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黃麗春6月24日報導:如何學「四史」?他們走出辦公室,走進了一個個「紅色地標」。今天下午,閔行區委中心組前往老閔行「四大金剛」和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四史」專題學習暨「我們在歷史中」情景黨課。
他們在身臨其境、耳濡目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上海汽輪機廠,聆聽「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故事;在上海電機廠,體驗「扁擔精神」「首創精神」;在上海重型機器廠,參觀萬噸水壓機,感悟「萬噸精神」;在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集體觀看小平同志南巡時在閔行開發區的講話紀錄片。
在隨後進行的「我們在歷史中」情景黨課中,檔案歷史研究者於其多、閔虹集團總經理馮曉明、航天科技集團王曙群,分別從衛星城建設、閔行開發區發展、航天夢等不同角度,用身邊的歷史講述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讓「四史」有了更加立體和豐富的解讀與呈現。
新中國第一代建設者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一絲不苟、吃苦耐勞的無私奉獻精神,改革開放初期創業者敢為天下先、主動闖市場的拼搏創新精神,正是靠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迅速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及國民經濟體系,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丟掉幻想、敢闖敢拼,殺出了技術能級提升、發展方式轉型的血路。這些前輩的執著探索和堅定信念,被一代代閔行人致敬、傳承和續寫,成為激勵眾人奮發圖強、勇攀高峰的強大精神動力。
創造中國汽輪機製造史上「二十項第一」的上海汽輪機廠,製造世界上第一臺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的上海電機廠,徹底改變大型鍛件依賴進口局面、聯合江南造船廠成功研製萬噸水壓機的上海重型機器廠……鮮活生動的歷史事件,放在某些關鍵領域核心技術被頻頻「卡脖子」的當下來對照,更是顯得意義特殊。
「無論是當年的『四大金剛』,還是如今的閔行開發區,都是一部從無到有的發展史、創業史,都是『四史』的一個個縮影,都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在當天的專題學習會上表示,要號召廣大黨員牢記來時路,看清腳下路,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自覺把「四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放在全面推動中央、市委重大戰略部署在閔行的落地落實中,放在解決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瓶頸問題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中,多做打基礎、管長遠,定製度、建機制,凝人心、聚人氣的工作,為閔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