • 刀削麵的製作技術
    的製作技術刀削麵起源於12世紀的山西太原,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於消化,與抻面、撥魚、刀撥面並稱為山西四大麵食,更與北京的炸醬麵、山東的伊府麵、武漢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一同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麵食,真可謂「麵食之王」。
  • 柳葉刀:靜脈血栓栓塞是導致死亡的全球性重要因素
    柳葉刀:靜脈血栓栓塞是導致死亡的全球性重要因素 2021-01-16 0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品種導航】桂林地方特色蔬菜品種柳葉菜花
    柳葉菜花是桂林地區的傳統蔬菜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歷史,據記載,在清嘉慶年間柳葉菜花栽培已經十分廣泛了。
  • 尋物 | 食慾大開,中國十大麵條你想不想來一碗?
    中國、阿拉伯及義大利都聲稱是麵條的發源地,但可考的關於麵條的最早文字記錄是東漢時期的中國。而且在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葉茂林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約4000年前被地震掩埋)中發現了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的麵條,長約50釐米、寬0.3釐米,由粟製成,有最早的文字和實物佐證,很明顯麵條起源於中國。而義大利的麵條,很可能是馬可·波羅時期由絲綢之路的商人帶到義大利的。
  • 傳播已久!美科學家稱武漢不是新冠病毒源頭 而且不可能通過實驗室...
    傳播已久!美科學家稱武漢不是新冠病毒源頭 而且不可能通過實驗室獲得  Evelyn Zhang • 2020-03-29 16:48:19 來源:前瞻網
  • 消息樹|譚詠詩:新冠疫苗無法阻止病毒傳播
    熱點-譚詠詩:新冠疫苗無法阻止病毒傳播12月13日,加拿大聯邦首席公共衛生官 譚詠詩發表聲明稱:「儘管疫苗可以預防疾病,但尚無數據表明可以預防病毒傳播。但是,也可能有人對疫苗有嚴重的不良反應。這種機會極少發生,通常少於百萬分之一。」現在,加拿大公共衛生局已經啟動了「疫苗傷害支持計劃」, 以協助那些對疫苗有嚴重不良反應的人。
  • 補壹刀:美國,請坦蕩接受世衛組織的調查!
    本文轉自【補壹刀】;執筆/李小飛刀&胡一刀 就世衛組織近期提出的,正與相關方討論再次派團前往武漢尋找病毒來源的說法,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稱,中國對和世衛組織在包括病毒溯源問題在內的各種合作保持開放,只要是有利於人類更好應對重大傳染疾病的事情
  • 山西刀削麵的做法
    所以,人們說:「吃刀削麵是飽口福,看刀削麵是飽眼福」。  刀削麵起源於12世紀的山西太原,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於消化,與抻面、撥魚、刀撥面並稱為山西四大麵食,更與北京的炸醬麵、山東的伊府麵、武漢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一同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麵食,真可謂「麵食之王」。  據《晉食縱橫·名食掌故》記載:「刀削麵最早出自山西,是流行於民間的一種水煮麵食,為麵食中的佼佼者。
  • 韓防疫形勢嚴峻,或最早2021年2月起接種新冠疫苗
    另一方面,在部分國家已開始接種新冠疫苗的背景下,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表示,韓國民眾最早可從2021年2月起按序接種疫苗。報導稱,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當地時間21日通報,截至當日0時,該國新增926例新冠確診病例,累計確診50591例。
  • 鍾南山:新冠病毒可能通過淋浴器或管道傳播 患者潛伏期平均4天
    南都訊(記者曾文瓊 實習生王鑠儀 通訊員王文熙)新冠病毒可能通過淋浴器或者管道傳播,無症狀患者可能有傳染性,還沒有證據顯示母親的垂直傳播。記者獲悉,鍾南山院士近日通過遠程視頻應邀向ERS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柳葉刀:「低碳」飲食縮短壽命,「三大」營養按比例搭配,更健康
    柳葉刀:「低碳」飲食縮短壽命,「三大」營養按比例搭配,更健康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碳(C)、氫(H)、氧(O)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也可以理解為是植物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H2O),以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在葉綠體中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
  • 柳葉刀:母乳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母乳餵養還能繼續嗎?
    一般認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沬傳播和接觸傳播等途徑傳播,對於其能否進入母乳,並通過哺乳傳播給嬰兒,一直備受關注。此前的學術論文均未提供母乳中發現新冠病毒的證據。不過,最近一項研究有了新的發現。研究者建議需要對哺乳期婦女的乳汁樣本和是否可能通過哺乳傳播進行進一步研究,以制定關於COVID-19母親是否應母乳餵養的建議。圖源:《柳葉刀》官網該研究一出,很多哺乳期媽媽不禁一片驚慌。在此之前,所有的學術研究均未發現母乳中有新冠病毒的痕跡。世界衛生組織對哺乳期女性繼續哺餵母乳一直以來都是支持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