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忠不孝,天地不容!

2021-02-10 雲南道教網

記得小時候母親曾講過一個故事。說是故事,其實是真人真事。這個故事我已經跟很多人講過,今日再次講述,望有緣人能夠看到並從中悟到點什麼。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的家鄉有一個村寨,離集市不遠,位於半山坡上,村裡共13戶人家。一年盛夏,正逢趕集的日子,正午過後,該村中年村民從集市上返回之時,只見自家門樓之上纏著一條碗口粗的蟒蛇,約20來米長,很是嚇人。該村民見狀,不敢妄動,但不知如何趕走這條蛇。於是邀約了二十多名青壯年前來,以鋤頭、棍棒硬將這條蛇打死。大夥興奮之至。後大家七手八腳將蛇分成數分,各自領一份回家煮了吃。

傍晚十分,這村民和妻子煮好了蛇肉,便到裡屋喊年逾古稀的母親吃飯,其母茹素多年,且奉信佛法,拒絕食蛇肉,只夾了點素菜便到一旁獨自吃去了。這時,門外有一弓腰駝背的老太太叩門乞食。母親見狀,便拿了個碗,欲盛一碗飯菜施捨那乞討者。不料被兒媳看到,一問何故,那媳婦頓時怒火中燒。本來婆媳關係就不怎麼好,這次的事簡直是火上澆油。媳婦開始對婆婆大聲責駡,婆婆卻並不回嘴。丈夫前來相勸,卻也被劈頭蓋臉駡了一遍。婆婆往外看時,那乞食的老太太早已不見了蹤影。

這時,突然雷聲大作,頓時,大雨傾盆而下。婆婆看著外面雷雨交加,回了一媳婦一句,讓她收斂一些,免遭上天責罰。媳婦聽婆婆這麼一說更加火冒三丈,竟將婆婆趕出家門。老太太搖了搖頭,決定到鄰村的妹妹家借住一宿,次日再作打算。於是,她摸著黑往鄰村趕去,一路上電閃雷鳴,甚是恐怖。走了近一個多小時,她才一身疲憊地推開了妹妹家的大門。說了原由,年近古稀的姐妹兩抱頭痛哭。此事暫且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傳來消息,老太太所居住的村莊因山體滑坡,整個村莊被掩埋,所有村民全部遇難。老太太成了唯一的倖存者。難道是拒絕食蛇肉的慈悲心拯救了她?或是那叩門乞食的老太太救了她?還是那兒媳的飛揚跋扈救了她?或是其他什麼,我不知道。不過,這個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不斷給人以警醒。據說,後來,這位倖存的老太太寄居在妹妹家,活到92歲才仙逝。

我不知道如何給這個故事結尾,不過,也許這樣的故事根本不需要什麼結尾。因果報應自不必贅言。然而,孝道一直被很多人忽視,什麼親嘗湯藥、百裡負米、鹿乳奉親、埋兒奉母之類的孝道故事,大家看看《孝經》便可,只不過,這裡想講的,其實是不孝的問題。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也就是說,行善可以積德,不過最大的善卻是孝敬父母。很多人抱怨自己仕途不順、婚姻不順、家庭不和、子女忤逆,大多因孝道方面有所虧欠。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時代發展了,物資豐富了,很多優秀的傳統也在不斷經受洗禮,曾幾何時,孝道二字幾乎被人們遺忘。而當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檢討才發現,其實孝道才是一個人發展的根本。

父母如大樹之根,只有根被施以充足的養分和水分,枝幹才能繁茂。然而,很多人的所作所為卻剛好相反。他們對自己的子女愛護有加,視若掌上明珠,而對父母卻不管不問,甚至虐待父母,讓父母流浪街頭,這是何等的喪心病狂?如若有此等不孝行徑之人都能有所成就,那天理何在?自古達官貴人皆對父母唯命是從,這是最大程度行孝,是傳統美德。今時今日,我等不可不查。

一次,我一學生跟我閒聊時給我講了他大伯的故事。他大伯是村裡出了名的不孝之子,從不贍養老人,且有時還對父母大聲責駡。一天,他上山放牛時,突然,一個晴天霹靂擊中了他前面的一頭牛,牛當場斃命。他被下了一身冷汗。回家之後,一連臥床數日,反思了數日,終於明白,這是上天對他的不孝給予的警告。如若他繼續不孝,下一次雷公劈的就是他。從此以後,他開始孝順父母。也算是改邪歸正了。類似來自上天的警告也許到處都是:不忠不孝,天地不容。

在家裡,父是天,母為地,天地立則萬物生,父母孝順好了,家才能興旺。當然,不忠不孝之人多不是善類,常常作惡多端,因而遭受慘烈的果報。

你也許聽過「死無葬身之地」的說法,但未必見過。不過,這裡講的一個故事,是一個親戚親口告訴我的,是他的親身經歷。他說,多年前,一個被公認為不忠不孝、無惡不作的人死於車禍,家人請了一些人幫他收屍入葬。其父還請了風水先生幫擇個地方,先生一算死者的生卒八字,便告知其父:此人死無葬身之地呀,不得埋葬,只能暴屍荒野。家人再三請求,先生勉為其難擇了一個地方,選了個時辰下葬。不料下葬之時電閃雷鳴,甚是嚇人。

當晚,幾聲驚雷,把人們從夢中嚇醒。次日,有人從那新墓旁經過,卻見剛砌好的墳頭被雷劈開,棺材蓋被劈為兩半,裡面的屍體不翼而飛。後來有人見到數只野狗在撕咬其屍體。真是慘不忍睹。聽親戚說,那風水先生也從此放棄了風水行業,終生不再為別人勘測風水。

有風溼,試試追風散;治鼻炎,試試鼻炎枕,效果確實不錯,或許能幫到您。無量山綠茶、無量山核桃,來自龍泉道人的故鄉大理。需要請聯繫。電話/微信號:15808882227。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人生在世,得意也好,失意也罷,皆人生常態。行孝雖然未必能保正功成名就,因為行孝只是一個要因,但不忠不孝則必定不會有所成就,反而會招致惡報。此乃天理。【文/龍泉道人】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劇情過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非他莫屬
    復盤《大秦賦》前半部,我發現嬴虞這個人很重要,周旋於四方勢力,屬於典型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不忠不孝嬴虞屬於嬴姓宗親,和大王沾親帶故,只不過到了嬴虞這輩,混得太差,無官無爵,就是是一個無業的小混混。
  • 仙家八卦主播鐵嘴達:怒斥方丈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
    仙家八卦主播鐵嘴達:怒斥方丈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鐵嘴達昨晚直播首先澄清方丈所謂的那個「老弟」,(就是方丈前天直播嘲諷住小仙女隔壁的弟弟)是小仙女的叔伯弟弟,他爸爸和小仙女爸爸是親兄弟,洋姐和公司的人都知道!
  • 替王佔海出頭的徒弟被罵,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
    可就是朱天榮這樣捍衛師門的行為,維護恩師王佔海聲譽的尊師重道的舉動,卻被狂徒阿俊大罵是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智不勇之人,雙方矛盾大有升級的態勢。阿俊是這樣點評朱天榮此次鞭腿KO「蛋白石」的行為:「朱天榮,首先你這個人背叛師門,曾經教你一身本事的散打師父,你隻字不提,另投他師,實為不忠;你父母把你養那麼大,送你學搏擊學散打,後來你認賊作父同流合汙,實為不孝;你明知道太極拳不能實戰,你還助紂為虐,你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實為不仁;上次你和16歲的業餘選手對陣
  • 戰國四公子—孟嘗君篇,一個被美化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
    身為臣子,被君王委以重任,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但卻野心勃勃圖謀不軌,是為不忠。 主動勾結外人,背棄祖宗,是為不孝:只因一句話,便屠戮數百無辜百姓,是為不仁:為一己之私竟邀請敵人攻打自己的母國,是為不義。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竟然被美化成為禮賢下士,仗義疏財的代表,真是笑話。 還是王安石說的好,當年王安石曾寫過一篇《讀孟嘗君傳》的文章。
  • 此人假傳聖旨,貪汙受賄,不忠不孝,卻因一件事美名流傳千古
    陳湯的不孝行為自然受到同僚的非議,為了不被他們排擠,陳湯只好申請出使外國,後來他被任命為都護府副校尉,負責守衛朝廷邊疆,當時的匈奴郅支單于與漢朝不合,多次挑釁漢朝。
  • 被批為武林第二敗類後,詠春餘昌華怒懟:郭晨冬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8月22日,詠春餘昌華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怒懟道:「郭(晨冬),想火,沒厚度;靠吹,沒深度;靠模仿,沒策略;靠背叛,背主是為不忠;詆毀前輩李小龍是不孝;剋扣員工俸祿致使出走,為不仁;貶一龍,諷同事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只有無視」。
  • 是淡泊名利的高潔隱士,還是不忠不孝的偽君子?——介子推
    說及此事,介子推看來是顧及了自己清廉一生的榮譽,讓世人銘記,可是連帶老母親一起被燒死,是為不孝;第二,讓君王背上逼殺功臣的名號,是為不忠;有才能而不為國家效力卻要死於山中,此為不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中國中古第一豪門:不忠不要緊,不孝絕對不行
    天寒地凍,繼母想吃鮮魚,他脫衣臥於河冰之上,冰被暖化,孝感天地,從冰下躍出兩尾鯉魚。整個魏晉南北朝時代,不忠沒人去管它,但不孝則不被容於世族。王祥因為孝名而受到重用,在改朝換代中屢次化險為夷,不斷升遷,位居極品,本身就是時代「孝大於忠」的受益者。他臨終前特別標榜的孝與悌,亦成為此後世族主要的社會價值標準。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不孝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些人對這句話不太理解,片面認為:不孝有三件事,沒有後代(無子)是最大的不孝,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對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正解是:不孝有三種行為。第一種行為就是到了結婚年齡不結婚,這裡指的是男子。古代是男權社會,都是以男人為中心。不結婚自然無子,三種不孝行為裡不結婚最為不孝。
  • 不孝有三指哪三不孝?什麼意思?後一句是什麼?
    不孝有三指哪三不孝?什麼意思?後一句是什麼?時間:2015-05-18 11:41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不孝有三指哪三不孝?什麼意思?後一句是什麼?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麼,不孝有三是指哪三種不孝呢?「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意思?
  • 趙構何以在嶽飛靈前說嶽飛「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2020-12-24 09:57:58 來源: 師大咋了 舉報   趙構何以在嶽飛靈前說「非卿不忠
  •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意思很簡單,就是父母對長輩的孝心,會言傳身教給下一代。老話說過:「房簷滴水輩輩照」、「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表達的也有這層意思。村裡人不好直接說這個兒媳婦不孝敬父母,就給這種麻山藥起名「小白嘴」,用來諷刺村裡那些不孝子孫,都是爹媽生的,父母「白養」他/她們了。兩口子聽到街坊四鄰們這麼諷刺他們,加上兒子說過將來「學」他們對待父母的話,兒媳婦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己這麼做,等於言傳身教孩子,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是累贅。那麼,以後自己老的時候,孩子很有可能理所應當的這樣不孝敬自己。
  • 寫在重陽後,錯解了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坑了多少好青年
    老一輩嘴裡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真的是壓倒「無後」的最後一根稻草嗎?是歷史捆綁約束著我們,還是我們曲解了原意?「不孝有三」究竟是何意?02▲ 高天天對話正心堂堂主趙一澄10.26日,心靈導師高天天深度對話正心堂趙一澄居士,回答網友提問。
  •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
    讓我們在人生發展之中不會迷茫,而在中國人的孝道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順,孝道是中國曆朝歷代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在農村老一輩的人之中經常對我們說一輩的人不孝,輩輩的人不孝,相信這個道理大家都是知道一點是,但具體的發展過程和源流卻需要我們這些專業的學者去普及,方能夠在社會之中形成一種廣泛傳播。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不孝」揭露人性,但是鮮為人知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不孝」揭露人性,鮮為人知俗語文化已經在中國經歷了兩千年的歷史。只要有人們聚集說話的場合,就會有俗語的產生和傳播。俗語是勞動人民通過不斷觀察事物、了解現象,並結合經驗總結出來的一種文化。
  • 農村老話「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這樣的嗎、有什麼道理?
    實際上我們老祖宗們早就看出了這個問題,所以才總結出來「一輩不孝,輩輩不孝」這句農村老話,用以警示我們每一位農村父母,可是遺憾的是,我發現在農村,仍然會有很多的父母並沒有真正領悟到這句老話的內含,沒有真正明白其中蘊含著的人生哲理,仍然在孩子面前我行我素,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卻把責任推給社會、推給學校、推給老師,我認為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 孟子論孝,不僅指出無後為大不孝,而且另有對普通人的五不孝詮釋
    《孟子論孝》孟子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大家耳熟能詳。而另兩個的不孝,他沒有明指,自然,讓人揣度至今。也就是說,你不按照約定俗成的人倫規矩行事,不按照套路出牌,反而不娶、不孕、不生子嗣或者作惡多端殃及子孫,從而絕後,導致無人供奉列祖列宗並繁衍後代,這是做男人的恥辱,更是最大的不孝。這裡所說的無後為大不孝,同時,也是防止老無所養,教幼而無幼,最終被閭裡、鄉黨或者國人恥笑。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底啥意思,不生娃就不孝?專家:謬誤啊
    可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卻是一句非常容易使人產生誤解的話,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它的意思是:不孝順有多種表現形式,但不生養後代是最嚴重的一種。不生娃就是不孝,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這麼解釋的吧?然而,這或許與孟子的本意差之千裡。我們之所以會產生誤解,又與孔子的一句話分不開,即:「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 2019年即將結束,離婚後的李小璐不忠,一個明星不忠剛剛發生
    前言:結束,在李小璐不忠和離婚之後,只有明星不忠結束,娛樂業仍未太平,我覺得娛樂圈每天都有離婚或不忠的現象,生活中到處都有誘惑,但很少有人能控制自己,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不忠形成趨勢,的離婚率都打破了歷史紀錄。