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市場大擴容

2020-12-26 瀟湘晨報

【「固收+」市場大擴容】今年「固收+」市場大擴容,為該類產品提供增厚收益的打新策略面臨變局。Wind數據顯示,12月以來發售的「固收+」基金已有13隻,佔新發基金總數的近三成。其中包括博時雙季鑫6個月持有、安信浩盈6個月持有、永贏鑫欣等偏債混合型基金,還有英大智享、平安雙季增享6個月持有等二級債基。多位投資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固收+」基金受到市場熱捧,原因是產品淨值穩健,持有體驗較好,打新策略也為組合收益做出了較大貢獻。(證券時報)

【來源:中新經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創業板漲0.77%,白酒、鋼鐵領漲,「固收+」規模大增
    市場成交萎縮,兩市合計成交7000億元左右。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逾10億元。— 熱點板塊 —從盤面上看,白酒、鋼鐵、醫美板塊漲幅居前,汽車整車、有色加工冶煉、養殖業板塊跌幅居前。1、「固收+」規模大擴容,近8000億!截至今年三季報,偏債混合型基金、二級債基等「固收+」基金總規模為7941.8億元,比去年大增4059.7億元,幾乎翻倍。而從新基金募資情況看,截至12月9日,今年新成立的211隻「固收+」基金募資總規模達到3577.88億元,成為規模增長的生力軍。
  • 債基分化 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容
    同時,華夏旗下有華夏聚利、華夏雙債增強等5隻固收產品獲銀河證券三年期五星評級。華夏的固收主動管理能力也受到了市場認可。上周,華夏剛誕生一隻"固收+"爆款基金:華夏鼎清債券基金髮行總規模為106.4億元,成為今年新成立的二級債基中發行規模最大的產品,也是今年第6隻發行規模超百億的"固收+"基金。
  • 持續火爆規模業績雙增長 基金經理看好"固收+"市場
    在經歷連續兩年的超高增長之後,多位基金人士表示,要適時調低對2021年的預期收益率,構建防禦與進攻更均衡一些的「固收+」資產。「固收+」規模業績雙增長「固收+」基金一般以債券為主,「+」的主流策略是權益、轉債、打新。由於具有風險偏好降低再加上承接理財資金的優勢,今年以來「固收+」產品受到投資者青睞,產品的數量和規模都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 角逐「固收+」賽道 鵬華再推「固收+」新基
    據了解,為布局「固收+」賽道,鵬華基金於近期發行了新產品鵬華安享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010725)。該基金的固收投資將以期限匹配策略為主,以獲取穩定票息收益;權益資產投資比例維持在0-30%水平,覆蓋到A+H兩地市場標的,通過精選個股,力爭實現超額收益。
  • 被歷史選中的「固收+」
    [1]傳統的理財產品戴著鐐銬跳舞,收益大打折扣,使得投資者迫切需要找到一種風格相對穩健、能夠力爭長期增值的理財產品。固收+類產品是在這種背景下橫空出世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成立的「固收+」產品數量超200隻,接近去年同期同類數量的三倍。
  • 「固收+」到底加什麼?
    來源:投資奇葩說近一年來,「固收+」一躍成為理財圈的熱詞。「固收+」大約出現在2016年,在資管新規逐步實施的大背景下,傳統的理財需求亟需新型的投資工具來對接——既是淨值型產品,又能較大可能的提供相對穩定的收益。
  • 黑天鵝、槓鈴策略與「固收+」
    在這之中,權益及「固收+」爆款基金層出不窮。有業內人士指出,若僅從財富管理客戶的訴求看,「固收+」很可能是缺口比較大的品種。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雖然投資者意識已有改變,但受近些年黑天鵝事件頻發和市場「去剛兌」的影響,投資者理財觀念開始改變,「固收+」市場相對活躍。
  • 「固收+」,回歸投資策略本源
    低利率時代,權益市場震蕩加劇,追求穩健收益的「固收+」產品成為財富管理機構布局的重點。而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向淨值化轉型迅速發展,「固收+」策略已是財富管理機構當下的必經之路。那麼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固收+」產品的意義何在?真的買了就能不畏市場轉換,做到攻守自如嗎?
  • 固收+專題:易方達張清華
    2020年是固收+基金爆發的一年,各類固收+基金鋪天蓋地的宣傳,什麼是固收+的基金呢?「固收+」其實是一種投資策略,由兩個部分組成,包含「固收」和「+」兩類投資策略,「固收」的部分佔比70%,就是固定收益的部分,保證收益的穩定性,主要是投資於債券等收益穩定,風險係數比較低的投資品種,「+」的部分佔比30%,主要用來提高收益,投資於風險係數相對較高的權益類的資產比如股票等。這個比例略微會有調整。
  • 「固收+」乘風破浪,投資者如何選擇?
    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來說,保本理財逐漸退出市場、大額存單門檻較高、貨幣基金收益太低、混合型或股票型基金風險太大,如何選擇理財產品成為頭疼的事。那麼,市場上有沒有收益穩健、風險可控的理財產品呢?有,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固收+」產品。
  • 景順長城基金李怡文:把握投資大方向 做好「固收+」的攻與守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景順長城基金李怡文:把握投資大方向,做好「固收+」的攻與守時下,「固收+」業務持續火熱,這類產品以債券類資產為基礎,並配置股票、新股申購、可轉債等彈性資產,通過組合配置實現長期穩健的投資回報。
  • 跨年投資「固收+」,需避開六大誤讀
    誤區一:今年股市這麼好,買「固收+」多不划算,權益基金收益才高;「市場這麼好,當然是滿倉權益了,買什麼固收+,這不是撿芝麻丟西瓜嗎?」今年市場上漲的時候,常能聽到這樣的言論。巴菲特也說:「我從來沒有見過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投資大師費雪,在1929年的一次演講中對當時的市場做出如下評價:股票價格看起來已經達到了一個永久性平穩的高水平。可就在他演講之後的2個星期,股票市場進入了美國證券歷史上最著名的大崩潰,接下來的3年市場都陷在恐怖的崩盤和直線跳水中。
  • 財若磐石02|固收有波動 市場有能量
    石大師 咳咳,浮動通常是市場波動造成的。 磐小白 啥市場,還波動。我這個還能回的來嗎? 石大師 市場就像大海,潮起潮落 磐小白 大師就是大師,你的意思是: 投資不能浪? 石大師 這。。。
  • 華夏基金固收黃金戰隊:聚沙成塔,乘風破浪!
    這種背景下,「固收+」異軍突起,成為今年理財圈的「新晉網紅」和「流量擔當」。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年內「固收+」新品發行數量已超過150隻、募集規模逾2400億元,遠超去年同期。  面對市場利率下行+打破剛兌+市場震蕩等投資挑戰,為滿足投資者進可攻退可守的需求,華夏基金大力打造固收黃金戰隊,積極布局「固收+」這一賽道,多年在債券投研領域的深耕在今年厚積薄發。
  • 這對黃金拍檔,再次聯袂出擊「固收+」
    其中,行業頭部平臺大成基金在持續深耕的「固收+」領域再度出擊,其旗下「固收+」策略基金大成卓享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A類:010369;C類:010370;下稱:大成卓享)11月9日發行,這是大成基金今年發行的第8隻「固收+」策略基金。
  • 規模爆發式增長 「固收+」產品魅力四射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李嵐君「固收+」一躍成為今年基金市場的年度熱詞。近日,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華夏鼎清債券的首募規模紛紛突破100億元,再一次印證了「固收+」的魅力和火爆。數據顯示,今年已有6隻「固收+」基金的規模突破百億元。 「固收+」發行市場火爆,機構對「固收+」產品也更加認可,基金公司更是開足馬力布局。今年以來,「固收+」產品的數量和規模都出現了爆發式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今年以來成立的偏債混合基金和二級債基的數量已經達到165隻,總規模近3000億元。
  • 金鷹基金固收團隊: 做投資界的匠人 打造大固收品牌
    作為資產配置中的「壓艙石」,固收產品始終是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重要一環。良好的固收產品不僅能夠成為A股震蕩期的「避風港」,同時也能成為資產組合中的「加油站」。  作為固收產品的掌舵人,固收團隊、固收人員是資產配置的核心。
  • 權益基金髮行的超級大年,究竟是誰在瘋狂買入「固收+」?
    其實,「固收+」策略在公募基金市場上早就有了,但直接把基金產品叫作「固收+」是這幾年才有的事。印象沒錯的話,一線媒體記者是在2019年3月份開始接觸「固收+」這個詞,媒體用的多了,這個詞才被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營銷和宣傳。到了2020年年初,A股市場劇烈震蕩,新冠疫情的處處埋伏。
  • 「固收+」有何魔力?寶盈「祥」系列再推新品
    「固收+」是市場中一種投資策略,通常是以固定收益類資產打底,再搭配其他資產博取增強收益的策略。 「固收+」再添重磅新品:寶盈祥裕增強回報混合基金 定位「固收+」策略的寶盈「祥」系列新基金——寶盈祥裕增強回報混合,於10月12日起在各大渠道發售。 基金經理 寶盈祥裕增強回報混合擬任基金經理是寶盈固收團隊負責人鄧棟和呂姝儀。
  • 平安基金張文平:「固收+」策略有望穿越牛熊
    4月底以來,債市大幅震蕩,與此同時,各大基金公司紛紛推出「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