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乞丐被凍死,卻寫下流傳千古的絕命詩,讓古今多少大丈夫羞愧

2020-12-18 騰訊網

乞丐在任何時代地位都是非常低下的,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他們,但有時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也令人欽佩。清朝嘉慶年間,通州相當寒冷,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懷裡抱著一個同樣破爛的袋子和一把糞叉。他想趁著人少的時候,多撿一些破爛。

雖然他年邁蒼老,行走不便,但他的眼睛仍然很好。他突然看到一個凍僵的乞丐身上有一層霜,看起來他好像已經去世了,他將這件事報告給了官府。

官府後來驗屍,發現確實是凍死的,但這對於一個乞丐來說,再正常不過了。但是,需要一個程序,所以不得不檢查衣服,他們發現一張紙上寫著一首名叫《絕命詩》的詩,應該是在乞丐死前寫的。檢查物件的人非常驚訝。

由此這首詩得到了廣泛傳播,只要讀過它的人都非常欣賞它,它絕對是經典之作。這首詩的全文是:「 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

這不是一首簡單的七律詩。除了格律上的工整,意境和語言也營造和打磨得相當巧妙,這不像乞丐寫的,但這位乞丐似乎以前讀過書。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他成了一個乞丐,最後在街上凍死了。

這首詩的前四句可以顯示他內心的放蕩。然而,最後四句的風格與前四句完全不同。它突然變得非常浪漫,意境也不同了。這首詩絕對是唐宋的佳作,就連當地政府官員也非常欣賞它。因此專門為他立了一個碑文,叫做「永嘉詩丐之墓」。乞丐能混到這種程度,除了朱元璋和北丐洪七公,就是他了。

我們可以從詩中看出,他不僅有文化,讀過書,還研究過唐宋。「水上鷗」表達了他現在孤獨的感覺。杜甫的《旅夜書懷》中也用「天地一沙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竹杖」借用了蘇軾《定風波》的一句話「竹杖芒鞋輕勝,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人生也很坎坷,他三次被貶,卻依舊樂觀豁達。乞丐應當是聯想到了兩位詩人當時的處境才作此詩以表達相似的情感。

接著,乞丐用一個非常藝術的詞來表達他現在餓了。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可以「唱曉秋」,在飢餓的狀態下,我還能欣賞到秋天的風景,表達了乞丐的豁達和苦中作樂的心態。試想一下普通人哪裡會有這樣的精神境界?

嘉慶年間,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以前的盛世,但事實是老百姓仍然挨餓。許多老百姓吃不飽飯,不公平現象無處不在。因此乞丐將這些用「塵世界」來表達。他提議用自己的肩膀與一切抗爭,表達了他無私的奉獻和憂國憂民之感,將古今的愁緒都一人挑起

最後兩句更加有意趣,從這兩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作者一生中不只是一個乞丐。他也不會接受乞討來的的食物,不會隨波逐流地在這樣的世界裡生存,這也許就是他淪落為此的原因。「黃狗」這個詞點名有權勢的人在壓制他,但他內心堅定,即使他現在看起來是乞丐,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志向。

理解這首詩之後,會發現這位乞丐絕對不是等閒之輩。當然,這首詩還使後人學到了很多精神品質。即使你處於窘困的情況,你也應該堅持本心,不要屈服於強大的力量。

被凍死的乞丐留下的流傳千古的絕命詩,讓不少大丈夫羞愧,因為縱觀古今,能夠「出淤泥而不染」,能夠「舉世皆濁我獨清」的人又有多少呢?

相關焦點

  • 被凍死的無名乞丐,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命詩,讓多少大丈夫慚愧
    清同治間城南黃邱村外大路旁,發現無名男子屍身。邑令彭嘉寅據報往驗乞丐也,於發中撿得七律一首。」 詩乞,顧名思義就是會寫詩的乞丐,這名被凍死的無名乞丐,在其臨死之前,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命詩,讓多少大丈夫慚愧。那麼,他究竟是個什麼人,為何一個乞丐有如此才學呢?
  • 被凍死的無名乞丐,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命詩,讓多少大丈夫羞愧
    官府找來人驗屍後,就是被凍死的,這早已經是普遍的事情,但也要來個程序,所以要檢查一下衣物,突然發現有個紙,上面還寫著一首詩,叫《絕命詩》,應該是他在去世前所寫下的,於是檢查這個物件的人感到很是驚訝
  • 乞丐臨死前,寫下一首冠絕天下的絕命詩,讓無數讀書人羞愧
    杜甫曾寫下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舊社會,普通老百姓吃不飽飯是常態,稍有變故就只能淪落成乞丐,當衣衫襤褸的走在街頭,食那嗟來之食,備受嘲笑與蔑視,心中的那份苦楚無人可以訴說,也根本沒人在意。但曾經就有一個乞丐用一首絕命詩,給世人留下振聾發聵的警醒。
  • 清朝乞丐凍死路旁,留下一首絕命詩冠絕千古,句句催人淚下!
    乞丐凍死道旁,留下一首催人淚下的絕命詩,令讀書人羞愧難當!清朝乞丐凍死路旁,留下一首絕命詩冠絕千古,句句催人淚下!國人是講究氣節的,尤其是以聖賢自詡的讀書人,即使窮困潦倒,也不變節事敵。不僅僅是讀書人,即便是普通人,也都活得有骨氣,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渴不飲盜泉之水,飢不吃嗟來之食」。所謂「嗟來之食」,是指別人施捨的食物。
  • 古代一乞丐在凍死前,寫下一首世人皆知的絕命詩,道出了人情冷暖
    所以,一旦到了無路可走的情況,人們就會淪落為乞丐。可別小瞧乞丐,明清時期的乞丐基本上都會作詩。嘉慶年間,一位乞丐在凍死前就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命詩,其精妙深奧程度讓很多士大夫都感到羞愧。當時,一個老者收拾著一具屍體,看樣子死者生前是個乞丐。後來老者將屍體送到了官府,官府在處理乞丐屍體的時候發現了一張紙,紙上寫著一首詩:「身世渾如水上鷗,隨風逐浪到南州。飯囊日暮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一肩儘是古今愁,兩腳踢翻凡塵世。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
  • 被凍死的無名乞丐,卻寫下一首舉世皆知的乞丐詩,句句驚絕千古
    清朝乾嘉時期的通州,官道邊的溝裡一個被凍死了的乞丐,衣衫襤褸。官府派人驗屍時,仵作翻看乞丐的衣物,卻發現懷中揣著一張紙。眾人把紙展開一看,原來上面寫著一首詩。後來人們根據詩歌的內容和乞丐的身份,給這首詩起了個名字——《絕命詩》: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
  • 一個乞丐被凍死前,寫下一首冠絕千古的絕命詩,讓無數讀書人羞愧
    在古代有一種「三教九流」的說法,主要是指職業上的高低之分,而乞丐則處於「下九流」之列。但是在歷史上卻不乏比較著名的乞丐,比如說春秋時的伍子胥便被尊為是乞丐的始祖,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乞丐出身,還有蘇乞兒更是一代武林宗師。乞丐中真是包含了各行各業的精英,而今天要說的這名乞丐則被尊為「詩丐」,只因他臨終留下的一首《絕命詩》。
  • 清朝無名乞丐寫下《絕命詩》,句句冠絕古今,好文採驚動了知府
    這個在路邊凍死的乞丐並不是一個普通的乞丐,而是一個充滿了文採、滿腹詩書的詩丐,他死後懷裡揣著的詩句令無數後人驚嘆不已。並且被封為「永嘉詩丐」,他死前所寫下的這首《絕命詩》也由於文採出眾而被大家銘記,一直流傳至今。
  • 為什麼乾隆皇帝的四萬多首詩,卻比不上無名乞丐的一首絕命詩?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再來看一下,一個發生在清朝嘉慶年間,一個無名乞丐寫的一首絕命詩。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無名乞丐的這首絕命詩,相信喜歡詩詞的朋友都讀過,這首詩,寫得情真意切!寫出了一個乞丐的一生漂泊,流離失所,沿街乞討賣藝,還要受到世人的冷眼歧視!寫出了一個乞丐一生的心酸歷程!發出了一個乞丐內心的呼喚!和對現實世態炎涼的無奈!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尤其是詩的最後兩句,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
  • 史上最有才華的乞丐,寫下一首絕命詩,不輸任何詩詞名家!
    清朝嘉慶年間,一個寒冷的早晨,有一個拾糞的老人看到有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老乞丐,他早就在昨天夜裡的寒風中凍餓而死,老人趕緊報告給官府,時任縣令的鄭板橋趕緊帶官差前來驗屍,卻在老乞丐身上發現一首絕命詩,寫的是工整清麗又豪放不羈,絲毫不輸唐宋詩詞名家,讓人唏噓不已,
  • 被凍死的無名乞丐,臨死前寫下一首絕命詩,至今被世人傳唱
    第二天,一位拾糞老者發現了他,老者馬上報了官府,官府的人們一開始看到這位剛剛去世不久的乞丐,不免為他凍死街頭而感到同情,按照慣例,官府要為他驗證身份,然而,州官在命人驗證身份之時,他們忽然從乞丐的衣物間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竟然寫著乞丐臨終前留下的一首詩: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
  • 無名的清朝乞丐,卻寫下一首《絕命詩》,句句驚絕,流傳至今
    這時候有人發現:在官道的旁邊,有個乞丐被凍僵了。根據屍體上覆蓋了一層寒霜這點來看,這個乞丐多半已經去世了。其實在古代社會,不論是什麼盛世,每年都有餓死人的。因此,一個乞丐被餓死,在當時並沒引起太多人驚訝關注,畢竟,這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當地官府收到通知後,也照例派去仵作和衙役前去驗屍,而後按照慣例送到城外的義莊進行處理。
  • 清朝一無名乞丐寫了首《絕命詩》,句句冠絕古今,你肯定也背過
    我國有許多的文人詩人,留下了大量的寶貴財富,但是他們的結局似乎都不是很好,蘇軾忠心為國卻多次被貶,李白宏圖大志然而一生未能入仕,杜甫則茅屋為秋風所破,除卻李白可能在世時文採被大家欣賞,其他很多詩人甚至是死後作品才得以流傳千古。
  • 無名乞丐卻是奇才:貧苦一生不食嗟來之食,凍死前留下一千古名詩
    在嘉慶年間,就有一位奇才,他生前是一個無名乞丐,在他死後別人才知道他的才華。無名乞丐卻是絕世奇才。嘉慶年間,一個名為永嘉縣的地方,一位掏糞的老人發現了大街上有一具被凍死的乞丐屍體,於是就報導給了官府。州官聽到了這個消息,就派人去處理這具屍體。官差到了那裡之後,發現那個乞丐的屍體上面布滿了冰霜,知道這個乞丐是被凍死的。
  • 一乞丐被餓死前,寫下一首《絕命詩》冠絕天下,令無數讀書人自愧不如
    除了杜甫之外,境界很高的窮人其實也數不勝數,有一位乞丐在凍死之前曾經寫下了一首絕命詩,但是這首絕命詩卻成為了千古絕唱,同時也讓很多讀書人感覺到萬分羞愧。 這句古詩就是「而今不時皆來時,黃犬何須犬不休」,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要有自己的風骨,不要因為生活困苦就放棄了自己的尊嚴和底線,如果一昧的趨炎附勢,那麼很有可能自己會活得連一條狗都不如」。
  • 紅樓詩社庚子第七社次韻清永嘉一無名乞丐《絕命詩》集及秋水流觴
    紅樓詩社庚子第七社·次韻清永嘉一無名乞丐《絕命詩》社主劉德平清永嘉一無名乞丐寫下一首成為時人稱誦不已的經典七律《絕命詩》。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此詩對仗工整,語言清幽,格調高雅,也非常有教育意義。本社以乞丐為主題,次韻《絕命詩》。9月8日開社,9月18日結社。
  • 凍死街頭的乞丐,留下一首遺詩,可謂冠絕天下之作
    很顯然,這是一名乞丐,已經在此凍死了。拾糞老人也沒有害怕,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也絕對不是最後一次。他嘆息一聲,停止了拾糞,向官府報案,希望能早點收斂乞丐,也算是同為窮苦人的些許幫助吧。官府派來仵作驗屍,結果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乞丐就是因為凍餓而死。
  • 清朝無名乞丐凍死路旁,留下絕筆古詩,句句催淚到今仍然振奮人心
    「永嘉詩丐」是在清朝嘉慶年間一位官員為了一個乞丐起的名字。為何官員會為一位乞丐題碑?這位乞丐是何方人氏竟然可以感染到一位官員。原來這位乞丐只是一個衣衫破舊的乞丐,在一個高冷的冬天這個乞丐沒有了呼吸,然而在被人發現以後,他的懷中竟然揣著一張紙,這張紙究竟是什麼東西,眾人打開來看竟然是一首古詩。這首古詩被現場的人閱讀以後都為之稱讚,豎起大拇指,一直流傳至今,詩人的身世更讓大家佩服。
  • 清朝一個無名乞丐寫了一首經典的詩《絕命詩》,這首詩發人深省
    原來有一個乞丐躺在官道旁的地上,他凍僵了。從他的屍體上覆蓋著寒霜這一事實來看,這個乞丐大部分已經死了。不管多大年紀,都會有窮人死去。不是關於新鮮事。震後,人們向政府報告。清朝一個無名乞丐寫了一首經典的詩《絕命詩》,這首詩發人深省,至今仍然流行。當他在屍檢過程中發現乞丐的遺骸時,他立刻神色凝重。這件文物似乎只是一張寫滿文字的紙,但紙上的內容卻令人驚嘆:他的人生經歷就像水面上的一隻海鷗,他背著一根竹竿經過南州。
  • 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命詩,竟出自一乞丐之手,讓無數士大夫汗顏!
    在嘉慶年間,在當時的通州管道旁有人發現了一個人的屍體,身上已經覆蓋了一層寒霜,顯然是死了有一會了,便將此事報告給了官府,在官差處理屍體時,看此人的穿著應該是一名乞丐,還在他的身上發現了一張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