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宇宙「萬磁王」,我國慧眼衛星發現最強磁體,高達10億特斯拉

2020-12-27 騰訊網

磁力是一種常見的自然力,磁鐵可以吸引鐵等金屬,有磁性的指針可以依靠地球磁場指示南北,地球產生的磁場可以在地表7萬公裡外阻擋太陽風中帶電粒子的襲擊,從而保護地球大氣層的穩定存在,人類生產電力更離不開磁場,無論是水電、火電、核電還是風電,都是利用動能作用下對磁線圈的擾動而產生電流的。

科技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可以製造很強的磁場,歐洲強子對撞機中的磁場達8.4特斯拉,可以有效地束縛如何制止在對撞機中有序運行。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美國國家高磁場實驗室創造出最強的持續磁場為45特斯拉,日本大阪大學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創造出瞬間最強磁場的紀錄為80特斯拉。

宇宙中的很多天體都有磁場,木星的磁場比地球強了14倍,太陽兩極的磁場比木星強100倍,有的太陽黑子出現時的磁場可達木星300倍,但是宇宙中磁場最強的星體是磁星,它在本質上屬於中子星中的脈衝星,它們才是掌控磁場的「萬磁王(漫威動畫中的磁場駕馭者,可操控一切金屬)」,其磁場強度可達1~1013億特斯拉,比太陽這樣的恆星的磁場大多了。而1013億特斯拉也是科學家們推測的自然界星體磁場高度的上限,即宇宙中的星體的磁場不可能會超過1013億特斯拉。

9月4日,國內媒體報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發布消息稱我國一個科研團隊通過「慧眼」(HXMT)衛星對X射線吸積脈衝星GRO J008-57進行了詳細觀測,採用直接測量的方法分析出該脈衝星表面磁場強度為10億特斯拉左右,這是迄今為止人類以直接且可靠的測量手段觀察到的宇宙中的最強磁場。

「慧眼」衛星是我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觀測衛星,發射於2017年6月,由中科院高能所負責運行和觀測數據研究,它搭載有高能、中能、低能X射線望遠鏡三種科學載荷和空間環境監測等儀器,不但具有探測多頻譜x射線的能力,還具有探測高能量的迴旋吸收線的獨特能力。

在慧眼衛星發射升空的兩個月後(2017年8月),科研人員就利用它對X射線吸積脈衝星GRO J1008-57進行了詳細觀察,在其一次爆發活動中,該衛星首次在其X射線能譜中以高於20倍標準偏差的高置信度(一般是5倍-20倍標準偏差)在90千電子伏特(keV)附近發現了一條迴旋吸收線,它的存在很直觀地說明這顆中子星表面磁場強度高達10億特斯拉,比目前人類能夠製造的最強磁場高几千萬倍,比歐洲強子對撞機中的磁場強度高1億多倍,堪稱宇宙中的已知最強「萬磁王」,它能在幾十萬公裡外給信用卡消磁,數千公裡外,讓細胞無法完整存在,所以人類無法靠近這樣的星體。而如果能利用這樣的星體去發電的話,電量將大到不可思議。

不過理論推測認為它肯定還不是宇宙中磁場最高的星體,因為理論上講中子星的最高磁場可達1013億特斯拉,所以宇宙中肯定還有中子星的磁場要超過GRO J008-57,只是這樣的中子星還沒有被我們發現罷了。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9月4日文章《10億特斯拉!中國「慧眼」直接測量到迄今宇宙最強磁場》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中國慧眼望遠鏡,發現迄今最強磁場,高達10億特斯拉!
    中科院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XMT)團隊對正在吸積的X射線脈衝星Gro J1008-57進行廣泛的觀測,並在中子星表面探測發現大約10億特斯拉的磁場。
  • 10億特斯拉!中國「慧眼」直接測量到迄今宇宙最強磁場
    中科院高能所「慧眼」衛星團隊 供圖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慧眼」(HXMT)衛星團隊通過對X射線吸積脈衝星GRO J008-57的詳細觀測,採用直接測量的方法得到該脈衝星表面磁場強度為約10億特斯拉,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直接且非常可靠地測量到的宇宙中的最強磁場。
  • 2020年天文學發現大事回顧——宇宙最神秘天體之黑洞篇
    跟去年一樣,在2020年4月10日前的幾天,我們就收到了消息,將要公布視界面望遠鏡拍攝的第二張黑洞照片,當所有人都在期待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實拍照片時,公布的卻是這張意外拍到的3C 279類星體及其噴流……這是一個距離地球50億光年,約10億倍太陽質量的星系中心黑洞,由於在一個恆星範圍內發出星系級的電磁輻射,因此這類天體被稱為類星體。
  • 「黑騎士」衛星在暗中監視地球?最早被特斯拉發現,身份是個謎
    在這茫茫宇宙中,倘若只有地球人類文明這一支智慧文明,那人類或許會感到異常的孤獨。畢竟,無限的宇宙中竟會沒有其它的智慧生命,這讓人類無法相信。儘管人類早早就開始對地外文明的探索,但人類向宇宙發出的吶喊就如同石沉大海一樣,根本沒有一絲絲的回應。這時,人們不禁開始懷疑:這宇宙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找不到外星人的存在呢?
  • 科學家探索磁星起源:宇宙中最強大的磁體
    該圖像是軌道平面的剖面圖,其中的填色代表了磁場的強度,而淺色的剖面線則反映了磁場線的方向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5日消息,宇宙中最強的磁體是什麼?它們又是如何由中子星演變而來?一個由德國和英國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團隊找到了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研究人員用大型計算機模擬演示了兩顆恆星的合併如何產生強大的磁場。如果這些恆星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就可能形成磁星。
  • 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設計磁體
    利用這個世界著名的粒子加速器進行的實驗提供了支持標準模型(一個描述宇宙中粒子的行為和相互作用的理論)的關鍵數據。但是,物理學家們很想知道這個模型是否適用於能量更高的粒子。還必須進行更多的實驗來擴展標準模型,以回答諸如為什麼宇宙裡的物質比反物質多、暗物質到底是什麼、中微子為什麼具有質量等問題。
  • 切,萬磁王能飛這事,我現在就給你科學一下!
    X戰警新三部曲最終章《X戰警:天啟》上映在即,具有歐米伽級實力的鷹派大神萬磁王這次站在了號稱「5000年最強」的最初變種人「天啟」一邊,又一次試圖讓變種人統治世界
  • 衛星「慧眼」識「流」,黑洞雙星系統周期「小波動」被發現
    衛星「慧眼」識「流」,黑洞雙星系統周期「小波動」被發現 2020-09-30 0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地球上最強磁鐵能夠把血夜中的鐵給吸出來嗎?
    磁場強度的單位是高斯(Gs),1000高斯又等於1特斯拉(T),地球的磁場強度在0.25至0.24高斯之間。 但地球上最強的磁場並不是自然界中的哪種磁鐵產生的,而是「人造磁體」——電磁鐵產生的。我們知道,運動的電荷可以產生磁場,電荷的數量和帶電量越多(即電流越強),產生的磁場也越強。
  • 科學家發現地球存在第二顆衛星?一直環繞地球周邊,令人感到擔憂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在地球生活的生物不斷變化,興衰更替。每個時代都有一個霸主統治著地球。
  • 追逐引力波之光 「極目」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本報記者 陸成寬 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特斯拉說數字3、6、9隱藏著宇宙終極奧秘,他到底發現了什麼?
    尼古拉特斯拉如果你對特斯拉不理解,可能不覺得這位神人厲害在哪裡,但是如果你了解特斯拉的履歷,你會發現他根本不像地球人,更像是外星人,特斯拉的智商很高,一點都不輸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人,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在科學研究上幾乎到了忘我的地步,他每天只睡兩個小時,超高的智商加上拼命三郎般的努力,讓特斯拉一生創造出1000項發明專利,其中最著名的兩個發明是交流電系統和無線電技術
  • 宇宙的魔力:萬磁王的功力大增,竟然可以挪動宇宙!
    【磁體】磁體,顧名思義,指的是具有磁性的物體,可以是磁源也可以是導磁體,如 鐵氧體磁體的兩極加上鐵板後磁場會集中到鐵板的邊緣。它有以至於無形的力,既能把一些東西吸過來,又能把一些東西排開。而磁體吸引物體或排斥物體所施的力即是磁力。
  • 「明日主題前瞻」最強風口來襲,特斯拉「電池日」臨近,哪些合作...
    「航天產業大年」集中發力 總市場規模或超8000億長五B成功搭載新一代載人試驗飛船近日完成首飛,自此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申銀萬國證券指出,我國目前衛星星座規劃項目包括「鴻雁」星座(300顆)、「虹雲」工程(156顆)、「銀河系」AI星座計劃(650顆)等,預計2022年共計在軌低軌衛星規模800餘顆。長期考慮,隨著產業鏈各環節技術成熟及成本下降,2027年我國低軌衛星網絡總規模有望達到3950顆。衛星通信分為衛星製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四個產業鏈環節。
  • 萬磁王登上Science?分子磁體首次實現240℃高溫穩定的記憶效應!
    人們發現,由順磁性金屬離子和分子組成的分子基材料能夠產生類似傳統磁體的性能,同時材料組成能夠進行方便的、精確的調控,從而實現對其性質的優化。通過將磁性金屬離子通過有機分子隔開,這種材料的密度大幅度降低(密度~1 g cm-3,傳統無機磁材料的密度一般>5 g cm-3)。
  • 一發就打爆殖民衛星?破壞力最強的高達的TOP8!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機動戰士高達》的世界帶來了富有真實感的故事和舞臺,但是那些架空的兵器對於阿宅來說確實是某種角度來說的「浪漫」,高達系列破壞力最強的高達機體是哪些?本排名只計算單體高達type MS。
  • 衛星發現了「新大陸」,正在加速向我國移動,面積相當於3個日本
    地球目前宇宙上已知的有生命的星球,雖然科學家在不斷的尋找另一個「地球」,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宇宙是浩瀚的,難以估量。衛星使得人們可以探尋宇宙世界,在古代時候,人們就上天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甚至還延伸出了神學家和各種門類,他們能夠通過觀察天上的星象,來預測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和吉兇。
  • 一周圖說|衛星「慧眼「識流「,黑洞雙星系統周期「小波動「
    01、慧眼衛星發現距離黑洞最近高速噴流慧眼衛星發現了離黑洞最近的噴流產生的準周期調製信號。圖|中科院高能所22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天文學》在線發表了慧眼衛星最新觀測結果:在高於200千電子伏特(keV)的能段發現了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低頻QPO現象。
  • 我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衛星命名為「懷柔一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這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科學衛星發射任務,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
  • 最強蝸牛鎖眼偵察衛星怎麼樣
    18183首頁 最強蝸牛 最強蝸牛鎖眼偵察衛星怎麼樣 最強蝸牛鎖眼偵察衛星怎麼樣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