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部關於爭取婦女平等的電影|瑪麗·傑克遜|摩根|基於性別|margot|...

2021-01-10 騰訊網

現代的女權運動並不是幾十年來一直表現出來的模糊,不定型的薄霧。它是由人組成的。婦女及其盟友的勇氣,決心和抵抗,組織,研究,示威和直截了當的要求,要求平等和正義權在數小時內無法真正體現出來。

但是,無論如何,導演還是會嘗試一下。

主流故事片的數量非常有限,這些故事描繪了那些在爭取婦女平等鬥爭中處於最前沿的人,但是其中一些確實很棒。從年輕的露絲·巴德·金斯堡(Ruth Bader Ginsburg)訴諸性別歧視到改變英國勞動法的工廠工人罷工,再到震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婦女,爭取婦女平等的鬥爭充滿了電影般的時刻,值得在每個細節上大放異彩。

儘管這些電影描繪或受制於關鍵的真實人物和歷史時刻,但鬥爭仍在繼續,依法爭取所有婦女平等的運動仍然充滿盲點。例如,在交叉表示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而好萊塢在歷史上一直選擇講這些故事。不可否認的是,關於那些為女性平等鋪平道路的先驅者的電影,絕大多數都圍繞著白色順式女性的敘事,往往邊緣化或排斥有色女性和跨性別女性在同一運動中扮演的角色。剩下的主要是紀錄片來講述這些故事,其中有很多出色的故事,但好萊塢來了。

但是,這些有力的,基於歷史的電影向真實的女人的故事提供了解釋力:母親,女兒,姐妹,日常的革命者,她們經常付出巨大的個人代價來爭取我們依法享有平等生活的權利。我們至少需要花幾個小時來學習他們的故事,欣賞他們的奮鬥,勝利和犧牲。

1.基於性別

菲麗西蒂·瓊斯(Felicity Jones)在《基於性別》中飾演露絲·巴德·金斯堡(Ruth Bader Ginsburg)。

根據已故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堡(Ruth Bader Ginsburg)的早期生活和職業生涯,《基於性別的基礎》關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案子,該案將開創性別歧視的先例,並讓金斯堡走上了成為其主要性別權利律師的道路代。

電影在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也就是她成為第二位在美國最高法院任職的女性的幾十年之前,影片跟隨金斯堡(Ginsburg)堅定的律師身份,因為她和丈夫馬蒂(Marty)提出了莫裡茨訴專員一案。 ,這是第一個宣布基於性別違憲的聯邦案件。費利西蒂·瓊斯(Felicity Jones)像年輕的RBG一樣,非常聰明,在哈佛法學院演講廳到美國上訴法院等各地猖institutional的,制度化的性別歧視中,這本書被拆毀。

2.後綴

安妮·瑪麗·達芙(Anne-Marie Duff),凱裡·穆裡根(Carey Mulligan)和海倫娜·博納姆·卡特(Helena Bonham

設置在1912年的Suffragette(這個詞本身在英國和美國比較普遍,在美國,「 suffragists」更容易被接受)講述了一群在英國參加,組織和參加婦女選舉權運動的職業婦女,並為此而被捕,被解僱,毆打和死亡。運動領導人艾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由梅麗爾·斯特裡普(Meryl Streep)表現得很殘暴)呼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公民抗命運動,此前數十年來,人們對投票權的和平抗議遭到忽視。我們通過洗衣工和母親莫德·沃茨(Carey Mulligan扮演的虛構人物)深入了解這場鬥爭,她忍受著殘酷的工作條件並找到了進入當地運動的道路。這部電影代表了真正的激進主義者以及基於激進主義者的人物,其中之一就是,莫德在監獄中遇到了激進主義者艾米麗·戴維森,後者為這場運動的犧牲成為了全球頭條新聞和歷史。

Suffragette由Abi Morgan撰寫,並由Sarah Gavron執導,窺見了婦女在從飢餓罷工到轟炸支柱箱等和平運動50年後秘密組織和奪取人權的手段。這部電影具有重要意義的一件事是,不僅代表執法人員,還包括他們的家人,丈夫,鄰居和同事,呈現出了後代的殘酷和騷擾。而且必須注意電影的營銷活動受到批評,重新討論運動中針對有色女性的種族主義,以及影片中有色女性的排斥。

3.隱藏的數字

Octavia Spencer飾演Dorothy Vaughan,領導西部地區計算部門。

根據瑪格特·李·謝特利(Margot Lee Shetterly)的書,《隱藏的人物》向三位黑人女性散發了漫長的光芒,這些女性在60年代的太空競賽期間在美國宇航局擔任重要角色。電影由塔拉吉·亨森(Taraji P. Henson)飾演數學家凱薩琳·詹森(Katherine Johnson),他的計算使《水星-阿特拉斯》(Mercury-Atlas)6軌道飛行任務取得了成功,標誌著美國與蘇聯之間競賽的轉折點。它還由珍妮爾·莫娜(JanelleMonáe)擔任美國宇航局第一位黑人航空工程師瑪麗·傑克遜(Mary Jackson);和Octavia Spencer擔任NASA首位黑人主管Dorothy Vaughan。

在種族隔離仍然合法的情況下,這三名婦女均在公然的性別歧視和種族主義中獲得了地位(儘管影片在白人主角的行為中大大淡化了種族主義)。他們還利用自己的平臺幫助其他婦女站穩了腳跟,即使在此過程中遭到白人婦女種族主義的攻擊時也是如此。1979年,傑克遜離開工程專業,降職成為聯邦婦女計劃經理在NASA蘭利研究中心工作,致力於提高女性數學家,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職業生涯。西部地區計算機部門負責人沃恩(Vaughan)是堅定不移的倡導者n個數學家。從影片中可以看出,沃恩(Vaughn)帶了她的許多同事來經營開創性的分析和計算部門(ACD)。

詹森(當時的戈布爾)在影片中優美地反駁了一位性別歧視人士對她的工作的評論時說:「是的,詹森先生,他們讓女性在NASA做一些事情,這不是因為我們穿裙子。這是因為我們戴眼鏡。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4.達格納姆製造

《達格納姆製造》描繪了1968年福特縫紉機械師的罷工。

1968年,福特汽車公司在倫敦的達格納姆工廠的187名女工廠工人領導了一場改革法律的罷工,要求消除工作場所的性別歧視。與男性同事相比,由於工作技能水平(和薪資)的「提升」而退出了縫紉機械師的工作後,汽車生產停滯了。罷工引起了公眾的關注,最終導致1970年通過了《同酬法》。

在奈傑爾·科爾(Nigel Cole)2010年對事件的電影解釋中,《水的形狀》(The Shape of Water)的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出色地領導了這一指控,是虛構的麗塔·奧格雷迪(Rita O'Grady)。包括Rose Boland,Eileen Pullen,Vera Sime,Gwen Davis和Sheila Douglass -爭取同工同酬的鬥爭將改變英國職業婦女的歷史。

5.性別之戰

不要惹網球選手。

艾瑪•斯通(Emma Stone)是網球傳奇人物和性別平等積極分子「性別之戰」中的王牌。西蒙·貝弗伊(Simon Beaufoy)的2017年電影以1973年金(King)和明顯的性別歧視鮑比·裡格斯(Bobby Riggs)之間的著名網球比賽為中心(鮑勃·裡格(Steve Carell)飾演的魅力太大了)。如果您不打牆就能通過這部電影的對話,對您有好處。在1970年代,網球比賽的最高獎金充其量只是個玩笑,而女子最高獎金則是男子的八分之一。為了抗議,金和格拉迪斯·赫德曼(Grandys Heldman)(出色的莎拉·西爾弗曼(Sarah Silverman))創立了自己的女子巡迴賽,於1973年成立了女子網球協會,並最終迫使美國網球協會提高女運動員的薪水。

但是影片的癥結在於不斷重申的性別歧視觀念,即男女球員在網球能力或觀眾興趣上不平等,這是美國網球協會(USTA)頂級犬的毫無根據的主張,裡格斯在他的自誇中呼應,說他可以在球場上擊敗任何女人。 ,即使年僅55歲。金最終也同意接受裡格斯(Riggs)的要求,在標誌性的「性別之戰」比賽中反駁他的主張。

6.鐵顎天使

希拉蕊·斯旺克(Hilary Swank)扮演美國選舉權運動領導人愛麗絲·保羅(Alice Paul)。

卡塔·馮·卡尼爾(Katja von Garnier)2004年的電影《鐵下顎的天使》(Iron Jawed Angels)受2000年代早期不合時宜的配樂所帶動,比起薩福萊特(Suffragette)要輕得多。

希拉蕊·斯旺克(Hilary Swank)和弗朗西斯·奧康納(Frances O'Connor)擔任選舉權領導人愛麗絲·保羅(Alice Paul)和露西·伯恩斯(Lucy Burns),他們加入了美國全國婦女參政權協會(NAWSA),而當諸如凱莉·查普曼·卡特(Carrie Chapman Catt)(無與倫比的當歸議員)等知名人士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時休斯頓(Huston)和新的戰略血統。保羅和伯恩斯(Paul and Burns)擁護憲法修正案的要求,以通過引人入勝的示威遊行來保證婦女的專職權,例如1913年在華盛頓組織的第一次婦女選舉投票遊行。然而,這位老警衛旨在繼續在州一級競選狀態的基礎。保羅和伯恩斯的靈感來自英國選舉權主義者Emmeline Pankhurst及其激進的英國婦女社會與政治聯盟的工作。他們的激進策略與NAWSA的策略相牴觸,因此,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全國婦女黨。這部電影似乎在2020年過時,並且有不必要的粗俗浪漫敘事,但這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選舉權運動並未囊括所有女性, 種族主義泛濫成災。電影中有一個戲劇化的場景由女權運動家和早期民權領袖艾達·B·威爾斯(Ida B. Wells)組成,由阿迪拉·巴恩斯(Adilah Barnes)飾演,保羅指示黑人婦女在隔離遊行隊伍的後面遊行,以迎合南方選舉權組織。威爾斯拒絕了這一指示,挑戰了保羅和伯恩斯對僅某些(白人)婦女平等的承諾,後來我們看到了威爾斯與她的州代表團一起前進。她說:「我是否會與同行一起遊行?」

7.Marsha P. Johnson的死與生

跨性別活動家和偶像Marsha P. Johnson。

還沒有人拍過一部關於Marsha P. Johnson的故事片,這實在令人髮指,因此,這是我們偷偷列入這份清單的兩部紀錄片之一。Netflix的《瑪莎·詹森(Marsha P. Johnson)的死亡與生命》追隨激進主義者維多利亞·克魯茲(Victoria Cruz)對正義的不懈追求,她對跨性別者偶像的可疑死亡進行了廣泛調查,以期對60年代紐約市的跨性別權利運動進行廣泛調查。

這部紀錄片由大衛·法蘭西(David France)導演,研究了詹森和標誌性的激進主義者西爾維婭·裡維拉(Silvia Rivera)在跨性別權利運動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並於1970年成立了STAR(街頭易裝癖行動革命家)。 跨性別電影製片人和活動家碧璽聲稱,導演大衛·法蘭西(David France)將她的研究用於電影。)克魯茲的不懈努力揭示了被遺棄或半調查的針對跨性別女性的暴力案件,這是這部電影的核心-這是一場尚未贏得的戰鬥。

8.榮耀

洛林·圖森(Lorraine Toussaint)和朱利安·摩爾(Julianne Moore),飾演弗洛·甘迺迪(Flo Kennedy)和格洛

朱莉安·摩爾,朱莉安·摩爾,艾麗西亞·維坎德,露露·威爾遜和瑞安·凱拉·阿姆斯特朗等四個演員在朱莉·泰莫爾超現實主義的傳記片《格洛裡亞斯》中扮演女權主義偶像,記者和激進主義者格洛裡亞·斯坦因的不同化身。這部電影改編自斯坦因自己的標誌性回憶錄《我的人生》,該影片追溯了她經歷了漫長的人生歷程,成為婦女解放的捍衛者和60年代,70年代及以後的女權運動的領軍人物。它描繪了一些重要事件,例如歷史悠久的1977年美國休斯敦全國婦女大會以及美國第一本全國女性主義雜誌《女士》的發行。

Steinem的作品是由標誌性的女權主義領導人推動交叉運動塑造的,其中許多人都出現在電影中。這裡有激進主義者和女士雜誌共同創始人多蘿西·皮特曼·休斯(JanelleMonáe);律師,激進主義者和合伙人弗洛裡斯·「弗洛」·甘迺迪(洛林·圖森)(Lorraine Toussaint);切諾基族國家第一位女性首席酋長和激進主義者威爾瑪·曼基勒(Wilma Mankiller)(金伯利·格雷羅);勞工活動家Dolores Huerta(Monica Sanchez);女議員,律師貝拉·阿布祖格(Bette Midler)等。

9.塞爾瑪

泰莎·湯普森(Tessa Thompson)飾演黛安·納什(Diane Nash)。

儘管Selma專注於1965年由Selma到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選舉權遊行,由馬丁·路德·金,馬丁·路德·金,約翰·劉易斯和何西阿·威廉士領導,但無論如何,這仍然在我們的清單中。艾娃·杜維納(Ava DuVernay)的驚豔影片極大地刷新了站在前排的女性地位,為民權運動奠定了這一關鍵時刻的基礎。

泰莎·湯普森(Tessa Thompson)飾演黛安·納什(Diane Nash),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飾演安妮·李·庫珀(Annie Lee Cooper),卡門·埃喬戈(Carmen Ejogo)飾演科雷塔·斯科特·金(Coretta Scott King),洛林·圖森(Lorraine Toussaint)飾演阿米莉亞·博伊頓(Amelia Boyton),還有更多和平抗議,策劃和要求面對黑人和男性投票的權利。可怕的,暴力的,制度化的種族主義。

10.北部地區

Frances McDormand和Charlize Theron在'North Country'中。

根據礦工路易斯·詹森(Lois Jenson)的真實故事以及改變美國性騷擾法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案例,北國(North Country)是一次殘酷而鼓舞人心的復原之旅。簡森是美國首位贏得性別歧視案的婦女 在針對明尼蘇達州北部的一個鐵礦山提起集體訴訟後,在該礦山中,包括她本人在內的女工不斷遭受制止的毆打,騷擾,恐嚇,屈辱和虐待。

受Clara Bingham和Laura Leedy Gansler's的啟發 2002年有關此案的書,北國(North Country)的明星查理茲·塞隆(Charlize Theron)是簡森(Jenson),何塞·艾米斯(Joey Aimes)的銀幕演繹,儘管美國付出了巨大的個人代價,但她改變了美國職場女性的歷史。

11.他叫我馬拉拉

諾貝爾獎獲得者Malala Yousafzai。

我們之所以只列出兩部紀錄片,是因為紀錄片太多了,而且還因為沒有人拍過一部關於諾貝爾獎獲得者,牛津大學畢業生,活動家,作家以及女童教育馬拉松的冠軍馬拉拉·優素福扎伊的故事片。所以,是的,這部電影很出色。

由不便的真相的大衛·古根海姆(David Guggenheim)執導的《我叫馬拉拉》(Me Malala)講述了這位無所畏懼的年輕巴基斯坦激進分子的生活,他在15歲時被塔利班槍殺,因為他為女孩及其受教育權代言。此外,這部電影還對年輕婦女和女孩進行了採訪,介紹了優素福扎伊(Yousafzai)的影響,並製作了精美的動畫。

12.確認

凱瑞·華盛頓飾演《確認》中的安妮塔·希爾。

1991年,安妮塔·希爾(Anita Hill)在國會作證,指控她可能曾擔任最高法院候選人,前主管克拉倫斯·託馬斯(Clarence Thomas)性騷擾。她創造了歷史。「許多聽證會的人甚至沒有意識到性騷擾是可以採取的行動,他們可以提出投訴。他們不知道這個概念是什麼。」希爾告訴紐約時報在數十年後的#MeToo運動中。「所以我們處於一個非常不同的時刻。在聽證會後的幾十年中,情況發生了變化。」

確認會重現這次聽證會及其周圍的事件,克裡(Kerry Washington)扮演了希爾(Hill)評論家指出,比電影本身更深入)。作為紐約時報在希爾作證後的第二年,向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提出的有關性騷擾的投訴上升了73%。希爾由全男性司法委員會組成的證詞和待遇也被認為是1992年迎來的「女人年」。如電影所示,勇往直前的勇氣是無法想像的,但對他人的影響卻是無法估量的。

13.神聖秩序

「神聖秩序」緊隨70年代瑞士的選舉權運動之後。

瑞士的婦女直到1971年才獲得投票。為什麼要拖延? 瑞士的直接民主制度確保憲法變更需要全民公決-只有男子才能參加全民投票。 《神聖秩序》通過虛構的家庭主婦和當地城鎮領袖諾拉(由瑪麗·洛恩伯格(Marie Leuenberger)扮演)來考察瑞士的選舉權運動。對於爭取平等的運動以及構成革命的小行為的力量,這是一種輕鬆甚至喜劇的視角。

你認為還有哪些關於爭取婦女平等的電影,請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13部關於爭取婦女平等的電影|瑪格特·李·謝特利|摩根|dorothy|...
    婦女及其盟友的勇氣,決心和抵抗,組織,研究,示威和直截了當的要求,要求平等和正義權在數小時內無法真正體現出來。但是,無論如何,導演還是會嘗試一下。主流故事片的數量非常有限,這些故事描繪了那些在爭取婦女平等鬥爭中處於最前沿的人,但是其中一些確實很棒。
  • 紀念「北京+25」:我們仍需加速實現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
    會上,學者專家和婦女組織回顧了過去5年,我國在性別平等領域重點關注的七大主題,即婦女與貧困、婦女與教育、婦女與健康、基於性別的暴力、性別觀念和文化、婦女的公平對待等,總結所取得的成效、進展及所面臨的挑戰,並對未來的政策和行動提出建議。北京+25,我們走到了哪兒?
  • 聯合國婦女署:疫情或讓全球性別平等倒退25年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聯合國婦女署25日公布最新的全球數據顯示,新冠疫情期間,女性在家務、家庭護理等無償工作上所花費的時間翻倍,恐令性別平等倒退25年。疫情之前,全世界每天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負擔了約75%,是男性的3倍。而疫情期間,女性進行無償工作的時間至少翻一倍。
  • 助力女性平等就業|拒招女性快遞員是否侵犯平等就業權?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吧案 例小王在某招聘網站上看到A勞務派遣公司發布的關於B郵政公司招聘快遞員職位的廣告,內容為「任職資格:男,年齡:18-45歲,身體健康,無前科」。小王喜歡快遞員一職且認為自己能夠勝任,遂向A公司在線投出簡歷。小王接到A公司的面試通知後到B公司的某營投部面試。
  • 助力女性平等就業|拒招女性快遞員是否侵犯平等就業權?
    小王接到A公司的面試通知後到B公司的某營投部面試。在小王的爭取下,營投部的主任同意讓小王跟著其他快遞員試幹兩天。試幹後,雙方達成於當年10月9日籤約的意向,主任要求小王去做入職體檢。小王按照主任要求去醫院做了入職體檢,花費100元。10月9日,小王到B公司營投部籤合同,主任告知她因其是女性,總公司不批准籤合同。
  • 男人上交了工資卡,性別平等就實現了嗎
    然而,曾經我也是一個對女權主義小心翼翼的人,在我與任何人的日常交談中,我從不主動提起關於女權主義的話題,甚至會儘量迴避此話題以免自己變得不受歡迎。在選擇了性別研究作為第二專業之後,很多男性朋友見到我都露出怪異的笑容開玩笑說,「以後我可不能把老婆介紹給你認識啊,不然我在家就要遭殃了。」伴隨著對女權主義理論的學習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人們會談女權而色變?
  • 從 LGBT 到性別平權,IT 時代的新平等機遇
    而女性主義,也並不是在近代才有人提出的觀點,早在 18 世紀,就有女性主義的啟蒙運動,最具代表性的是瑪麗 ·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權辯護:關於政治和道德問題的批評》一書首次提到女性在教育權等方面的平等主張
  • 職場性別不平等現象,有在變好嗎?
    關於「大齡單身女青年是不是會受到歧視」、「已婚未孕女性是不是很難找工作」之類的問題,挺熱門的。我才聯想起來曾經的招聘工作中,確實下意識地,有去對這波人群做一輪篩選。圖片來自Pixabay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梅琳達·蓋茨在接受《三聯生活周刊》的採訪中曾回答說,疫情暴露並加劇了世上所有的不平等現象,包括性別不平等。女性通常是照顧他人的一方,佔全球衛生和社會部門工作人員的70%。在低收入行業中,女性的人數多於男性。
  • 600 個性別平等倡導者在瑞典開了一個會,真誠地探討了若干問題
    陳雪霏是一名長期關注婦女問題、現居斯德哥爾摩的媒體人。她以美國總統為例向我說明這一點:「川普最落後的一個東西——我原來還以為是在非洲呢,後來發現是在美國——就是他還出於宗教原因反對婦女墮胎……」對於「性別平權」這一議題,論壇主辦方瑞典對外交流委員會(Swedish Institute)和瑞典外交部有一個更官方的表述。
  • 支持性別平等,做公益事業,Loewe推出Divine系列
    Divine,原名HarrisGlennMilstead曾被稱為「最傷風敗俗之人」,然而他打破了性別框架,甚至代表了一種姿態和生命自主的精神,對當代大眾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Divine也曾在很多電影中演出過,我們熟悉的迪士尼卡通《小美人魚》中的反派角色「烏蘇拉」是基於Divine。
  • 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國際婦女運動史(二)——女權運動的三次浪潮
    女權運動的三次浪潮回顧國際婦女運動發展的歷史,女權思想的濫觴和女權運動的興起都以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為首要前提。在西方,各國婦女致力於實現性別平等的理想和爭取自身的解放,三次女權主義運動浪潮也可謂波瀾壯闊。
  • 人社部規定招聘環節不得性別歧視!
    據善世了解,現實生活中勞動就業的不平等現象日益突出,它不僅制約了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這種不平等現象可以稱之為就業歧視。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性別歧視外,還有求職者因為民族、種族、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的。
  • 世界和平、安全與性別平等的過去和未來 ​——聚焦第三屆中國...
    婦女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如何推進婦女發展,以及如何發揮婦女的「半邊天」作用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進程,是當下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中華女子學院院長劉利群從媒介角度分享了性別平等在全球以及在中國具體的策略和實踐。
  • 三八婦女節幾歲開始過?婦女節是什麼年齡段過的節日
    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3.8婦女節是一個為女性爭取呼籲職業機會、平等、自由、尊重的節日,這個節日的出現是女性爭取平等權益的路上的一個裡程碑。  婦女這個詞語在詞典裡本來就是沒有關於年齡的限定的,所有成年女性都是婦女。女孩子最後一次過完兒童節,下一年開始就合理合法地過婦女節。
  • 張海迪出席2020年性別平等與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會議
    11月18日,應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和歐盟駐華使團邀請,中國殘聯主席、康復國際主席張海迪在北京出席2020年性別平等與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會議並發表英文主旨演講。張海迪在發言中指出,中國不斷制定和完善各項法律法規,保障殘疾人特別是殘疾婦女的康復、教育、就業、婚姻生育以及文化體育等各項權益。中國殘聯不久前召開了首屆殘疾婦女座談會,傾聽殘疾婦女代表的生活和訴求,我們要更好地幫助她們。
  • 尊重和包容,是性別平等的根基
    自1954年把男女平等寫入憲法後,我國一直致力於男女平等工作。這些年來,男女平等工作效果顯著,女性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均獲得了平等的權利和義務。雖然性別歧視時有發生,但是在一致的努力下,我們讓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但是,現在的性別平等,部分人卻誤解甚深,走向歧途,這裡的部分人在積極的弘揚女子的三從四德,部分人在致力於「女權至上」主義。不得不說,這些就是破壞男女平等永續發展的蠹蟲。
  • 女性主義的發端與性別不平等的起源
    女權主義的發端關於近代女權主義思潮的產生,普遍認為與之最息息相關的歷史事件就是法國大革命。在18世紀後期,如同男性沉迷於社交、結社一樣,歐洲上流的女性也開始通過俱樂部的方式進行小範圍的演講。在這一時期,她們主要探討的是對於教育權、工作權的訴求。要知道,那個時候,人們對於『公民』的定義依然局限於『成年男性公民』。
  • 盤點摩根·弗裡曼十四部經典電影
    摩根·弗裡曼是美國黑人男演員、導演,演出過許多著名的好萊塢電影,因其極具辨識度的外表,所以在電影中總能輕而易舉的認出他。雖然摩根·弗裡曼不是「整容型」的演員,但其在各個電影中都有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和表演風格。
  • 國家統計局最新性別數據出爐,我國男女平等現狀如何?
    近日,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統計司公布了《中國社會中的男人和女人——事實與數據(2019年)》,披露了我國包括出生性別比、司法犯罪、婚姻生育、就業勞動、家庭、養老等方方面面的最新性別數據,解答了不少人對於我國男女平等現狀的疑惑。
  • 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⑱ | 中國婦女運動史 (四)——改革開放...
    三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如聯席會議制度等,集中優勢資源,解決阻礙男女平等與婦女發展的突出問題。四是建立完善性別統計和性別預算制度,建立定期編制、發布男女平等狀況數據工作制度。自1995年起,國家統計局每5年編印一本《中國社會中的女人和男人:數據和事實》。從2008年起,每年出版《中國婦女兒童狀況統計資料》。地方政府探索性別預算制度,建立婦女工作經費長效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