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然
電影《奪冠》終於上映了。習總書記說「女排是我們的驕傲」。「女排精神」誕生於1981年的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女排傳奇,寫入了2016年里約中巴經典之戰。鞏俐飾演郎平,用情至深,如粉絲的評語那樣:傳播精神,不唯演技,當近距離感受鞏俐詮釋的郎平時,將再次深刻體會「女排精神」對我們的洗禮!
1981年,日本經濟繁榮,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面對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國人感到自卑和迷茫,迫切需要一種鼓舞的力量。就是在這一年,中國女排出徵日本大阪,參加世界盃女子排球賽。
當年的日本女排是支什麼樣的隊伍?
日本女排主教練是小島孝治,被譽為大松博文的接班人。
先說說大松博文。
上世紀六十年代,大松博文是「魔鬼訓練」的代名詞。他最初供職於日本貝冢紡織廠的業餘女排隊伍,通過大強度、高密度的「魔鬼訓練法」,帶領多數由紡織工人組成的球隊在1960年舉行的第三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取得亞軍。1964年,大松博文第一次率隊訪華,為中國隊員展現的獨特訓練法讓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元帥十分震驚。第二年,在周總理的支持下,大松博文再度訪華,國家體委專門抽調了山東、遼寧等四個隊的男女排球隊員跟隨大松博文訓練,向他學習。他從訓練中總結的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至今依然是中國體育界訓練時遵守的基本準則。
大松博文給中國女排姑娘做示範動作。
周恩來總理接見大松博文夫婦。
日本女排就是在這樣的魔鬼訓練法下,在當時被稱為「東洋魔女」,一度創下118場國際賽事連勝紀錄。
1964年,日本女排東京奧運會奪冠後的第二年,小島孝治成為該隊的教練,也是該隊創造175連勝驕人紀錄的參與者。對於當年的那場比賽,小島孝治表示,已經找到了對付中國隊的辦法,準備在比賽中拿出秘密武器來對付中國隊。賽前,日本隊隊員們也紛紛宣誓,要誓死拿下這場比賽,奪取冠軍。
再看中國女排,在1918年女排世界盃之前,從未拿到過世界冠軍頭銜。
中國隊對陣日本隊之前,與美國隊的比賽已經打了兩個半小時,最終艱難取勝;日本隊則利用自己東道主的優勢,安排了對最弱的巴西隊,並以3-0輕鬆取勝,以逸待勞。當時的日本媒體認為,中日之戰,中國隊的體力可能會成為取勝的障礙。
11月16日中國隊將對陣日本隊。賽前,中國主教練袁偉民既擔心隊員們的體力,也擔心拿下前兩局後她們心理會發生變化。他叫來郎平,希望她能戰勝自我,堅持到底。郎平當即堅定地表示:「指導,你放心,我再累,也要比哪一場都跳得高,拿下這個世界冠軍!」
1964年東京奧運會女排決賽
那一晚,中國隊以15-8、15-7順利拿下前兩局;從第三局開始,中國隊先是5-0、10-4領先,當被認為第三局中國隊也應該可以順利拿下之時,日本隊開始連續追分,一直追到11平,並以15-12,扳回一局。緊接著第四局,日本隊又以17-7,再勝一局,中國觀眾的心一下子,涼了。關鍵的第五局,中國女排開始是0-4落後,後來一直追到14-15,關鍵時刻,袁偉民叫停,對所有隊員說,「拿不下這場球,你們會後悔一輩子。」然後,再上場,郎平兩次扣球,第一次扣球,拿回發球權;第二個次扣球,打成15-15平,隨後中國隊又抓住有利時機,連續兩次雙人成功攔網,最後,以17-15鎖定勝局。
當時體育解說員宋世雄老師,用他那沙啞又略帶哽咽的聲音喊道:
17-15!中國隊勝利啦!
隊員們都跑在一起!
中國隊以3-2,勝了日本隊,
以7戰7勝的優異成績,
奪得了本屆世界盃的冠軍!!
體育解說員宋世雄老師
那一刻,所有守在電視機和收音機前的中國人都已是熱淚盈眶,他們高呼,「中國萬歲!」
這場比賽對於國人來說,來得太及時。它無異於在國人心中打入了一劑強心劑,讓國人看到了追趕並超越西方國家的希望。
中國女排以七戰七捷的成績,獲得當年女排「世界盃」的冠軍。中國教練袁偉民、運動員孫晉芳、郎平分別獲得最佳教練員獎、最佳運動員獎、二傳獎和優秀運動員獎。在那次的7場比賽中,中國隊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扣球命中率接近百分之五十,「鐵榔頭」的別號就此流傳。
1981年,中國女排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這也是中國在三大球上第一次奪冠。
比賽的第二天18日,時任全國婦聯主席的鄧穎超在《體育報》上發表了題為《各行各業都來學習女排精神》的文章:「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都要學習中國女排精神,樹立遠大的志向,發揚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的作風,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將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隨即,「女排精神」誕生,學習「女排精神」狂潮席捲了中國大地。
從1982—1986年,郎平和她的隊友們一起締造了中國女排五連冠的偉業。1986年,郎平因傷情,宣布退役。此後,她留學美國並開始了國外執教生涯。
郎平擔任美國女排主帥
出國後的郎平,曾經執教過的義大利和土耳其等職業俱樂部,使她獲得了豐富的帶隊經驗;擔任美國女排主帥期間,她又學習了那裡完全不同的體育體制,這些多年的專業學習、海內外執教經驗也成為了後來她職業精神中最亮麗的閃光點。
郎導回歸中國女排,前兩次都是在女排危難的時刻。
1993-1995年間,中國女排的成績跌入谷底。1995年,郎平首次被任命為中國女排主教練。對於此,郎平在自述中說,「到北京的當天晚上,袁偉民找我談了女排的情況,我們確實都不忍心看著中國女排落到世界第八而一蹶不振。袁偉民說,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種精神,是教練的凝聚力,要用一種人格的力量來調動運動員,而時間又特別緊迫,離亞特蘭大奧運會只有一年半時間,不允許再慢慢啟動了,他對我有信心,希望我考慮,能否回來執教。」
作為一個人,我們其實都很渺小,但是,郎平後來說,當有人代表國家對你說:「祖國需要你!」你還能無動於衷嗎?那一年,她回到中國女排。郎平說,「」我更清楚,女排在中國人心目中有一種很特殊的位置,在女排最困難的時候,要把這副擔子交給我,我深深地體會到,這是一種信任和託付。」
上任後,郎平開始調整隊伍,大膽改革創新,大刀闊斧起用新人,搭建複合型教練團隊,當年就帶領團隊走出低谷。1995年,女排世界盃季軍;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1998年,世界女排錦標賽亞軍。1998年曼谷亞運摘金後,郎平決定離任。
2013年4月郎平再次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用她自己的話講:女排的興衰與否,她作為老女排球員都有責任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當時她提出兩個目標,一是在2016年重回亞洲領先,二是爭取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2013年,郎平用一年的時間整合球隊挖掘新人。從2014年開始,中國女排在世界排壇向著冠軍發起衝擊。2014年世錦賽亞軍;2015年世界盃冠軍;2016裡約奧運會冠軍。
《奪冠》電影的預告片,重現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與巴西女排的1/4決賽,這場比賽是中國女排奪冠的重要轉折點。女排裡約冠軍隊員也集體出演,朱婷、惠若琪、徐雲麗、張常寧、丁霞等「新一代女排隊員「悉數亮相,再現裡約榮耀一戰,讓觀眾在電影中重新見證這場激動人心的比賽。
2016年里約女排奪冠以後,郎導的合約再次到期,在愛人、親人的支持和默許下、在責任和使命的推動下,郎平決定繼續帶隊到東京奧運會結束。此後又有了,2017大冠軍杯冠軍;2018世錦賽季軍;2019世界盃冠軍。
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中國隊被分入強隊雲集的B組——「死亡之組」,該組有美國、義大利、俄羅斯、土耳其、阿根廷隊。美國隊是上屆奧運會銅牌得主,去年世界盃的亞軍。義大利隊自2017年以來連續六次戰勝中國女排,被認為是中國女排的「頭號剋星」。俄羅斯隊是傳統強隊。土耳其隊去年獲得歐錦賽亞軍。所以中國的小組賽即將陷入苦戰。
後來,在小組賽中,中國隊發揮一般,兩勝三負小組第四。淘汰賽首輪就遭遇了小組賽保持全勝、且一局未丟的衛冕冠軍東道主巴西隊。
巴西隊對中國隊的壓制,在這場比賽之前可謂到了極點。過去,中國女排18連敗巴西女排。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女排在自己的家門口被巴西女排掀翻無緣衛冕的經歷更是讓球迷久久不能釋懷。
2016年的8月17日,中巴對戰開始,東道主巴西隊一上場就氣勢如虹,開賽第一局,中國隊顯然對比賽的節奏和氣氛極不適應,攻防兩端失誤連連,分差快速被拉大到10分。巴西隊塔伊薩快攻得手,東道主首局25-15速勝。不過,漸漸適應嘈雜環境的中國隊第二局開始反擊,以3-1領先搶佔開局。巴西隊一度11-6反超,但從14-14之後雙方共5次打平。關鍵時刻朱婷和徐雲麗連續得分,中國女排扳回一局。結果證明,這局球是全場比賽的轉折點。第三局,巴西隊明顯壓力大增,主動失誤增多,中國隊在本局後半段搶佔優勢順利拿下,大比分2-1領先。第四局,巴西隊反而放手一搏,把握關鍵分的能力明顯超過中國隊,將比賽逼進決勝局。最後一局,巴西女排最終沒能堅持住犬牙交錯的比分,在13-13後連丟兩分,中國隊獲勝,瞬間,場上的中國女排姑娘們瘋狂慶祝,場邊郎平與教練和球員一一擁抱,大家已淚流滿面。
一傳,一傳到位,朱婷後攻打手出界,
中國隊贏得了比賽!這簡直是個奇蹟……
這是央視兩位解說嘉賓現場的吶喊,現在聽起來依舊激動人心、令人熱血。
當地時間17日凌晨,中國女排在裡約奧運會1/4決賽中,3-2掀翻衛冕冠軍、東道主巴西隊,晉級四強。巴西女排無緣四強,她們的奧運三連冠偉大願景瞬間破滅。
賽後郎平直言,這三年她經歷了太多太多,上任之初亞錦賽第四名飽受爭議,奧運12人參賽名單也受到網友的質疑,12人中只有三個人參加過奧運會,其他都是新人,這三人還都是從傷病中剛剛恢復。就是帶著這樣一支隊伍小組賽打的又不好,又承受著巨大壓力的隊伍,中國隊能贏這場球,真的是靠精神。
預告片中的青年郎平,白浪是最佳人選,一是因她是郎平的女兒,二是她也是很優秀的排球運動員。一開始,白浪因壓力曾拒絕出演,但後來,在她的努力下飾演的青年郎平已經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奪冠》青年郎平飾演者白浪
備受矚目的是由鞏俐飾演的「郎平」。在拍攝前,導演陳可辛請鞏俐飾演,但被拒三次,原因之一是鞏俐覺得自己不會打排球,之二是因為郎平太有名。後來,郎平邀請鞏俐去參觀一個為期10天的排球比賽,這期間,郎導一直站著在現場指導。這時,在場的運動員告訴鞏俐,郎導腰不好,平時都是坐著,因為你來參觀,所以她一直站著,為的就是你能看清郎指導現場的神態、舉動,感動之餘,鞏俐最終答應飾演郎平。
《奪冠》郎平飾演者鞏俐
接下來,鞏俐專門到中國女排在寧波北侖的訓練基地,體驗生活、跟隊訓練、比賽,當女排隊員們在場上進行賽前適應訓練時,鞏俐就在旁邊認真觀察、做筆記。所以,影片中,鞏俐演的郎平不管是背影、站姿、神態,都讓網友們直呼神還原,也展現出郎平對排球的熱愛、對體育精神的堅持和傳承。
郎平從1981年作為主攻手拿到中國女排第一冠,到2019年作為主教練拿到中國女排第十冠,她帶領女排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給中國女排留下了很多種子選手,培養了六位出色的中青年教練,留下一整套科學訓練的體系,使大國家概念深入人心。
至於中國女排會不會因為郎平的卸任而出現成績下滑,郎平曾說,她更多就是動動嘴皮子,年輕的助教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即使郎平卸任,也能夠挑起教練的重擔。
郎平,是一個傳奇,而這個傳奇造就的女排精神,還將會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