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新冠病毒有可能從澳洲傳入武漢

2020-12-10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

澳中雙方「隔空喊話」最新進展

中國官媒發表最新文章稱

「不排除」新冠病毒是通過

進口商品傳入武漢的可能性

並稱武漢市曾進口了

澳洲牛排、智力櫻桃和厄瓜多海鮮

澳媒則指責其缺乏證據

是在暗示新冠起源澳洲

針對中國對澳洲的貿易限制

澳媒稱:與中國全面打開貿易戰後果嚴重

深受其苦的還是澳洲人

而面對澳中關係陷入僵局

澳洲學者也按耐不住為澳洲政府支招

3個辦法重啟兩國關係

01

中國官媒稱:新冠病毒或是從澳洲通過冷鏈食品進口到武漢!澳媒:沒證據!你在暗示什麼?

推圖事件之後,澳中雙方「隔空喊話」對打持續升溫,中國官媒於12月6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環時調查: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是不是由於進口商品所導致?》的文章。文章中表示,

「不排除」新冠病毒是通過

進口商品傳入武漢的可能性

而武漢市曾進口了

澳洲牛排、智力櫻桃和厄瓜多海鮮

《每日郵報》則於第二天(12月7日)發表題為《中國聲稱新冠可能起源於澳洲,通過冷凍牛排傳入武漢,用新漫畫攻擊澳美同盟》的文章

指責上述文章是在

暗示新冠起源澳洲

中國官媒:武漢疫情或與進口食品有關

中國官媒在文章中表示,武漢曾進口了多個國家的冷鏈產品,包括巴西和德國的肉製品、澳洲牛排、智利櫻桃以及厄瓜多海鮮。

文章中稱,自今年7月份至今,中國先後多次在包括進口牛肉在內的冷鏈商品上查出新冠病毒。

文章援引一位武漢商家的話稱,華南海鮮城出售的大多數冷凍食品都是從中國以外的地區進口的。「中國本地生產的食品都是乾淨的,但我不確定進口的商品怎麼樣。」

同時,中國疾控中心曾在今年10月份表示,實驗室檢測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食品外包裝上長期存活。

武漢大學病理學專家楊佔秋(Yang Zhanqiu,音譯)表示,這一發現也意味著,新冠病毒可能是通過冷鏈產品輸入武漢的。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曾表示,

新冠病毒可以在

「冷藏條件下長時間存活」

但通過冷鏈食品傳播病毒的例子

是「孤立且罕見的」

武漢華南海鮮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儘管中國首先報告疫情,但並不意味著就是疫情起源的地方」。對此,

澳媒則稱:中國官媒的文章並無證據

《每日郵報》報導稱,儘管在文章中稱新冠可能起源於其他國家,「但這篇文章的作者自己也承認,目前缺乏支持這方面的證據。」

援引文章中一位匿名專家的話稱:「從理論上講,新冠病毒可能是從其他國家輸入,然後在武漢爆發了疫情。但我們還缺乏證據。」

在中國官媒的這篇文章中,援引了中國疾控中心專家的話稱:「新冠病毒在武漢被發現之前,可能已經在其他地方傳播了。」這名專家表示,

新冠病毒之所以能在武漢被發現

主要歸功於中國的傳染病預防系統

文章表示:該系統是為了應對非典疫情而開發的

結合本月早些時候,中科院上海生命研究院博士沈黎冰(Shen Libing,音譯)及其團隊,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預印本平臺ssrn.com上,發表了一篇題為《Sars-CoV-2在人類宿主中的早期秘密傳播和進化》 的論文。論文稱,

新冠病毒最早出現在印度或孟加拉

論文還表示,在武漢爆發疫情之前,這種病毒已經在澳洲、美國、希臘、印度、義大利、捷克、俄羅斯和塞爾維亞傳播。

您對於這篇文章作何解讀呢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

02

澳媒:與中國全面打開貿易戰後果嚴重!許多澳洲超市商品價格翻倍,深受其苦的還是澳洲人!

在中國對澳洲的打擊之下,引起了不少澳人不滿,不少澳洲人紛紛出招,建議澳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對此,《每日郵報》報導稱,

如果澳洲也對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那澳人購買常見進口商品價格將會翻倍

《每日郵報》報導稱,由於澳中關係惡化,「中國一直在懲罰澳洲」。包括中國對澳洲大麥關稅、對葡萄酒徵收保證金等等。

著名貿易專家Tim Harcourt教授表示,

如果澳洲通過對中國商品徵收進口稅進行報復

那澳洲的消費者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他表示:「我不認為針鋒相對是個好主意,因為那只會使事情更糟糕。」

《每日郵報》報導稱,如果澳洲對中國進行報復,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徵收80%的關稅,那麼常見進口消費品的價格將幾乎翻倍。如果徵收200%的關稅,這些商品的價格將翻3番。

據悉,中國是迄今為止澳洲最大的進口來源市場。在上一個財政年,澳人從中國購買了價值超過800億澳元的商品。

不過,中國對澳洲的進口需求達到了1500億澳元,長期的貿易戰可能會使這一需求受到威脅。

報導稱,如果沒有了中國市場,澳洲人將錯過價格實惠的iPhone、49澳元的Kmart空氣炸鍋,甚至是2萬澳元的全新SUV。

澳洲消費者仍然是iPhone的粉絲,而很多iPhone是在中國生產的。

Kmart只有通過從中國採購,才能向購物者提供低價的商品。也正因為如此,這家折扣店才能夠出售49澳元的空氣炸鍋和89澳元的咖啡機。

此外,儘管澳中兩國發生了貿易摩擦,但澳洲的司機也一直在購買中國製造的汽車。

UNSW貿易專家Harcourt教授稱,進口關稅只會讓商品更貴,卻不一定能創造就業機會,因為更高的進口價格推高了生產成本。

《每日郵報》報導稱,澳洲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也更傾向於向世界貿易組織投訴中國,而不是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進行報復。

您認為,澳洲向中國徵收關稅

這個想法靠譜嗎?

03

澳洲學者:澳中關係想要迅速恢復友好?3個辦法重啟兩國關係!可行嗎?

面對澳中關係陷入僵局,大多數人其實還是希望二者今早重歸舊好。對此,澳洲學者也按耐不住了,開始為澳洲政府支招。

近日,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院研究員Melissa Conley Tyler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上發表題為《澳洲可以修復與中國的關係,有這3種方式》的文章,澳洲廣播公司隨後也轉發了此文。文章稱,

澳中兩國也許不能很快恢復友好

但可以通過三種方式重啟關係

全文中稱:中國一名發言人的推文引發了澳洲的關注,也激起了一場狂風驟雨般的憤怒。

中澳兩國之間的問題不斷增加,中國的一系列打擊措施不是不可避免的。

澳洲和中國可能不會很快恢復友好,但他們可以重啟關係。澳洲可以做一個大動作和兩個小動作來改善與中國的關係。隨著澳洲國會再次舉行會議,聯邦政府本周就有這樣的機會。

文章中稱,中國列出的14項不滿中,Tyler認為只有幾項與不可協調的利益有關,它們均與澳洲批評中國的問題有關。

那麼,如果說澳中問題的核心是澳洲不友好,那麼澳洲就要表達出對於改善兩國關係的渴望,最好是通過一個引人注目但成本較低的方式。

中國已經說了他們想要看到行動,而不是言論,所以光說是不夠的。那麼澳洲就要搞搞大動作:

1.

中國一直在擴大「新絲綢之路」計劃

最好的做法是籤署「一帶一路」倡議

不過,文章稱這不可能發生,儘管聯邦政府早些時候發表了中立言論,但也明確說明了不會籤署。

文章稱,除了籤署「一帶一路」協議,還有兩個方式即可以實現,也符合澳洲的國家利益。而且,它們都已經被提交給了國會。

另外兩個建議是什麼呢?

2.

放棄《外交關係法》

第一,雖然截至目前,國會已經正式通過《外交關係法》,給予了外交部長取消州政府、地方市府和大學與外國籤訂的國際協議的權力。

但在Tyler在發表文章時參議院正在對該法案進行辯論。她彼時認為,這是一項糟糕的立法,它將帶來很大的合規負擔,並對澳洲的國際交往帶來負面影響。

Tyler認為,應該放棄《外交關係法》,想出一個更好、更案符合澳洲的利益、有針對性的應對方。

如今,《外交關係法》已經正式通過,看來這條出路也似乎被「封死了」。那麼另外一條建議是什麼呢?

3.

推遲外國投資修正案

第二,澳洲國會正在討論修改外國投資規定,中國在其不滿清單中的第一條就指出此舉「不透明」。

外國投資會把錢投入澳洲經濟中,所以這是一個潛在的互利領域。

中國不滿的是,哪些投資會被批准缺乏透明度,他們認為審批過程帶有意識形態色彩。

Tyler建議推遲外國投資修正案,與投資國協商如何在符合澳洲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改進這一過程。

在文章最後,Tyler強調

澳洲應該儘快調整外交心態

文章中稱,有些人會說澳洲恰恰不應該做這些事情,因為中國想要的可能正是這些。而且,中國採用的微妙或有效的外交手段對自身的情況沒有任何幫助。

實際上,我們需要一種談判心態,我們需要找到我們不介意提供而中國重視的東西,以獲取我們想要的東西。

這不是「投降」或「服從」,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

Tyler認為,澳洲沒有能力將中國變成一個與現在完全不同的國家,澳洲需要與之共存。這意味著

既要加強澳洲的防禦

同時確保澳洲經濟繁榮

沒有經濟,一個國家就根本沒有實力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澳洲和中國有爭端,這些爭端可以並應該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我們並非一定要有一段糟糕的關係——如果有,也肯定不是成功的標誌。

您認為她的建議可行嗎

您有其他支招要分享嗎

04

小編結語

看到有澳洲學者冷靜、理智、客觀的分析問題,為澳洲政府支招,先不論其意見和建議是否有可行性,但在一部分人被民族情緒衝昏頭腦,只想爭出個孰是孰非時,有人在腳踏實地地想辦法、解決問題,確實讓小編感到了一絲欣慰。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為儘快緩和澳中關係獻計獻策,助力重啟兩國關係。而這才是兩國人民真正需要的!(原標題:從澳洲傳入武漢?? 中媒稱新冠病毒或來自他國! 世衛表態: 冷鏈傳播極為罕見! 澳媒: 沒證據...)

相關焦點

  • 美國紐約州州長:新冠病毒不是從中國,而是從歐洲傳入紐約州的
    紐約州長:新冠病毒是從歐洲傳入的,而不是中國紐約州州長科莫24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說,調查顯示,就紐約州而言,新冠病毒是從歐洲傳入的,而不是中國。紐約州州長 科莫:新冠病毒不是從中國,而是從歐洲傳入紐約州的。
  • 武漢最初病例可能是從海外傳入?專家:目前還缺乏很多證據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武漢最初病例可能是從海外傳入?專家:目前還缺乏很多證據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歐美暴發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而在國內,各地都在嚴防與境外冷鏈輸入相關的感染病例。按照「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武漢等城市近日在對一些批次冷鏈倉儲進口食品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有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 專家:不排除冷鏈傳入可能
    新冠病毒的溯源一直備受國內外科學界關注,一些研究認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病毒發源地。近期,隨著青島首次從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活新冠病毒以及一篇北京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的論文,似乎為病毒溯源提出另一種可能性。
  • 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裡?多國研究均指出並非中國傳入
    關於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裡?一直以來,都是輿論關注的焦點。雖然中國武漢是最早報告疫情的地區,但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裡,多國研究均支持,並非來自中國傳入。義大利研究:義大利傳播可能比中國還早實際上不止法國,義大利此前的研究也表明,義大利傳播新冠病毒,可能比中國還早。當地時間3月25日,據義大利安莎社報導,在倫巴第大區衛生局協調下,14家研究中心將他們聯合完成的研究報告發表在學術論文預印本平臺ArXiv上。
  • 工信部:儘可能保障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供應
    ,推動企業加快疫苗產業化進程,千方百計擴產能,保障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供應。  工信部專門成立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保障工作專班,每周對重點企業的產能產量進行跟蹤調度。同時,對各條技術路線的企業,都要求同步推動產能建設。國藥中生北京公司、國藥中生武漢公司、北京科興中維公司3家企業已具備規模化生產的各項條件。
  • 歐洲運動員:新冠病毒可能去年世界軍運會已流行
    歐聯網5月11日電,歐聯社綜合法國媒體報導,近日,歐洲參加中國武漢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運動員紛紛表示,去年10月前往武漢參賽時就感染了與新冠肺炎類似的疾病。這是歐洲多名運動健將首次將武漢世界軍運會與新冠病毒疫情聯繫在一起。
  • 澳洲大選結果公布後, 中國官媒竟然作出這樣的回應...華人還適合留在澳洲嗎?
    她說:「公開民調肯定跟自由黨的內部民調有很大不同…後者顯示昆州有大波選民倒向自由黨。」 澳大利亞媒體曾多次出面說中國的壞話,而且澳大利亞政府也阻止了多項中資收購,限制中國電信巨頭華為與澳洲5G網深入合作,還通過了《反外國幹預法》。這些舉措都被認為是莫裡森在幕後推動。
  • 反疫苗者陰謀論遭科學部長抨擊 莫裡森籤署新冠病毒疫苗意向書
    這也引發了恐慌,可能會導致大量澳人未來拒絕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數千名反疫苗者還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主頁上聯合抨擊了澳洲的領導人和政客。 對此,安德魯表示,如果民眾在網上看到這些陰謀論後選擇相信,並拒絕接種疫苗,這將會是「巨大的危機」。「這不僅是散播危險假消息的問題範圍了,更會導致有人喪生。
  •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損害及應對措施
    鑑於此,本文將結合中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展的數據初步分析並預測其基本走勢,以此為依據全面研判此次疫情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特徵及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並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為疫情控制後的市場恢復和經濟發展獻言獻策,以期充分發揮經濟政策的事前準備作用,合理化解疫情的經濟衝擊。
  • 石正麗《Science》發文: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概述
    北京時間1月9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和周鵬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新冠病毒傳播的評述文章:SARS-CoV-2 spillover events。實驗性病毒感染試驗及病毒抗原-受體親和試驗證實新冠病毒具有廣泛的宿主範圍。新冠疫情爆發後,一些研究組在中國馬蹄蝠和南亞走私的穿山甲中報告了SARS相關冠狀病毒,但基因組序列比較結果並沒有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家貓、家狗以及園區老虎也發現能被患者傳染新冠病毒,但同樣沒有證據表明它們可以傳染人類。所以,它們不太可能是新冠病毒來源的宿主。
  • 500名武漢留學生自費求澳洲包機來接,可澳洲超市貨架已開始被搬空...
    >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已經繳納了高額的學費,卻沒辦法過去讀書還有一些在澳洲工作的同學,他們擔心如果繼續延遲回澳會失去工作最讓人擔憂的是很多人的學生籤證馬上過期,這可能會讓我們在澳洲境外滯留更久這項名為「武漢學生懇求幫助」的請願書已於2月26日晚上被發送到澳洲外交部長公室,並列出了約有2000名澳大利亞公民,永久居民和在澳大利亞各學校就讀的中國學生,仍被困在湖北,被困在武漢的學生們表示現在情緒波動很大
  • 時間線盤點│湖北武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核心事件一覽
    根據通報,1月18日、19日共新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36例。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武漢市要嚴格落實防控措施,把好相關市場關閉、野生動物管控和機場、車站、碼頭等體溫篩檢關口。
  • 工信部:全面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的規模化生產準備
    1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和專家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並答記者問。以下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毛俊鋒答記者問實錄。
  • 新冠病毒肺炎與溫病理論
    就是不知道病毒在哪裡,更不知道什麼時間會感染病毒,通過隔離取得很好效果,中醫也成為此次疫情最大的希望,為什麼中醫能有效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呢?中醫是有著完整醫學體系的學問,尤其溫病理論是瘟疫的剋星,這裡為大家介紹新冠病毒在體內傳播與中醫溫病理論的關係。
  • 牛津大學專家發聲:新冠病毒可能不是源自中國
    撰文丨小熊編輯丨餘青宇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英國牛津大學一名專家經過研究後得出猜想,稱新冠病毒的來源很有可能並非是中國,並表示病毒原本就在世界各地處於休眠狀態多個證據支持該專家猜想這名來自牛津大學的教授名叫湯姆傑斐遜,是該高校循證醫學中心榮譽高級研究員,在經過大量實例的分析過後,傑斐遜最終認為,新冠病毒早在全球官方報導首例確診患者以前,就已經無處不在,當下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景象僅僅是原本處於休眠狀態下的病毒被適當環境激活後所造成。
  • 柳葉刀:武漢不可能是新冠最早傳播的地方
    柳葉刀:武漢不可能是新冠最早傳播的地方自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各界最關心的就是新冠病毒的溯源問題,當然很多國家也想要把「髒水」潑到中國武漢頭上,想讓中國給出賠償。但新冠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在世衛組織和各國科學家的共同配合下,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論文,表示新冠可能最早出現在印度次大陸,但印度學者對這個結論進行了否認。據了解,這篇名為「新冠病毒早期在人類中秘密傳播以進化」的論文中,作者分別是來自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以及美國一家生物學院的學者。
  • 新冠病毒疫苗不同廠家產品可替代接種嗎?是否對變異病毒有用?中國...
    本文轉自【健康陝西發布】;這兩天全國有九成國土冷得像鑽進了冰箱許多城市氣溫創入冬以來新低隨著極寒天氣的到來新冠病毒又活躍起來但同時有好消息傳來中國新冠病毒疫苗獲批上市且全民免費接種關於疫苗接種秦小健在後臺收到一大堆問題新冠病毒疫苗怎麼打
  • 科普: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空氣傳播嗎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7日表示,對於近來一些科研人員提出的有關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空氣傳播的觀點,世衛組織持開放態度,正在匯總病毒傳播方面的各項研究進展。那新冠病毒確實有可能通過空氣傳播嗎?應該怎麼預防?
  • 《柳葉刀》:新冠病毒可能與兒童類川崎病症狀相關
    來源:新華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截圖新華社倫敦5月13日電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13日在線發表一項研究說,義大利暴發新冠疫情後,當地一些兒童出現了類似川崎病的症狀,新冠病毒可能與這種症狀存在一定關聯義大利貝加莫省一家醫院的專家在相關論文中說,2月18日至4月20日期間,這家醫院收治了10名出現類似川崎病症狀的兒童,其中8人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呈陽性;今年2月中旬之前的5年裡,這家醫院僅收治過19例有相關症狀的兒童病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疫情期間收治的這些患病兒童,其症狀比此前的川崎病患兒更加嚴重。
  • 工信部:千方百計擴產能 保障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供應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5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加強產業鏈有機銜接,推動企業加快疫苗產業化進程,千方百計擴產能,保障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供應。  工信部專門成立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保障工作專班,每周對重點企業的產能產量進行跟蹤調度。同時,對各條技術路線的企業,都要求同步推動產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