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六十八歲的教授陪同母親散步,在九十七歲的老母親面前跳舞,以博母親一笑,這份孝心讓人感動。人近古稀之年,母親健在,這是做兒女的福氣。作為近百歲的老人,有如此孝敬的兒子,是老人家的福氣。
百善孝為先,在很多的文藝作品中,都有對孝的讚頌。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令狐衝就是至孝之人,他自小被嶽不群夫婦收養。儘管嶽不群走上歧途,但自始至終令狐衝都對師傅十分孝敬,對師娘更是敬愛。
之所以要孝敬父母,答案顯而易見,是父母養育了我們。沒有了父母,一切都無從談起。教授與教授不同,最近看過另外一位教授的言論,這位教授說做父母的不應該要求兒女們孝敬,會影響兒女們的生活。他表示,父母老了之後就應該直接送到養老院去。
這種說法何等荒謬。
假如做兒女的有種種苦衷,或在國外,或在外地,實在沒有時間照顧老人,百般無奈之下將老人送去養老院,這尚可理解。但假若只是怕父母影響了自己的瀟灑,擔心給自己添負擔,就這樣將父母一丟了之,何等的禽獸不如?
看過一則新聞,一戶農家養了一隻狗,一頭牛。那隻狗很小就沒了母親,是喝牛奶長大的,整日和牛待在一起,視之為母。後來農戶將牛賣掉,狗失魂落魄不吃不喝。農戶沒有辦法,只能將牛買回來,小狗這才恢復如初。
還有一則新聞,是科學家想要救助受傷的犀牛,對犀牛發射了麻醉槍。小犀牛以為科學家們要害它媽媽,稚嫩的它不顧一切地向科學家們衝撞,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安危。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都有如此孝心,我們人類反倒不如嗎?那豈不是禽獸不如?
不要忽視了父母對兒女的愛。在金庸武俠中有很多惡人,比如歐陽鋒。萬惡的歐陽鋒自收楊過為義子後,對他百般疼愛。明知道桃花島危險重重,依然摸到桃花島上,探查義子楊過下落。為了找尋楊過吃盡苦頭,神智糊塗的他見人就問,有沒有見過他的孩子。
倚天屠龍記中,謝遜心脈受損,經常發癲發狂。冰火島上癲狂的謝遜想要殺掉張翠山夫婦,恰逢殷素素生孩子,張無忌的一聲啼哭,喚醒了謝遜良知。癲狂的他立刻清醒過來,認張無忌為義子,百般疼愛。
在動物世界中,母親為了孩子甘願拼命。冒險衝過鱷魚潭的角馬母親,發現小角馬沒有跟過來,馬上折返,險些被鱷魚咬死。一隻水鴨子為了救孩子,敢和老鷹搏鬥。為了掩護孩子,野豬將孩子藏起來,將狼群引開,最終喪命。
孝敬父母並不是誰要求的,這是天經地義,是做人的根本。如果連這一點都否定,那就是違背人倫天性,這樣的人即便做到了專家學者,也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